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零开始读一读杜甫
今儿和朋友们来聊聊诗,聊聊杜甫。
有朋友说读不懂新诗,我反问:那你觉得什么诗你读的懂?他毫不犹豫地说:古诗,比如唐诗宋词。我又问:那你真读懂了么?
他愣了一下,说:好像也没懂。
我说,那叫似懂非懂吧?其实吧,诗就不是让你“懂”的——我们欣赏艺术,首先不是要懂(追求意义),而是要感受(直觉体验)。欣赏艺术,妙就妙在这“似懂非懂”之间。有了这一层理解,你才能更好地欣赏艺术。
读诗就是这样。
杜甫一生写了几千首诗,被成为“诗圣”,他的一些作品被称为“诗史”——但让我们抛掉这些标签,好好来读一次杜甫。
从零开始。
♣♣♣

我选的是大家公认为最简单的一首: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诗简单到连题目都没有(绝句是诗体,而不是诗题,或者说这首诗其实就是“无题”),单纯明白,连三岁小儿都可以朗朗上口。这也大概也是杜诗中看起来最“浅显”的诗歌了。

这不一定说明一个六岁小儿对这首诗歌的精妙之处就有所领悟,有所感受。

但是,你也不能否定一个六岁小儿也可以在这首诗歌中获得自己的感受。

这就是好的文学作品的魅力:正如一件精美的手工艺品,也许从六岁起你就知道它是好东西,到六十岁,你依然觉得它是好东西。为此,你一生都不舍丢弃,每一次把玩都有不同的感受,激发出新鲜的体味。

一个六岁小儿能感受到什么?

鲜明的色调?黄,翠,白,青——这是肯定的。

空旷辽远的时空感?千秋之雪,万里之船——这也是当然的。

声响:黄鹂啼鸣。有行色:白鹭高飞。

空间:西岭东吴,万里长江。有时间:千秋时光,万里行程。28字诗歌里包容了这么多东西,对于一个六岁小儿足够了。这真是大师手笔!随手所取,足以填充一个六岁小儿生动鲜活的领悟和想象的空间。

有人写了一些糟糕的诗歌,不单六岁小儿如看天书,十六岁的少年也如看天书,三十六岁的人看了如同堕入云里雾里,六十岁的老头看了,也只好对他说,我大概老了,读不懂你的诗了。写烂诗实在是一件可悲的事儿。

先生此时寓居夔州,多少时光沧桑之感,多少远离故土之情,孤客郁闷,归心在怀……无不融入此诗中。

然而,妙在不着一字。

物是物,景是景,如画幅,如勾描。又不完全限于琐细呆板之中,有小景的细描,有疏放的勾勒;有静态的素描,有动态的轻灵。有近观的细腻,有远望的悠长。

两个黄鹂鸣翠柳:生命的自在,亲近的情谊。与先生此时孤身寓居,对此不慕又如何?亲情友情皆无,正是孤客处境的反衬。(古人以黄鸟寓友情。)

一行白鹭上青天:多少人飞黄腾达,直上青天,真正忧时伤怀的人,却流落异乡,连故土也无法返回。先生对此景,焉得不怆然涕下?(古人以鹭飞上天寓飞黄腾达。)

窗含西岭千秋雪:这是望出去之景,却被窗“含”——这只取景框,让你只能眼盯着那无数挡住目光的群山,神飞千年,想到古来多少同样的事同样的人,对于先生来说,这是一声联系千年的慨叹,也是一种自伤的自我安慰?(古人以雪寓时光。)

门泊东吴万里船:夔州乃今天的奉节,正是三峡第一峡瞿塘峡的所在。船下瞿塘一日千里,东去乃是回归之路,看到这些帆樯在长江上浮动,先生可不是归心似箭?然而写此诗时,却只是在窗内观望,可知这不过是想象之笔——何时能乘船东下回故乡?(古人以船寓飘零,喻旅程。)

你若不想到天涯孤客,你若不想到欲归不能归,你若没有空间旷大和时间悠远的想象,你如何能领略一首28字的诗歌所涵盖的丰富内容?这可能不是一个六岁小儿所能体味到的了。

这是天地悠悠,时光悠悠,凡读诗者、把玩者,只有融入自己鲜活的人生经验和生命体验,方能更多的领会如此精妙的诗句。

 

好诗如同精美的手工艺品,可以千万次把玩赏鉴,令人倍感鲜活和喜爱。

因为好诗总是字字在意,声声动人。每个字都融入了诗人的心血,凡人生感受、生命体验,凡经验和想象,观察和累积,无不融入其中。没有一个随意的字词,没有一个虚浮的句子,精细精密,天然绝妙,这就是大师手笔,这就是好诗好文。

先生堪称大师中的大师,他的每一个字词每一个句子,都是一个天然浑成的结晶体,构成了如此精妙的诗歌杰作。

此诗句句如同口语白话,朗朗上口,看起来仿佛浅白自然,却包容了丰富深远的意味。

如同一个好诗的范本,先生做的如此精美,让人叹为观止。有写实,有想象,有近景,有远望,有衬托,有对比。有色彩声音的通感,有时间空间的变幻。意寄寓于画面之中,情溢出在景致之外。在28字里边把技法做的如此丰富又如此圆融,非大师不能也。

♣♣♣

再说说这首诗的“工艺”。

”之勾画自然成对。黄鹂翠柳,白鹭青天。没有丝毫的别扭和生硬。

”和“”都限定了描写的角度。实写中又融入了想象,虚实结合。两个黄鹂是到的,写。一行白鹭是到的,写。西岭千秋雪,是望山之想象;东吴万里船,则是望江之想象

高和低的对照,形成了立体的画面感。黄鹂翠柳在低处,白鹭青天在高处。

青天之下是群山峰峦,因此想到西岭千秋之雪,生发了时间悠远的感觉,想到了千古和我同样遭遇的人。群山下是大江,大江上帆樯林立,由此想这些船都万里下东吴,正是我归乡之路。

整首诗的描写和想象,都是一个完整的观察联想过程。

看到这样的“工艺”,你还怎么好意思乱造垃圾?那些拙劣的诗人不妨想想。

♣♣♣

一个把汉语的精妙体现出来的诗人,他怎么能够轻易糟践这每一个字?

我们在吟诵之中或许更能感悟到一点。“两个”,如此响亮,“上青天”,如此轻盈。“千秋”,悠远的声响,仿佛余音袅袅,经久不绝。“万里”,陡然的下降,宛如轻舟过三峡,一日千里的下坠感。

这是汉语的美妙,也是汉语诗歌的精妙之处。其声色相融,吟诵之中,让人不由身临其境,把玩之下,让人击节称妙。

♣♣♣

读这首诗就如同先生就站在跟前,教人如何不写烂诗,不随手乱写,不糟蹋汉语。也教人如何变得清明,干净,单纯,纯粹。简单,透明,浑然,完美。这正是做诗人的第一课。当然,也是把玩杜诗的第一节。

最后给大家推荐一首龚琳娜吟唱杜甫《登高》

登高 龚琳娜 - 唐宋东西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The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杜甫《绝句》赏析
诗圣杜甫,从来没有远去
杜甫的诗歌都追求炼字,但这首没有题目的即兴七绝才是真的精妙
杜甫对仗最工整的七言绝句,后人无法企及,只能仰望!
小学生必背古诗文75首详解(26)《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杜甫诗赏析之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