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生核心素养之——勤于反思

学生核心素养之——勤于反思

    人文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把自我反思作为学习的方法之一,认为“当学习者自己可以决定评价的准则、学习的目的及达到目的的程度时,他才是真正地学习,并且对自己学习的所有方面负责”。可见,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不但可行,而且必行。勤于反思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之一,它的具体表述为:具有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审视的意识和习惯,善于总结经验;能够根据不同情境和自身实际,选择或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等。那如何培养这一素养呢?看了《培养核心素养——教师工作新理念》一书后,收获颇多。

    1. 对知识、技能的自我审视。例如,一堂课上完,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自问: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难点和重点知识是什么?我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学生通过反思,检查对照,内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并确定补习的方向。

    2. 对解决问题的自我审视。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一个学生学习的初级阶段,学会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是学习的高级阶段。因此,考察和审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在夯实学生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熟练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提高自己。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我是如何理解这个问题的?我能用语言清楚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吗?我的方法是否简便正确?答案是否正确、合理?以后遇到这类问题我该怎样解决?

    3. 对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自我审视。如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我的学习活动是否具有计划性?每个阶段是否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上课前有没有做好充分的预习准备?上课时是否精力集中、认真投入?每堂课的疑难点是否都得到了及时解决?有没有勤加练习和独立思考?有没有及时总结和复习?等等,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进行全面的审视和评判,明晰自己的学习状态,查找自己的问题所在,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

    4. 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自我审视。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自己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了学习活动,是否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是否具有学习兴趣。也可以每周一次利用十几分钟时间,组织学生在班级里集中反思,好好回顾自己通过各学科的学习,是否掌握了学科知识,提高了学科素养,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离不开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自我审视和自我调控。因为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对自己的学习状况有着最全面深入的了解,最清楚自己的发展过程和心理感受,他对学习状态的自我感受往往比他人更深刻,他们最明白自身的长处和进步在哪里,缺点和不足在哪里。好的学习者,善于审视自身的学习状态,能够对自己进行把脉诊断,找到不断提升的方法。教会学生审视自我,就是把自己放在旁观者的角度,打量自己,校正自己,反思自己。学生通过反思和评价,明白自己学习的优势与劣势,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审视,勤于反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胡卫平:精准把握教改关键,教师如何有效开展复习教学?
聚焦核心素养:以情境化命题推动情境化教学
稷山县下迪中心校 武秀成//“师带徒”让我快速成长
亲,“观评课”还有这些说道你体验了吗?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价值与落实建议
教师数学核心素养小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