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致其本然之良知,好善如好好色

阳明哲学号称“心学”,主张“以心为师”, 人心为宽,良知为窄。那么阳明所说的心究竟是一颗什么样的心?

孟子总结人性:“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王阳明在孟子的学说基础之上进一步诠释了什么是恻隐之心和羞恶之心。

恻隐之心(本文选自书籍《千古圣雄王阳明之悟道》部分段落

我们天生看到别人恃强凌弱就会义愤填膺,这份念头就是我们的良知。良知是人与生俱来的直觉判断,却也是人的德行和智慧。

《千古圣雄王阳明之悟道》里面说到“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每一个人心中具足良知、良能,因此只要向自己的心学习,就能拥有一切、成就一切。但是我们的恻隐之心只在“一瞬间”,而这一瞬间显然不能让我们做到“内圣”。

所以我们要时时、事事、处处留意,杀尽“心中邪”。而如何判断“心中邪”。 “心能转物”是“正”,“心为物转”是“邪”。王阳明认为,任何人如果能“致其本然之良知”,可在为新阳明悟行学宫查看更多精彩内容,那么就一定可以实现“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羞恶之心

《千古圣雄王阳明之悟道》里面王阳明更是以一首诗给我们指明了什么是羞恶之心。

《王门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意思是:万物共生共存,天地本没有善恶之心。就像庄稼和杂草,本是一般无二的生物,天地没有偏袒谁,也没有厌恶谁。人心本来也是如此,无善无恶。

我们要善恶分明,更要爱恨分明

我们不但要好善如好好色,更要恶恶如恶恶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王阳明实践哲学的精义(下)
阳明先生如是说
《孟子》主要思想
王阳明的心学,很好很强大
史部明儒学案[清] 黄宗羲卷十七 江右王门学案二
“龙场悟道”,看明代奇人王阳明如何在逆境中涅槃重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