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虽可长智慧,但也可能变成负担。如何读书是一门大学问

前赴后继,兴趣使然

一个人要做到世事洞明、人情练达,最关键的是要善于学习。善于学习要做到两点,一个是要有空杯心态,一个是要有进取心。有空杯心态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别人的长处,有进取心才有动力去改善自己,这叫“找到差距,努力赶上”。在具体的实践中,就是凡事勤思考、多反省、见事多问几个为什么。

又说到汉高祖刘邦,刘邦从小没有受到什么教育,出身又卑微,所以养成了粗鄙的性情,但是他胸怀大志,又肯学习、善学习,所以能成就一番大业。刘邦的一生是“凡不能毁灭我者,必使我强大”的生动注脚。刘邦豁达大度,每逢失败从不灰心丧气,而是积极反省,吸取教训;他又能从谏如流,不论贤愚贵贱,只要能提出正确的建议,都能真心诚意的采纳,所以能越来越强。

在楚汉战争期间的彭城之战,因为汉军兵力强大,又一举攻陷楚都彭城,使得刘邦一时忘乎所以,骄傲轻敌,面对楚军长途奔袭,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结果项羽率领两万楚军精锐绕道汉军背后,打得汉军措手不及,溃不成军,刘邦只得只身逃走。回到汉军军营以后,刘邦没有唉声叹气、愁眉不展,而是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立即任用秦骑将李必、骆甲在原秦骑兵基础上组建汉军骑兵,以灌婴统领,这就是汉的“郎中骑兵”,这支骑兵后来成为一支劲旅,最终在垓(gāi)下追击霸王项羽的,就是这支骑兵。在彭城之战中,汉军的五十多万人马就是被项羽率领的两万骑兵打败的,见识了骑兵的强大战斗力以后,刘邦立即如法炮制,让汉军的战斗力又上升了一个层次。可见,刘邦是非常善于总结反思的。

就学习来说,读书可谓是增长智慧的一个“捷径”,因为有价值的书往往凝聚了前人多年积累的上下求索、历练感悟所得,也许在书中只是寥寥数语,就道出了万千现象背后的本质,所以要多读书、善读书。有很多人愿意读书,但是很少有人真正能坚持读下去的,因为读书的时间常常被各种各样的事情耽误,很多人读书都是一开始兴致勃勃,然后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后不了了之。

其实没时间只是表面原因,根在于一开始就没有把读书这件事情计划好,既然要空出时间来读书,就要先充分考虑一天大概有多少事情,然后在根据实际情况计划读书的时间,很多人计划读书的时候因为一开始精神头足,就把读书的时间定的很长,结果生活中一出现点意外的事情,就把当天读书的时间占掉了,而计划中的事情一旦有一次中断,就一定有第二次、第三次,最后就是再也没心思读了,这种问题要避免。学习中有句话叫做“不怕慢,就怕站”,一个人的进步,只要有就好,不一定要求快,读书也是如此,关键是要持之以恒地做,至于每天做多少,这不是重点。

每天读十分钟,坚持一年,好过每天读一个小时,一个月都坚持不下来。第二点,读书本是一件好事,如果奢求太过,把它变成了一个负担,就是把好事变成坏事了。比如说有的人,因为计划每天读多少页书,结果因为定的太多,一天到晚不得空闲, 忙完工作忙家务,到了晚上好不容易想休息一会,又发现读书的任务还没完成,于是又急急忙忙把书拿起来,这样怎么能把书读好呢?这样的结果就是时间一长,原本对读书的喜爱变成了厌恶,因为读书已经成为了一种负担,成为了一种压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懂得保护好这种兴趣,如果读书学习变成了一种负担,兴趣肯定就会消失,如此就得不偿失了。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力拔山兮的项羽有勇更有谋,彭城之争一战封神
用3万人歼灭50多万人,中国历史上只有他敢,白起都做不到
百万规模的垓下之战没那么简单,是策略,谋略的较量
垓下之战:西楚霸王的最后一舞,结局虽败,气质依然无敌
项羽、吕布、李元霸,哪一位是中国冷兵器时代最强牛人?
历史上最勇猛的一代名将,比白起还要厉害,率3万人打败56万敌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