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诸子百家思想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诸子百家思想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诸子百家指春秋战国时期政治思想、教育学术领域所出现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的诸多流派。主要有儒、墨、道、法、纵横、阴阳、兵、名、农、小说等九流十家。这些流派的思想教育、学术价值极高,几千年来一直为人们所称道,而且在人们的生活中无所不见。

       

我们先来看看诸子百家的共同点,其实,诸子百家的初衷都是为追求大同社会,他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一个至高境界——天人合一。他们的目的都是教人向善,达到理想的和谐、幸福社会,其终极目标是一致的,但是达到目的途径不同,也即殊途同归罢了。

        

儒家在政治上主张仁政,实行仁义,“仁”字当头,要老百姓遵纪、明礼、守法,这是孔子最初理想的社会,百姓都明事懂礼了,社会就有秩序了,就不会混乱了,人与人之间就会和谐。到了孟子,他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主张仁、义、礼、智、信,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交流应遵循一定的法则,至今为止,历史上的大商家,从范蠡到乔家、王家等大商户、大商人,其成功的秘诀无不是文明经商、诚信经商。而战国后期儒家的最后一位代表荀子则践行了儒家思想,他主张“仁”不能在口头上,而应身体力行之,也即要付诸行动。他主张“性恶论”,比如,人有许多好逸恶劳的不良恶习,因此必须要纠正,这在教育问题上就强调了教育的必要性,而这与孟子的“性善论”刚好相反,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通过教育是可以改变他们的坏习惯的,强调的是教育的可能性。这也说明了他们的一致性。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人本善良,人尽管有许多缺点和不足,但通过教育都是可以教化的,比如我们班上有犯错误的同学,经过批评教育就会改好,这就是人性本善的思想。

也有人说,儒家的“三纲五常”(“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父为妻纲”,“五常”即“仁、仪、礼、智、信”),教出来的都是遵规守矩的人,会把人的个性给磨掉。比如父亲让儿子长大了做医生、做律师等,你得听话,不听话,就违背了伦理,可儿子最后成功了,成了比尔.盖茨、成了毛泽东等。甚至还有说孔子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却无治国理世之才人和能人,所以有人就反对儒家的某些主张,包括法家和墨家。

       

其实墨家的墨子最开始也是师从儒学,就是因为他反对儒家的虚空,所以才自创了墨家学说,另立山头,而且流派很大,甚至有时超过儒家,在当时就有“非儒即墨”之说。可见墨家的追随者也是非常多的。确实如此,由于当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比较务实,主张创新,所以很多中下层的劳动者和手工业者都加入了他的组织。墨子不但是个大教育家、思想家、军事家而且是我国最早的创造发明家和科学家,是我们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的鼻祖,他发明创造了许多工具、农具和兵具等。墨子是诸子百家中唯一一个平民出身的人,他不像儒家的孔子、孟子,身上流有贵族的血统,由于他出身于社会劳动者,所以他的出发点、思想也比较务实和接地气。

      

道家的老庄也向往美好的生活未来,不喜欢战争和争斗,也不喜欢儒家的教化和奴化人的教育,他们主张无为而治,主张清静修行,希望大家都能自觉守纪,与世无争,强调做事顺其自然,尊重规律,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道家思想确实富有哲学高度,我们现在都知道违背自然规律是要受到自然的惩罚的。但有些观点也遭人质疑,甚至不敢与之苟同。比如,儒家的荀子就不认同老庄,就拿他的“性本恶”来说吧,荀子强调的是人先天有许多不良恶习,后天必须要学习然后才能知道新的东西,才能改正不良的习惯,人才能变得更完美。如果顺其自然的化,他不一定能改掉坏毛病。还比如,有人讲我们要“人定胜天”,这个词用于激励斗志无可厚非,但人是不一定能胜天的,因为人在地震、洪水、山崩、海啸等自然灾害面前还是无能为力的,起码现在是。所以人得遵循自然规律。但“与世无争”就得区别看待了,五十岁之后知天命之年的人们可以颐养天年,与世无争,但年轻人还是应该思变、思干的,还是应该努力奋斗的,还是应该建功立业的,还是应该积极进取、富于创新精神的。因为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发展,人类才能进步。比如当今IT界的二马(马云和马化腾),由于他们和他们团队的创新肯干,才有了现在世界在掌心的,购物不出门的社会新格局。只有创新发展,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所以道家也存在不足,它只是朴素的唯物主义,还没发展到辩证唯物主义,也有待向前发展。

      

法家主张以法治国,还是很有成效的。毛泽东曾说:“中国古代有作为的政治家,基本都是法家。”法家的重要代表人物李斯和韩非子原本也是是师于荀子,学于儒家,他们确实很有治国之本事,但过于暴政却是人们所反对的,孟子主张“仁政”反对“暴政”的,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秦始皇施行暴政,二世而亡;隋炀帝昏暴,天下第一,所以隋代只经历了三十八年的历史。这就是暴政、明政的结局。一个国家如此,一个单位、一个家庭也是如此,父亲残暴、唯我独尊、唯言是听的家庭,最终结果都是走向破裂。

      

      

诸子的思想博大精深,我们在研究品读的时候,一定不能片面看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尤其面对我们的生活,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吸取诸子思想之长为我们所用。其实许多古代圣贤在研究诸子思想之时,也在博采众家之长。最早的杂百家思想精华的学者当属荀子,他对儒、道、法、墨等思想都有研究;而精通百家思想的成就最高的当是鬼谷子,他是个“全家”,所有“专业”都懂,他教学生因材施教,百家学生都有,且个个了不起。比如兵家的孙膑和庞涓、纵横大家的苏秦和张仪、外交家毛遂、替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药的政治家、创业家徐福等至今为人所道,所以千古奇人鬼谷子当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因循守旧,在学习诸子诸家思想的同时,一定要博采众长,取其精华,从实际出发,为我所用。这样我们才能学以致用,否则有些东西只会成为牵着我们的鼻子走的绊脚石。

Hello,伙伴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央视《中国通史》文字稿-第16集-诸子百家
第一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学案
高中历史:必修三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诸子百家到底有多少家?
中国通史之诸子百家(第十六集)学习记录
21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浅谈诸子百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