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九条对当今的研究生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内容来源:武夷山科学网博客

转载公众号:中国科学报

微信号:china_sci

研究生的“九要”

本所研究生中有4位选我做导师。我与她们的第一次谈话,谈了研究生的“九要”。

这九点没有什么系统性,但都是自己的切身体会。

1.研究生阶段要学习自己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这里,首先要学会选择问题,因为不是什么问题都能解决的,不是什么问题都适合在读研阶段解决的。

2.要充分重视文献阅读。


在选择问题过程中,已经必须检索文献和阅读文献了。只有彻底熟悉相关文献,才能做到不“重新发明车轮”,做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3.要同时重视传统媒介和现代媒介。


尽管网络检索很方便,但不能代替跑图书馆。

因为Deep Web中的东西,未必能看到。

因为尚未数字化的文献中,有很多宝贝;因为对于情报学行当,灰色文献更重要,而灰色文献迄今的数字化程度较低。

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无论中文外文,都要查。

要关注灰色文献。我当年的学位论文,还利用过德国驻华使馆散发的出版物。

4.确定论文主题后,要十分注意跟踪关键人物、关键机构、关键论坛。


掌握了一个关键人物(关键机构)的发表物和研究成果,可能比阅读100篇一般文献更有收获。

参与到相关学科、相关主题的学术论坛中去,能在世界范围内交到很多朋友,能获取最即时的信息,还可以锻炼英语写作。

5.要努力提出一个(读研阶段)可把握的问题,又是有意义的问题,尤其是对中国有意义的问题。


我在1983年确定自己的硕士学位论文题时,提出了的“实验室研究成果向生产转移的问题”,这个问题至今未过时。

6.不搞唯方法论。


“研究生管理当局”对研究方法特别重视。但我提倡你们在研究中要综合采取各种方法。

不是为方法而方法,而是根据所研究的问题,看采用什么方法合适。并非越“硬”的方法越好。

7.要想办法把定性陈述转化为定量语言。


研究科学计量学和情报计量学,这个本事是关键。

已故的科学学专家赵红州研究“科学创造的最佳年龄分布”,如果不把“最佳年龄”转化为“出现重大成果较多的年龄段”,就无从下手。

8.要学会想办法寻找数据和估计数据。


能找到可用的数据最好。找不到现成的、精确的数据,则大致估计一下也是好的。

我本人在题为《学会算总账》的短文中,对推行夏时制造成的钟表调整总时间量进行了估计,就能给人很深的印象,增强自己论点的说服力。

本所宋振峰研究员曾估计了方便面中盐包过大所浪费的食盐总量,是个惊人的数字。

9.参考文献要靠平时积累。


平时不多读东西,不作规范的读书笔记,下笔需要引证时就抓瞎了。

卑之无甚高论。

不过,尽管隔行如隔山,但这九条也许对当今的研究生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武夷山科学网博客。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24293.html 

慕编组成员:叶子

本文系“MOOC”公号转载、编辑的文章,编辑后增加的插图均来自于互联网,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内审核处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文的查重率一点是越低越好吗?
研究生小论文模板
给研究生的忠告【转】
漫谈研究生论文的写作
教育技术论坛李克东教授谈研究生怎么学习——记2011年9月13号下午讲座
如何写好一篇SCI论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