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走近小说

寅虎杂记之十二十

走近小说(下篇)

   走近小说,我想起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在文联工作时,创办并主编文报,市公安局一位文友投稿的一篇小说颇有特色,有一种诗性的探索与表达,我欣赏之余,欣然提笔写了平生第一篇文学评论,随小说一同刊发。(时至今天,我已发表文学评论30多篇)。那时,我就注意别人的小说在情节和缓、悠然的推进,张力含蓄其中,表现在人物的美感有一种独具韵味的精神向度。

    在走近小说(上篇)里,我提到寻求一种“不失好玩之心”的心态,去探索小说的人物形象,这点,以及更多,并非我的独创而是前辈高师创造的一种新的文学道德一一人情之美,生命叙事。

   胡兰成在《文学的使命》里说“新的境界的文学,是虽对于恶人恶事亦不失好玩之心,如此,便是写的中日战争,写那样复杂的成败死生的大事,或者是写的痛痛快快、楚楚涩涩、热热凉凉酸酸的恋爱,亦仍是可以通于……那单纯、喜气、无差别的绝对之境的。”(《中国文学史话》,119页、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学者谢有顺认为,胡兰成这个说法看似平常,其实说出了一种新的文学伦理。很少有人能从这样的视角来观察文学。确实,对于“恶人恶事”作家若能“不失好玩之心”,无论写什么事情都能把它推向“无差别的绝对之境”,文学或许就能从一种道德的困境、经验的困境中解放出来,从而走向一个“新的境界”,走向仁慈和宽广。

   谢有顺说:“现在看来,将文学置于人间道德的喧嚣之中,不仅不能帮助文学更好地进入人心世界,反而会使文学面临简化和世俗化的危险。文学的道德和人间的道德并不是重合的。文学无意于对世界作出明晰、简洁的判断,相反,那些模糊、暖昧、昏暗、末明的区域、更值得文学流连和用力。”我认同前辈的观点,我试图对人情的优美进行书写,并寻找这种人情之美的广阔的可能。我在今年练笔的小小说《吻过多少青蛙》《笑成一朵花》《一纸留言》《如果云知道》等篇什中,我对小说的结构、人物典型、情节描绘等诸多方面有所琢磨、摸索和判断,试图刻画一个卑微而怯懦、傲慢而冷脸、迎阿而木纳、谄媚而贪婪的小吏形象。从甘宗洋身上,可以看到这个物质时代魅感影响,被自己的感官所欺,变得焦虑而盲目。欲求过多也使他的面容失去锐气。

   这几篇小小说仅是一个序幕,我将不断深化其形象的刻画与描绘。除了在人物形象等诸多方面着意进行探索外,还打算在语言上保持我的审美取向。胡适说过,世间最美莫过于女子和文字,若女子如花,文章锦绣。我追求文学特有的文字审美愉悦感,美感。尽可能让读者在氛围、气味、节奏、律动等诸多语境下获得鲜活的感受,触摸到语汇的种种外延性、引申性指涉,及其微妙意韵。比如说,我在小小说《如果云知道》里,借甘宗洋之笔写道:“相形之下,那帮子半老徐娘,尽显枯萎来,似乎是没见过春天没呼吸过新鲜空气的俗物。”

   我不喜欢缺乏表现力,粗糙寡味的语言,而钟情文字干净、简洁、叙述流畅自如又蕴含光彩、韵味无穷的表述。从今年来我发表的6篇散文和小小说来看,我的语言审美取向还是被很多文友认可,个体经验还需看日后的实践。

   写小说需要的最重要素质是什么?如何把小说人物写到极限?都是要思考的问题,我认为阅读和练笔是关键。还是要练笔下去,希望今年上半年能写出30篇小小说,下半年深阅读后,争取写出3至5篇短篇小说,自己培养自己,甘苦寸心知。这也是文学追梦人的旨趣、妙趣和乐趣所在。

(《清芳斋》2022年3月12日)

(文/湖畔飞歌 华德耀编辑于2022年10月17日 图片来自微友湘田律师,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形体与本质:小小说的文体新义--刘海涛1
写好小小说的几个关键步骤
向着时代、历史和人性的深处不断开拓
从故事到小说
小小说的基本属性
“淡雅”的无用之用—论《受戒》审美意识形态中的功利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