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八佾篇》第十五章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太庙”,诸侯的祖庙。孔子所进的应该是鲁国的太庙。鲁国的始祖是周公旦,所以鲁国的太庙就是供鲁国祭祀周公的。

“鄹(读邹)人之子”,朱熹注释“鄹,鲁邑名。孔子父叔梁纥尝为其邑大夫”,就是说鄹是鲁国的一个邑名,就是山东省的曲阜县。因为孔子的父亲曾经那里做过邑大夫,所以别人称孔子叫“鄹人之子”。

本章的译文是这样的,孔子到太庙里去,每件事都要问一问。就有人说:“谁说鄹邑大夫的儿子懂得礼呀,他到了太庙里,什么事都要问别人。”孔子听到此话后说:“这就是懂礼的表现啊!”

孔子为什么说这是懂礼的表现,朱熹在《论语集注》引程颐弟子尹彦明的话说,“尹氏曰:礼者,敬而已矣。虽知亦问,谨之至也,其为敬莫大于此。谓之不知礼者,岂足以知孔子哉?”就是说礼的本质核心就是一个字---敬,也就是发自内心的尊敬。孔子在进入太庙助祭时虽然知道按礼仪的要求每件事应该怎么做,但还是要再问清楚、再确认一遍,这正是孔子对于礼仪之事谨慎之至的表现,这也是发自内心尊敬的体现。那个说孔子不知礼的人,又怎么会理解孔子对礼的这种至诚恭敬的精神呢?另一方面孔子的这种做法也正体现了他“知之不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治学态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连载(55)《八佾篇》第15章,“子入太庙,每事问”。
再读《论语》:八佾第三.15
论语:子入太庙每事问(3-15)
八佾篇第三 3.15
【儒】每天学一句《论语》《八佾篇》(15)
什么是“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