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雍也篇》第二十五章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觚(读作gū),是中国古代一种用于饮酒的容器,也用作礼器。古代盛酒的器具,上圆下方,有棱,容量约有二升。

本章的译文是,孔子说:“觚已经不像觚了,还能叫觚吗?还能叫觚吗?”

先来看看为什么孔子会说觚已经不像觚。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形状上的改变,朱熹在《论语集注》中注释“不觚者,盖当时失其制而不为棱也。觚哉觚哉,言不得为觚也。”觚最初应为上圆下方,但后来变成圈足,敞口,长身,口部和底部都呈现为喇叭状。目前在网上可以看到出土的觚多为改变以后的形状,所以孔子感叹这种形状还能叫觚吗?另外一种说法认为是容积的改变,觚的容积应该是两升,三升的称为觯,四升的称为角,当仍然叫觚的器具容积却不是两升了,孔子才会感叹“这还能叫觚吗?”

朱熹引用了程颐老夫子的话,“觚而失其形制,则非觚也。举一器,而天下之物莫不皆然,故君而失其君之道,则为不君;臣而失其臣之职,则为虚位。”觚这种酒具如果失去其特有的形状及限定的容积,就不能再称之为觚了,孔老夫子这是以觚为例子来说明天下万事万物莫不如此。身为国君如果不能谨守为君之仁道,而不能称之为合格的国君;为臣者如果不能严守为臣之忠道,不能尽其本分,则是尸位素餐。

      孔子的思想中,周礼是完备的治国体系,从井田到刑罚,从音乐到酒具,周礼规定的一切都是尽善尽美的,甚至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这里,孔子概叹当今事物名不符实,主张“正名”,在《论语.子路篇》中孔子指出了“正名”的重要性,“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所以,孔子在当时礼崩乐坏的环境中发出“觚不觚,觚哉!觚哉!”感慨也就很好理解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孔子严刑罚
《殷之法》
孔子择婿背后有何隐情?
起名的学问之三:名不正则言不顺
汽车的前半箱油为什么比后半箱油耐用一分钟了解真相
为什么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