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考物理实验题11种类型题选
188设计工作室(国家基础教育示范工作室)
[日期:2009-12-1 ]
原文及答案见:http://188design.com/188/showcourse.asp?cat_id=6&course_id=474
1、(执果索因法-2008年宜昌市)小明的爸爸有一副眼镜,小明观察发现:爸爸在看书时常常会戴上眼镜,看电视或看远处的物体时又会摘下眼镜。
(1)请你猜想小明爸爸配戴的眼镜是什么透镜制成的?并说明你猜想的理由。
(2)请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
2、(类比迁移法-2008年常州市)为探究声音的反射与吸收特点,小明同学进行实验研究。
(1)在玻璃圆筒内垫上一层棉花,棉花上放一块机械表,耳朵靠近玻璃圆筒口正上方l0cm处,能清晰地听见表声,表声是通过传____________播的。
(2)当耳朵水平移动离开玻璃圆筒口一段距离后,如图(甲)所示位置,恰好听不见表声。
(3)在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cm处安放一块平面镜,调整平面镜的角度直到眼睛能从镜面里看到表,如图(乙)所示,则∠AOB是该光路的__________(入射角/反射角)。此时耳朵又能清晰地听见表声了,说明声音________(能/不能)像光一样反射。
(4)用海绵板代替平面镜,听见的声音明显减弱,说明海绵板吸收声音的能力________(强/弱)于玻璃板。
3、(信息优化法-2008年嘉兴市)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如果遇到危急情况,司机常要紧急刹车。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的距离叫做停车距离,停车距离等于反应距离加上制动距离。(注:反应距离是指司机发现情况到踩下刹车这段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指踩下刹车后汽车在路面上滑行的距离)。
下表是司机驾驶小汽车时,在水平、干燥的沥青路面上以不同速度行驶时的统计数据。
(1)请利用表中数据,在坐标图中用平滑曲线绘出制动距离随速度变化的曲线。
(2)一起发生在限速50千米/时路段的交通事故中。交警测得肇事车后留下的刹车痕迹(制动距寓)长为25米。请你根据上面图像判断司机是否超速?______________。(注:该车的制动性能与上表数据一致)
(3)反应距离取决于反应时间和行驶速度。下列行为不会使司机反应时间变长的是______________。
A.疲劳驾驶    B.酒后驾驶
C.打手机    D.超速驾驶
(4)轮胎长期能用后会变光滑,则在相同情况下,制动距离会变________。
4、(比较归纳法-2008年梅州市)小林同学做“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中采取的方法是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其在水平木板上做_______运动;
(2)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说明: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___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
(3)甲、丙两图所示的实验说明:压力一定时,___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
(4)由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再现法-2008重庆)在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小东同学按照正确的实验方法和步骤进行操作,并设计了如下记录数据的表格。
(1)小东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这时他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调节(选填“左”或“右”),使天平平衡。
(2)如图(乙)显示的是烧杯中装如适量盐水后,置于调平的天平上,天平重新平衡时的情景;丙显示的是将烧杯中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后的情景。根据图中情景帮小东将下表填写完整。
(3)另一位同学的实验方法是:先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1;接着向空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后,测出总质量为m2;再把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为V;然后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与小东测出的盐水密度ρ相比较,则ρ'_______ρ(选填“<”、“>”或“=”)。
6、(故障排除法-2008攀枝花)小超在进行“测量小电灯的功率”的实验时,实验台上给他提供的器材有:6V蓄电池、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滑动变阻器(50Ω、1.5A)、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电灯(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约为7Ω)、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
(1)小超在实验中电流表应该选择__________的量程,电压表应该选择__________的量程。
(2)他连接的实物电路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前应把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调到________(填写“C”或“D”)端。
(3)闭合开关后,小超发现灯泡始终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压表的指针迅速越过最右侧的刻度线,产生此故障的原因可能是下列情况中的________或__________。(填写序号)
A.小电灯短路
B.小电灯的灯丝断了
C.小电灯的灯座接触不良
D.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
E.变阻器滑片放在了最小阻值处
实验次数
1
2
3
电压U/V
2.O
2.5
2.8
电流I/A
0.30
0.36
0.38
(4)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得如上表所示的三组数据。小超发现,由表中数据计算可知:小电灯亮度不同时灯丝的电阻不相等。你认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等效替代法-2008年鸡西市)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____________关系;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________关系;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_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填“实”或“虚”);
(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8、(数据分析法-2008连云港)某兴趣小组用以下实验装置“探究从斜面上下滑的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让木块分别从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斜面下滑,最终静止在与斜面相接的水平木板或铺上棉布的板上。用刻度尺测量每次开始下滑时的高度h和在水平板面上滑行的距离s,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数
水平板面
高度h/m
水平距离s/m
1
木板
0.20
1.00
2
木板
0.40
2.00
3
木板
0.60
3.00
4
铺上棉布的板
0.20
0.50
5
铺上棉布的板
0.40
1.00
6
铺上棉布的板
0.60
1.50
(1)分析1、2、3次实验可得:木块在木板上滑行的水平距离s与在斜面上释放时的高度h的关系式为s=______________;
(2)比较1与4,2与5,3与6次实验可得:在斜面上释放的高度相同时,木块在水平板面上滑行的距离与______________有关;
(3)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9、(学科渗透法-2008年温州市)为了研究影子长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一根长杆,长杆上装有一个可以上下移动的点光源A,再在地面上竖立一根短木条(短木条始终低于点光源A)。
(1)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位置不变,该同学将点光源A从图示位置逐渐向上移动,测得数据如下表:
点光源的高度H/cm
20
30
40
50
60
影子长度L/cm
30
15
10
7.5
6
该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做此实验,想要验证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上述实验数据还可旋拂:在点光源逐渐上移过程中,若点光源高度的增加量相同,则影子长度L的变化量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图中S表示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如果要研究影子长度L与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S的关系,应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
10、(思维转换法-2008丽水)小刚为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温度的关系”,选用不同型号的铅笔芯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步骤一:将H型铅笔芯接入电路,闭合开关,测量并记录通过它的电流;
步骤二:用酒精灯给铅笔芯加热,每隔20s测量并记录通过它的电流;
步骤三:分别将HB型、2B型铅笔芯接入电路,重复以上实验过程。
下表是记录的实验数据:
(1)实验中,他们是通过__________的变化来判断铅笔芯电阻的改变的;
(2)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演绎推理法-2008年泰州市)实验探究和推理都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比如科学猜想,往往是以一定的事实和已有知识为依据,通过推理而提出来的
(1)用放大镜观察素描炭笔的笔迹,观察到微小的颗粒;麦粒碾成面粉,面粉揉成面团……大量类似事实,为我们想象物质的结构模型提供了依据,终于认识到: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向冷、热不同的清水中各滴一滴墨水。观察到墨水扩散的快慢不一样……大量类似现象使我们推想到: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______有关。
(2)物理学把“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请你根据这个意思,结合所学知识,就“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提出合理猜想、给出推理性结论、说明推理依据(参照示例):
示例:①物体内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推理性结论;一个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推理依据: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分子动能越大
②物体内能的大小还可能与物体的______________有关。推理性结论:_________________,推理依据:_______________。
(3)由于推理性结论具有一定的事实和理论依据,所以在科学研究中,有时就运用它来初步解释相关问题——同学们也来尝试一下:
在上图中,(a)杯中水量较少、(b)(c)(d)的水量相同。根据问题(2)中所得的推理性结论,比较各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
①______杯中水的内能最大,因为___________。
②______两杯中水的内能不好比较,因为_______________。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州市2012年中考物理试卷
中考物理最新评分标准,掌握这些 不拿满分都难!
2023年东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模拟试题 (3)
精品解析:2020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2022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物理真题(含答案)
2021年山东枣庄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