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探索】浦东滨江岸线上的12座精美慢行桥,一一细数!

浦东新区新闻办说,在浦东的滨江岸线上,星罗棋布地点缀着22座望江驿和12座慢行桥。世博栈桥、白莲泾桥、东昌栈桥......它们不仅在设计上各具特色,还具备骑行道、慢跑道及步行道的功能,即可休憩观景,又能运动休闲。你去过其中的几座?

(视频时长8分06秒,建议WiFi环境下收看)

川杨河桥

川杨河桥,主跨165米,加上引桥全长达到503米,在2017年浦江东岸22公里贯通工程中,是跨度最大的桥梁,它同时也是全国首座采用桁架斜拉索组合体系的“一跨过河”桥。三角型桁架自然地将骑行与跑步、漫步的市民分流。

川杨河是上海为数不多的笔直人工河流,全长28公里,河道宽约70米,全河可通航载300吨的船只。它连接起黄浦、长江两大水系。1977年,川杨河规划开浚。1984年,钦公塘被挖通,川沙境内两大水系统一。川杨河是当时川沙县历史上投入资金最巨、出动劳力最多、质量标准最高的水利工程。浦东新区开发以来,许多重大工程的建材都是通过川杨河运送。比如卢浦大桥、南浦大桥、以及世博园区建设等,川杨河功不可没。

川杨河桥的周边,有前滩友城公园、前滩商务区、东方体育中心等。漫步于此,可眺望黄浦江。

三林北港桥

三林北港桥,主桥全长110米,宽7米。作为黄浦江东岸沿线最南端的一座景观桥,它连接三林塘港两侧的古民居项目,既延续了传统江南水乡的韵味,又富有积极向上的时代图景,因此被命名为“古居桥”。整体设计造型轻盈通透,融合了人文、生态、自然和周边文化元素。

三林北港桥直线型的桥身连通南北两岸绿地空间。漫步道、跑步道、骑行道三道并行设计,满足不同需求。桥头和桥尾逐渐平展出两翼,直至形成与桥身融为一体的大台阶,自然地衔接桥前的景观广场,欣赏黄浦江景色的视角,为人们体验城市慢生活,提供了一个新的空间。

洋泾港桥

洋泾港桥是2017年浦东东岸开放空间贯通的第一座慢行桥梁。主桥宽度10.75米,跨径55米,总长度为140米。为钢结构桁架梁形式,上、下弦均为圆弧,利用高差分流骑行、跑步及漫步。

北洋泾浜,就是现在所称的洋泾港,是黄浦江水系形成后上海地区古八泾之一。洋泾地区自唐代成陆,早在北宋中期,就有移民在此定居。明代即在洋泾港两岸形成了初具规模的镇街。随着洋泾港货运频繁,往来商船农舟络绎不绝,洋泾的商业越发繁荣。

世博栈桥

世博栈桥,2017年底建成。主桥段总长85米,为三跨连续钢构桥,两端引桥段共61米,总长近150米。设计师赋予了世博栈桥简洁、飘逸、轻盈的身姿,曲水流觞的线型桥梁映衬了黄浦江文化特色。

桥梁主体紧邻防汛墙、地铁8号线、西藏南路隧道,而其引桥,既要保证桥梁的安全性和可实施性,同时也要保证码头结构的承载能力,交叉设计非常复杂。

主桥范围跨越西藏南路隧道,穿越地铁8号线处则为地面道路。TA不仅将漫步道、跑步道和骑行道融合贯通,更将原有的旧码头与半岛树林联合,并打通亩中山水园南北两侧断点,在周边形成了可供市民休闲娱乐的活动场所。

(视频时长7分52秒,建议在WiFi环境下收看!

三林塘港桥

三林塘港桥,又称凌波桥,主桥全长126米,桥面最宽处约8.5米,呈S造型。是黄浦江东岸沿线最南端的一座景观桥,曲径风格的整体造型满足漫步+跑步道和双向骑行道的功能需求。

三林塘港桥地处三林镇,这里保留了较为自然的岸线,周边建筑也以新中式为主,对岸仍保留有大片的工业建筑,浅灰金属色的桥身,更好地融入了周边环境。

三林镇所在的三林塘地区,相传已有千年历史。这里的古民居项目,是从上海、江南乃至全国各地搜寻符合地区风格,并拥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民居样式,在江边点缀错落有致的各地民居,或是整体拆迁重修,或是在三林仿建,配合精心设计的园林与流水,打造了一个“古民居”群落。

周边的三林楔形绿地也是上海中心城八片楔形绿地之一,起到滨江生态绿肺的作用。

张家浜桥

张家浜桥于2017年12月改建完成,长30米,宽度10米。位于张家浜河与黄浦江交汇处。张家浜桥纯钢结构的桥梁,因其桥体护栏形如一泓明月,倒映在水中而得名“月亮桥”。

如果说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那张家浜就是浦东的“母亲河”,西起黄浦江,东至长江口,全长23.5公里,和川杨河一样是自西往东,沟通长江和黄浦江的河流。

张家浜桥北侧连接着艺仓美术馆,东侧紧靠酒店,西侧毗邻黄浦江,与对岸十六铺老码头遥相呼应。

泰同栈桥

泰同栈桥,2017年底建成,桥体全长约180米,连同地面景观道路共约389米,设计师利用场地高差避让周边建筑,设计出两条宽度均为4米的步道,一条为骑行道,一条为跑步漫步道。三股人流可以汇聚在一起,在码头二层平台处进行跨越,实现三线贯通。

为保证桩基退让防汛墙6米间距,桥体多采用单面悬挑钢结构支撑。以泰同栈码头为分界,结构设计采用了两种结构柱形式。桥体外侧包覆铝板,在栏板处采用了穿孔铝板弯折成形,使栏杆和桥面衔接为抽象流畅的整体。

泰同栈桥向西南可遥望东方明珠电视塔,周边有5号望江驿,桥下便是初创于1930年的泰同栈渡口。当夜幕降临时,桥上的灯带透过穿孔铝板发出均匀的光亮,将整个桥体打亮,远远望去,两条轻盈的光带划过树丛倒映在江面上,犹如一件设计巧妙的“艺术品”静静地依在滨江东岸。

东昌栈桥

东昌栈桥,建成于2018年9月,栈桥高架步道最长约515米,桥面净宽6到7米,横跨东昌路轮渡站,使东昌路轮渡站原本的平面空间变成了立体空间,骑行道、步道的人流与轮渡站进出的人流可以相互避让,解决人流对冲带来的安全问题。与慢跑道、骑行道并立,栈桥两端呈环形结构,中间为一直线,三道依楼傍水,若即若离。

东昌路曾经一度是浦东最繁华的商业地段。而东昌路渡口曾经也是浦东百姓进入上海市中心的必经之地。随着时代变迁,东昌路轮渡口依然是陆家嘴金融城重要交通枢纽。这里也是城市多条公交线路的始发地。

如果漫步栈桥之上,两侧的绿化景观与浦江美景也会让你流连忘返。累了,可以去附近坐一坐,点一杯咖啡,在阳光下品味书香。

(视频时长7分05秒,建议在WiFi环境下收看!)

民生栈桥

民生栈桥,全长55米,宽5.6米。其中慢行道、骑行道两线并行后再局部分叉,连通了民生轮渡站及民生艺术码头,慢行道、骑行道两线并行后再局部分叉,形成优美曲线跨越民生轮渡站。

新中国成立后,民生码头成为上海地区最大的散粮、散糖装卸转运码头。1995年,这里建成了容量达到8万吨的散粮筒仓。如今,筒仓已华丽“转身”,被改造成全新的艺术空间。

驻足民生栈桥上,一面是涛涛的黄浦江水,一面是显现艺术气质的8万吨筒仓。桥下,轮渡站船来船往,汽笛声飘荡在城市的记忆中。

倪家浜桥

倪家浜桥,桥长30米,桥宽12米,是2017年上海浦东东岸贯通项目中最小的一座慢行景观桥梁。桥下的倪家浜,原本是一条河宽大约25米的废弃“盲肠”河道,南北两侧均为原世博场地。

设计师将本该是一座的桥梁拆分为两座——将自行车和跑步两股合一,采用平缓的吊桥形式通过;而漫步道单独设置,用坡度略大的拱桥作成通过和停驻的形式,一拱一吊,平添趣味。

外观白色、简洁的倪家浜桥,位于耀华绿地与后滩公园分界处,东侧紧邻世博大道,西侧为黄浦江。站立于桥头,对岸江景若隐若现,而桥梁的加顶设计,相对于其他慢行桥,更是一座可为人提供遮风避雨的景观小筑。

其昌栈桥

其昌栈桥,2017年底建成,主桥全长340米,宽5米。设计师巧妙地将人行漫步道、跑步道和骑行道“三线”抬升,在空间上实现曲线柔和地过渡,满足其昌栈轮渡等的正常运行。

19世纪中叶,一家美国商行在这里创办了旗昌轮船公司,“旗昌轮船”从这里驶出黄浦江,首开中国长江航运。1891年,英商公和祥码头公司在这里兴建码头,改名“其昌栈码头”,“其昌栈”名字由此沿用至今。1931年其昌栈轮渡站建设运营,在如今隧桥交通异常便捷的现在,它依然扮演着“浦江摆渡人”。

其昌栈桥与轮渡站二层连接处有公共观景平台,可临江凭眺。东面有望江驿3号文化客厅,可在此细品书香;西面有上海船厂1862剧场,可欣赏时尚艺术。

白莲泾桥

全长200米,宽度7米的白莲泾桥,不仅是浦东南浦大桥两侧区域整体贯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东岸滨江公共空间的景观标志。

白莲泾,已有800多年历史,是古上海地区的八泾之一。

白莲泾桥北侧为白莲泾公园,南侧为白莲泾码头,西侧为黄浦江,桥与对岸的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等隔江相望。这座桥不仅诗意地定义周边环境,还为市民提供一种流畅、愉悦的骑行、跑步与漫步体验,“拥抱式”地将黄浦江江景一览无余,给人以温暖、愉悦的感受。在对岸,市民也能在各个角度清晰地欣赏到简洁、优美的白莲泾桥。

看到最后的小伙伴,

收下彩蛋一枚

这份东岸休憩设施图可以收藏哦

逛逛走走,还能休息休息

东岸休憩设施方位图
(横屏查看)

资料:浦东新区新闻办

编辑:顾依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哭:黄浦江东岸将新建12座“云桥”!45公里江景一网打尽!
上海又有大动作:年底,咱们黄浦江上“走着瞧”!
嗲!滨江45公里怎么玩?最全指南!上海人都在收藏转发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想体验不一样的上海风景?去慢行景观桥!
这45公里,每一段都让人流连 |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