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魏晋文人的艺术人生:从建安风骨到竹林七贤



拜生活为师 昨天17:15

战乱和分裂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这一时代特征一方面造成了民不聊生的悲惨生活,另一方面也造就了一批思想活跃的文学作家。魏晋南北朝可以说是继战国“百家争鸣”之后,我国历史上另一个思想解放时期。当时的风流名士们追求艺术化的人生,他们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率真旷达而风流自赏,这既是乱世之下痛苦内心的折射,更是一种高尚情趣的自然体现。

曹氏父子既是曹魏政权的中心人物,也是建安诗坛上的一代领袖。这不仅仅取决于他们的政治地位、他们的体貌英逸、他们的爱惜人才,更取决于他们的创作实绩。

他们的诗歌代表了建安诗歌的最高成就。曹操多才多艺,对书法、音乐等都相当精通,在经学方面也造诣较深。因其家世并非显贵门第,故其轻视繁缛礼节和虚无形式,崇尚通脱且注重实效。他不受传统和偏见束缚,亲手写作乐府诗,使乐府民歌成为富于艺术个性的文人诗歌,开创了“借古乐府写时事”的先河,并将乐府文学带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文人乐府诗阶段。

他的诗歌,语言古朴率真,一方面极力抒发其政治主张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另一方面又感叹人才难得、人生易逝,是其心灵的一种真实写照。

三曹与建安风骨

曹丕,曹操次子,少有逸才,广泛阅读古今经传、诸子百家之书。年仅八岁即能作文。丕最为人称道的是其创作的游子思妇相思之作。这类作品以文人深婉细的笔触,写出乱世中人的内心世界。最能体现其个人情感表达的的艺术个性。

曹植,曹丕之弟,时代的动乱使他早年有儒家的济世之志,前期诗歌主要歌唱其理想抱负,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后期诗歌基调悲愤哀怨,或抒发在政治迫害之下的离别之悲、忧生之嗟、悼亡之恨,或抒写女性的相思与隐忧,寄寓自己遭忌被弃的感慨。总之曹植的诗歌“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达到了风骨与文采的完美结合,是建安诗坛最杰出的代表。

阮籍、嵇康的游艺术

正始时期曹魏政权转向衰微,从高平陵之变司马氏集团控制朝政,到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执政,并最后取曹魏而代之的这十几年间,司马氏大量诛杀异己分子,文坛也一直伴随着政治恐怖和血腥杀戮,在这种政治恐怖之下,诞生了两位狂士——阮籍、嵇康。

阮籍,自幼好学,博览群书,嗜酒能啸,尤好老庄,“当其得意,忘其形骸”。他内心看重道德,但因当时严酷的政治现实与其理想形成巨大冲突,转而在老庄中寻求慰藉,形成“外坦荡而内淳在”的性格,表面放荡不羁,内心十分痛苦。

他的诗歌内容广泛,主题丰富,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其诗有抒写内心激烈的矛盾和强烈的忧生惧祸之情,也有讽刺统治集团的荒淫腐朽和专制残暴,批判维护世族统治的儒家礼法的虚伪和借饮酒、求仙表现遗世独立、高蹈出尘的情怀。

嵇康,自幼资质不凡,多才多艺,尤善鼓琴。他一方面对儒学抱有真诚信仰,另一方面受老庄影响,希望实现精神上的自由。但刚俊激烈的个性使他难以明哲保身,使他无法压抑对现实的愤慨之情。作为正始时期的名士,他称自己“非汤武而薄周礼”,并坦言老子、庄子是他的模范,他视六经为污秽,仁义为臭腐。

他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认为一个人在社会中,其言行应该依从自己的本性,超越名教的束缚,不必理会社会的毁誉和一些是非成见。不因贵贱而扭曲自己的本性,是他一生追求的人生境界。在刑场上,嵇康顾视日影,从容弹奏《广陵散》,曲罢叹道“广陵散于今绝矣”,随后赴死,时年四十。

魏晋可以说得上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具有魅力的时期,文人文化意识的觉醒,中国文化儒、道、佛的融合,文人思想的解放,审美追求的变化,文人们的玄心、洞见、妙赏与深情使他们倾听自己内心的呼唤,那份真真切切的感受,也使他们对艺术化人生有种强烈的追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 魏晋南北朝文学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弗朗西·耶麦诗12首
乱世枭雄曹操的传奇人生(四):文武双全,多才多艺
魏晋风骨
魏晋文学极简史: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