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千年误读:有无是不能互生的,天下知美为美也不是恶出现的原因

“有无相生”说的是相互出生吗?这个“生”就是出生、生产之意吗?这个“相”就是“相互”吗?如果真的这么理解,那就错了。

我们看老子原话:“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意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昔(措)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居,是以弗去。”

老子把“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意声相和,先后相随”这些对立统一的事物,确定为“恒也”,即恒定不变的铁律。

就是说,连同美恶、善与不善,等等,所有对立统一的矛盾双方,是互为条件、相反相成的,即“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的,就如硬币出厂,天然带有正反两面,这一方的存在,是以另一方为依据的,若其中的一方不存在,则另一方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也会自动消失。

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

那么,知道了这些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就一定得出“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夫唯居,是以弗去”的结论吗?

想想看,我们知道了这些发展变化的关系,我们能做到“居无为之事……”了吗?显然不能。所以,如果老子的结论没问题,那一定是我们对“皆知美,为美。恶已”,以及“有无相生”等概念理解错了。

因此,我们还得在“有无相生……难易相成”上下功夫。

我们知道,对立的双方是“同出”的,就是说,无没“生出”有,有也没“生出”无,是同时出现的。那么这个“生”字,就不是“出生”,而是“呈现”“显现”“出现”之意。

有无相生

文中的几个“相”字也不是“相互”,而是“共同”之意,比如《韩非子·内储说下》:“鲁孟孙、 叔孙、 季孙勠力劫昭公”,就是说鲁国权臣“三桓”共谋挟制了鲁昭公,其中的“相”就是共同

我们不需要做更多的训诂,只要联系到老子关于矛盾双方的“同出”属性,便可明确无误地判断,这个“相生”就是共同出现或显现的意思。

因此我们可以做直白的字面理解:“有”和“无”是在“生”中同时出现的,“难”和“易”是在“成”中共同出现的,“长”和“短”是在“形”中共同出现的,“高”和“下”是在“盈(多)”中共同出现的,“意”和“声”是在“和”中共同出现的,“先”和“后”是在“随”中共同出现的——这是宇宙的普遍原则和恒定性规律(恒也)。

字面的理解当然显得啰嗦,但这样啰嗦只是在于说明文本所表达的意思,“意译”是可以做一些文理上的调整加工,但是一定要避开“相互”的词意,而带有“共同”的含义,这样才能接近老子的原意。

前后相随

关于“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更有必要讨论一下。

通常,我们的理解是这种类型的: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美的,就有了恶了;都知道什么是善的,也就有了不善的了。虽然诸家释读众说纷纭,但大体上不出这个句型套路。

但是请仔细辨析:“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这个“恶已”怎么就被理解成了“恶就出现了”或者“就有了恶了”之类的结论句式,如果知道美了,则变成丑了,那如何实现无为自化?

我们在理解这段话的时候,一定要跟后面的结论联系起来,就是什么样的“因”才带来“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这样的“果”。

因此,对应这样的结果,作为“因”的那个“恶已”只能是“恶就停止”的意思。已,本义是停止。放着本义不用,非要想方设法往“对立面”上靠,不能正确理解老子主张“为美”,其用意就在于消灭“美恶对立”,结果造成理解上的困惑。而这一困惑就是两千年。

当天下人皆知“美”“为美”的时候,就忘记了美恶之分,“恶”就会自然消失,这就叫“得一”,即万物混而为一,不再有分别。

不再有分别,不等于老子放弃“美善”的主张,老子强调“上善”“善者”“善人”都是要人们体道、用道的,庄子说“天地有大美”,美就美在四时有节,万物守恒的“守一”上。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而“已”的“停止”字义自古而今,从没变过,比如《诗经》“鸡鸣不已 ” ,《列子》“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今天常用语“惊叹不已”“壮心不已”等,都是停止的意思。

“恶已”就是那些恶就停止了。

有人一定会说:既然是有无相生,福祸相倚,为何要为善去恶?

我们不能忽略老子五千言的用意所在,是要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在于“得一”,人道之乱,乱就乱在不能“得一”,没有了恶,归之于共同认可的“美”,这是遵循道的法则,归根复命于“一”的客观要求。

因为老子强调的是“圣人无为而民自化”,因此说天下人都知道美并去“为美”,那么“恶”不就自动消失了吗?

至善至美

下边一句“皆知善,斯不善矣”跟“皆知美,为美”意思类同,就是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善,就能分辨出不善来了。斯,不能当指示代词“这”“这个”“那”“那个”用,而是动词。《诗经》:“墓門有棘,斧以斯之”;《庄子·则阳》:“斯而析之,精至于无伦,大至于不可围。”

其中的“斯”,即是裂,是扯开,是分辨。

我们整体分析一下这段话的意思,就可以得出“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的结论了:

世人都知道什么是美的,并且都这样去做,恶也就没有了;都知道什么是善,就能分辨出什么是不善。(时间没有了“恶”,人们能明辨善而从善,也就消灭了分别而归之于“一”)

所谓的“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下”,“意”和“声”,“先”和“后”等类似对立的双方,都是同时出现的,且相反相成、“对立”而又“同一”的,这是宇宙的普遍原理和永恒规律(恒也)。

所以:圣人依照“无为”法则处理事务,而不是以乱发政令的方式来化育民众。安定万物而不以已为主宰,有所为而不有所依仗,做成事而不居功自傲。因为居功,是不可以长久的。

恒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子》第二章解读
《道德经》第二章 处无为事,行不言教
《道德经》第二章:不言之教
正解老子||《道德经》第2章 处无为事,行不言教
2.《道德经的现实意义》 ——对立统一的同一性(第二章 )
(13)[转载]《老子》破译第2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