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理学】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氧的运输

一、Hb的分子结构

Hb分子由1个珠蛋白和4个血红蛋白组成,每个血红素基因团中心为一个二价铁(Fe2+,Fe2+可与O2结合,使Hb成为氧合血红蛋白(HbO2),没有结合O2Hb称为去氧血红蛋白。每个珠蛋白有4多肽链,每条多肽链与1个血红素相连接构成Hb的单体或亚单位。Hb4个单体之间和亚单位内部由盐键连接。HbO2的结合或解离将影响盐键的形成活断裂,使Hb发生变构效应,并使之与O2的亲和力也随之改变。

二、HbO2结合的特征

1. 结合反应迅速而可逆 HbO2结合所需时间不到0.01秒,解离也很快,无需酶的参与。当血液流经PO2高的肺部时,HbO2结合,形成HbO2;当血液流经PO2低的组织时,HbO2迅速解离,释出O2,成为Hb

2. 结合反应是氧化而非氧化 Fe2+O2结合不伴有铁离子价的改变,即Fe2+O2结合后仍是二价铁,因此,此结合反应是氧合。

3. Hb结合O2的量 1分子Hb可结合4分子O2,成年人Hb分子量为6.4458,因此在100%O2饱和状态下,1gHb可结合的最大O2量为1.39ml,通常按1.34ml计算。

(1)Hb氧容量:是指在100ml血液中,Hb所能结合的最大的O2量。健康成年人的血液中Hb浓度为15g/100ml为计,则Hb的氧容量为20.1ml/100ml(血液)

(2)Hb氧含量:是指在100ml血液中,Hb实际结合的O2量。当动脉血PO2100mmHgHb氧含量为19.4ml/100ml,而当静脉血PO240mmHg时,Hb含氧量约为14.4ml/100ml

(3)Hb氧饱和度:是指Hb氧含量与Hb氧容量的百分比。如果PO2150mmHg,动脉血的Hb含氧量也可达20.1ml/100ml,与Hb氧容量相等,则Hb氧饱和度是100%,也称氧饱和;如果静脉血的Hb含氧量是15ml,则Hb饱和度约为75%

HbO2呈鲜红色,Hb呈紫蓝色。当血液中Hb含量达5g/100ml(血液)以上时,皮肤,黏膜呈暗紫色,这种现象称为发绀。出现发绀表示机体缺氧。但也有例外,红细胞增多时,Hb含量可达5g/100ml(血液)以上,机体可出现发绀但并不一定缺氧;相反,严重贫血或一氧化碳中毒,机体有缺氧但并不出现发绀。

4. 氧解离曲线呈S形 氧解离曲线呈S形与Hb的变构效应有关。Hb有两种构象:Hb为紧密型(T形),HbO2为疏松型(R型),两者可相互转换。

三、氧解离曲线

氧解离曲线是表示血液PO2Hb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也称为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

1. 氧解离曲线的上段 相当于血液PO260-100mmHg之间时的Hb氧饱和度,其特点是曲线较平坦,表明在此范围内PO2Hb氧饱和度或血氧含量影响不大。

2. 氧解离曲线的中段 相当于血液PO240-60mmHg之间时的Hb氧饱和度,其特点是曲线较陡。这段曲线可以反映安静状态下血液对组织的供O2情况。

3. 氧解离曲线的下段 相当于血液PO215-40mmHg之间时的Hb氧饱和度,其特点是曲线最为陡直,表明血液PO2发生较小变化即可导致Hb氧饱和度的明显改变,在组织活动增强时,组织中的PO2可降至15mmHgHbO2进一步解离,释放出更多O2Hb氧饱和度也降低至最低水平,血氧含量仅约4.4ml/100ml

四、影响氧解离曲线的因素

1. 血液pHPCO2的影响 血液pH降低或PCO2升高时,HbO2的亲和力降低,P50增大,曲线右移;而pH升高或PCO2降低,曲线左移。血液酸度和PCO2HbO2的亲和力的这种影响称为波尔效应。

酸度增加时,H+Hb多肽链某些氨基酸残基结合,促进盐键的形成,使Hb分子向T型转变,对氧的亲和力降低;而酸度降低时,则促使盐键断裂,释放出H+,使HbR型转变,对氧的亲和力增加。当PCO2发生改变时,可通过pH的改变产生间接效应;同时,CO2可与Hb结合而直接降低Hb与氧的亲和力,但作用很小。

波尔效应生理意义:它即可促进肺毛细血管血液摄取氧,又有利于组织毛细血管释放氧。当血液流经肺部时,二氧化碳从血液向肺泡净扩散,血液PCO2降低,H+浓度也降低,两者均使Hb对氧的亲和力增大,曲线左移,促进对氧的结合,使血氧含量增加。当血流流经组织时,二氧化碳从组织向血液净扩散,血液PCO2H+浓度随之升高,Hb对氧的亲和力降低,曲线右移,促进HbO2解离,从而为组织提供氧。

2. 温度的影响 温度升高,Hb对氧的亲和力降低,P50增大,氧解离曲线右移,促进氧的释放;而温度降低时,曲线左移,不利于氧的释放而有利于结合。

3. 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2,3-DPG浓度升高时,Hb对氧的亲和力降低,P50增大,氧解离曲线右移;反之,曲线左移。这种作用可能是由于2,3-DPGHb的β链形成盐键,促使HbT型转变;也可能是2,3-DPG提高了细胞内H+浓度,进而通过波尔效应降低Hb对氧的亲和力。

2,3-DPG是红细胞无氧糖酵解的产物。在慢性缺氧、贫血、高山低氧等情况下,糖酵解加强,红细胞内2,3-DPG增加,氧解离曲线右移,有利于HbO2释放较多的氧,改善组织的缺氧状态;但此时红细胞过多的2,3-DPG也会降低Hb在肺部对氧的结合。

在血库中用抗凝剂枸橼酸-葡萄糖液保存3周以上的血液,因糖酵解停止,红细胞内2,3-DPG浓度降低,使Hb与氧的亲和力增加,氧不容易解离而影响组织供氧。因此,临床上在给患者输入大量经过长时间的血液时,医护人员应知晓这种血液对组织供氧较少,如果用枸橼酸盐-磷酸盐-葡萄糖液作抗凝剂,虽然这种影响要小一些,但也不能长期储存。

4. 一氧化碳的影响

HbCO结合后呈樱桃红,因而一氧化碳中毒时,机体虽然严重缺氧却不出现发绀。CO中毒时,血液PO2可能是正常的,因而机体虽然缺氧,但不会刺激呼吸运动而增加肺通气。相反却可能抑制呼吸中枢,减少肺通气,进一步加重缺氧。因此,在给CO中毒患者吸O2时,通常时加入5%二氧化碳,以刺激呼吸运动。目前通过高压氧疗来及时治疗一氧化碳中毒,高压氧疗是指密闭的高压氧舱内,在超过一个绝对大气压的条件下的给氧方法,它主要通过大幅度提高PO2,增加氧在血液中的溶解度和氧含量,并促进一氧化碳的解离,从而解除PO2正常患者缺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氧离曲线知识点,看这一篇就够了!​
生理学┃氧的运输
《生理学》_第三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_中医世家
生理学:氧解离曲线
氧离曲线常考点总结
缺氧那些事| 学医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