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涯孤舟:无为而无不为:谈谈道家思想

遠山之巔,星穹之下。

邂逅君子,温其如玉。

无为而无不为—谈谈道家思想

作者:天涯孤舟

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所有中国传统思想中,道家思想也是哲学意味最为浓厚的一个。其博大精深处,非一言能尽。而我想谈的,是其中比较有社会学意义的部分。

1

道法自然。

道,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我们一般认为,道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指义:一是指宇宙间的根本规律;二是指世间万物的根本起源。

《老子》第二十五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世间永恒的规律,而天、地、人和道的运行规律其实是一体的,或者说一致的。那么道这种规律的特征到底是什么,怎么去把握道呢?老子给我们指出了“道法自然”。这句话怎么理解?有人说,这个自然不是我们平常说的大自然,而是自然而然的意思。这样说当然也不错。道法自然,就是说道的特征是顺其自然,顺势而为,做事不违自然之理。但这样说起来,似乎还是很抽象。

其实我们大可以堂堂正正的说,道法自然,就是法大自然,就是法自然界。中国人阐明道理的方式往往不是逻辑推演和论证,而是通过比喻、类比、举例来说明道理。关键不在于定义是否准确,推理是否严密。关键在于要让别人能体会理解你的思想,对你所说明的道理能建立起“概念”。

在佛教中讲俗谛和真谛。人是不可能直接理解佛法或真谛的,人只有通过先掌握并不绝对正确,但却可以在人和真谛之间建立起沟通桥梁的俗谛,才有可能最终真正的理解什么是真谛。就好象照片和人虽然不一样,但我们见到照片后就能对这个人的长相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基本上在见到本人的时候不会认错人。要是没有照片的话,任你说得天花乱坠,我可能还是想象不出这个人长什么样。如果本人是真谛,照片就是俗谛。道法自然是真谛,那么道法大自然就是俗谛——看,举个照片的例子是不是比我刚才说了半天的俗谛真谛好理解得多?这就是东方人的说理方式。

上面的话写得有点罗唆,但并不多余。在探求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要学会用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方式。我们已经太多的受到西方逻辑思维的影响,在解读中国人自己传统文化的时候,往往会陷于对细节和边界的穷追猛打之中,而忽视了问题的本质和核心。

那么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如何用“道法大自然”来理解“道法自然”。

《老子》第七十七章说“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这里,老子用“张弓”来说明“损有余而补不足”才是天道。张弓有两种解释,一是安装弓弦,一是拉弓射箭。无论那种解释,都可以得出应该“损有余而补不足”的结论。

我在看到“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时的第一反应却是大自然的造山运动和风化现象。地壳的造山运动造成了地表的高低不平。而风化作用使得高山被一定程度削平,风化后形成的泥沙又随着水流流到低洼之处堆积起来。自然界中,这种“损有余而补不足”的例子还有很多,呈现出一种普遍规律的特征。

而回过头来看看我们人类自己。则正如老子在三千年前所说的一样“损不足以奉有余”。在人类社会有钱有权的人会更加有钱,更加有权,无钱无权的人只会更加贫穷和弱小。这种违背天道的做法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强烈的反抗,甚至爆发起义。

现代福利社会的累进税率对不同收入的人按不同的税率进行征税,收入越高税率也越高。在一次分配的基础上通过各种福利制度和慈善事业实行二次、三次分配,这些行为则合乎“损有余而补不足”天道,所以是合理并可以长久的——用道法自然的眼光来看待当前的社会现象,探求社会治理方式的合理性,往往会有全新的认知,一种很中国的认知。而西方社会学说虽然强调“自然法则”,这个自然法则却只是一种抽象概念,或者说更倾向于代表“上帝的意志”。

上面讲的是人应该效法自然,《庄子?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这个故事,给我们讲述了人应该如何顺应自然:庖丁解牛时,不是照着牛的大骨头主干就用刀招呼过去,而是用薄薄的刀进入骨头和骨头连接处的空隙(以无厚入有间),因此游刃有余,很轻巧的就将牛解开。这就是说,要顺着事物的生成机理行事,不能蛮干,更不能逆势而为。大禹治水,不用其父鲧的堵,而是用了疏的方法并获得成功,也是因为认清了事物的基本原理,顺势而为的结果。中国文化非常强调顺势而为。所谓“得其法者,事半而功倍;不得法者,事倍而功半”。这和西方强调抗争,强调冒险,强调改造自然的精神有很大的区别。

“道法自然”是道家思想的核心,但对我们来说最关键的不是要立刻掌握“道法自然”的全部内涵,而是从现在开始,培养一颗“道法自然”的心。

2

无为而治

《老子》和《庄子》的不同在于,《老子》在根本上是一种“君人南面之术”,是治国方略。而“无为而治”是老子为国君开出的和其他学派迥然不同的治理国家的药方。也是“道法自然”的思想在政治层面的必然推论。

让我们再来看看大自然:大自然几十亿年以来有条不紊的运行着,而整个宇宙更井井有条的运行了数百亿年。这种运行没有任何人为的干预,万事万物却始终能各就各位,各尽其职,各司其功。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花草树木、鸟兽鱼虫,各按各的方式行动,却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得整个自然界生机勃勃,欣欣向荣。这不得不令人惊叹。就像孔子所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也就是说,“道”为大自然拟定了最初的规则(如物种遗传变异、优胜劣汰)后,就再不对事物的发展进行任何干预。而大自然却象是有着精确导航的巨轮一样呼啸着驶向前方。“道法自然”,在大自然如此成功“无为而治”的事实面前,人类应该深思。

《老子》第三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最好的国家治理方式,就是象大自然一样,根据事物的本性制定好适合其发展的运行规则,万物本性在规则的作用下就会自发生长并进入良性循环。《老子》第十七章又说“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最高明的统治者,虽然国家治理的非常好,百姓却感觉不到他的存在,都觉得是自己自然而为的结果。这其实是通过在人性的基础上合理制定社会规则,让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在正的方向发挥到极致,并且在全社会形成最大的合力。一个国家的治理如果象救火队一样四处灭火(有为),不但异常低效而且会危机重重。

无为而治有两个关键点:一是要掌握事物的本性,二是要制定最有效的规则。秦朝靠法家思想立国,不可谓不重规则,然而却没能准确的把握人性,严刑苛政最终使国家走向灭亡。刘邦攻下秦国都城咸阳以后,废除了秦朝严酷而烦杂的法律,仅约法三章作为临时法律。老百姓忽然间感到如释重负,社会治安反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太平景象。中国数千年的官僚制度,极重人情,却又逐渐形成了不遵守规则,或者说潜规则盛行的局面。

近现代西方国家建立的市场经济和自由社会,正是基于人趋利避害这一天性,通过一系列经济和社会规则来引导人的逐利行为,使社会能量得到有机整合,并发生链式反应,爆发出惊人的力量。使人类社会近三百年来呈现出象大自然一样蓬勃发展的面貌。这是一种对人性深刻洞察基础上的有效规则社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当然,并不是说当代西方社会就是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治的社会。受历史视野的局限,老子不可能想象出这样的一种社会形态。老子心目中理想的小国寡民的社会也不是今天西方社会的样子。但其本质却是相通的。

3

以弱为强

以弱为强,以柔克刚,抱雄守雌,是老子思想中极富智慧的一面。也造就了中国迥异于西方的人文特质。

老子以弱为强的思想,首先来自对事物的对立统一的认识:《老子》第二章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前后、强弱、刚柔、雌雄……这些相对立的概念恰是因其对立面的存在而有意义的。人们通常倾向于认同这些对立概念中褒义的一方,并将其作为毕生的追求。但老子却非常睿智的告诉我们,其贬义一方的意义有时远远高于其褒义一方。他论证的方法仍然是“道法自然”。

《老子》第四十章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事物总是向着其相反的方面发展,功成名就之时,往往是大难临头之日。只有以弱为用,以不争为争,方可获得长久和真正的强大。《老子》第八章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第七十八章又说“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水是以柔克刚的典型例子。我们常说“抽刀断水水更流”,水是至柔之物,刀是至坚之物。但在刀和水的较量中无疑是水得以胜出。

《老子》第六十一章说“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第六十六章又说“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将自己的姿态放到最低的江海反而能成为百谷之王,正是因为其“善下”。正因为其处于世界的最低处,才能形成“百川归海”之效。这些道理告诉我们,欲为上者必求之下,欲为强者必求之弱。想要获得对立面中褒义的一方,恰恰需要向其贬义的一方探求。《老子》第二十八章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第四十六章又说“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就是这个道理。

在此基础上,《老子》第七十六章进一步指出“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以人与草木之柔弱生,坚强死,无可辩驳的得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的论断。我们今天读到这些,不得不对人类津津乐道的“更高、更快、更强”的价值追求进行深刻的反思。

太极拳是一种典型的以柔克刚,强调“四两拨千斤”的拳术。它是道家以弱为强思想作用下的直接产物,为中国所独有,看看其和“拳击”运动的差异,可以深刻体会东西方文化的大不同。经常有报道太极拳大师被散打、拳击打倒的例子,这究竟是大师们名不副实还是太极拳本身不堪一击抑或因沦为健身活动而丧失了技击功能这里暂不争论,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道家思想本身也强调不争。“因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中国在崛起之路上一直采取韬光养晦的策略其实是深谙此道的。但不光要对外学会以柔克刚,更要对内展现出善下而为百谷王的政治智慧。不光要在尚未崛起之时善于以弱为强,藏掩锋芒,更要在崛起之后坚持“抱雄守雌”之道,才有可能真正实现百川归海和中华民族长期的繁荣昌盛。

一篇小文,实不足以揭示道家哲学思想之万一。以上所列三点,也不是道家思想内涵的全部。但我们研究道家思想,不是要做学术论文,而是要考察其对当下社会构建的意义。对当代学人来说,最关键的在于改变目前已经深受西学影响的逻辑思维方式,回归传统,领会西方文化所不具备的中国传统思想真髓,综合东西方对社会人生的思考,探索符合中国人文传统和时代需要的主流价值观,描绘未来中国正确的发展路线图。

平台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水之美,道法自然”:从道家的山水思想,看哲学和艺术的融合
学习《道德经》的收获体会
老子“道法自然”思想是什么?
浅谈马巨中的山水国画
学习之窗 | 道法自然,一种持久的平实
大道至简与老子哲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