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米到奶,探析古人是如何美容的?解读“美容”发展演变史

“美容”一词,最早出现于明代《普济方》一书中,其有“美容膏”一方,但是中国的美容史远远早于这个时间。随着社会的迅速运转,传统的护肤方式早已不合时宜。现如今,市场中出现了众多的医美护肤新模式,未来,也将是科学护肤发展的黄金时期。

今天,让我们通过了解不同朝代来认识一下古代人们对于美容的见解吧。

一.汉

史书上曾记载,汉桓帝元嘉时期京城长安的女子曾风靡于“啼妆”,即指在眼睛下方薄施一些胭脂和香粉,有点类似于现在的眼影,只是当时的女子只将其运用于下眼圈,其妆容让人看上去有点像哭过的样子,因此便被人称之为“啼妆”。

汉朝时的女子还将上等的好米磨制成细细的粉,用水浸泡后,待水变得澄清后,将其光润的那部分干燥后收藏,过后便可将此直接敷于脸上。除此之外,米粉还分为红与白两类,其中,红米粉常用于脸颊两侧,白米粉则可直接用于脸上

在汉朝时候,女人还喜欢在耳朵上打洞穿孔,然后将珠玉佩戴于耳上,这样也能展现出她们的一种美。原本,在汉朝以前,女人在耳朵上打孔佩戴珠玉是部分民族对于不守妇道的女人的一种惩罚手段,而到了汉朝变成了一种显示美的一种方式。《诸葛恪别传》曾记载到有母亲为亲生女儿穿耳戴珠来用此美容的示例。除此之外,在汉朝的时候,穿耳戴物还分为戴玉做的饰物和戴珠宝两类。

汉朝还出现了假发髻,类似于现在的假发,当时的假发髻用的都是犯人的头发。

画眉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美容方式,汉宣帝之时,京兆尹张敞常常为其妻子画眉,也因此,便有官员向皇帝到了报告,说张敞的行为是不务正业的。于是,皇帝便向张敞询问这是怎么回事,张敞回答道:“这是我们夫妻俩在卧室里的私底下的事,皇上就不必追究了吧!”从此也流传下了“张敞画眉”的佳话。

二.南北朝

南北朝的时候,女人较为喜欢面饰,当时流行一种落梅妆,面饰是贴在女人脸上的一种美容饰物,还被称为花钿和面花。关于落梅妆有个流传,宋武帝的女儿寿阳公主喜欢面饰,有一日,寿阳公主在含章殿外的梅树下睡着了,凋落下的梅花落在了寿阳公主的脸颊上,香气袭人,十分美艳,寿阳公主的妆容烙印在了人们的脑海中。过了不久,宫女们都纷纷的效仿,将多彩的绸缎抑或是金银箔片修剪成梅花的形状,贴印在额头和脸上,此妆容便称之为“落梅妆”

据北朝的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古代女子为了防止嘴裂口子,于是便在嘴唇上涂抹口脂。口脂是如从何而来的呢?人们利用牛骨髓,将其倒入锅中煎煮,待牛骨髓化开后,把浸过丁香藿香的酒倒入锅里一起继续煎制,然后往里面加入青蒿的草以此改变其颜色。煎好之后再用经棉布过滤,最后得到的油脂放入瓷碗里冷凝,待完全凝固后所得到的便称之为口脂,类似于现在的唇膜。口脂是纯天然的护肤品,其作用不仅能用于防冻防裂,还能有效的淡化唇纹。

即用豆粉配合其他药物制成“澡豆”以此来清洁皮肤。

三.唐朝

唐代的时候,人们发现蜡质的口脂颜色更好看,于是便改换成用蜡熬制口脂,并在其中加入一些紫草,使得熬出来的口脂变成了红色

血晕妆流行于唐朝的时候,即将眉毛剃光后涂画红紫色,用手指将其抹化开来,看上去血肉模糊,但在当时却十分流行

唐玄宗李隆基曾命画工做一幅”十眉图”,让宫女仿照。十眉图上画的有鸳鸯眉、小山眉、五岳眉、三峰眉、垂珠眉、月梭眉、分梢眉、涵烟眉、拂云眉、倒晕眉。后来,这些画眉的方法逐渐流传进入了民间女子中,许多人为之效仿,也增添了一份美丽

唐玄宗的女儿永乐公主喜于茶饮美容。永乐公主从小便是体弱多病,面容苍白黯淡,后来,永乐公主用沙苑蒺藜泡茶饮用,几年过后,竟换了一副模样,光彩鲜丽,身体也日益好转。后来热门人们发现,沙苑蒺藜泡茶饮用有着良好的美容功效。唐朝的本草书上对沙苑蒺藜注写道“老者复少,少者益美”,可见,沙苑蒺藜的美容功效不可小觑。

四.宋

宋代军人的社会地位较为低下,文人式的隐约也成为了时代的主流,柳眉、杏眼、樱桃小嘴、略施薄粉、淡涂胭脂成为了女性修饰的标准,唐人喜爱牡丹等较为热烈娇艳的花,而送人则喜于梅花等优雅精致的小花,也因此出现了女性的缠足。

可见中原文化由此而自艳转媚。

宋朝真宗时期,有一名女戏子名为庞三娘。年轻时相貌俊俏,曾红于一时。随着岁月的渐进,人的面容终会憔悴,庞三娘的眼角、额头也出现了不少皱纹。于是,庞三娘用轻纱负面,将云母研制成细粉末,与蜂蜜一同搅拌均匀,敷于脸上。一段时间后,皮肤竟如同于妙龄少女那样细腻光泽。

五.清

曾记载清朝的慈禧太后有着“喝人奶”的习惯,“喝牛奶”来维持皮肤的良好且慈禧太后所御用的奶娘也是需要通过精调所成,并且每季都需要更换一批新人。除此之外,慈禧太后还有自己独特的美容秘方。再《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一书中,有着这样的记载:“光绪三十六年六月二十三日,寿药房传出皇太后(慈禧太后)用祛风润面药房:绿豆粉六分,山奈四分,白附子四分,白姜蚕四分,冰片二分,麝香一分,共研极细面,再过重箩,兑胰照四两搅匀”据说慈禧太后通过这个方法年老了皮肤依旧光泽美嫩。

美丽这件事情,古往今来都有着不一样的简介,追求美丽却是恒古不变,每个人也都有着适合自己的美容方式。

参考文献:

【1】 《文史月刊》

【2】 《齐民要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妇女饰美拾零
永乐公主美容茶
清朝最丑的公主,17岁便守寡,慈禧太后却对她又敬又怕
『趣闻中药』蒺藜的故事
【转】天不怕地不怕的慈禧就怕一个女人
满清此太监太受欢迎,竟然能让容龄公主都爱上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