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唐代“尚武”到宋代“崇文”,浅议宋代社会风气的转变

唐军

众所周知,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可以反映出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特性,同样的特定时代的政治经济等大环境也会生成一定的社会风气,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在我国古代,自从汉武帝听从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后,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举国上下掀起学习儒学的狂潮,形成了崇儒、尚儒、习儒的社会风气。同样的,下面我们将重点探究分析唐宋时期社会风气的转变,将从以尚武之风到尚文之风转变的历程、表现、原因等诸多方面,来探究分析唐代尚武之风到宋代尚文之风转变的载体。

一、唐朝尚武之风到宋代尚文之风转变的历程

1、唐代尚武风气的盛行的表现极其原因

唐代的尚武风气的最最主要的几个表现就是描写边疆战争成为诗歌创造的主流之一、唐代任侠风气大行其道以及开创了武举的先河等等。无论是初唐四杰还是唐代中后期的边塞诗派。描写的诗歌中对于尚武风气的反映表现得淋漓尽致,例如杨炯的《从军行》中描写的:“宁为百夫长,不做一书生”。高适的《燕歌行》当中描写的:“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等等就反映出当时的知识分子身上的尚武之风。

除此之外,还有唐朝时期任侠风气盛行,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李白的《侠客行》当中描写的“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所表达出对于侠客尚武、快意恩仇,仗剑天涯的生活的赞叹与向往,也是唐朝尚武风气的表现。还有就是武则天时代开创了武举的先河。首开武举的先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当时的尚武风气的反映和肯定。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唐代尚武风气盛行。

据《新唐书》记载:““朕闻武之道凭经纬而开国,春秋之功,借生杀而成岁。”

唐军

唐代尚武风气的形成是诸多因素共同产生的结果,首先就是唐代以军功起家,而已延续了南北朝时期北朝的政治传统,崇尚军功,而且以军功取士。自然而然的就会在社会上形成尚武的风气,除此之外唐朝一直征战不断,几乎形成了全民皆兵的局面,在这样的大的社会环境的背景下,形成尚武的社会风气是必然的结果。

2、宋代的崇文之风

唐代的尚武之风似乎到了宋代以后就几乎完全销声匿迹了,取而代之的却是宋代的崇文之风盛行,宋代的崇文之风可以表现在这些方面,第一就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社会心理的再一次兴起。读书成为社会的风气,除此之外,还有就是大规模,大数量的书院的兴办。出现了大名鼎鼎的四大书院,书院的创办不是为了应试中举,更多的是为读书人提供进学、进行思想升华的地方。

例如据吕祖谦的《鹿洞书院记》一书当中记载:“海内向平,文风日起,儒生往往依山林,即闲旷以讲授,大率多至数十百人”。

二、唐代尚武之风向宋代尚文之风转变的原因

1、选官制度的变迁

众所周知,虽然科举制度发源于隋唐时期,隋文帝时代首开科举制度,目的就是为了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以此来加强皇权,到了唐代虽然有了进一步的明显发展,但是,世家大族对于官场的垄断现象依旧突出,《旧唐书》当中关于科举制度有这样一段记载“投碟自进 “亦听自举”,“洁己登朝,无嫌自进”,大概意思就是说读书人要步入仕途,需要有人举荐。这就可以充分反映出当时的科举制度仍然处于不完善的状态,自然而然的就会产生文风不盛的现象。

宋朝大儒:王安石

但是到了宋代的时候,经过了五代十国的割据混战,诸多曾经左右政权的豪门大姓,堙灭在混战当中。极大的推动了科举制度的发展,到了宋代已经有了成熟的科举制度的运行模式。宋代科举制度的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公平,为此,宋代开创了糊名制的考试制度,以及形成了三级的考试方式,相对唐朝来说有了非常大的发展。

选拔官员的方式也更为公平,最后一级考试是殿试,完全由皇帝决定选拔的官员。据《宋史》记载“进士之科,往往皆为将相,皆极通显。”而且录取的比例还比较大。在这样的风气下,在社会上形成读书改变命运的社会心理也是必然的。同时,也会催生社会文风之盛。

2、统治者的政策导向不同

众所周知,唐朝以关陇贵族为根基,以军功起家。对于军工可以说是非常重视的。

据《新唐书》当中对于军功的记载:“凡十有二转为上柱国,视正二品;十有一转为柱国,视从二品;等等一共十二转。”

这和《木兰诗》当中的“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有异曲同工之妙。自然而然的统治者会对军功者更加重视,最后在社会上会形成一种以军功为荣的社会风气。

然而,到了宋朝建立的时候,宋太祖赵匡胤立下“祖训”:若子孙聪明,颇知读书者,许其科第入官,共享禄位,“基本上奠定了读书人在一个国家的地位,同时宋太祖赵匡胤还大力推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杯酒释兵权,大力的打压武人,提拔文官。据《五代论》一书当中记载:“兵权所在,则随以兴,兵权所去,则随以亡”。基本上就可以反映宋朝统治者的心理。

太祖赵匡胤

为了避免重新发生唐朝末年武人乱政的局面,推行重文轻武的“国策”。并且推行一系列限制武人的政策。在这样的大的政治环境下,不可避免的人们对于武人会形成一种偏见,而统治者大力扶持文人做法,会导致整个社会形成一股非常浓厚的向文之风。

3、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由向社会崇文之风转化的重要原因

唐代的尚武之风向宋代的崇文之风转变的一个实质体现就是读书风气的蔓延,而众所周知,在我国古代,读书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可望不可及的要求,当时,宋代印刷术的突破,为给那些想要读书而读不起书的贫苦百姓提供了前提条件。虽然在唐朝时期,已经有了雕版印刷术,据史料记载,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就是出土去敦煌千佛洞的金刚经,当时,唐朝的雕版印刷术印刷效率还是比较底下,印刷成本高,这就导致了印刷术不能最大程度的造福贫苦百姓等。

到了宋朝,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极大的推动了印刷术的发展,以及印刷效率的提高。宋代名臣沈括所写的《梦溪笔谈》一书当中,详细记载了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用胶泥刻字,薄如 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等等。就可以反映当时的印刷术的进步。印刷术的进步,带了的最直接最广泛的影响之一,就是极大的推动了知识的传播。让民间掀起一股读书热潮,文风的兴盛,恰恰会使当时的社会形成一种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崇文之风,推动了社会风气的改变。

活字印刷术

4、宋代士人地位的提高

众所周知,在我国古代的社会,一开始的时候对于文人士人的态度一般是轻蔑的,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一书当中曾经写的,当时有一个隐士对于孔夫子是这样描述的“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社会的普遍心理对于书生的态度是手无缚鸡之力的腐儒等等。但是到了宋代的时候,社会心理为之一变,对于读书人的态度转变为崇敬,同时,宋代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就可以反映出读书人地位的提高,同时由于统治者采取打压武人的政策,自然而然的会导致社会崇文之风的兴起。

三、唐代尚武之风到宋代尚文之风转变的影响

唐代尚武之风向宋代尚文之风准备的影响有以下几点,首先是最大程度的避免了武人专权的局面,避免了宋代重新走向唐末时代藩镇割据的局面以及重新发展陈桥兵变的事件。再者就是直接导致了宋代军事上的软弱无能。由《宋史》当中对于宋代兵制的记载:兵符出于枢密,而不得统其众;兵众隶于三衙,而不得专其制。”就可以反映出宋代军事失败。可以说这是由尚武之风转变为尚文之风最恶劣的影响。这甚至可以说是宋朝灭亡的关键因素之一

宋朝军队

四、总结与思考

唐代尚武之风到宋代尚文之风的转变,即是统治者政策变化的影响,也是科学技术和特定时代的产物。由尚武到尚文之风,对于整个中华历史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一方面,他有力了塑造了中华礼仪之邦的形象,同时也造成了武风不盛的社会弊端,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中华民族精神面貌的转折点。

参考文献:

1、《旧唐书》

2、《宋史》

3、《从军行》

4、《侠客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代读书风气何以盛行
煮酒论史:此王朝开创的尚武之风堪为史上最强横(第一期)
文圣拳先祖宗师(崇文尚武,尊师重道)
【词语力量30】崇文尚武
宋代文武关系演变的历史轨迹
讲座辑要|王立新:宋代文官政治与宋人读书风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