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品格低劣的无耻之徒,如何成为大明首辅?带你揭秘纸糊阁老万安

成化二十年九月(1484年),山西、陕西两省旱灾严重,到了“公私困竭,至人相食,无敢孤身旅行者”的地步。

灾情如火、饿殍无数,此等艰难时刻,时任内阁首辅的万安提出“救荒十事”,以期解决山、陕两地旱灾。

我们来看看这位大明帝国的政府首脑是如何救灾的。

救荒十事虽说是十条建议,其实刨去虚的,也就五条看起来还算那么回事。

第一、祭神求雨;

第二、许官民纳米入学、买官、赎罪;

第三、命大户粜米平稳灾区粮价;

第四、减免税课;

第五、安葬死者、安置孤儿。

后两条是善后,对当前灾情暂时无益,而前三条若是一般灾荒倒也算是良策,可现在旱灾严重,百姓到了人吃人的地步,还不抓紧调粮赈灾,却用这些敲敲边鼓、缓不及事的举措,有用吗?

好在地方巡抚叶淇、南京兵部尚书王恕等大臣的极力上疏陈情,才使朝廷拨银调粮赈灾,不然逃荒、举家投河、人竞相食的人间惨剧会愈演愈烈。

流民图

很难想象,大明帝国的最高执政在处理紧急事务上,居然做不到一丝的实用和时效性,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其实首辅万安也并非蠢笨之人,只是他的聪明才智都用错了地方,全用在阿附贵戚、媚上欺下、排除异己,保住权位上了。

万安能入阁辅政可不仅是与成化朝复杂的政治格局有关,还离不开其自降身段的攀附。你若问他脸面是什么?或许在万安看来根本就不存在这种东西。

一、青云直上,入阁辅政

万安,四川眉山人,正统十三年进士,选庶吉士。刚刚踏上官场的万安,就攀附上了人生第一个贵人,与他同科进士、选为庶吉士的李泰。

别小看李泰,虽然他和万安一样是新科进士,无官无权的,可架不住人家有个厉害的伯父。

李泰的伯父叫做李永昌,虽不是朝中高官,却比那些个大官还要威风,因为他是英宗朝时的司礼监大太监。“土木堡之变”后还曾力主保卫北京,在宦官中影响力非常大,属于“老祖宗”级别的人物。

英宗皇帝在位时对李永昌很信任,连带对李泰也很喜爱。李泰被过继为伯父李永昌做养子后,不仅让李泰有着深厚的宦官背景,还与皇家保持良好关系。你说这样的人在官场上哪能不横着走?

可惜李泰这层宦官背景让大明朝的读书人很鄙夷,同年、同僚们都非常歧视李泰,认为他靠阉竖权势上位,不耻与他同伍。

其他人耻与李泰交往,反而让万安察觉到其中蕴藏的巨大机会和利益。

网络配图

从正统十四年,两人同为翰林院编修开始,万安不惜放下脸面,极尽讨好之能事,虽然万安年长李泰十二岁,却丝毫不影响其恬着脸以弟自居、屈己事人。

可以想象得到,尝尽众人白眼的李泰,此时受到万安的百般讨好,其自卑的心理必然获得巨大的满足,于是两人相结为心腹

李泰有宫内的政治背景,升迁速度是很快的,万安这次感情投资很成功,也时常受到提携。

成化三年,仅用了十八年时间,万安就升任詹事府少詹士,这可是正四品高官。按明制,四品以上才方可服红袍,这意味着万安正式踏入高级官僚的行列,而与万安同科的三鼎甲以及官场同时起步的人最高也不过五品,差了整整两品!

而更令人咋舌的是当年年末,万安又被火线提拔为礼部左侍郎,正三品!

青云直上的万安,在一众同年的恭维声中,想必是非常得意,投资李泰这笔买卖还真是划算!

然而更划算的还在后边,贵为礼部堂官之一的万安很快将迎来一次质的飞越。

成化五年,内阁阁臣刘定之患病请辞,阁员出缺自然要增补新人。宦官子弟出身的李泰自然得到内宫太监们的推举,成化天子大为意动,“中意且用李泰”。

网络配图

但李泰却向天子举荐了万安,理由很谦逊,称自己年轻刚满四十,而万安年长且贤明更适合入阁参赞机务。

李泰背后有庞大宦官集团撑腰,根本不怕入不了阁,他对万安说道:子先为之,我不患不至。

够不够狂?

入阁对别人来讲是千载难逢,错过这村就没这店,可对李泰来说不过是时间问题。

于是万安在宦官们的支持下,顺利入阁,距离他步入仕途,不过二十年时间,这升迁速度在成化朝也是首屈一指了!

只可惜的是,成人之美的李泰再也没有机会入阁了。成化八年,李泰病逝。

没了仕途的领路人,万安难免要掉几滴眼泪,不过这悲伤转瞬即逝,因为继承了宫内宦官良好关系的万安,立刻发现了新的进阶之路。

网络配图

二、只要肯“努力”,没了小老哥,还有小姑姑

入阁后的万安意识到太监们的重要,自然千方百计拉拢内宫宦官,史载:(万安)既柄用,惟日事请托,结诸阉为内援。

这话就是说,万安靠手中的权力为太监们谋取私利,讨好他们。这和同在内阁的彭时、商辂这些道德君子比起来,简直就是云泥之判、天壤之别。

靠攀附权贵偶然入阁的万安,在李泰死后自然要寻找新的靠山来保住权位。

古话说的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挖空心思往上爬的万安,很快就抱上了更粗的大腿——成化天子后宫的宠妃万贵妃。

万贵妃山东诸城人,万安是四川眉山,两人除了同姓,八竿子打不着,可万安为了攀亲就敢想敢做。他冒认皇亲,厚结昭德宫太监向万贵妃说情,慌称自己查阅族谱发现贵妃祖籍其实是眉山,按辈分自己得叫贵妃一声姑姑呢!

万贵妃明知道万安在瞎扯,可自家出身卑微,几个兄弟又是草包,在外朝并无强力奥援,对于万安献媚讨好自然是却之不恭,大悦之下,认下了这个大她十来岁的族侄,两人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影视图片

为了巩固和万贵妃的“姑侄”关系,万安很注意发展与贵妃之弟万通等人的关系。万通凭借外戚身份获封为锦衣卫指挥使,别误会这只是带俸的职衔,管不了锦衣卫的,真正管事的是在职衔前加掌锦衣卫事,比如锦衣卫的老大袁彬,他的官称是掌锦衣卫事都指挥同知。

万通没啥本事,吃喝玩乐倒是一把好手,万安投其所好,很快两人交往频繁,约为兄弟。更巧的是两人来往期间,偶然发现彼此竟是连襟。

《明孝宗实录》中就详细介绍了此事,大致的情形是这样:万通妻子王氏的母亲有一次从博兴进京看望女儿,王氏问母亲:小时候家里穷,把妹妹卖给人家做妾,现在还知道妹妹在哪吗?王母只记得是将其妹嫁给四川籍的万编修。王氏委托万通寻访,这才发现这个万编修居然就是早年的万安,王氏的妹妹找到了,万安和万通成了连襟,假亲变真亲。

万安有了万贵妃的强力后盾,在内阁的地位算是稳了,但仅靠贵妃照拂还远远不够,还得讨得大明天子的欢心才是永保权位的关键,毕竟“简在帝心”要胜过人间无数。

三、万岁阁老,阿谀媚献

成化十一年,商辂因罢革西厂事件黯然下野,万安继任为内阁首辅,主持朝政。

成化朝前期的几位首辅,李贤、彭时、商辂三人,都是名重一时的贤臣,辅政期间海内称颂。他们不仅政治素养高,自身道德也很符合传统儒家士大夫的标准,为政的理想便是“致君尧舜上”,敢于批评皇帝、劝谏皇帝不可追求享乐,腐化堕落。

而万安主政之后画风大变,漠视民间疾苦,在任期间毫无政治作为,政绩乏善可陈,成化二十年大旱灾的荒唐救灾举措并非孤例,史书评价他为无治国安邦之术。

政绩全无,但在争权夺利上他倒是积极的很。

刚入阁时,科举同年邢让骤然升迁礼部左侍郎,已经有入阁可能,万安立刻联合李泰炮制冤案,终结了邢让的政治生命。

成化七年末,彭时借助天现彗星的异象,趁机恢复君臣便殿召见的惯例,可万安为了一己私利,在皇帝召见时首辅大臣还未奏事完毕,便高呼“万岁”打断了奏事,召见之事不了了之,从此内阁阁臣头上也背上了“万岁阁老”的诨名。

成化十一年后,成化天子踢走了商辂,皇权膨胀到无可遏制的地步。万安为首辅事事顺从皇帝,阿附皇权,以博取皇帝欢心。

没了内阁的掣肘,成化天子无可避免的走向腐化。

网络配图

尤其在成化十八年之后,鞑靼、女真在大明强大军事打击下,归于安定,当此海内晏如、天下升平之时,随着太监汪直的失势,一批北派官僚在万安的打击下也相继退出朝堂。成化天子开始崇信方术,幸进之徒辈出。

身为首揆,万安不仅不加劝谏,反而火上浇油,亲自结交方士,并向皇帝进献房中术来取悦君王,谋求恩宠永固,人品低劣如此,毫无人臣应有的道德底线。

但也正是万安不知廉耻的阿谀谄媚,才使他稳坐首辅之位长达十二年之久。这让原本政治清明的成化朝局,在中后期变得混乱不堪,人在其位不谋其政成为常态,“纸糊阁老”、“泥塑六尚书”成为当时朝廷的真实写照。

四、一朝天子一朝臣

成化二十三年八月二十二日,成化天子驾崩,谥号为纯,庙号为宪,是为宪宗纯皇帝,新帝继位便是弘治天子。

弘治天子甫登帝位,就发现了万安之前写有房中术的奏疏,深感厌恶。万安自成化五年入阁,为政近二十年,结党营私、秽迹昭彰,成化天子刚驾崩,他就遭到言官们交章弹劾。

弘治天子命太监怀恩将这些奏疏拿到内阁交给万安,并质问道:此大臣所为耶?

事到如今万安仍恬不知耻的跪地痛哭,请求留用,直到怀恩亲手摘取了他的入宫牙牌,责其速出,万安方才失魂落魄的离开内阁。

为了顾全大臣体面,向来都是大臣上疏求辞,万安被逼辞职致仕后,在离京的路上踽踽不前,盼望着新帝能改变心意,重新起用他。贪恋权位到如此地步,也是刷新了大明首辅的廉耻底线。

万安能长期霸占高位,除了他投机钻营、谄媚献上外,自然少不了皇帝的股息纵容。

成化天子登基之初,确实一扫前朝弊政,奋发有为。愈演愈烈的起义运动在他手里得到缓解,边境颓势也是在他执政时得到改善,不仅收复河套、镇服女真,还曾大军出边扬威塞外。可随着在位日久,其对天子的权威也越发看重,不容外臣掣肘。

随着商辂告退,事事都顺从圣意的万安自然深受成化天子喜爱,终成化一朝,万安能岿然不动也就不足为奇。

因此从另一种角度讲,万安不过是皇帝权力意志的一种延伸罢了。这种情况在嘉靖朝尤为突出,不然严嵩哪能把持权柄二十多年之久?

说到底不过是为了替皇权张目罢了。

网络配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朝内阁首辅最差劲的是谁?
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之大明首辅万安:外宽内刻的万岁阁老
​万安:大明历史上混得最差,名声最臭的内阁首辅,非他莫属
如此碌碌无为、意志庸俗,入朝二十余年,大明岂能不败?
大明朝比严嵩还奸佞无耻的内阁首辅 掌权20年 绰号“纸糊阁老”
真明朝第一混混,无才无德,他也能做内阁首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