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9“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柳叶刀临床医学研究论坛”顺利举行

柳叶刀总编辑Richard Horton 为论坛开幕视频致辞

为提高中国的临床医学研究水平,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和柳叶刀联合主办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柳叶刀2019临床医学研究论坛”于10月25日在京举行。论坛邀请柳叶刀系列期刊主编及国内外相关领域著名专家,围绕数字医疗及风湿免疫学相关热点问题、核心技术及相关知识展开讨论。
 
柳叶刀出版副总监Fiona Macnab,《柳叶刀》亚洲执行主编王辉(Helena Wang),《柳叶刀-数字医疗》主编Rupa Sarkar,《柳叶刀-风湿病学》主编Heather Van Epps,香港大学Tai Hing Lam教授,香港中文大学Kelvin Tsoi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姜保国、党委书记赵越,副院长张俊、刘玉兰、王建六、李澍、王天兵,党委副书记陈红松,院长助理洪楠,风湿免疫科主任栗占国出席了会议,共有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全国各医院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同道300余人参加论坛。
 
论坛主席、北京大学医学部骨科学系主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姜保国教授致辞
 
姜保国教授对国内外嘉宾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并介绍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百年发展历史,追溯了首任院长伍连德博士及人民医院与《柳叶刀》的百年渊源。医院首任院长、中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博士曾三度在国际权威期刊《柳叶刀》上发表医学研究论文,并于1935年被提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候选人,是被提名诺贝尔奖候选人的首位华人。101年后,《柳叶刀》在2019年以其创始人Thomas Wakley和伍连德博士的名字设立了旨在弘扬人文精神和博爱情怀的“威克利-伍连德奖”(Wakley-Wu Lien Teh Prize)。此次联合举办的临床医学论坛已经是第二届,并赋予了全新的内容,在全新的领域和专业进行最前沿科研成果的分享与经验探讨。希望通过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与《柳叶刀》彼此间的合作,积极促进中国临床医学研究推向新阶段。
 
论坛共同主席柳叶刀总编辑Richard Horton 向论坛发来视频致辞
 
柳叶刀总编辑Richard Horton 热烈祝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柳叶刀2019临床医学研究论坛”的召开。Richard Horton 指出,《柳叶刀》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关系源远流长。中国在《柳叶刀》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其作者就是人民医院的创始人伍连德博士。2018年人民医院在百年庆典之际,与《柳叶刀》联合举行了第一届临床医学研究论坛。期待借助这个平台,中国能有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论文在柳叶刀系列期刊发表。
 
柳叶刀出版副总监Fiona Macnab 、《柳叶刀-数字医疗》主编Rupa Sarkar、《柳叶刀-风湿病学》主编Heather Van Epps分别对柳叶刀系列期刊做了介绍。
 
柳叶刀出版副总监Fiona Macnab
 
据柳叶刀出版副总监Fiona Macnab介绍,《柳叶刀》创刊于1823年,是致力于用医学研究改善生活的世界一流期刊之一。旗下共18本期刊,包括《柳叶刀》周刊及多本专业学术月刊,其中2019年新创刊《柳叶刀-风湿病学》和《柳叶刀-数字医疗》。柳叶刀系列期刊于2018年6月22日首次推出医学预印本,使研究论文获得尽早而快速的传播。目前,柳叶刀在伦敦、纽约和北京分别设有办公室。
 
《柳叶刀-数字医疗》主编Rupa Sarkar
 
据《柳叶刀-数字医疗》主编Rupa Sarkar介绍,《柳叶刀-数字医疗》创刊号已经于2019年4月上线,杂志聚焦数字医疗这一跨学科领域中的重要进展和发现,致力于促进数字技术在全球医疗实践中的应用,数字医疗前景光明,但保障其合理实施的伦理和监管框架需要跟上技术发展的脚步。
 
《柳叶刀-风湿病学》主编Heather Van Epps
 
据《柳叶刀-风湿病学》主编Heather Van Epps介绍,《柳叶刀-风湿病学》创刊号已经于2019年8月上线。当下是风湿病学振奋激昂的时代,中国的研究者在风湿病学的转化医学方面已经做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栗占国教授是《柳叶刀-风湿病学》编委之一,《柳叶刀-风湿病学》期待收到更多来自中国研究者的高质量临床研究。
 
《柳叶刀》亚洲区执行主编王辉主持开幕式
 
论坛聚焦慢病、肿瘤精准治疗等临床医学研究的开展,大数据指导临床研究与应用等领域的热点及前沿问题,邀请国内外临床研究领域的专家与国内医疗机构、临床研究机构及服务组织等有关人员共同研讨,为促进我国临床医学研究科学、规范、有效开展并推动我国国际临床研究设计与应用能力快速提升而助力。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创伤救治中心常务副主任王天兵教授介绍了“信息化支撑下的中国创伤救治体系建设”

论坛重点突出、干货满满,与国际顶级权威学术期刊的学术交流,不仅学习国内外著名专家临床医学研究经验,而且也扩宽思路了解临床医学研究的现状和最新进展。
 
风湿分会场内容新颖、开放自由,主要就风湿免疫方面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内容涵盖IgG4相关性血管炎、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ANCA相关性血管炎和干燥综合征等自身免疫病,机制方面涉及间充质干细胞、蛋白组学、肠道菌群等热点研究。《柳叶刀-风湿病学》主编Heather Van Epps和北京大学临床免疫学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栗占国教授共同担任分论坛主席并主持。《柳叶刀-风湿病学》主编Heather Van Epps就论文发表进行了演讲说明。专家专题演讲后,与会专家就风湿病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论坛对国内风湿免疫学领域的发展具有积极推动意义,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我国在临床风湿免疫领域的影响力并促进国内风湿免疫学科的发展。
 

北京大学临床免疫学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栗占国教授主持风湿分论坛

 
现如今人工智能是医疗行业炙手可热的发展趋势。数字医疗不仅仅是数字化医疗设备的集合,而是把当代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应用于整个医疗过程的一种新型的现代化医疗方式。数字化医疗除了可以优化病人就诊流程、提高诊断准确率、完善病人病例信息等方面,还可以实现医疗设备与医疗专家的资源共享。对于医疗机构而言,拥有完善健康信息的数据库更具有权威性,健康信息系统的建立,能极大提高竞争力。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移动数字医院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天兵教授和《柳叶刀-数字医疗》主编Rupa Sarkar共同担任分论坛主席,北京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孔桂兰教授和Rupa Sarkar共同主持论坛。《柳叶刀-数字医疗》主编Rupa Sarkar就《数字医疗革命机遇和挑战》做专题演讲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王天兵教授在闭幕词中指出,面临医疗数字化的大趋势,中国的医疗大环境和国外存在显著差异,但就是因为有这样的差距存在,数字化带来的颠覆才显得更加巨大。因此在面对数字化带来的革新的同时,中国医疗体系更要直视面前的挑战,充分剖析中国数字化医疗的现状,走好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论坛聚焦学术前沿,拓展国际视野,指明前进方向。到场的医务工作者、医学研究者、医学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柳叶刀的主编们感受到了中国医学科研人员的热情和无限潜力。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与《柳叶刀》致力于搭建高水平国际交流平台,为中国未来的医学研究带来全新发展。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得了!北京这8家医院太牛了!北京人的福利!
最新研究:3D深度学习系统可自动检测青光眼结构性损伤
类风湿关节炎能用激素治疗吗?
《柳叶刀》评论:谁还愿做中国的医生?
《柳叶刀-风湿病学》:中国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困境与曙光
养生堂20210302:张卓莉,银屑病,免疫力紊乱造成的疾病,皮肤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