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雪萍:曾国藩其人其事

张雪萍:曾国藩其人其事

2015-06-05  宣讲家网 张雪萍 首钢党校高级企业培训师

 

核心提示:曾国藩是晚清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既有中兴名臣的美称,又有卖国贼的恶名,可谓毁誉参半,褒贬不一。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上,一个人的盖棺论定,其反差如此之大,大概很难找出第二个。仅凭这一点,就足以引发人们无限的探索兴趣。那么,就让我们推开时空的大门,一起去找寻这段尘封的历史吧!

 关于曾国藩咱们都听说过,我找到了一些比较经典的曾国藩的照片,咱们先来观察一下这个人。

看看这个人单从长相上来说有什么特点?咱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曾国藩最大的特点是三角眼,但是您发现没有,他的眼睛很有神,所以就有人说,曾国藩在看人的时候,那两个小眼珠子就直勾勾地盯着你,往往给你盯出一身白毛汗来。除了眼睛之外,还有什么特点?个头不高。还有吗?大脑门,咱们一般说大脑门的人比较聪明。还有鼻子挺大,耳朵也挺大,基本上符合相面先生口中贵相的特点。

总体上来看,曾国藩给大家什么感觉,很严肃,虽然是花白的胡子,年纪看来很大了,但是给人一种很有精气神的感觉。这个老头儿在晚清的政治舞台上领尽了风骚,是中国近代史上声名显赫的人物之一。

近百年以来,曾国藩受到很多名人的推崇。

蒋介石说,曾文正公足为吾人之师资。据说,蒋介石点名的方式,静坐养生的方法,都一板一眼地模仿曾国藩。蒋介石还经常跟他儿子蒋经国说,因为要打仗我现在很忙,曾文正公家书所讲的,就是我要教给你的,望你好好学习。也就是说,曾国藩是怎么教他儿子的,怎么教他弟弟的,就是我老蒋要教你小蒋的。你看,蒋介石连教儿子也学曾国藩。蒋介石把《曾国藩全集》长置案旁,终生拜读不休。而且,蒋介石最爱赠送他的爱将两样东西,一个是中正剑,另外一个据说就是《曾国藩全集》。可见,蒋介石对曾国藩是非常崇拜的。

无独有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毛泽东当年在长沙一师求学,他的老师杨昌济就向他推荐了《曾国藩全集》,毛泽东潜心研读,读完之后还给自己同学朋友写信,得出了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的结论。即使是在毛泽东晚年,他还曾说: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不少学者研究认为,毛泽东之所以在34岁的时候带兵上井冈山,就是受了曾国藩的影响。而且,我们共产党的很多做法实际上和曾国藩的一些做法是有类似之处的。

有人可能要说了,上面举的这几个例子都是离我们比较远的,现实生活中有没有人对曾国藩非常崇拜呢?给您举几个例子。

TCL集团的老总李东生,他说,曾国藩如何能将一批文雅的书生和务农的乡民练就成一支颇具战斗力的军队?总结其中的成功之道,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扎硬营,打死仗。在市场残酷的竞争中,我们也需要培养这种扎硬营,打死仗的企业精神。

联想集团的柳传志读完唐浩明的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之后,他总结了三点感悟:第一,屡败屡战、精神恒久;第二,要有自知之明、要善于用人;第三,曾国藩每临大事都要焚香静坐、默默冥想,我虽然不焚香,但是经常性的静思是一定的。

 可以说,我们当今社会各界对曾国藩的评价都是非常高的。而且最近几年咱们经常说一句话,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由此,我不禁要问了,为什么这100多年来曾国藩一直都是很多中国人喜欢讨论的热门人物和话题?他身上到底有哪些东西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曾国藩是清朝人,1811年(嘉庆十六年),曾国藩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大坪村)的一个普通耕读家庭。

这个地方叫做富厚堂,是曾国藩在做了官之后修的一个府邸,这是目前我们中国保存最完好的乡间侯府,占地面积大概是4万平米,建筑面积一万平米,非常宏伟。

了解曾国藩故居之后,我们了解一下曾国藩的家族。曾国藩兄弟五个,他排行老大,当然还有姐姐和妹妹。曾国藩的父亲叫做曾麟书,爷爷叫做曾玉屏。

我们先从他爷爷说起,在曾玉屏这一代,他们家可以算做当地一个比较富裕的农民家庭,但是曾玉屏有一个特点,年轻的时候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他们家本来是比较富裕的,但是架不住他天天这么挥霍,所以家里就日渐衰微。他们家有一个长辈教训他,说曾玉屏你不能再这么鬼混了,你再这么混下去你们家就败落了,曾玉屏还真就一下子顿悟了。从此以后,他再也不去鬼混了,每天很早就起床,带着家里的长工短工一起种田养鱼,没过几年又把这个家打理地是井井有条,又成为比较富裕的农户。咱们经常说一句话,叫做浪子回头金不换,说的就是他这样的人。曾玉屏改邪归正之后,不但把自己的家打理地非常好,在邻里之间的威望也是日渐上升。表现在哪儿呢?如果哪两家有点矛盾就喜欢让曾玉屏去做调解人,而且曾玉屏很有本事,很有办法,如果有谁不服他就大发雷霆之怒,声色俱厉,往往使这些人不敢再吱声,有的甚至还得提上两壶酒去给曾玉屏赔礼道歉。曾玉屏在邻里之间的威望日渐提升,在家里他当家,他们家什么事都得他说了算,如果有谁不服,轻则骂你一顿,重则就大打出手。但是,曾国藩却说,我爷爷身上有一股威严之气,威严雄伟,说他老人家只不过是没有机会而已,最终老死乡间。为什么他老人家没有机会呢?年轻的时候游手好闲,没有好好学习,没有考科举。改邪归正之后,三四十岁了,想再博个功名,觉得脑力体力各方面赶不上趟了,所以最终老死乡间。

曾玉屏对后辈子弟的教育是非常严格的,曾玉屏一共有三个儿子,曾麟书是他大儿子,二儿子刚成年就去世了,三儿子一辈子是个老童生,连秀才都没有考上。他的大儿子曾麟书读书很用功,而且在当地还是一个私塾的老师,但是这个人也是科举考试不顺利,考了17次,直到43岁才考中秀才。曾麟书觉得自己在科举方面恐怕也没有太多前途了,于是他又把希望寄托在他的儿子们身上,尤其是他的大儿子曾国藩,所以曾国藩在父亲和爷爷的严格管教之下,六岁就入私塾读书。

曾国藩也很争气,22周岁就中了秀才,紧接着23岁中举人,26岁就中了进士,可以说科举考试是比较顺利的,至少比他爹强多了。那他中的是几等进士呢?第三甲第四十二名进士,这个考试成绩不太好。一甲是前3名,叫做进士及第;二甲是第4名到第100名,叫做进士出身;三甲是100名之后再取200名,叫做同进士出身。曾国藩是一个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的人,他一生以同进士出身为耻。据说,左宗棠娶了一个漂亮的小老婆,很宠,宠到什么地步呢,每天给小老婆洗脚,所以曾国藩就笑他,说你就是为如夫人洗脚,然后人家利马回敬一句,您就是赐同进士出身。正好说到曾国藩的要害之处,曾国藩面色尴尬,恨不得找个地缝赶紧钻进去。

对于今天的孩子来说,如果你本科没有考好没有关系,咱们这四年努努力,咱们研究生考一个好学校也可以。对当时曾国藩的来说,也有考研究生的机会,但是那时候不叫研究生,叫翰林,所谓翰林就是皇帝身边的文学侍从,半工半读性质的研究生。一方面您是皇上的学生,另外一方面您还得帮助朝廷处理一些公文方面的事情。1840年,曾国藩考入翰林院,受翰林院检讨,相当于七品小官,从此他就进入翰林院深造了,进入翰林院之后就不得了,毕竟是天子门生,跟皇上近了,此后就年年升迁,到1847年他已经升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这相当于什么职务?相当于文化教育部的副部长。

更让他骄傲的是什么呢?从他做了礼部侍郎之后,几年时间他几乎是把朝廷各部的副部长都坐遍了,所以年轻的时候多经历几个工作岗位,对于自己的发展绝对有好处。曾国藩自己也很骄傲,给他们家人写信,说湖南三十七岁至二品者,本朝尚无一人。湖南像我一样37虚岁就能做朝廷二品大员的没有别人,就咱一个。可以说,早年曾国藩在朝廷上为官顺风顺水。

1851年,中国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他们在广西金田发动起义,几乎占领了南半个中国。最开始,清政府想用自己的正规军,也就是绿营和八旗去平定太平天国起义,但是绿营、八旗不争气,总吃败仗。于是,皇帝下令各省办理团练,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民兵。

1852年某一天,本来曾国藩奉旨到江西去主持一次科举考试,他当主考官,这可是一个肥差,但是没有想到,他刚走到安徽,他们老家就来信了,说他的母亲去世了。那时候,父母去世,当儿子的得回家守孝三年,曾国藩是一个大孝子,所以给皇上写折子要求回家守孝。就这样,曾国藩变成了在籍的侍郎,虽然还有侍郎的头衔,但是手中已经没有权力了。恰逢此时皇上下令各省办理团练,所以曾国藩回家之后,皇帝又给他补了一道旨意,让他帮助办理本省的团练。

曾国藩的过人之处在哪儿呢?当时朝廷在全国封了40多个团练大臣,最后死的死,亡的亡,逃的逃,只剩下曾国藩一个人。从1852年开始,曾国藩奉旨回乡办团练,到18545月份开始率军出征。没想到首战失利,急得曾国藩要跳河,幸亏手底下的人眼疾手快才给救回来,此后他就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这个词是他改的。

终于,在185410月份湘军打了一个胜仗,把湖北的省会武昌打下来了,这是一个巨大的胜利,因为自从太平天国运动以来,清政府这边基本上就没有打过胜仗,更别说能打下一个省会城市了。当这个胜利的好消息传到咸丰皇帝耳朵里面的时候,咸丰皇帝太高兴了,拍着大腿地乐,咸丰皇帝没想到曾国藩作为一个书生居然能建立这么大的功劳。接着,皇帝就赏了曾国藩兵部侍郎衔,同时让他担任湖北的巡抚,基本上就相当于湖北的党政军一把手了。但是,没有想到这个封赏的命令刚刚下去,不到十天,朝廷就下了撤销令,为什么呢?有军机大臣跟皇上进言,皇上您想想曾国藩一个书生,一个在籍的侍郎,手中无权无钱,竟然能聚集这么多人建立这么大的功勋,将来如果他羽翼丰满反过头来对付咱们的话,您想想该怎么办。

所以皇上立刻就意识到,曾国藩很可能将来会成为自己的心腹大患,所以刚刚下了封赏的命令,不到十天就下了撤销令。这件事对于皇帝来说不会有什么影响,但是对曾国藩的影响非常大。他出来带兵,需要金钱,需要地盘,需要权力,但是他手中无权无钱,所以说想带好队伍是很困难的。因此,最开始曾国藩在湖南带兵,湖南这些地方官总跟他起矛盾起摩擦。然后,曾国藩又跑到了江西,江西这个地方也不太平,这些地方官也总是上折子说他的坏话,地方的正规军也总和他的湘军起冲突。

后来曾国藩就回忆,说在湖南和江西的官场上,没有一个是我的朋友,都是我的敌人,这帮家伙太坏了,总写折子骂我,实际上这也表现出曾国藩早年出来带兵的时候,没有什么丰富的政治经验。就如他所说的,官场伦次,各有职司,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职责,你总是想硬塞进来的话肯定不行,你要想把队伍带好,你首先就得学会处理复杂的官场关系。当然,这是曾国藩后来才意识到的问题了。

1857年,曾国藩和江西当地的官员闹得是水火不相融,正当他不知道怎么处理复杂官场关系的时候,他老家又来信了,他的父亲去世了。按道理来说,他在前线带兵打仗可以不回家守孝,但是曾国藩心想,正好不知道怎么处理复杂的官场关系,不如趁此机会躲避一下,就上折子请求回家守孝。没想到皇帝非常愉快地批准了,皇帝怎么想呢?一是害怕他将来对付大清朝;二是在1856年太平天国内讧,出现了王打王事件,韦昌辉、杨秀清打起来了,趁此机会清政府这边也打了几个胜仗。所以皇帝就批准了曾国藩的回乡请求。

曾国藩是非常想出来干事的一个人,在家呆了好几个月,皇帝迟迟没有启用他的意思,而他手中的很多将领不断得到升迁,所以说曾国藩的心情是非常急迫的,他在家经常发脾气,老婆孩子经常挨骂,连自己弟弟、弟媳妇都挨骂。后来,他有一个朋友,就给他带来了一剂药方,说老曾,你得看看中医,你经常发脾气发火,可能是身体什么地方有问题,你要用中医调理一下身体,同时,你还得看看道家的东西,看看老子、庄子的著作,调解一下你的心理。

我们都知道,曾国藩早年更多地是接受封建儒家的教育,他听了这朋友的话之后,开始研读道家的东西,法家的东西,墨家的东西。当他再次复出为官的时候,他的仕途就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当然这是后话了。

1858年,情况又出现了变化,太平军翼王石达开带着他的军队转移到浙江福建这些地方,又把清政府的部队打得落花流水。清政府迫切需要有人去抵挡石达开,然后就找到了湘军,湘军的这些将领们说行,我们替朝廷分忧没有问题,但是你得把我们的主帅曾国藩请出来。为什么呢?因为曾国藩这个部队建制非常独特,只有他一个人能够真正调动得了整支部队,所以在此情况之下,咸丰皇帝被迫命令曾国藩复出带兵,虽然不想用他,但是没辙,还得用,谁让人家有本事呢。

这次复出之后,曾国藩曾经给他弟弟写信,感悟为官之道。他说,兄昔年自负本领甚大,……又每见人家不是。自从丁巳、戊午大悔大悟之后,乃知自己全无本领,凡事都见得人家有几分是处。……与四十岁前迥不相同。大约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立者,发奋图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

曾国藩复出之后,还是以在籍侍郎的身份带兵,但是这时候有些地方的官员开始支持他。比如,湖北巡抚胡林翼,这个人也是中国近代非常有名的一个人物。曾国藩在前线带兵打仗,胡林翼在后方帮助曾国藩筹措粮响。曾国藩很会做人,他说我能打下天平天国,一半的功劳得归胡林翼。

1860年,情况又发生了一些变化,太平军攻破江南大营。江南大营在哪儿呢?在南京周边,太平军把南京给占了,改名叫做天京。清政府在南京周边设立两个大营,一个江南大营一个江北大营,围下重兵对太平军的贼窝死缠烂打,但是没有想到这一年江南大营被破,一下子清军损失惨重。同一年,在北京也发生了一件事情,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火烧圆明园,结果皇帝带着老婆、孩子西逃到热河,经过这两仗,清军损失殆尽。在这种情况之下,清政府很明白,要想平定太平天国就得用曾国藩,所以才授了他一个两江总督的实职。您看,曾国藩从1852年开始回乡办团练,到1860年,8年时间才得到一个实际的官职。

1861年,湘军取得了安庆会战的胜利,这是一个重要的战略转折点。安庆会战之前,湘军是胜少败多;安庆会战之后,湘军是胜多败少。再后来老皇帝死了,同济皇帝继位,慈禧、慈安太后垂帘听政,实际上是慈禧说了算。慈禧很精明,她知道要想平定太平天国还得用曾国藩,所以继续给他加官晋爵,让他节制四省的军事,江苏、江西、安徽三省,再加上浙江。可以说,当时这几省督抚人员的任命都得听曾国藩的意见。至此,曾国藩的职位已经是非常高了。后来,曾国藩很感慨,他说人的一生有很多运气的因素在里面,运气没来的时候,所有人都阻碍你,我回家守孝的时候,那么想出来干事,皇上就是不用我。但是运气来的时候所有人又都帮你,后来为什么朝廷不断地给我加官晋爵,就是我运气来了。

而且他说,在朝廷当官,不要寄希望于上级对你的恩典,关键是靠你的个人实力。为什么朝廷不断地给曾国藩加官晋爵,不是因为他长得帅,不是因为慈禧看他长得漂亮,而是因为他有本事。

1864年,湘军攻克了天京,至此,长达14年的太平天国起义被成功地平定了。曾国藩居功至伟,朝廷授予他一等侯爵。我们知道,汉人在清朝不能封王。爵位分五等,公、侯、伯、子、男,侯爵已经是很高的了。面对各方的美誉嘉奖,曾国藩是怎么处理的呢?他反而以湘军作战年久,暮气已深为由,主动请求裁撤湘军,自卸军职。

1870年,他回到两江总督任上,这一年恰逢他60大寿,清政府就赐了一块匾——“勋高柱石。这块匾现在还有,可见清政府对他的评价是非常高的。

1872年,曾国藩病逝于两江总督任上,享年是61周岁。他去世之后,朝廷决定辍朝三日,沉痛悼念曾国藩。

大家都说,曾国藩是忠心名臣之首,他以他个人的能力挽救了大清朝即将失败的命运。曾国藩在1860年之后非常支持朝廷的文化教育事业和洋务运动,支持李鸿章、容闳办江南制造总局。据说,中国第一艘轮船是在他的支持下诞生的,中国第一批留学生是在他的支持下出国的,而且他晚年刊刻各种经史典籍。我们在修清史的时候,是这么评价曾国藩的,说曾国藩是汉之诸葛亮、唐之裴度、明之王守仁。他以他个人的能力延续了大清朝将近60年的寿命。

曾国藩的人生经历我就介绍到这儿,方便大家了解他的用人艺术和修养方略是在什么条件下诞生的产生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给曾国藩做一份简历
清廷让曾国藩当巡抚,他却寝食难安,向皇帝辞谢还挨骂
假如曾国藩听取弟弟曾国荃建议,起兵推翻大清王朝,会是怎样?
为何在晚清时湘军的战斗力最强悍?原来都是因为他!
【品历史:史海钩沉】谁更狠?慈禧打算除掉手握重兵的曾国藩,结果手下两江总督被暗杀
曾国藩为什么不造反?换成是你,你也不会造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