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孟宪实:《贞观政要》与唐太宗的治国之道

孟宪实:《贞观政要》与唐太宗的治国之道

2016-03-23  宣讲家网 孟宪实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我要评论0

 

核心提示:一个人与一个时代不期而遇,一个时代因此成就了中国的历史高度。要了解中国传统的政治智慧,不能不读《贞观政要》;要了解中国传统王道政治的实践,不能不知道贞观之治。唐太宗是古代王道政治的成功实践者,他的政治实践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建设仍然有积极意义。本期报告中,孟宪实教授围绕《贞观政要》讲述了很多唐太宗时代的故事,为我们展示了贞观时期的四大历史贡献以及唐太宗的理性政治。

孟宪实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完整视频:http://www.71.cn/2016/0323/877866.shtml

精彩论述:http://www.71.cn/2016/0323/877867.shtml

今天跟大家交流的题目叫《<贞观政要>与唐太宗的治国之道》,其实核心问题还是唐太宗。《贞观政要》是一本记载唐太宗史料的书,作者叫吴兢,这个人经过武则天时期的混乱,到玄宗的时候,把唐太宗的故事写成了一本书。这本书一共是十卷四十篇,把唐太宗的先进事迹和了不起的言论都完整地记录了下来,并呈给唐玄宗,希望玄宗能够按照唐太宗的治国理念来治理国家。

唐玄宗时代迎来了唐朝鼎盛的时期,那就是开元盛世。唐玄宗在多大程度上吸取了唐太宗的经验?不得而知。但是,唐太宗却是因为《贞观政要》这本书得以千古流传。当然,这也不仅仅是这一本书的问题。唐太宗的故事、唐太宗的事迹主要由这本书记载,或者说这本书记录得最多。至今为止,如果大家要想比较深入地了解唐太宗,那么最应该看的书就应该是《贞观政要》。虽然两唐书(《旧唐书》《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也记载了一些唐太宗的故事,在讲贞观的时候都会讲到,但是讲得最多的、最系统的、资料最完备的还是《贞观政要》。

那么,我们就从《贞观政要》说起。主要向大家介绍唐太宗本人,介绍他的治国理念。作为一个封建帝王,他如何能够克己纳谏、理性行政,把中国引向一个新的高度?这至今仍然是有正面价值的,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建设也有积极意义。所以,唐太宗虽然是1300年前的人物,贞观之治也是1300年前的往事,但今天还有很多朋友对这个事情兴趣浓厚。

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中国古代皇帝,从汉武帝时期开始有年号,这是中国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会给一个时期取一个名字。时间虽然是自然流失、自然地前进,但是在中国,却给它打上一个中国化的印记,就是年号。从汉武帝一直到宣统皇帝,中国历代帝王都有自己的年号,年号就成了一个中国政治的标志,成了一个政治秩序的标志。如果在分裂的时代,你用谁的年号,那就意味着遵循谁的统治。所以,它还是一个很重要的政治标志。

辛亥革命以后,年号被取消了。受中国的影响,当今世界还有一个国家保存年号,但是中国的年号已经没了,那个国家就是日本,日本现在是(平成)时代。中国古代的很多文化遗产都像年号一样,今天我们已经丢失。有的是自然丢失,有的是我们有意放弃,但是在其他国家可能还有保留,这是近代以后发生的变化。

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唐太宗是唐朝第二个皇帝。第一个皇帝是他的父亲唐高祖李渊,李世民是第二届皇帝。贞观年号一共用了二十三年,贞观元年是公元627年,贞观二十三年是649年。也就是说,唐太宗在中国历史上当皇帝,也就是二十三年多一点的时间。

唐太宗是通过玄武门政变上台的,就是用非法的手段获得皇位,这叫玄武门之变。没有玄武门事变,就没有贞观之治。正是因为他夺得了政权,才有了这段时间的建设。

一、贞观时期的四大历史贡献

中国四千多年的历史,有纪录的年代多得很,但是有多少个二十三年,能像贞观时代这样长久地被国人怀念呢?很少的。很多个二十三年,很多个几十年,我们都不知道怎样过来的。但是贞观二十三年却长久地给国人留下深刻的印记,为什么呢?那是因为贞观虽然只有二十三年,却对中国历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个贡献不是能按年代比价的,有的时代可能经过一百年,也没有像样的贡献。

贞观的二十三年确实是有非常了不起的贡献,都哪些方面贡献呢?我归纳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贞观时代创造了一种政治文明。贞观时代也是君主时代,在古代中国和整个人类的古代,各种政治体制中,最主要的政治体制就是君主体制。东方也好,西方也好,君主体制是主要的。也有的国家,有的时段出现过民主政体,但都比较短,范围都比较有限。古代最常见的政治体制就是君主体制。贞观时代创造了君主制度背景下的一种高度政治文明。即使是君主制也有文明问题,你这个制度究竟是野蛮还是文明呢?人们都会如此去看待。

贞观时代是君主时代,贞观时期是君主时代政治文明的一个正面形象,完全的正面形象。什么意思呢?不管在什么样的政治体制下,面对政治权力、社会资源,人群的争夺都是不可避免的。如何让这种斗争变得合法有序,是人类至今都仍要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问题。在君主制时代,有君主制时代的严重问题,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制度背景下,我们看到,贞观时期却表现出一种良好的政治风尚、政治风气和制度建设,这些都应该看作是政治文明的标志。我们回头会给大家讲具体的事实,你就能明白什么叫政治文明。

君主时代的政治文明是怎么体现的?简而言之,就是虽然君臣之间、大臣之间,会有矛盾,会有分歧,会有不同的看法,但是贞观时代,能够找到比较好的办法,解决大家的分歧,避免这种内部矛盾扩大化,从而变成权力的祸患。这就是政治文明。

第二,贞观时代完成了古典时期的社会和谐建设。在唐朝以前,说到中国社会、中国历史,哪个时代最好呢?大家都说上古三代的时候中国最好,就是尧舜禹那个时代最好。政治也好,社会也好,民风也好,人心也好,什么都好。尧舜禹时代的社会治安好,人们的道德水准比较高,叫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路上有人丢了东西,不会有其他人来拾,该是谁的就是谁的,你回来找就能找到。社会治安很好,外户不闭,大门不用关的,没人会进来偷东西。用这样的词汇,来表示上古时期的社会治理之好。

尧舜禹时代到底怎么样?没有更多的资料能证明,尧舜禹时代到底是怎样的。现在史学界的基本看法是,尧舜禹是一个传说的时代,这个传说经过儒家的润色,让后人牢牢地记住了,但是很难说它是一个事实。可是从唐朝以后,情况有了改变。自从唐朝贞观时代以后,中国人每每提到社会治理得比较好(的时代),首先想不是尧舜禹,而是唐太宗。后世人总会说,贞观时期真的很好,说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用这个词去概括唐太宗的时代。

北宋的时候,经过五代的混乱,终于实现了有限度地统一。有作为的皇帝,比如说宋神宗,准备好好治理一下国家,所以出现了王安石。王安石之前已经很有名气了,但是他坚持不到中央做官,要在地方积累政治经验。宋神宗上台以后,要求王安石到中央来做官,来主持中央的工作。这次王安石同意了,两个人终于见面了。宋神宗第一次见王安石,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呢?就是你终于来了,你要做魏征,我要做唐太宗。后世的人就像宋神宗一样,始终把贞观时期当作一个典范、模范来学习。这是贞观时期的意义。

那么,它的成就呢?用我们今天的话说,那就是社会和谐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获得了大家的公认。所谓社会和谐指的是什么呢?指的是国家和社会、政府和百姓之间的关系处理得比较好,双方相安无事,那就叫和谐。我们今天的中国也有社会和谐建设的任务,这也被看作是一种社会理想,虽然不是长远的理想,至少是一个时段的理想。

我们要建设现代化的社会和谐,古典时期的社会和谐对我们会不会有点参考价值呢?当然会有,因为社会和谐的建设的基本问题古今是一样的,都是国家和社会的问题,政府和人民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好了,社会和谐建设就成功了;解决不好,社会和谐只能永远成为理想。

第三,贞观时期,唐太宗一班君臣,领导中国取得了十分崇高的国际地位。只要有国家之间的竞争,国际地位的比较就在所难免。在任何时代,任何政府、政权的领导人、政府的领导人,都希望自己的国家拥有比较好的国际地位,这是古今一致的。那么,贞观时期的国际地位怎么样呢?用我们今天的眼光去看,有的地方甚至很难理解。

贞观时期,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多高呢?高到我们今日中国人都很难理解,怎么说呢?唐朝的皇帝从唐太宗开始,拥有一个特别的称号,叫天可汗。可汗是北方少数民族的政治首脑的一般称号。突厥、柔然都是用可汗来称呼他们的政治首脑的。贞观四年(630年),唐太宗收到了一个荣誉称号,就叫天可汗,送他称号的人是西北各国的国君,这是他们联合起来送给唐太宗的一件礼物。

天可汗仅仅是一个称号吗?后来日本学者研究,天可汗是一项制度,实际上代表着一种国际秩序,是国际秩序的外在标志。什么意思呢?就是在一定的国际空间范围内,大概就是东亚,部分中亚地区、北亚地区、东南亚地区,在这个区域里,唐朝的皇帝具有国际领袖的意义,他的名号就是天可汗。也就是说,唐朝的皇帝不仅管自己国家的事,也会管理一些国际事务。所以,天可汗不仅仅是个称号,它是代表那个时代的一种特别的国际秩序。而天可汗就处在这个国际秩序的顶端,是国际之间的领袖,天下共主之意。天可汗会向各国的国君写信、发令,各国的国君只要遵守天可汗这个体制,那他就会认真遵守天可汗的指示,按天可汗的指示去办。

所以,在唐朝有一些国家之间的冲突,甚至战争,中国都参与了。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唐朝皇帝的天可汗地位、身份,他要管理国际事务。比如说,西突厥内部分成两派,战争持续,没完没了,这事儿天可汗就得管。向双方派使者,要求停火、谈判,和平解决问题。双方都尊重天可汗,遵守天可汗的规则,一般都会向天可汗告状,都说自己有理。天可汗会担任国际仲裁的角色。

有的时候,斗争双方有的听天可汗招呼,有的不听,怎么办?天可汗就会武力干预。所以在唐朝,中国的皇帝不得不去管理国际秩序。唐朝参加了一些国际之间的战争,起因也往往是这样。比如说那个时候的朝鲜半岛,它有三个国家、三个政权,北部叫高句丽,南部分成两部分,上边的叫新罗,下边叫百济,这是朝鲜半岛的三国时代。三国时代后来是怎样的结局呢?

后来的结局是在唐高宗的时候,三国实现了统一,新罗统一了朝鲜半岛。怎么统一的呢?最初是高句丽和百济联合起来打新罗,新罗抵抗不住了,就向天可汗求援、告状。天可汗就要三番五次地派使者,请他们停火、谈判。但是高句丽和百济是有利的战场局面,就不愿意停,不听天可汗的,这怎么办?天可汗不能眼看着新罗被灭,只好派出唐朝的军队,去解决新罗的问题。就是在唐高宗的时候,唐朝的军队消灭了百济,又消灭了高句丽,回过头来把整个的朝鲜半岛又交给了新罗。

新罗统一了朝鲜半岛,完全是在唐朝的帮助下统一的,甚至可以说是唐朝统一了朝鲜半岛,然后把这个成果交给了新罗。最初就是因为他们之间有矛盾,天可汗要调解,调解不成,只好用武力的办法解决。这是导致发生战争的一种情况,还有别的情况。

比如正月十五,这是个大节日,朝廷的大臣、各国的使节都要向皇帝表示新年的祝贺,朝廷也会举行很隆重的仪式。左文右武,自己的大臣要站队,外国的使节也要站队向皇帝行礼,怎么排队呢?外国的使者有一个排队的方式,基本上是排两个队伍。左边这个队伍是以突厥打头,第一位;右边这个队伍是吐蕃,就是当时的西藏打头,是右边这个队的第一名。

结果有一年队伍排得出问题了,什么问题呢?日本不服,日本告状,说我们是不应该排在新罗后边的,新罗历史上曾经向日本称臣,它是比日本还差,怎么可以排到日本前边呢?这事情还挺麻烦,这就叫国际秩序,谁在先谁在后。这就得报告给唐朝,唐朝有关部门就得商量、讨论怎么办,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日本说得也有道理,后来就调解,让新罗继续保持在原来第二的位置上,把日本调到另外一个队伍中,排到第二。这样的话,看起来就跟新罗是平起平坐的,至少不比新罗差。排队的事有很大的象征意义。

所以,唐朝的国际地位真的是很高的。特别是后来,中国的国际地位每况愈下,越来越差。到了近代就更惨了,西方列强隔三差五就教训中国一顿,所以大家就特别怀念天可汗,如果有天可汗或者在天可汗的时代,中国何至于如此,就会有诸如此类的想法。所以,唐太宗的形象在苦难深重的中国人的思念中,变得越来越高大。这是第三个方面,贞观时期取得了十分崇高的国际地位。

第四个方面,贞观时期为唐朝三百年的基业,打下了良好的制度基础。制度很重要,任何一个时代,如果它在制度上没有贡献,那它会在什么方面有贡献呢?所以很重要,不仅是这三百年,整个古代中国,之所以能够长期领先于世界,原因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制度先进。我们中国人对中国历史还是挺重视的,各位都是至少是个历史爱好者,有的人说不定还有很深入的研究,对中国历史了解得很多,看中国的历史,就像看中国的现实一样,经常很动感情的,动什么感情呢?看中国这个事儿做得不好,你看诸葛亮做得不好,唐高祖做得不好,这个做得不好,那个做得不好,真是替他们操心。

其实,我们的眼界受到了限制,如果看看同时期的世界,世界的其他地区,你就会觉得那个时候的中国,那真是太平盛世,好得不得了,那就是一个理想的时代。为什么?全世界范围内都一样,古代动乱特别多,战争没完没了,只要你的力量强大了,第二个动作一定是去征服别人,直到你被打败了,开始一个新的被征服的过程,从来都如此。如果以和平和战争的绝对时间、数量来评价一个区域的历史,那中国在古代肯定是冠军。我们长期是比较和平,比较稳定的,比起西方、比起中亚,我们的动荡程度是很低的。

当然,我们仍然不满意,我们看历史的时候,还是觉得没做好。这仍然是可以理解,但事实上,相对而言,我们这方面真的是比较好的。制度的因素何在呢?仅仅是因为中国人爱好和平,自觉性高?不是那么简单的。大家知道,在古代,基本的政治体制是君主体制,但是各国的君主体制有所不同。

那么,中国和西方的君主体制不同在什么地方呢?就是中国的君主制是建立在官僚制度的基础上的。一提官僚你就生气,这是咱们近代以后的一个情绪,那你不用叫官僚了,你叫文官制度行不行?其实是一回事儿,中国古代的君主制度是建立在文官制度基础之上的,或者说是跟文官制度密切配合的。而西方的君主制,是跟贵族制度配合在一起的。西方、中亚,包括日本,他们的社会都是贵族社会,这点你一定要切记。中国也曾经有过贵族社会,那就是商周时期,经过春秋战国的剧烈变动,到秦汉以后,中国就不是贵族社会了。这个是跟西方,跟其他地区最大不同的地方。

所以,中国社会的社会公平程度,在那个时代几乎就是最高的。所有人的社会进步的机会、获得权益的机会,中国是最大的。为什么?因为中国不是一个贵族社会。贵族社会的特点是什么?那些贵族之家,终生并且世袭地垄断政治权力,其实还不仅仅是政治权力。但中国因为不是贵族社会,这个权力怎么办呢?权力只好社会分享,所以中国古代社会的流动性,在全世界范围内是最高的。社会流动性,就是我原来是个平民,我经过努力会提高我的社会身份,提高我的社会地位。条件成熟,平民甚至可以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但这种事在那个时代的西方和中亚等其他地区,是不可想象的。你没有贵族的身份和背景,你能做高官?

所以,那个时代,中国真的是制度先进的。什么叫制度先进呢?就是在这个社会上,更多的人能够作用于当时的政治,对当时的政治有意义、有作用,那就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我们现在也可以用这个概念去衡量。那个时候西方是少数贵族垄断权力,与中国相比,差距太大了。

日本学者研究了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后认为,在隋朝时期,日本向中国学习了很多东西,这应该是事实。日本向中国学习了四个方面的东西。

第一,汉字。日本早期的历史都是用汉字记录的,它没有自己文字。后来,受汉字启发,用汉字偏旁部首来发明了日本文字。所以,我们今天中国人到日本去旅行,你看着不是特别陌生,为什么?经常会看到汉字招牌,你可能觉得这字我怎么不认识,或者认识但意思不一样,但是它是汉字,你看着就亲切。这是第一个方面,学了汉字。有了文字就有了记录,有了记录人类才进入更重要的文明时期。

第二,文官制度,或者叫官僚制度。原来他们的国家是一个很粗糙很原始的管理办法,从中国学习了官僚制度。怎么分工,怎么划分中央地方,中央分多少个部门,分工分专业地管理社会,这对国家很重要。有了这个,日本的社会前进了一大步。

第三,儒家思想,日本人叫它儒教。因为有了儒教的传入,日本就有了系统的政治社会伦理思想。你不能说它原来没有思想,但是它不系统,特别是不能成为国家的意识形态。国家应该怎么办呢?国家应该怎么发展呢?怎么样的国家动作才是合理合法、合乎道德的呢?这在儒家理论中是讲得很清楚的。国家有没有道德,政治有没有伦理,这在儒家的思想中讲得很清楚。要没有这套,国家没有方向,社会没有统一的价值观,诸如此类,那就很乱。儒教进入日本了,日本进步就快了。

第四,大乘佛教。佛教也不是中国发明的,但是经过一轮选择,中国选择了大乘佛教。而日本、韩国,又从中国学习了大乘佛教。所以是中国选择(大乘佛教)之后,他再直接接受的,这个也跟中国是一致的。

设想,日本社会如果没了这四条,那日本是什么样的?那就说不清楚了,反正就会很落后吧。但是日本在学习中国文化的过程中,有一条没学。在唐朝的时候,连唐朝的均田制日本都学了,日本叫班田制。但是有一条他没学,什么呢?科举制度。唐朝已经有很完善的科举制度了,日本没有学,为什么日本没学呢?近代以后中国人得出的结论是,你看,日本人高明,日本人就知道科举制度不好,科举制度限制人的思想,所以他就不学。这是乱说,为什么不学?不是因为科举制有问题,而是因为日本是贵族社会,贵族社会进入政治领域不用考试,只有平民社会才需要这种考试。中国需要,中国不是贵族社会,必须要平民来参加考试,来选拔人才。日本的贵族天生就是政治家,考什么?谁考他?谁有资格考他?所以人家不用考试,所以不用学,不是日本看到了它的弊端,而是他不需要。

其实,科举考试制度是一个很好的东西,在政治制度的理论和系统中,是很重要的一环。要达到社会公平,怎么做?古往今来这个问题都讨论翻了,翻了多少番了,搞出名堂来了吗?到今天为止,全世界的办法仍然是考试。任何考试都有弊端,但是那总比不考试好吧。

所以,考试制度是中国特有的。到近代以后,西方打破了贵族制度,开始建立近代社会,才向中国学习考试的。这时候它需要了,古代它不需要的,这时它才想起来可以向中国学习。所以西方的文官制度,是在近代背景下建立起来的,它的一个技术层面,就是向中国学习考试制度。

总之,一句话,中国古代长期领先世界,是因为中国制度先进。唐朝在那种技术背景、经济背景下,在那种自然条件、运输条件、通讯条件下,能够统治这么大面积的中国三百年,那是制度的优越性在发挥作用。如果制度本身就不对劲,那早完了。所以,我归纳贞观时期的重要性就体现在以上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其实对今日中国而言,仍具有借鉴意义,有的地方今日其实是应该认真向古代学习的。

二、唐太宗如何建立理性政治

以上四个方面的建设,唐太宗是怎样做到的呢?他是怎样把这些成绩建设起来的呢?

我理解,根本上讲就是一条,就叫政治的理性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反过来说也差不多,理性政治何以可能,看看唐太宗就知道了。所以我强调的一点,其实就是理性。理性是什么呢?就是人类到这个时期,在那个范围内,他的聪明才智、综合能力的一种体现。你说,他这个理性还不够,他还不会用计算机。这是乱说,那个时期,那种条件下,人类的智力所能达到的水准,他都能汲取,那就叫理性。理性政治何以可能呢?怎么讲唐太宗的理性政治呢?我觉得唐太宗的理性政治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克己纳谏。这个大家都知道,一讲唐太宗、魏征,都是跟谏有关系的,克己纳谏。一个最高权力的拥有者,如何自觉自愿地接受来自部下、臣下的约束?这是一种自觉,这是一种理性,唐太宗就做到了。所以,权力拥有者如何克服自我膨胀、过分自我,这是很大的一件事儿。如果最高权力拥有者不受约束,甚至不接受人家合理的建议,那权力会往哪个方向发展呢?就有可能发展成破坏性的力量。

所以,政治的核心问题是权力问题,古往今来大家讨论的核心,也是权力问题。权力的运用如何更合理,这是要害。作为一个超越社会的国家的权力,它具有一种能量性的特征。它是一种能量,能量的特点就是威力很大,但自身没有方向,它的方向完全由掌控者所把握。所以权力运用得好,就会成为社会的建设力量,它就是健康、正面的;权力如果运用得不好,它就是个破坏力量。正确的好的政策,会带来共同的福利、社会的进步;不好的政策,会使国家、社会大倒退,人人跟着倒霉。

掌权者如何理性地运用权力,这不是他们家的事儿,这是涉及到所有人的事儿。所以,这是权力问题成为政治学的核心问题的原因。这事儿太大了,太重要了。所以,理性地运用权力,自觉地接受权力的约束,让权力在正确的轨道和正确的方向上行使,这就应该受到正面评价。我们要防范的就是,权力变成破坏力量。

那么,唐太宗的克己纳谏,就是政治理性的一个充分表达,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它体现了最高权力拥有者的理性,接受别人的意见,接受大家的约束,接受正确意见的修改。

第二个方面,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权力理性或者政治理性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建设和谐社会必须以人为本,什么叫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民为本,这跟李世民这个人有关。李世民去世以后,唐朝为了尊重去世的先皇,凡是碰到李世民的名字,就都改了,世界的世也改了,这叫帝王避讳。所以过去说以民为本,后来就变成了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哪儿来的?就是以民为本来的。我们今天理解以人为本,其实经常是人性化的一种理解,而不是政治化的一种理解。

其实以人为本的核心问题,是政治上的问题,是以民为本。这是传统儒家的一个基本的政治理念的表达。只有做到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才能在国家的制度安排、政策调整、利益调整方面,重视、注意、考虑老百姓的问题,这才叫以民为本。如果你当政者、当权者,整天考虑的都是自己家里的那点破事儿,天天想着自己的账户增长,不考虑老百姓,不考虑社会,那称不称职的不用说了,你这个社会会怎么样呢?社会就会带来严重的不和谐问题。

所以我认为,这两个方面就是贞观时期理性政治很重要的两个轨道、两个车轮。这两个车轮拉着贞观这辆大车,达到了一个历史的高度。

我们先从第一件事儿讲起吧,唐太宗怎样克己纳谏。纳谏在古代政治家的理论中,是很简单的一件事儿,这是算常识。我们为什么纳谏呢?你为什么要设百官呢?你不是能耐吗,天下归你一个人管就得了,别人别要了,你一个人管吧。不行,这个天下太复杂,一个人的聪明才智绝对是不够的。所以要设百官、设机构,专业地来管理国家、管理社会,其实也就是帮助皇帝来治理天下。如果设置了百官,平时工作、治理天下时,他有正确意见,你却不接受,那你要他干什么,干脆别要算了。

所以,纳谏在传统的理论中,说得很简单、很容易,没有人会反对纳谏,这样的做法也常有。所以纳谏在古代中国的政治理论中是个常识,但是这个常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为什么呢?我们想一想也能明白,纳谏遇到了两个基本难点。

第一,人性的弱点。皇上也是人,所有的人都有这个毛病、弱点,就是喜欢被表扬,喜欢听好话,讨厌被批评,讨厌被否定,我们所有的人都一样。只要在群体中生活,你就有这样的倾向,这是没办法的。皇帝也是人,皇帝也不希望被否定,所以纳谏就难了。你来批评我,我同意你的就是否定我的,难吧?

第二,权力的症结或者说权力的弱点。权力是什么?权力是在一个组织的系统中存在,起着支配作用的一种东西。权力的运行特点是什么?是由上而下。领导安排下属、指挥下属、批评下属,很正常,因为这跟权力的运行方向是一致的。你不听他话,你不听他批评,下次免你职,你就完了。这个是很容易的,反过来就难了。纳谏是什么?纳谏是下级批评上级,臣下批评皇上,跟权力的运作方向是相反的。于是就难了,下级总批评上级,上级受得了吗?所以,你一批评他,他给你摆官架子,比谁官大,你就完了。

遇到这两个难点,真的是很难做。有的时候我们想想唐太宗纳谏的故事,我们甚至觉得这是今不如昔。我们单位的领导好像脾气都很大,比皇上脾气还大呢!都会这么想问题。

别人做不到,唐太宗怎么做到了呢?大概这就是坏事变好事的一个方面。唐太宗是什么情况?他是发动了政变上的台,杀了兄弟,夺了父亲的权力,才当了皇帝的,这是罪大恶极、十恶不赦的。所以他上台以后求治心切,希望把天下治理好,然后历史就会记住他好的一面,而减轻对他坏的一面的记忆。对不对?虽然不能将功赎罪,但是在人们的心目中,还是有这种平衡性的。这人做得还是不错的,过去的事算了吧!”“另外,他治理天下,对所有的人都有好处,他家里斗争的事儿就算了吧!总之会有所减轻的。所以他求治心切,求治心切怎么做呢?那就要发挥大家共同的聪明才智,这就有了纳谏。想治理好天下,你必须让大家帮助你,一个人干不成的。

第二个方面,唐太宗有纳谏的经验。在没当皇帝之前,唐太宗叫秦王李世民,天天领兵打仗。虽然在军队他的指挥权是绝对一元化的,但实际上军队在有些环节又是很民主的。什么环节呢?军事会议的时候,唐太宗有先例,大敌当前,我们到底怎么打合适呢?大家有话就说,有意见一定要表达。为什么呀?一场仗打不好,全军覆没,整个政权都可能跟着完了。所以这是太大的事儿了,必须每个人发言,必须有意见就要提。所以,军事会议往往民主性比较强。它是一个辩证的关系,军事指挥权是绝对的统一的、一元化的,但是军事会议也一定要民主。总之,这种会议其实是不论多数,不论谁官大小的,而是论谁正确的。唐太宗在当秦王的时候,这是有经验的,好多次都是这样,少数派的意见秦王李世民认为是对的,最后采纳了,结果胜利了。

所以,他一方面有这个动机,求治心切;一方面有这个传统,过去当秦王的时候有这个经验。所以唐太宗纳谏做得真的很好,好到什么程度呢?好到唐太宗接受的一些意见,今人看来接受起来都挺困难的。

贞观二年,有一天唐太宗散朝以后,请几个大臣吃饭。唐朝环境比较好,大家在业余时间是有来往,君臣之间、大臣之间。唐朝有个歇后语,说你们家在长安有好房子、好厅堂不请客,是暴殄天物,极大的浪费。所以大家有了房子就要请客,请大家来吃饭,请朋友来吃饭、喝酒、做诗。你看白居易写诗,写了很多,其中有一大堆就是因为当时他已经当了司长了,终于当了中级官员了,有房子了,然后天天请客吃饭,然后天天写诗,写了不少诗。

唐太宗也不能免俗,高兴了请大家到后宫的一个偏殿吃饭、喝酒。结果大家一进这殿。这时候,大家就发现皇帝身边有美人。皇帝身边多了一个漂亮的人,这人谁呢?左看、右看、仔细看,不认识。皇上的合法妻妾,大家其实都认识,从皇后到嫔妃,在朝廷里有很多重要的礼仪,是要参加的,所以都是认识的。现在皇帝身边多个美人出来,这是谁啊?这不是一般的人,她在皇上身边,像女主人的样子,张张罗罗的。可是这是谁呢,大家的眼睛就不对劲了。唐太宗就看出来了,说你们有问题?这个人你们不认识是吧,我给你们介绍介绍,她原来是李瑗的夫人。李瑗是谁呢?咱们各位都不认识,当时的人都认识。李瑗是李世民的远房叔叔,也是他们李家的人。

玄武门政变的时候,李瑗是个地方大官,幽州的都督,最高军政长官,又有军权,又有行政权,又是李世民的远房叔叔。但是我们知道,玄武门政变之前,李世民和他哥哥李建成之间,已经经历了长期的斗争,已经是打了很多年了。双方拉帮结伙,朝廷大臣都分成两帮,或者有人站中间,但多数都分了。李瑗就是李建成的人,跟李建成是一伙的,跟李世民是对头。结果玄武门政变,李世民在中央开花,先把中央的权力拿下了,控制了长安,那就相当于控制了全国,派个使者到幽州来,通知李瑗去长安开会。

李瑗原来是李世民的对头,心里不踏实,他就跟自己的副官长史王君廓商量,现在长安让我去开会,我去不去啊?王君廓说,你傻啊,你是李世民的对手,他现在把亲哥哥都干掉了,你这远房的叔叔肯定有去无回,不能去。李瑗说,那我怎么办呢?王君廓就鼓励李瑗造反,跟李世民干,他说你手中有三万人马,不能任人宰割,跟他干。李瑗没什么战争经验,也不会打仗,说我跟他打,你支持吗?王君廓说,我支持你,跟他干。

李瑗一听有人支持,有王君廓支持,就来劲了。于是开始在幽州布置,把自己的爱将都叫来开会,准备跟中央开战。准备得差不多了,证据非常确凿了,又是这个王君廓,动员自己的一帮亲兄弟,说李瑗要造反,李世民平定了天下,李瑗哪是他的对手啊?你们要跟他去造反,那就是株连三族、五族、六族的事儿。但是咱们要是提前帮助朝廷把他给灭了,就是大功一件,肯定升官发财。那些兄弟们一听,选择跟李瑗造反,还是跟王君廓平反呢?那肯定跟王君廓。所以大家都跟着王君廓,到李瑗家,一刀就把脑袋砍下来了。然后王君廓把李瑗的脑袋割下来,放进一个木头匣子里,写封信派人送到长安去了。李世民很高兴,说幽州差一点发生叛乱,这王君廓很厉害,提前给灭了,这是替国家立了一件大功,李瑗罪有应得,王君廓应该升官。于是王君廓欲擒故纵升了官,代替李瑗成了成了幽州都督,军政长官。

这个王君廓坏吧?先给大家交代一下他后来的下场。他当了都督,朝廷给他重新派了一个副官长史。这个副官长史是谁呢?是唐太宗宰相房玄龄的外甥。王君廓做贼心虚,怀疑房玄龄的外甥是朝廷派来监督自己的,天天闹心。刚才那个叛乱的事,是武德九年八月份。贞观二年年初,王君廓要到长安去开会。唐朝有这个制度,地方长官两年必须去一趟中央,向皇帝汇报工作。王君廓就要去了,他这个长史就给他带了一封信,说你到朝廷肯定能见我舅舅房玄龄,我这是一封家书,你给他捎过去。王君廓就怀疑这就是告状信,所以在路上看看四下没人就撕开了。打开一看,傻了,不认识,草书写的。王君廓文化不高,楷书还认不全呢,这来个草书,全不认识。但是他就更怀疑了,你写封信不好好写,干吗用草书?所以他觉得这真有问题,就杀了随从,准备逃往突厥,没跑多远就被唐朝的军队给追上杀掉了。王君廓的下场就这样。

回过头来说李瑗,李瑗就这样傻乎乎地成了人家晋升之阶,死掉了。但是他的夫人很倒霉,他的夫人以罪犯家属被收入掖庭,到后宫里面去干粗活。李瑗的夫人她有特长,特长就是漂亮。这个特长被皇帝发现了,就留在皇帝身边了,不用去干那些粗活了。可是现在要请大臣吃饭,大臣的眼睛一不对劲,唐太宗就介绍了。到这儿还没完,给大家继续介绍。她原来也不是李瑗的夫人,她原来还有丈夫,她那丈夫就是幽州一个卖烧饼的。李瑗到幽州当都督,路过一看,这个卖烧饼的夫人怎么这么漂亮,一刀把这卖烧饼的人给杀了,把这夫人就抢了,变成了自己的夫人。所以李世民跟大家说,这个李瑗开始的时候杀夫夺妻,后来又企图叛乱,最后死得很惨,被人砍了头放到木匣子里送长安来了,真是罪有应得。

这事大家都明白了就得了吧?不行。在座有一个叫王圭的大臣,是门下省的领导,听了皇帝的介绍以后,他就正襟危坐,问皇上,陛下,您认为李瑗杀夫夺妻这事儿,做得是对还是不对?不是废话吗,多么严重的犯法行为,这当然是不对。问题是你怎么这么问我呢,我一个皇帝连这个道理也不懂吗?然后王圭就给他长篇大论地一番讲述,引经据典地讲。意思就是说,历史上有这样的人,什么道理都明白,就是一做就不行。这是说谁呢?其实就是在说唐太宗。你虽然不是杀夫夺妻,但你现在莫名其妙把这人留在这儿,你这事儿对吗?那么多人,大家都在那儿,美人也在场,皇上怎么办?只好回答,你说得很对、有道理,真是说得太好了,马上就改。当场决定,把这美人送走,不是送在后宫继续干粗活了,而是送她父母身边去。

这个事儿在唐朝有个特别的概念,叫别宅妇。是说这官员自己有家有舍,老婆、孩子在这个房子里面住着,但另外一个宅子里,还有一个夫人,这叫什么?别宅妇。在贞观的时候,这个事儿还没能构成大问题。到玄宗的时候,开元年间,朝廷正式宣布,国家官员如果养别宅妇,就立刻免职。这即使不算非法,至少是道德上有问题。可是唐太宗也相当于有了个别宅妇,大臣就当着面要提问题。

贞观八年,唐太宗又碰见了一个好事儿,特美的事儿,他要结婚了。唐太宗经常结婚,皇上结婚的名额多,机会就多。根据唐代留下来的资料,有个《唐六典》,皇帝可以结一百二十次婚,也就是嫔妃以下,才人、美人,乱七八糟一大堆,可以有一百二十人。这回唐太宗要娶一个很有名的人,长安城上有名的美人,郑仁基的女儿,叫她郑小姐吧。郑小姐在长安很有名,家里背景好,修养好,人长得也好,年方十六。长孙皇后也很支持这件事儿,由房玄龄当结婚大使,亲自办理这件事儿。那时候结个婚挺复杂的,一共有八道手续要办,就差最后一道手续,就是皇帝派大使到他们家宣布册封命令。有一天开会,魏征举手发言,说皇上都要结婚了,我怎么在长安听到一个说法,说郑小姐已经跟别人订婚了,对方叫陆爽,是一个年轻的读书人。

如果他们真是订婚了,那皇上就来晚了呀。什么意思呢?在唐朝的法律概念中,订婚是结婚的一部分,俩人已经订婚了,说不干了,那得办离婚手续。所以订婚是结婚的一部分,已经订了婚那就相当于已经结了婚。但是麻烦了,你现在皇帝又来了,这怎么办?皇上这个气呀,他不是气魏征,他是气房玄龄,说你这结婚大使什么都没问清楚,怎么就办了这么多手续了呢?房玄龄说真的不知道,散了会就颠儿颠儿跑过去问。问郑家,郑家说没有订婚,问陆爽,陆爽也说没订婚。陆爽还专门给皇上上表,说我们两家关系好,但没有谈婚论嫁。这怎么回事?

有点傻了,朝廷又开会。唐太宗就问大家,这是怎么回事儿?房玄龄说,怎么回事儿,当事人说没这事儿,那咱们继续呗,就差最后一道了。唐太宗不敢,就问魏征,你觉得是怎么回事?魏征说,我也不是当事人,但是我觉得这个事儿应该是真的。订婚不是一件秘密的事儿,大家族订婚,那是重大事件,很多亲戚朋友都要参加的,所以长安有这说法,一定是有过了。他为什么不承认呢?魏征说,我猜想,他是担心皇上以后报复。你喜欢人家,结果你没弄成,要是最后你生气了,天天给人穿小鞋,谁受得了?所以人家干脆就否认算了。有个叫慈禧的人不是说过这个话吗,谁让我一时不痛快,我就让他一世不痛快。慈禧能耐啊?她三头六臂?她什么事都能管得了?不是,她利用了公权力。利用国家的权力,来报复私人的感情,那当然是很麻烦的。

这一说,唐太宗还真是紧张了。我怎么会报复人家呢,实事求是嘛。然后魏征说,陛下实际上是不会报复他的,但是他们就是有误解、有误会。为什么会有误会呢?你还记得唐高祖李渊的时候,不是发生过一档子类似的事儿吗?什么事儿呢?唐高祖李渊终于到了长安,当了皇帝,看见东宫辛舍人的夫人长得很漂亮,然后就非常殷勤地请辛夫人到后宫去做客。你敢不去吗?就去了,这一去就再也没放回来。这个辛先生老婆就被皇上抢走了,自己也很担心,他不担心老婆问题,他担心自己是皇上的案头肉。他被皇上派到外地去做官,在外地做官也不踏实。天天想,今天应该派人来杀我吧,明天应该派人来杀我吧,天天这么盼,盼来盼去的自己就先死掉了,据说是吓死的。魏征就讲了这件事儿,说虽然你这个皇帝不会报复,你老爹干的事儿长安人都知道,所以怀疑你们是不是一样。

这事让唐太宗很伤心,唐太宗说,魏征总是跟我讲,治理天下要以百姓之心为心,现在百姓还是对我们不理解,凭空就会生出误解来,这说明什么呢?唐太宗说,显然是我们自己做得不好,我们没能让百姓放心,我们自己没做好,百姓才会担心的。所以这个事儿到此为止,专门下了一道诏书叫停婚诏。这个停婚诏我们今天还能看到,正好留下来了。

为什么贞观的大臣敢跟皇帝提这样私人性的意见呢?因为君臣有高度的共识,大家的想法是一致的,才会有这样的事情、故事发生。君臣有高度共识,朝廷有高度共识,共识在什么地方呢?任何政府、任何国家,它都不用选代言人的,它的领导人就是天然的代言人,他就是形象代表。皇上就代表国家,各级政府领导就代表各级政府。你以为你的行为就是个人行为?不对,你是一个政府行为。所以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这是最重要的。坏事儿不要做,做了赶快改,知错就改,那是重要的。

为什么呢?这说来话长,其实在儒家的理论中最强调这一点,就是人民对国家的信任。凭什么信任呢?就凭你做得好呗。信这个东西,它真的说不清楚,道不明白,那就是心灵相通的东西。我就信你这个人,你做的事儿我信。所以国家能赢得百姓的信任和信心,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日常的治理就要注意这些东西,注意你的言谈举止,你的行为是不是体现了国家的正面形象,国家的正确发展方向和精神。

为什么说这是儒家的想法呢?有一次子贡问孔子,说夫子当政当何为?如果先生你来管理国家,您觉得什么样的事情是最重要的呢?孔子给了三个答案:足兵、足食、民信。有足够的军队保护国家;粮食——物质基础;还有人民群众对你的信任——民信。子贡说,迫不得已而去其一,你去掉哪一条呢?孔子说,去兵,没有足够的武装也要有足食和民信。子贡还没完,说再迫不得已去其一,你去掉哪一条呢?孔子说去食,什么东西都没有了,也要有民信。因为民不信则国不立。国家的建立,军队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人民对你的信任,那才叫你的合法性。谁都不信任你了,你有什么合法性可言?所以民不信则国不立。

到孟子那里,说得就更简单了,说得人心者得天下,也是一个意思。所以政府从最高的领导人,从皇帝到各级官员,都要注意这一点,这就是赢得民心的一种表现。所以大家为什么能提问题,敢于提问题?因为大家知道这么做对国家是好的。这样的意见都能提出来,还有什么不可以提?

第二,怎么样以人为本?很简单,制定法律、制定政策的时候,考虑到百姓的需求。不能说没有一点苛捐杂税,没有赋税,那是做不到,咱们不能超越历史主义。那个时代只能是如此,它能做到轻徭薄赋,你就应该表示欢迎。你说那不理想,跟共产主义一比差远了,这种逻辑没有意义。唐太宗时代能做到以人为本,那就相当不错了。以人为本,这是儒家的民本主义的基本思想,可以说是一个核心概念。唐太宗怎么做的?

思想上高度重视。唐太宗说: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话,唐太宗说过另外的一句话,我觉得更典型,他说政府过分盘剥百姓,如同割股自食。什么意思?说你不要跟老百姓盘剥得太厉害,太严重了就相当于割股自食。什么叫割股自食?这个人很饿了,挥一刀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来自己吃,吃饱了,结果那不就把自己杀了吗?所以,过分盘剥百姓等同政治自杀,我觉得可以翻译成这样的话,这就更充分地体现了君民一体的概念。

其实任何一个政治体制都是一样的,群众活不下去了,你这个体制肯定就是失败的。贞观时期做到了这一点,而且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充分考虑这一点。比如贞观时期朝廷讨论一个问题,如何去贼,也就是解决刑事犯罪问题,咱们现在的习惯思维是什么?加大打击力度,严刑峻法。唐太宗说,这是不行的,你得分析为什么那么多老百姓犯法。一个人合法劳动,养活一家老小,是不是应该的呀?可是如果他合法的正当的劳动,养活不了一家老小,有了衣食之忧,生活有了切肤之痛,不采取非法手段就没法生存下去,这样说明什么问题?那不是个人的问题,说明社会有问题了。

人皆有廉耻之心,这就是道德感。每个人都有道德感,一旦你犯法了,你的道德就破产了,人家就不信任你了。人人都不愿意这样,但为什么还有很多人犯法呢?那一定是社会出了问题。所以唐太宗怎么说?如何去贼,从朕开始。你看,一个封建皇帝,说如何解决人民的犯罪问题呢,要从皇帝本身开始。怎么开始?其实就是一个费用问题,所以从皇帝开始减少费用,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不多用。所以唐太宗和长孙皇后是有名的节约的皇帝和皇后。

不仅这样,还精简机构,在中央合并机构,精简官员。因为官员的俸禄和享用是很大一笔开销,财政负担很重的。精简的结果,贞观元年,唐朝的中央官剩了多少呢?两种说法,一种说是640人,一种说是700人。就算是700人,那也是相当少的。少到什么程度?后人有人还写文章说,怎么可能有700人呢,这不是骗人吗?

然后合并地方州县,目标还是一个,减少官员数量。唐太宗的方向是什么?轻徭薄赋,藏富于民。只要做到藏富于民,就不可能有什么结构性犯罪。社会结构出了问题,才会有结构性犯罪问题。

唐太宗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比如说大家都知道均田制。均田制严格控制土地转移,所有的土地转移,必须经过政府之手才算是合法的。但是难免就有人犯法,私下里,我把我们家的地卖给你了,我们俩这个行为就是犯法的。唐朝留下来的资料我们看得很清楚,我们俩私下买卖土地,没有经过政府,被政府发现了,法律上是要处罚的。知道唐朝的法律是怎么处罚的吗?地归原主,财物没收。一个买地,一个卖地,买地的算白买了,财物被国家没收了;地归原主,又返回给卖地的人了。两个人犯法,事实上只处理了一方,卖地的人没事儿,地又还给他了。合理吗?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法律条款?你就得考虑这个基本问题。什么叫基本问题?中国是农业社会,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你们家生存、发展的最重要的靠山。所以,穷人宁可卖儿卖女不卖地,有了地就有希望,没地就彻底完了。从西汉开始,中国历朝历代的政治,出问题都是从土地开始的。汉武帝的时候,董仲舒向汉武帝报告,说关中流民二百万,贫者无立锥之地,富者田连阡陌,麻烦大了。穷的人太穷了,一个锥子的地方都没有,富的富得不得了,现在开始流民已经很多了。后来汉武帝采取了办法,但是西汉最终仍然是在这方面出了问题。到处都是流民,最后绿林一起义,西汉就灭了。东汉、明朝都是一样的。

农业大国最终的问题,一定是土地出了问题。那么唐朝的法律这是在干什么?实际上就是用法律这道武器,保护弱势群体。因为破产总是从最弱势那个群体开始的。你家有问题,地卖了,他家有问题,地卖了,我们就变成了雇工,雇工再当不成,就变成流民到处跑,流民是推翻政府的最重要的力量源泉。所以唐朝政治家明白这个道理,在法律设置之初,就要严防这条线出现问题。所以你俩虽然犯法,但是不能让你破产,地归原主,你要有地。

我们在吐鲁番出土的文书中也看到了,真是这样。法律规定,分土地的时候,一定要先分无地和少地的人。所以我们就看到了,吐鲁番出土的西周时期的分土地的名单,有一家变成绝户了,没有继承人了,他家的十来亩地就被分成了十几份儿,少地的人太多了,都被大家给分了。法律就要从源头上制止社会分化或者两极分化。说起来可能是在保护弱势群体,保护弱势群体不破产,但从根本上、长远上看,就是保证国家的政治安全,这叫政治智慧,这叫政治理智。我们不要想他连一点自私心都没有,不必那么想,但是他能够保证他的长远利益,对我们这个弱势群体来讲,那就是一种保护,那就很难得了。保证农民的基本生存,这是我们未来政治安全,最重要的东西,这也是今天讲以人为本最需要的东西。谢谢大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一场血腥杀戮与一个王朝的盛世基业
孟宪实《唐太宗的治国艺术》
唐太宗李世民资料简介
以史为鉴知兴替
唐太宗管理之道:以海纳百川之心求天下人才
贞观之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