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甲骨文出发的“图画+故事”课10—— 一年级下册20课:刂、刀、到、阝、邑、那、都、阜

“别”和“到”都有刂 ,于是我查了一下这个部首的演变:

刀是象形字,刀尖向上,刀字本来是根据古代的武器青铜刀而创造的——

刀的本义是指武器的刀,用刂作偏旁的字大都与刀有关。

此外,古代的一种金属货币的样子也像刀,叫做“刀布”,布是古代的一种钱币,刀布就是像刀一样的钱币。

既然含有刂的字大都与刀有关,那么“到”字和刀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到字的部首最初并不是刂

到是会意字,1是金文,左边是“至”,右边是“人”,人至为到。小篆时把“人”讹变为“刂”。而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认为到是形声字,左边的至表意,右边的刂表声,想来他没有见过到字的金文。古文中“到”和“倒”会通用。

“那”和“都”具有相同的部首“阝”,阝作为部首,有左右之分,在右实为汉字“邑”——

邑是会意字,甲骨文会“人居住的地方”之意,看下图:

邑的本意是国都,后来也表示一般的市镇,如“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所以阝在右边的汉字多与城镇或地名有关。

“那”是形声字,左边在小篆时是“冄”ran3,本义也是国都,读nuo2(我觉得声部相差太多);现在常用的那na4,是假借为代词,远指。

“都”的古音是du1,形声字,者的古音为zhu1,表示大城市。

 

阝作为部首在左边时,实为汉字“阜”fu4——

阜是象形字,甲骨文看上去像一层层的山崖或石阶,阜的本义是阶梯或不太高的土山,阝在左边的汉字大都与其本义有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聿(肀)艮羽糸(纟糹)麦(麥)走赤豆酉
《说文解字》542课:表示“斗争”,“鬥”比“斗”直观太多
课堂笔记|衣服(大象字课第八主题衣服第三十一课)
八字
汉字偏旁部首例说(2)
汉字偏旁部首例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