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食品检验菌落总数测定2细菌
userphoto

2023.02.20 浙江

关注

【13】

细菌总数测定计算公式    

2)关于菌落总数测定最新国家标准中,菌落总数的计算方法计算菌落总数

http://bbs.foodmate.net/viewthread.php?tid=346940

1#式:N=∑C/(n1+0.1n2)d

式中:

N——样品中菌落数

∑C——平板中菌落数之和 

n1——第一个适宜稀释度平板上的菌落数

n2——第二个适宜稀释度平板上的菌落数  

d——稀释因子(第一稀释度)

如题:d是什么意思啊

2#书上有错的:

n1 — 第一稀释度(低稀释倍数)平板个数(含适宜范围菌落数)

n2 —第二稀释度(高稀释倍数)平板个数(含适宜范围菌落数)

d 即稀释倍数(第一稀释度),明白了吗

GB/T4789.2-2008标准中不是就有一个例子吗?

d是你选用的两个适宜的稀释度中,低倍的那一个稀释度的倍数。现在有了2010版了。

4789.2-2010新国标里解释的很清楚啦,也有举例,更正了08版国标的错误 

  15#稀释度                         

  1:100(第一稀释度)              1:1000(第二稀释度)

   菌落数CFU

    232,244                                          33,35

   N=∑C/(n1+0.1n2)d

     =232+244+33+35/[2+(0.1×2)]=544/0.022=24727=2.5×10的四次方 

菌落总数 自来水?   

2)菌落总数检测遇到的问题!!

http://bbs.foodmate.net/thread-408200-1-1.html

   检测生产用水的菌落总数时发现:怎么计算报告值?? 

稀释度               菌落数

10^0                0       0

10^-1               8       9

3#再次检测,还有  你 的空白 结果是怎么样的,单纯就这样的结果,我 感觉你结果出错了

4#复检,做个空白对照,如果还出现上面的结果,应该计算为<10CFU/g,因为两个梯度都不在30-300之间,应以最低稀释度数值为准。

   5#空白为0,实验过程自认为没有出错,估计还是杀菌剂的问题,因为自来水中有杀菌剂。 

   6#自来水里是有余氯的,采样瓶里必须加硫代硫酸钠的呀,你们事先难道没加吗

饼干菌落总数超标,后做芽孢总数测定发现了,确定是芽孢,怎样杀灭/bbs.foodmate.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92118&fromuid=1667

为何我做的菌总总是有这么一大块的呢/bbs.foodmate.net/thread-689262-1-1.html 

帮我看看微生物检验 菌落总数/bbs.foodmate.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44587&goto=lastpost#lastpost

10、有图bbs.foodmate.net/thread-597658-1-1.html

11、桶装饮用水的微检结果,求鉴定求安慰图/bbs.foodmate.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05744&goto=lastpost#lastpost

9、若干建议bbs.foodmate.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89004&goto=lastpost#lastpost

8、bbs.foodmate.net/thread-563437-1-1.html

首先你要培养48小时再计数,其次是菌落就要数、全部、不管长啥嘛样,第三片状的经常是菌落蔓延;你倒培养基的时候倒完第一次等凝固了再在上面倒一薄层可防止菌落蔓延;还有就是培养皿要倒置培养;盖子在下方;还有你倒培养基的时候要注意缓慢转动平皿将样品和培养基混匀。

7)菌落总数的计算问题bbs.foodmate.net/thread-517492-1-1.html

 如果做的菌落总数-1:33、43

               -2:239、320                     

               -3:30、41

空白无菌

 这个是怎么回事?我们的产品里是没有放防腐剂的,有好几次都出现这样的状况,还有一批样是做了三遍都是这样的结果,不知道应该怎么处理,后来实在没办法了就按“若有两个稀释度,其生长的菌落数均在30-300之间,则视二者之比如何来决定。若其比值小于2,应报其平均数;若大于2则报告其中较小的数字”就选了-2和-3的做了比较得出结果33000,这样是不是对的?应该怎么计算??? 

6) 蒜粉菌落总数问题

http://bbs.foodmate.net/thread-432554-1-1.html

   做蒜粉检测时,结果:100倍是109、75、88,1000倍是44、32、37,10000倍是8、3、5,我们报告时出1000倍的平均值,这样对吗?因为记的曾有老师说过,蒜粉是特殊样品,里面有抑菌素,所以在低稀释度细菌有时长不出,出具结果只能按高倍稀释度。可是这样我们出具的结果和供货商提供的总是有出入,而他们说送外检也都是合格的。想在这里请各位老师帮忙一下,结果到底应该怎么出? 

  2#你一个稀释度做了3个平行啊,那就都得计算进去,还有,你100倍稀释的,菌落数也在30~300之间啊,所以100倍和1000倍这两个稀释度都得用上,按公式算吧。蒜粉不是万能消毒剂啊,当然是杀不了所有菌啊

  3#别管他特不特殊的,标准没有指明特别情况下的算法,按标准来做就是了。

  4#许老师:微生物实验结果没有太大滴可比性啊,结果按照新滴国家标准计算啊,如果他测定出来是10000,你是3-4万,理论上说都属于误差范围内滴啊

5)细菌总数的计数?

http://bbs.foodmate.net/thread-419910-1-1.html

  前段时间上广州参加了新国标的培训,老师在培训中提到:当平板上菌落太多不能计数时,不能用多不可计作报告,应在最高稀释度平板上任意选取2个1平方厘米的面积计算菌落数,除以2求出每平方厘米面积内平均菌落数,乘以63.6。可对照GB 4789.2-2010,这种情况是用多不可计报告,而老师提到的这个内容是GB/T 5750.12-2006中的内容。不知道各位大侠是怎么处理这种情况的? 

4)压缩饼干的菌落总数(紧急求救)

http://bbs.foodmate.net/thread-419814-1-1.html

      前不久我们有一个压缩饼干的样品,样品本身非常坚硬,我们用带过滤的无菌袋称取后,再用拍打式均质器拍打后获得了悬液,最后浇的是TTC营养琼脂,经过培养发现菌落总数超标,企业将此样品送检其他机构,相同批次的产品都合格,后来经我们了解其他检测单位没有对样品进行拍打,可能也没有用无菌袋,有没有老师做过这样的实验,固体样品经充分拍打后培养所得的菌落总数比没有经过拍打(甚至有结块现象的样品)数字高,到底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呢! 

3)http://bbs.foodmate.net/thread-411440-1-1.html

GB 4789.2-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1.2 的计算有点疑惑,希望大家告知下

假设 我做样品的1:10  和1:100  稀释度  结果分别是

1:10  的是 270  284

1:100的是   21    35

我想问下我是应该报告 (270+284+21+35)*10/2.2=2.8*10^3

还是应该舍去不在30-300之间的21  报告 (270+284+35)*10/2.1=2.7*10^3

2# GB 4789.2-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中的公式实用于30—300。

  3#许老师:应该舍去不在30-300之间的21  报告 (270+284+35)*10/2.1=2.7*10^3

1)http://bbs.foodmate.net/thread-84840-1-1.html

菌落总数检测中的误操作及避免方法,是一篇论文

2)关于菌落总数测定最新国家标准中,菌落总数的计算方法计算菌落总数

http://bbs.foodmate.net/viewthread.php?tid=346940

1#式:N=∑C/(n1+0.1n2)d

式中:

N——样品中菌落数

∑C——平板中菌落数之和 

n1——第一个适宜稀释度平板上的菌落数

n2——第二个适宜稀释度平板上的菌落数  

d——稀释因子(第一稀释度)

如题:d是什么意思啊

2#书上有错的:

n1 — 第一稀释度(低稀释倍数)平板个数(含适宜范围菌落数)

n2 —第二稀释度(高稀释倍数)平板个数(含适宜范围菌落数)

d 即稀释倍数(第一稀释度),明白了吗

GB/T4789.2-2008标准中不是就有一个例子吗?

d是你选用的两个适宜的稀释度中,低倍的那一个稀释度的倍数。现在有了2010版了。

4789.2-2010新国标里解释的很清楚啦,也有举例,更正了08版国标的错误 

【12】蔬菜四季豆细菌菌落总数  

1)http://bbs.foodmate.net/thread-388209-1-1.html

关于蔬菜四季豆细菌菌落总数结果测出来是615cfu/g,说这个结果不可信?

  2010-8-27 

求助:关于蔬菜四季豆细菌菌落总数结果测出来是615cfu/g,老总说这个结果不可信?

为啥呢?

过程我是严格按照国标做的,说我这个结果太低。

蔬菜细菌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合格范围标准是多少?也是10万个和小于93g? 

【11】细菌总数测定培养时平板琼脂变干

微生物检测培养时平板计数琼脂为什么会变干?

http://bbs.foodmate.net/thread-368260-1-1.html

我在做微生物检验的时候,培养了两天后平板计数琼脂都变干了,是怎么回事?我测了培养箱的温度是36℃ 

  6#7#培养箱里放一烧杯水,并及时补充,就好了!

  9#应该是湿度不够引起的,我做实验也一次这样的经历,那是室内的湿度在40多,后来几次室内的湿度没那么低,做出来的都不会干掉,有时候甚至还会出水

  11# 就是实验室用的器具不是每年或半年要鉴定吗?我看了他给我们的报告说相对湿度62%

  18#平皿内培养基倒少了或者培养箱湿度小都会使培养基干裂的,这种情况我以前遇到过,解决的办法如楼上各位所说,倾倒培养基一定要达到15-20ml,同时在培养箱内放一个盛水的小烧杯,就OK了。如果有时间,楼主可以试验一下平皿内分别倒大小不同体积培养基同一温度下培养看看。 

22#平皿不要放在靠近培养箱内壁的部位,最好放在中间的位置。培养箱内壁的温度一般是比较高的,特别是非隔水式的电热培养箱。如果平皿一侧干燥失水的话,这种可能性比较大的。

【10】细菌总数测定 取样量   

1) http://bbs.foodmate.net/thread-339701-1-1.html

6#许老师,国标要求液体样品以无菌吸管吸取25ml样品置于225ml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锥形瓶中,充分混匀,制成1:10的样品匀液。所以我们吸液体样品25ml.

7#许老师:是嘛? 我们经常就是摇匀取1mL加到9mL滴稀释液中,一般液体样品应该是比较均匀滴啊。

8#俺用得就是吸1mL加到9mL的生理盐水中!磷酸盐缓冲液俺不用,配制和保存太麻烦!

13#我们也一样,直接用无菌水,省钱省时间。

【9】炒货食品细菌总数测定带壳坚果 

带皮核桃怎么检测微生物/bbs.foodmate.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93190&fromuid=1667

3#许老师:国家标准规定是砸碎然后测定可食部分的微生物

紧急求助啊。葵花籽的微生物检测样品需不需要带壳啊/bbs.foodmate.net/thread-309768-1-1.html

和一妹妹剥一两瓜子剥了一个钟头,问大家,瓜子的微生物检测样品需不需要剥壳。

BBS:我回来啦!!!谢谢大家的帮忙,我觉得还是应该带壳检样,对于瓜子来说。很多瓜子是着味的,要裹调味油和调料,,并且瓜子是全部入口,吮吸表皮后,磕仁食用的,所以瓜子壳表面如果菌落超标,也是有危害的,如果连壳带仁检测,俺们这些MM们工作就好干多啦!!!!

4#许老师:俺看过老的国家标准,瓜子的微生物检测是要剥壳滴。

7#要带壳检验的,我们是做炒货的,上次就这个问题专门请教了质检局的他们说要带壳的

9#个人感觉仁和壳一起 砸碎处理样品就可以了,应该是要砸碎的 以前做带壳的坚果就是用无菌研钵把壳和仁沿碎了 做微生物检测的

10#为什么花生一定要剥壳才检呢?每次碰到花生样品就很郁闷

【8】芝麻酱和花生酱的细菌检测

http://bbs.foodmate.net/thread-327581-1-1.html

   我们在检验芝麻酱和花生酱的过程中经常发生产品的碎末和细菌菌落掺杂在一起,不容易分辨,影响菌落计数。请问是不是可以将PCA培养基中加入一些指示剂如溴甲酚紫等,使得菌落周围产生黄色圈,从而将细菌菌落与产品的小碎末区别开呢?

  现在是加 TTC,培养基公司也有相应的培养基卖啊.

  加0.5%的TTC,我们是每200毫升加800微升的TTC溶液

【7】菌落总数测定问题7、bbs.foodmate.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86558&goto=lastpost#lastpost

对于一个稀释度是10的两块板的结果如果是1,2 那么是出15还是20 如果是原液呢...

6、http://bbs.foodmate.net/thread-576271-1-1.html

般菌是长在表面的了,你这种情况你没办法分清楚,一个你就做个加了样品和培养基的平皿但是别放到培养箱里,放到冰箱里,计数的时候做对照,还有就会加TTC吧,加了TTC菌落是红色的很容易区分了

5)http://bbs.foodmate.net/thread-463953-1-1.html

   问一个关于菌落总数结果问题 谢谢:假如做了一个样品的菌落总数的试样,数平皿得到:100倍两个皿菌落数为296,多不可计;1000倍两个皿菌落数为56,42,请问这种情况我的实验结果应该怎么算?又假如“多不可计”的这皿为310时,结果又应该怎么算?

2#菌落总数在30-300之间作为计数对象。 你的菌落总数以1000倍两个皿菌落数为56,42计数即(65*1000+42*1000)/2=53500个。如果多不可数的为310时,也一样。

  3#结果不是这样计算滴,看看2010版新国标吧 

4)http://bbs.foodmate.net/thread-461270-1-1.html

  这种情况菌落怎么计数?

1:10               29,54

1:100             5,1

1:1000           0,0

我认为是(29+54)/(0.1+(0.1*1))=83/0.2=415cfu。请老师指教。 

2#540cfu/g(ml),看标准啊 ,里面有介绍的,读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

3#选择在30~300的稀释倍数的两个平行皿再乘以稀释倍数。

4#应该是540CFU。有二个连续稀释倍数的平板上菌落都在30~300之间才使用那个公式的。

3)菌落总数计数疑问

    http://bbs.foodmate.net/thread-458237-1-1.html

大家好,我有一个疑问,如果在菌落总数计数中的数据是这样,那么应该怎样计算?

稀释度10倍: 第一个平板105个,第二个平板109个

稀释度100倍:情况一:第一个平板32个,第二个平板28个;情况二若是第一个平板32个,第二个平板24个

稀释度1000倍:第一个平板5个,第二个平板7个

那么这样的结果是多少?如何计算? 

2#(105+109+32+28)/2.2

1)同一稀释度菌落总数平板一个长满,一个没长;

http://bbs.foodmate.net/thread-322773-1-1.html

做细菌总数检查时,同一稀释度的两个平板,一个长满,另一个却没长,怎么判定结果呢?这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你要看长满的那个平板是蔓延菌落还是单个小点状的菌了;如果是某些蔓延菌,即使很少的菌12个h长满平板也很正常。

 建议你把你所做的几个梯度的数据都摆出来,问题还是综合起来看比较容易分析,孤立地看不出什么门道来;还有一些环节不知你是怎样处理的,比如样液你是怎样混匀的,你的空白对照结果是怎样的,这个问题是偶发性还是有什么规律呢。

 摇床摇匀的。空白为0,这情况发生过好几次了

2)菌落总数检测遇到的问题!!

http://bbs.foodmate.net/thread-408200-1-1.html

   检测生产用水的菌落总数时发现:怎么计算报告值?? 

稀释度               菌落数

10^0                0       0

10^-1               8       9

3#再次检测,还有  你 的空白 结果是怎么样的,单纯就这样的结果,我 感觉你结果出错了

4#复检,做个空白对照,如果还出现上面的结果,应该计算为<10CFU/g,因为两个梯度都不在30-300之间,应以最低稀释度数值为准。

   5#空白为0,实验过程自认为没有出错,估计还是杀菌剂的问题,因为自来水中有杀菌剂。 

   6#自来水里是有余氯的,采样瓶里必须加硫代硫酸钠的呀,你们事先难道没加吗

【6】菌落总数检测中的误操作及避免方

1)http://bbs.foodmate.net/thread-84840-1-2.html

【5】菌落总数限量标准?MRL   

菌落总数标准?

http://bbs.foodmate.net/thread-321793-1-1.html

请问,我们是做非发酵 豆制品的 ,下面这个是 非发酵 非即食的标准

菌落总数  cfu/g 

     出厂          销售         定型包装

   50 000       100 000        30000

我们按那个做标准?

我都被搞混乱了...

烦死了  原始报告是标准一直都写30 000

这次出的 检验报告  标准上写的是 50000

标准有内控标准,外控标准,一般内控标准要严于外控标准,而平时我们都是按内控标准来做滴,就如楼上的老师所说,按最严格的标准来就万无一失了。

原来的标准包括没有包装滴产品啊,前边滴标准就是这样滴产品;你滴有包装滴产品就执行30000啊

【4】细菌总数测定?菌落总数   

关于菌落读数的问题?/bbs.foodmate.net/thread-665518-1-1.html

细菌总数结果小点非常多,有没有规定菌落小于多大可忽略不计bbs.foodmate.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16532&goto=lastpost#lastpost

菌落蔓延bbs.foodmate.net/thread-597226-1-1.html

17)如果在PCA平板上有霉菌或酵母,能不能计入菌落总数? /bbs.foodmate.net/thread-445098-1-1.html  

   2#肯定要记入滴,请细心学习国家标准啊

16)http://bbs.foodmate.net/thread-417933-1-1.html

  做微生物检测的时候,有2个梯度,每个梯度2个平行,结果4个培养皿就1个长细菌了,还是多不可计,另外3个没有,请问这样的该怎么报告?还有就是-2梯度的多不可计,-3梯度的又没有,这个是报告多不可计还是没有,谢谢了

15)关于菌落总数检测中的菌落识别

http://bbs.foodmate.net/thread-413081-1-1.html

  我们检测葡萄酒中的菌落总数,平板计数琼脂上出现了两种菌落形态,一种是圆形的,这个比较典型,另外一种是菱形的,这个算不算呢 

2#当然算了

14)菌落总数结果总是很奇怪,大家来看看

菌落, 结果, 总数

1.平行样的差距有点大 稀释三倍的平行样  一个是10  一个是2  这样正常吗?

2.稀释三倍的和稀释两倍的结果差不多  都是20多  正常吗?

3.有时候稀释一倍的长一大片   另一个平行样又长很少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啦?做的是水产品   37度48小时  有标准说要30度72小时,以前在另外一个公司做的结果都是很正常很接近的  这个公司硬件条件差了一大截,实验结果也奇怪的离谱 

 2#既然硬件差了一大截,那么你可以考虑是不是操作上的差距带入的误差,一切按照标准来做,应该不会出现问题的啊,菌落蔓延的问题可以在平板冷凝之后再覆盖几毫升的培养基来解决。至于计数和报告,按照标准来。

13)http://bbs.foodmate.net/thread-381257-1-1.html

10-1多,10-2反而少?

12)菌落总数计数问题:http://bbs.foodmate.net/thread-332038-1-1.html

做菌落总数实验是得到得结果为:10-1:1和0,10-2:0和0,10-3:0和0,那结果是(1+0)/2*10=5 还是1*10=10呢?

  两者都可以,无关宏旨,都可以的,微生物检测不像理化检测,只要在一个数量级内的差异都没关系的

11)菌落空白平板连续几次长出多不可计的白色花状菌,怎么办呢

http://bbs.foodmate.net/thread-327206-1-1.html

10)菌落总数如何报数

http://bbs.foodmate.net/thread-320815-1-1.html

 求大侠   老师帮帮忙!  非常之急、、、1:100         104个   和       74个      

                                       1:1000        52个 和    92个          我的都是两个平皿    求大侠  老师们   帮帮忙?

  取平均值,在30-300之间就取平均值,如:104、74 ,计数为89,是1:100的,就计数为8.9×103。

  那 1:1000     52个 和    92怎么报呢      表上面只有一个空啊     

 原样         10-1        10-2        10-3        

                                                                                 Cfu/ml(g)

  1                104        52        

  2                74        92         ???    问号那里填什么

 首席大弟子认为正确的答案:(104+74+52+92)/[2+(0.1x2)x10*-2];

 用什么标准检测的?如果仅从数字上看,国标请参考5楼。SN行业标准请参考SN 0168-92条款4.5.3,计数结果应为:

((104+74)/2*10^2+(52+92)/2*10^3)/2

其实你的检测结果看起来很有问题,我怀疑你的操作过程可能有问题。

要不就是你检测的样品可能含有抑菌剂或者有样品本身有抑菌作用?你检测的是什么样品?

如果是因为样品的原因导致的检测结果,建议取” 1:1000        52个 和    92个”这个结果。

9)关于菌落总数的报告

 http://bbs.foodmate.net/thread-312149-1-1.html

 我想请问,如果10-1结果为1,0;而10-2结果为0,0。那么菌落总数报告的结果应该是5,还是<10?

 xilinxu:<10!!

8 http://bbs.foodmate.net/thread-289511-1-2.html

7 http://bbs.foodmate.net/thread-289792-1-2.html

 又一个求教菌落总数报告的.我做菌落总数测定时,1:10和1:100的平板都没长菌落,就是1:1000平板上长了一个小小的菌落,这样的情况我应该怎样报告呢?是报告为1000还是小于10啊?麻烦各位了

 1:1000是不是污染了?感觉污染可能性大,那样的话就是<10cfu/g.

 首度大弟子: <10cfu/g

 应该报<10cfu/g,那个1000的应该是检测过程污染的

6 不同的温度是稍有不同的,ISO就要求30度3天,SN要求36度两天,GB分样品,水产品同ISO,其他跟SN一样。这要看你的得到的结果差异有多大.

http://bbs.foodmate.net/thread-288887-1-1.html

我培养箱都是设定在37度的,里面放了温度计可以比较看的,而且设备是校正过的,样品当然是一样的样品,稀释也一样的,不过培养箱有的是恒温培养箱,有的是生化培养箱,不过即使是一样的生化培养箱,培养出来的细菌总数还是有差异的,不知道为什么

5 http://bbs.foodmate.net/thread-284332-1-1.html

   请教GB4789-2008版-细菌的计算方法

2008版标准中,计算方法变了,计算公式:N=∑C/(n1+0.1n2)d,请问实例中1:100两个平板分别为:232,244;  1:1000两个平板分别为:33,35;计算时:

      232+244+33+35      544

N=------------------------ = ---------=24727

     [2+(0.1×2)]×10 -2      0.022

其中红色的标记不明白?请朋友们指点,谢谢

为什么是n1是2? 

               n2也是2?

A;n1、n2分别表示第一稀释度平板个数第二稀释度平板个数,论坛里关于这个公司的讨论有很多,楼主可以找找看

A:n1,n2分别是你选择计数的相应稀释度下的平板个数,就像上面说的,如果在那个稀释度下合适的平板有一个就是1,两个就是2啦,关键是合适稀释度在计数范围内的平板数。

4 检验结果在检验结果边缘的如何报结果呀?

   http://bbs.foodmate.net/thread-284234-1-1.html

Q:今天有些郁闷,今天观察一新品的菌落总数结果,发现菌落数很多,

10-1    多不可计/多不可计   CFU/g

10-2    255/270                        CFU/g

10-3    32/39                             CFU/g

如果按照计算公式得出的结果为27000 CFU/g,因为我们的产品标准是小于等于30000CFU/g,只差一点了,我感觉第三个稀释度的菌落值都已经超标了,是不是报不合格更安全一些啊.另外请教检验结果在检验结果边缘的如何报结果呀?

A:10-2和10-3都在30~300范围内需要利用公式计算

(255+270+32+39)/(2+2x0.1)x10-2

最后结果是2.7x10-4(即27000)

A:要报结果的话就按照实际报好了,楼上说重新抽样是最好的。

一、3个稀释度多数平板菌落数都小于10怎么计数呢: http://bbs.foodmate.net/thread-279679-1-1.html

Q: 样品为酸性食品, 按照国标的方法,采用了10-1、10-2、10-3 3个稀释度,还增加了原液,4个稀释度上都有菌落生长,但菌落数都小于10,有的稀释度3个重复中,只有一皿有菌生长,或一皿没有菌落生长,应该怎样计数呢?

     按原液计数吗?3个重复间要求平均值吗?如10-1为:3、 2、 0,是求3个的平均值还是用其中两皿求平均值,表示为≤25cfu/ml,还是不求平均,用≤30表示?

BBS1:一个稀释度做两个平行样好拉,象你这个,报25,30都是没错的

BBS2:JT-B均质器(匀浆仪)适合大多数样品微生物检验制备供试液

 说明2个问题:

 第一 是操作过程有污染,要有2个平皿空白对照,证明不是操作污染;

 第二 排除第一个因素,就是样品有抑菌作用,要去除样品的抑菌作用,方法----如果是液体样品,没有不溶性固体,可采用不大于0.45微米薄膜过滤,把滤膜菌层朝上贴到培养基平皿上培养,一个滤膜上长菌数以不超过100个为好,你可以同时做原液,1:10, 1:100  三个浓度的供试液。   如果是固体或含有不溶性固体的液体,简单的方法是培养基稀释法,把1ml供试液平均加到5个平皿里,计数时把5个平皿的菌数相加就是1ml的含菌数。

 JT-B均质器(匀浆仪)适合大多数样品微生物检验制备供试液,简单,价廉,快速。

A3:四个稀释度都有细菌生长,为啥不按最低稀释度的菌落报告,而偏偏选中十倍稀释度?

A4:非常感谢各位的宝贵意见!也想过是污染问题,以稀释液做对照,3个平行有一个长,算是有污染吗?出现的是霉菌,应该增加对照的平行吗?下次实验更加注意。但做了三批都这样,用了涂布和倾注两种方法,倾注长得更少,只有个别平板有菌落生长,所以用涂布法结果计数,也认为应以原液报告,涂布用的0.1ml,以原液菌落数×10报告,倾注的温度以不烫手为标准,有时倒着一半就凝固了,用过水浴锅保温,45度也会出现凝固,琼脂用的15g/L。

 请教一下,计数是用倾注法更好吗?样品含菌少,不存在涂布不均匀,不方便计数的问题,认为涂布法易操作,所以选择了涂布。

A5:我也认为应以原液报告,因为样品接种量为0.1ml,还需×10,

A6:此过程不宜用涂布只宜用倾注:

  一、涂布不均匀,特别是霉菌计数。二、涂布棒会带走样品液中微生物。

  10-1为:3、 2、 0,应为(3+2+0)÷3*10≈20,不知你原液各皿数据是多少。

A7:三个稀释梯度都小于10。请问这正常吗 根本就是操作有问题

  我们假设以下 -1:10个; -2 -----3个  -3-----1个  如果单纯的按稀释倍数来看 浓度越小 含菌量越多 那么我是不是可以认为你的产品有问题 或者实验室不到标

A8:其中一个样品霉菌数量:

  原液:5 2 0, 10-1:0 0 0, 10-2:3 0 4, 10-3:1 2 0

  倾注也做了,我会再做倾注

二、细菌总数的问题?http://bbs.foodmate.net/thread-279704-1-2.html

Q:我做细菌总数的时候有一个结果:10倍稀释:不可计和151,100倍稀释:19和7。结果怎么计算?  755对不对?

A1:不能如此计算。回顾一下整个过程,比如你样品均质、稀释度、操作污染等都是有可能的造成。

A2:取30-300之间的数计数,结果:1500;

A3:100倍的不能用 因为不在计数范围内;

A4:

三、种菌落计数结果怎样报?http://bbs.foodmate.net/thread-279970-1-1.html,20090609

Q:突然想到这个问题:如果10-1稀释度的两个平行样,其结果为1和0,那是该报10cfu/g还是5cfu/g?按平均数来说,应该报5cfu/g。但是如果按检出准确性来说,是不是该报10cfu/g?因

为如果结果为一个菌落也没有长,也就只能报<10cfu/g,也就是说10-1稀释度的最低可信值只能到10cfu/g。

A1:首席大弟子版主:其实我觉得没啥的,报哪个都没错。

A2:我认为应该报10cfu/g.没有菌落生长的平板可以不用计的

【3】微生物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3E)菌落总数检测中的注意要点

https://wenku.baidu.com/view/512fff9076c66137ef06197e.html

2E)菌落总数的判断 

http://bbs.foodmate.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44582

1E)2011版菌落总数的问题求助大家

http://bbs.foodmate.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46294

【2】菌落总数测定问题    

1E)杏仁饼的菌落总数实验问题

http://bbs.foodmate.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72508

   操作:用生理盐水作为缓冲液,4.25g 500ml的生理盐水缓冲液,定容之后直接拿225ml作为10-1的稀释液,取9ml各两支试管做10-2,,10-3的稀释液。再用的是平板计数琼脂,按上面的量取,再加相应的蒸馏水煮沸至液体透明,然后所有的移液管,试管,锥形瓶,玻璃棒都拿报纸包好,然后在蒸汽灭菌锅里面杀菌20min。无菌操作室和房间紫外线灭菌至少1个小时。后面的过程都在无菌操作台进行。先点着酒精灯,然后拿酒精棉擦手,等到稀释液凉下来了,我就把25g的样品用研钵棒打碎,当然,样品是拿那种塑料袋装着打碎的,打碎之后我就把样品倒在225ml稀释液里面,用玻璃棒搅匀,大概搅拌1mim左右,因为没有均质的工具,所以样品液不算均匀,因此取1ml样品液的时候会有渣在里面,不过比较小。再是取样品液,因为我怕会交叉污染,所以每次取液我都会换一根移液管,多少个培养皿就用多少根移液管。打开锥形瓶和试管的时候我都会在酒精灯上面的火焰上烧一下,移液管不是一根一根包的,是集体包的,可是只有被吸的那一头露在外面,要碰到液体的还在报纸里面。然后培养皿在移去移取液体之前也会在火焰上烧一下要打开的位置,移液之后还是会烧一下再合上的,反正所有的都是这样子做的,空白的一直都没有长菌的,10-1的很多时候都是300+每个培养皿,数菌落的时候我是长在表面的数,一个个很小的白色的点我也有数,我在想这些小点是不用数吗?可是空白的是没有这种小点的,也不是样品液中的渣,因为刚做完的时候是没有的。  我真的想不明白哪里出问题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退休后,当你难过、迷茫的时候,读一读《百年孤独》里的五句话
梦中的山水田园
【美图美文 - 艺术花朵(12)】
图文:桃仁、冬瓜子治前列腺秘方
摄影:木香花的富贵与丰盈(4)
分享一个让人舒服死的沟通技巧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