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毛泽东选集》思考笔记(二)

只要步履不停,我们总会久别重逢

文/悦己

一、《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人生不同阶段读《毛选》,会有不同的体悟。其中的智慧,需要我们用人生的阅历去慢慢品味。

之前看《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只是觉得毛主席对问题的本质分析得很到位,实际研究做得很深入,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今天我再重读这篇文章我发现对我们的现实生活很有指导意义。并且文章第一句话就开宗明义,点明主旨——
团结真正的朋友,攻击真正的敌人。

在我们的生活中,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你真的知道吗?

这个问题很重要,你如何定义身边人,决定了你的格局。

举个简单的例子,很多人会把领导当做敌人,把同事当做竞争对手,把同学当成自己的比较对象。这样就很容易陷入怪圈,觉得别人都是自己的敌人。

而毛主席教导我们说分清真正的敌友。

按照这个思路,我们不妨转换一下思维。工作是竞争吗?不完全是,更应该理解成和领导、同事的合作,宗旨是合作共赢。

说话办事不要以我为主,跳出来去想一下对方想要什么?怎么团结他?怎么使事情更好、更高效完成?

如果只看到敌对、剥削和竞争,就会使敌人多多,朋友寥寥,办事完全打开不了局面。

由此可以告诉自己,遇事一个准则——我们要
朋友多多,敌人少少。

二、《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这篇文章的内容很多,但主要就提了一个关键点: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当时党内以陈独秀为首的右倾机会主义者,不愿意接受毛泽东的意见,而坚持自己的错误见解。毛泽东到湖南做了32天的考察报告,写下了这篇《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深刻而系统揭示了当时的农民问题。

整整32天在乡下和农民询问交流,上山走访,毛主席的这种求真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现在我们的互联网越来越发达,信息搜索已经变成了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却出现了更多的蒙昧者。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人,当你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他们非常习惯于用自己的经验去给你建议,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你。还有一些人特别喜欢以书为准,书里怎么说完全不经思考就直接照搬,这两种都是毛主席所批判的,他倡导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具体怎么做呢?就是当你遇到一个问题的时候,不要着急先去问别人,也不要先去上网搜索,可以自己去思考一下,问题可以以哪里为切入点?问题的关键点在哪里?先找出问题的关键点,然后再继续去拆解问题需要谁来配合?谁可以给予指导?层层递进,抓住主要问题,就可以尝试解决。

下次不妨也试试。

三、《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毛主席分析了两个原因:

1、地方的农业经济。
小农经济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自给自足,也侧面说明了它与外界沟通少,没有形成整体,是小块分裂的。

2、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分类剥削政策。
帝国主义及其代言人在忙着争利益,他们忙着争,就给红色政权留下了喘息的空间。

看似是两个原因的分析,其实其中有着大智慧。文章里说道:有些同志在困难和危急的时候,往往怀疑这样红色政权的存在,而发生悲观的情绪。

而毛主席却能够高屋建瓴,分析出中国红色政权的发生和存在的原因,因而保持乐观,清醒带来乐观,究其原因是因为能够看清本质。

同时他还深入分析了,政策的正当加之地形的有利,能够使边界地区发挥出主要的作用。这是非常厉害的一点,当时很多党内人士都建议集中在城市,而毛主席却能够一针见血,独树一帜,提出回归农村。

能够在人人都同意的情况下,做出正确的选择是很容易的,但是能够在别人都反对,却清醒地坚持己见并且获得成功,这是很难的。

可以说这一点离不开毛主席平时的深入调查,
他不仅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是身体力行,践行一件事情的对错,是以自己的所见所得为准,而不是道听途或者说尽信书。

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四、《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井冈山的斗争》

这篇文章是毛主席写给中共中央的报告,里面谈到了湘赣边界的割据和八月失败的原因,并且分析了割据地区的现状,以及讨论了军事问题、土地问题、政权问题、党的组织问题、革命性质问题、割据地区问题,内容庞杂,有理有据。

如果我们用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思路去看这篇文章,就会更加清晰。对此我有两个思考:

1.正确地认识和分析问题,是有效解决问题的前提。

可以看到,毛主席在谈到每一个问题时,都能指出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比如谈到党的组织问题时,深刻认识到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重要性,避免了根本上的路线错误。

这是一个值得学习的思路,遇到问题不要慌乱,冷静分析问题的源头在哪里,逐条捋清,找到主要矛盾,顺着找到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事情就可以事半功倍。

2.解决问题,需要思维的全面性和逻辑性。

整篇文章可以理解为“对一个问题的解决”,即基于现有形势的分析,从全局上进行把握,提出解决方案,指明未来的发展方向。

如果说认识和分析问题,是对过去的回顾,那么,解决问题就是对未来的展望。前者需要捋清思路,逐条分析,是局部的认识。后者需要思维的全面性与逻辑性,是对全局的把握,二者缺一不可。

五、《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这篇文章是毛主席为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写的决议的第一部分。里面总结了红军中的共产党和各种错误思想做斗争,学习到了很多东西,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值得拜读。

也许刚读的朋友会觉得这篇文章有点枯燥,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思路,把它理解成为一篇论述文,带着学习的思路去看会发现它的结构非常清晰,基本上就围绕着表现——问题——方法展开。

首先列出党内某些同志有哪些具体的表现,然后分析问题的来源,最后指明纠正方法。基本上每一个主义他都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并且带着很理智清晰的思路去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

这对我们的学习非常有指导意义,很多朋友说自己不会读书,读了书也不能掌握其重点,那我们就可以尝试毛主席解决问题的方法。

先根据现象去总结问题有哪些表现,紧接着通过分析问题的原因,找到多种影响因素,最后再根据各个因素,针对性地指出解决的方案。既能够清晰明了界定问题,又能够真正落实,从知道到做到。

六、《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这篇文章是毛主席写给林彪的一封信,为了答复林彪关于红军前途究竟如何估量的信,在信中他批评了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悲观思想,客观而深刻地分析了国内革命高潮不可避免地要到来,而且是迅速到来的可能。我有两点心得想和大家分享:

1.认清现实,看清自己。

文中毛主席系统地分析了六条原因来佐证他认为中国革命高潮很快要到来,其中他认为最主要的就是要正确认识中国革命的实情。

对于中国是一个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相互争夺的半殖民地这件事情,要正确想清楚。内部来看农民问题日益严重,农村起义在全国的发展会十分迅猛。外部来看,虽然中国革命的主观力量比较薄弱,但是反动统治阶级力量也是相对比较大的,所以在同等情况下要正确认识自己。

他引用了中国的一句老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虽然中国革命力量比较小,但是它的发展是比较快的。中国革命发展的道路是正确的,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也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所以只要遵循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必然性,看清本质,就会对革命形势做到游刃有余。

而如果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在慌乱的情况下做出错误的选择,多余的动作,也许会失败。正如《孙子兵法》里说到: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善于作战的人,总是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而不放过进攻敌人的机会。因此,胜利之师是先具备必胜的条件然后再交战,失败之军总是先同敌人交战,然后期求从苦战中侥幸取胜。

2.保持乐观,保持进步。


文章里有一段话让我印象很深刻:我们在红军中工作的人,一旦遇到败仗,或四面被围,或强敌跟追的时候,往往不自觉地把这一时的特殊的小的环境,一般化扩大化起来,仿佛全国全世界的形式概属未可乐观。

这段话熟不熟悉?像不像我们曾经面对疫情时的态度?从网上,从别人的口中,听说了一些片面的观点,就不断加深这样的理解,导致自己的心情不好,状态很差。

现在回想那段时间,我们除了焦虑还做了什么呢?

人们总是习惯把自己遇到的负面倾向扩大化一般化,仿佛这样就有了借口,但我现在愈来愈觉得悲观其实是因为智慧不足,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当时毛主席面临的情况比我们危急多了,危险多了,但是他却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并且能够带领中国共产党取得最后革命的胜利,
这其中的乐观来源于智慧的积累,来源于对未来清醒的认识。

在文章的最后,他还言简意赅概括了文章的主旨,他说所谓革命高潮快要到来的“快要”两个字如何解释?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实事求是,真是大智慧。

七、《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反对本本主义》

这篇文章是毛主席为了反对当时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当时没有使用教条主义这个名称,而是将它称作本本主义。

现在来看,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还是有区别的,我认真搜索了一下:

本本主义是指只注重书上的东西,任何事情在没有得到书上的印证之前都不去做。

教条主义指只注重理论的东西,任何事情在理论的框架内不能得到答案,就被认为是不正确的。

本本主义忽略了书是人写的,人可以写正确的东西,也可以写错误的东西。相对于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危害更大。因为教条主义还有一种依靠理论纠正错误的途径。而本本主义则是只要上了书,就成了伟大的真理。

教条主义忽略了理论是人的思维产生的。人的思维并不是万能的,考虑问题的时候总会有疏忽。把理论作为唯一正确的判断标准,很容易犯错误。

毛主席提到:你对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要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这一点也不野蛮,是因为你对这个问题不知道,发言便一定是瞎说的。这是极其不负责任的。所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那么怎样才能有发言权呢?就是调查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自然就会对问题有解决的方法了。调查的本质就是解决问题。这里他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

这个观点在我们的实践中确实是非常有必要的。仔细想想,不论是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是工作当中,都需要靠谱的人。靠谱体现在哪里呢?就是一个人能够对所说的话,所做的事负责任。

如果我们在工作中对接的是一个说瞎话、不靠谱的人,和你对接工作提供的内容、数据方方面面都是错的,那将会给我们的工作造成多大的麻烦呢?

所以我们不想遇到这样的人,就自己不成为这个人。

同时还要反对本本主义,做决定不能头脑一热就拍板决定,而是要结合客观的情况和主观的形式。就像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一样,并不是盲目地全盘接收,而是根据他的理论在实践中证明是对的之后,再学习。并且要随时与我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不断做实际调查,让主观意识趋向于客观。

八、《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必须注意经济工作》

这篇文章是毛主席在1933年所作报告的一部分,其中最核心的观点就是革命战争的激烈发展,要求动员群众立即开展经济战线上的运动。

对于这个观点,很多人不能理解,认为革命工作如此紧张,哪里有时间去搞经济工作?但是毛主席开篇就明确回答了:现在的一切工作都应当为着革命战争的胜利。这是主要矛盾。

他的思路非常清晰:首先是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战争的彻底胜利,为着争取物质上的条件去保障红军的供给。其次是为着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由此激发人民群众参加革命战争的积极性。再次是为了把广大人民组织起来,并且教育他们,使革命有新的群众力量。最后是为了从经济建设去巩固工人和农民的联盟,去巩固工农民主专政,加强无产阶级的领导,为着这些一切需要进行经济建设工作。

你看人家分析得有理有据,不是为了搞经济工作而搞经济工作,而是为了有条件更好地支持革命战争。

对于党内一些同志说的:等到战争最后胜利,有了和平环境再搞经济建设,他坚决认为是不对的,等待只会本末倒置。

看到这里不得不感慨毛主席的高瞻远瞩,能够看清本质,找到主要矛盾,并且能够坚定地在所有人不理解的时候,坚持自己的主张,并且获得最后的胜利。

有时候我们说少数服从多数,这句话也并不一定是正确的,
真理有时候也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因为只有少数人是足够清醒且有远见的。

九、《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这篇文章是毛主席在1934年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所作结论的一部分。全文主要讨论两个问题,关心群众生活和注意工作方法。

这篇文章是毛主席非常典型的文章,在开头直接定性指出当前阶段的中心问题和主要矛盾,并以此为突破口,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行文言简意赅,要点明确。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群众生活的问题,他指出现在的中心任务是动员广大群众参加革命战争,以革命战争打倒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把革命发展到全国去,把帝国主义赶出中国去。

大家都知道在1934年还处于战争的关键时期,中心任务的界定决定了整体的走向,而此时毛主席还没有成为领导核心,但是他却能够从大局去出发,明确提出: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这也就是他群众史观的具体体现。

“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要使广大群众认识我们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是和他们呼吸相通的,那么就得和群众在一起。”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工作方法的问题。“我们是革命战争的领导者、组织者,我们又是群众生活的领导者、组织者。组织革命战争,改良群众生活,这是我们的两大任务。”

首先问题界定得很清楚,但这并不是毛主席的高明之处,他认真研究了问题的产生,并且分析出了对策,他说:不解决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

他的对策是用切实的方法来改善工作,先进的地方应该更先进,落后的地方应该赶上先进的地方。

这很像我们在学生时期老师提出的,成绩比较优异的同学和成绩比较薄弱的同学组成互助小组,小时候我们可能难以理解,觉得耽误了好学生的时间,亦或者没有给成绩薄弱的同学留面子。

但是从效率的角度来考虑,这才是属于资源的合理划分,省时又高效。

由此我还有一个延伸的思考,很多时候在工作上,我们会觉得自己没有受到重视,明明工作也做得很好、很努力,但是为什么评奖评优轮不到自己呢?

如果我们换个角度,从领导层面来思考,怎样评选出优秀员工,是因为他最努力,最刻苦嘛,并不是,而是要看他能够做出的成绩,给单位带来的利益。高度不一样,思考的方向就会截然不同。

所以当我们觉得自己很努力,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奖励时,不妨跳出来思考一下,是否自己做的工作方向不对,永远要找到对的路,再前进。

宏观大于微观,整体大于局部,要有思考的高度。

十、《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这篇文章是毛主席在陕北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所做的报告,批评了党内那种认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和中国工人农民联合抗日的错误观点,决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他在会上指出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批判了党内在过去长时间存在着的狭隘的关门主义和对于革命的急性病。

当时的形势特点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将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毛主席提到中国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坚决的力量,而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始终摇摆。

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的策略不是批判谈崩,而要把工人、农民、兵士配合起来,团结起来,形成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

看清形势是需要各阶层的配合,当面临更大的问题,团结朋友,或者更准确说团结身边一切的资源,一致对外,就成了共识。

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里毛主席就提到: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我们革命的首要问题。我们要做的是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

读过文章,可以发现,毛主席永远都在以发展的眼光更全面、系统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日本独占中国的行动只是一个局部,它会引发帝国主义内部的反应,进而引发地主买办阶级内部的反应,又进一步扩大至反革命阵营和革命阵营,直至引发全国范围的反应,环环相扣,没有固定不变的形势,也没有固定不变的反革命阵营。

关键在于能够保持清醒的认知,不局限于一点一线,能够站在全局的高度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不设限、不固步自封,以有效解决问题为最终目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毛泽东选集》思考笔记(一)
标志思想路线成熟的一个独创性贡献
继续读毛泽东选集,向毛主席学习如何解决问题:1. 没有调查就没有
重温《反对本本主义》,毛主席手把手教我们调查研究!
没有调查,就没发言权。
【我的卧🐯湾】马誉炜|见闻与思考★圣地札记之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