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楼最强文化舌战:杨贵妃的梗,到底戳痛了谁?

红楼梦二十九回,因张道士提亲宝黛呕气,宝玉狠命砸玉,闹了一场轩然大波。到了三十回,凤姐把他两人带到客厅,向贾母汇报:

"...谁知两个人倒在一处对赔不是了。对笑对诉,倒象‘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两个都扣了环了,那里还要人去说合。”说的满屋里都笑起来。

宝黛呕气本已惊动全家。在贾母的安排下,他们和好,也成了公开状态。然而就在此刻,薛宝钗也在客厅里,她全程目睹了一个情人节特别节目。

此前黛钗之争已经进入胶着期,看着扣了环的宝黛,听着一屋子讨好似的笑声,宝钗内心是种什么感受呢?

站在宝钗的视角是这样的:无论出于男女避嫌,还是出于纠纷不外扬,她俩呕气算啥光荣事吗?贾母竟然高调处理,一家子围着宝黛哄。这还不算,那凤丫头竟公然说什么“两个都扣了环了”,还能更肉麻、更不着调点吗?明明不能见光的,你们硬要合理化,天下有这样不讲理的家吗?


01 堪比十级外语的舌战

从这里开始,宝黛钗三人发生一段唇枪舌战,前后大约七八百字。可就是这段,成为红楼梦中最难看懂的对话,虽然说的都是中国话,却比外文还难翻译。

那林黛玉只一言不发,挨着贾母坐下。宝玉没甚说的,便向宝钗笑道:“大哥哥好日子,偏生我又不好了.......倘或明儿恼了,姐姐替我分辨分辨。”

宝钗笑道:“这也多事。你便要去也不敢惊动,何况身上不好,弟兄们日日一处,要存这个心倒生分了。”

宝玉又笑道:“姐姐知道体谅我就好了。”又道:“姐姐怎么不看戏去?”

宝钗道:“我怕热,看了两出,热的很。要走,客又不散。我少不得推身上不好,就来了。”

宝玉听说,自己由不得脸上没意思,只得又搭讪笑道:“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体丰怯热。”

宝钗听说,不由的大怒,待要怎样,又不好怎样。回思了一回,脸红起来,便冷笑了两声,说道:“我倒象杨妃,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杨国忠的!”

二人正说着,可巧小丫头靛儿因不见了扇子,和宝钗笑道:“必是宝姑娘藏了我的。好姑娘,赏我罢。”宝钗指他道:“你要仔细!我和你顽过,你再疑我。和你素日嘻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跟前,你该问他们去。”说的个靛儿跑了。

宝玉自知又把话说造次了,当着许多人,更比才在林黛玉跟前更不好意思,便急回身又同别人搭讪去了。

林黛玉听见宝玉奚落宝钗,心中着实得意,才要搭言也趁势儿取个笑,不想靛儿因找扇子,宝钗又发了两句话,他便改口笑道:“宝姐姐,你听了两出什么戏?”

宝钗因见林黛玉面上有得意之态,一定是听了宝玉方才奚落之言,遂了他的心愿,忽又见问他这话,便笑道:“我看的是李逵骂了宋江,后来又赔不是。”........

基本上,大家能看懂的是1)宝钗生气了;2)因为宝玉把她比作杨妃;3)她讽刺了宝黛二人。

然而以上这几点,只是蜻蜓点水。点是点到了,不是全貌,无法合理的解释整个故事。尤其是宝钗干嘛气成这样,一个杨贵妃而已,至于吗?

书里写的宝钗,可是一向忍人所不能忍,秉承唾面自干的人生信条。宝玉“咳了一声,拿起脚来走了”,骂她“国贼禄蠹”,探春当面撵“亲戚们好,也不必死住着”,更有黛玉成天各种段子讽刺........多大的挑衅她都经历过,也没见她生气嘛!

更更更何况,这是在贾母客厅里啊!以上这段神怼怼,就发生在众目睽睽之下!

当着众人的面,无论如何她不应该保持淑女人设吗?以客居身份,如此公开动怒,尽管话里没一个脏字,但对贵族而言已经等同泼妇骂街啦。

所以这段故事最难解的,是它的火药味。读者们所理解的,只是一枚小鞭炮而已,实际上它是个巨型炸药库。

02 愤怒级别空前绝后

让我们来倒车看一看:

凤姐于这些上虽不通达,但只见他三人形景,便知其意,便也笑着问人道:“你们大暑天,谁还吃生姜呢?”众人不解其意,便说道:“没有吃生姜。”凤姐故意用手摸着腮,诧异道:“既没人吃生姜,怎么这么辣辣的?”

宝玉黛玉二人听见这话,越发不好过了。宝钗再要说话,见宝玉十分讨愧,形景改变,也就不好再说,只得一笑收住。别人总未解得他四个人的言语,因此付之流水。

1、对人情世故精透天的凤姐,竟然没听懂她们的对话。这三人的舌战得有多复杂,可想而知了吧!

2、但凤姐知道火药味很浓,所以说【这么辣辣的】。

3、【宝玉十分讨愧,形景改变】,不是失去林妹妹,也能让宝玉形景改变,这可不常见啊!可见这次舌战的巨大杀伤力。

4、【宝钗再要说话.....也就不好再说】,已经把贾母的宝贝疙瘩怼到形景改变,她还要继续轰炸的,这得有多大的气啊?

读者知道宝钗生气了,但你们知道她气成什么样吗?代入角色去感受下当时场景的尴尬。大概开天辟地以来,没人敢在贾母面前如此对待宝玉!

宝钗的火力既然如此强劲,说明这天的事真是惹毛了她,而且是大大的惹毛了她!


书中也写到“宝钗听说,不由的大怒”,这可是空前绝后的!曹雪芹不是金庸,他下笔喜怒不形于色,几乎很难找到大怒”这种形容词。

03 遭到致命奚落

宝钗搬出负荆请罪的典故,是口双门炮,要横扫宝黛二人的。因为:

林黛玉面上有得意之态,一定是听了宝玉方才奚落之言,遂了他的心愿....

可见宝钗的气来自两方面:一是黛玉暗暗得意、幸灾乐祸。另一面是宝玉奚落了她。

曹雪芹竟然两次提到奚落!

【林黛玉听见宝玉奚落宝钗】,这是从黛玉的角度看。【听了宝玉方才奚落之言】这是从宝钗自己内心想。

这就告诉了读者,杨妃之喻不是玩笑,也不是失口,而是居心不良的讽刺挖苦!

这事就太离奇了。宝玉是特大号中央空调,只要无关于仕途经济,他怎会对姐妹们明讽暗刺?

这天的事真的与众不同,每个人都打破了常规模式。

04 体丰怯热

明清时有部家喻户晓的戏曲,叫做《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宝玉的奚落跟它有关!

“体丰怯热”隐写的不是胖,而是一段戏,叫做“洗儿会”。跟秦可卿房间摆设的“安禄山掷伤了太真乳的木瓜”呼应着。

戏中安禄山奉承人意,又能胡旋舞,被赐与杨贵妃为义子。出入宫掖,上演了著名的“洗儿会”。

段极其香艳的故事,才是体丰怯热的出处!

后来安禄山被派往边庭,杨贵妃心中怀念,烦恼不已,才有了七月七夕乞巧之事。没错,她乞巧的对象不是唐明皇,而是安禄山。

这戏的第一折,她一出场先表白自己对安禄山的思念,但转眼间又投向唐明皇的怀抱邀宠。她的海誓山盟中有几分真意,人们不得而知。总之她先跟唐明皇扒灰,又跟安禄山有私情,是个不折不扣的放荡祸水。

杨贵妃跟西施并称四大美人,曹雪芹多次把黛玉比作西施,把宝钗比做杨贵妃。甚至“滴翠亭杨妃戏彩蝶”,直接上了回目名。由此,黛钗营造出环肥燕瘦的差异,令无数读者沉浸于美感中。

可惜,没多少人知道,明清时期杨贵妃的名声如何。跟西施为国献身的人设,天差地别!

作者不断用杨妃来形容宝钗,完全是赤裸裸的贬低和讽刺!就连她的胖态,明清人也感受不到性感,他们认为那是蠢笨。

05 杨国忠

在《梧桐雨》这部戏里,安禄山与杨贵妃私会,被杨国忠看出破绽,奏明皇上把安禄山派往边庭。剧中的杨国忠,在安禄山私情问题上,却是正面人物耶。没想到吧!

如此,你才能看懂宝钗说【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杨国忠的】,她依旧借着剧本说话。

好哥哥好兄弟指谁呢?假如宝钗真是杨妃,她有亲哥的,得势的外戚必然是薛蟠。那就是说,她讽刺不到他人,这话还有何意义?

所以【我倒象杨妃】是虚设说法,真实意思是:我做不了杨妃,事实明摆着的!

贾府真有个贵妃娘娘,宝玉要放在戏里就是杨国忠那一角!更关键是,贾府人一向自诩门楣高贵,常以国舅爷开玩笑。所以国舅的典故是指宝玉,也就是影射贾府。这样转一圈,把杨妃的包甩了回去。

然而《梧桐雨》这部戏演的是杨贵妃的悲剧人生,最后她遭乱马踏尸,杨国忠被乱军杀死。

如此,宝钗撂出这个火药炮,可是犯了大忌讳滴。愤怒已经令她失智,竟然不在意得罪贾府全家了。

她用了杨国忠这个梗,说明愤怒到了极点。不仅讽刺宝玉无能无用,还含着深深的恶毒诅咒。

06 金玉大战

看到这里,读者应该更加奇怪:宝玉和宝钗打嘴仗打成这样,跟发动世界大战似的,到底为了什么?

根本的根本,是因为砸玉!

张道士提亲,连谁家的姑娘都不说,哪里像提亲,分明是试探——彼时只有宝钗刚刚大张旗鼓的过了15岁生日。张道士说的小姐,条件跟宝钗全部吻合。

结果宝黛都异常烦躁,大闹一场。宝玉发狠砸玉,明明确确的证明,提亲对象就是宝钗!宝玉明白,黛玉明白,贾府人都明白。全世界人都知道了,作者就是不明写。

若是其他家的姑娘,黛玉也会心里不痛快,但宝玉却绝没理由砸玉以明志!金玉良缘已经叫嚣良久,玉就是信物,是宝钗婚姻的信物。

从宝钗的角度看,读者应该明白,砸玉其实是打她的耳光!

即便在开放的现代社会,女方若主动提亲而被拒,也是奇耻大辱。何况在古代,这样的女家闻所未闻。若躲回家也就罢了,可偏偏薛家不打算离开贾府,于是,宝钗必须继续面对拒绝自己的贾母、打自己耳光的宝玉,和很多看笑话的人。

换做一个寻常女子,绝对生无可恋。好在宝钗不是寻常女子,她的心理素质过硬的很,远胜年过半百的老妇。就在这般绝境里,她原本也能故作镇定,坏就坏在宝玉话太多了。

让我们从头来梳理这段故事:

黛玉一言不发,挨着贾母坐下,其实这样倒好。宝玉却无事忙,他的暖男体质又犯了,怕冷了宝钗,就去找宝钗搭讪。

“大哥哥好日子,偏生我又不好了。没别的礼送,连个头也不得磕去。大哥哥不知我病,倒像我懒,推故不去的。倘或明儿恼了,姐姐替我分辨分辨。”

宝玉不去薛家贺寿,里面的鼓捣捣是明摆的,他却硬要遮掩。于是宝钗回敬说“这也多事,你便要去也不敢惊动”,说得很生分了。

弟兄们日日一处,要存这个心倒生分了——他们兄弟并不常见,宝钗故意这样说,反而是种讽刺。自己先说生分话,又推宝玉说了生分话,说来说去就是彼此真生分。

宝玉吃了闷果子,转个话题问她怎么不看戏。宝钗道“我怕热,看了两出,热的很。要走,客又不散。我少不得推身上不好,就来了。”——

先前宝玉说自己身上不好,是个托词。宝钗就是要故意点破,因为她用了“推”字。所谓“怕热、要走、客又不散”也是暗讽宝玉,说他被黛玉缠住了。

站在宝钗的角度,她可不懂什么宝黛情深,她认为宝黛都是小儿过家家,俩个小屁孩的游戏。黛玉哪有我这样的成熟魅力啊?宝玉沉浸在小屁孩的世界里,那是蠢!

宝玉听懂了她的讽刺,不知脑子里哪根筋一抽,不自觉地反唇相讥: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体丰怯热。

宝钗用“热”讽刺宝玉,宝玉也用“怯热”的典故来回敬她。这个时候的宝玉,难得一见的针锋相对。

杨妃的典故瞬间对宝钗造成巨大打击。为啥呢?

因为宝钗曾热心选秀,即便走女史路线,最终目的还是要当皇帝的女人。没当上,才选择了金玉良缘。这跟杨妃的一边邀宠一边私通,颇为类似。

不知宝玉说话时是否想到这么多,反正宝姐姐是想到了,所以她勃然大怒。被戳到最最最痛点上!待选失败是她的痛点,提亲失败又是痛点。

事业的无望、婚姻的不顺、借居的尴尬、外界的嘲笑白眼、贾母的不讲道理、凤姐的火上浇油、黛玉的幸灾乐祸........本已隐忍了无数无数的痛,全在宝玉这句话里炸开了锅。

07 火力升级

这一炸可不得了,炸爆一座核电站!

待要怎样,又不好怎样。回思了一回,脸红起来,便冷笑了两声,说.....

请品味下这个过程,她不是瞬间发作的,是【回思了一回】,有段时间差的。以她平日说话的谨慎训练,这段时间足够她想到一切后果。

从激怒,到回思,到冷笑,前因后果都想到了。动过脑筋才说出来的。

所以说,她用杨国忠的梗讽刺宝玉,不惜得罪贾府全家,实则是对贾母凤姐的一次狠命反击!颇有拉下脸皮痛骂之感。

能把宝姐姐的的热毒逼爆炸,可真不容易啊!千年一遇。

炸都炸了,后面当然就收不住了。她声色俱厉的斥责小丫头靛儿:

“你要仔细!我和你顽过,你再疑我。和你素日嘻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跟前,你该问他们去。”

这是什么意思呢?素日嘻皮笑脸的那些姑娘,当然是指黛玉。大怒后的宝钗,急于跟宝玉撇清一切关系:我不认识你,我跟你不熟,我跟你没玩过,你凭什么来对我评头论足?想犯贱啊,去找你的那不要脸皮的同伴去。

在她眼中,宝黛不是相爱,是一丘之貉。

不过这段故事里有个超大BUG:靛儿找不到扇子,明明一屋子人,她为什么偏找宝钗要呢?按说宝钗一向端庄持谨,靛儿要找的人,要么惯爱藏掖东西,要么恶作剧大王,都不像宝钗啊。

曹雪芹这样伟大的作家,不会硬编而编。所有的BUG,都有应和之处:靛儿的名字,一看就是怡红院的下等小丫头,跟坠儿呼应着。而怡红院下房里找不着铅笔,说莺儿拿走了,又是一个呼应。宝玉不认识小红,宝钗却深知其底细,又是一个呼应。晴雯说,宝钗有事没事来坐着,又是一个呼应。

总之看曹雪芹的作品,就像福尔摩斯探案一样有趣。

一旦你探明背后故事,会发现又一层好戏:宝钗平日里,就是跟丫头“嘻皮笑脸的姑娘”,否则靛儿无论如何不该有此行为。呵呵,这可不是自己骂自己吗!

08 负荆请罪

金玉两人大战了一百回合,黛玉一直都是旁观,还没参与。到宝钗说“嘻皮笑脸的姑娘”火药终于燃到黛玉了。书上说:

才要搭言也趁势儿取个笑,不想靛儿因找扇子,宝钗又发了两句话,他便改口笑道:“宝姐姐,你听了两出什么戏?”

黛玉原意,是再把话题拉回清虚观,说说提亲的好戏。宝钗当然秒懂,她早就等着接黛玉的剑呢!

她是这样想的:我知道你要说提亲这事,你以为这是我的丑,可你不也有丑事?你们俩公开呕气算怎么回事?

她用李逵宋江挖了个《负荆请罪》的坑,直男宝玉果然眼都不眨的跳进去。按理说负荆请罪,是知错能改的意思,那不是善莫大焉吗?廉颇蔺相如是文武名将,这个典故为什么能把宝黛说的脸羞红呢?

这就是汉语的博大精深了。廉颇是一介武夫,负荆无妨,宝玉是翩翩公子,裸背负荆成何体统?更关键是这个典故用在男女之间,那就是直接骂人,暗指两人已赤身相见。

读者若迷在李逵宋江上,就别想看懂了。廉颇蔺相如的典故,看似冠冕堂皇,实则也包藏祸心。黛玉生在那个年代,不可能不恐惧礼教规则,她的出身和教养,注定了她受不了道德批判。

她和宝玉之间的很多事情,当时只是出于真情流露,过后一旦反思,往往有很强的道德压力,所以成天生病。何况再遭人指摘?

文人和商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道德自律感太强、自我批判意识太强。宝钗正是拿准了黛玉这一弱点!她后期接近黛玉、降伏黛玉都是用的这一招。

但是的但是,宝黛两人真没赤身相见过。反倒是宝钗不久后,便要上演探望光腚男的好戏了。

09 生姜收尾

这场世纪大战,最终在凤姐的生姜玩笑中结束。

生吃姜蒜,历来为贵族所不齿,是最下等人的做派。凤姐问谁吃生姜,看似面朝三人,可整个事件里拉下脸皮不顾一切的只有宝钗。所以,生姜讽刺了谁,谁知道咯!

别人总未解得他四个人的言语,因此付之流水。

客厅里如此混战,就算大家再听不懂,光看情绪变化,也知道发生了什么。所以最后这句,是作者欲盖弥彰的手法,跟袭人当初云雨后“幸得无人撞见”一个手法。

没人撞见,结果还不是人人皆知。总未解得,便是全家人都看透了三角大戏!之前金玉良缘的箴言,或许还骗住几个傻瓜宝宝,经过这次提亲、拒亲、呕气、舌战,如果还不明白咋回事,那就太奇葩了。

曹雪芹有种特长,爱把输写成赢,把悲写成乐。表面看宝钗在舌战中大获全胜,可实质上,却是把伤口扒给众人看,自己伤的更重了。

也许你不信,可是个把小时后,贾府就发生了金钏事件。王夫人一反常态的暴怒,如果不是提亲被拒,加客厅舌战的双重失利,能积攒那么多火吗?

一环扣一环的悲剧,一个又一个的背锅侠,不过就是为了王夫人的那点执念。

10 结论

我知道,一定有人说我过度解读。近视眼不会承认透视眼看到东西,无他,因为真的看不到嘛。

但我想提醒读者们:这是全程别扭、误解频发的一天。宝玉无论说什么都不对头,宝钗一次又一次怼他,跟平时的她真是大相径庭了。

如果说此前没发生点什么,是不是太说不过去?如果提亲跟薛家无关,那宝黛呕气也罢、和好也罢,宝钗何必如此,她不应该再贡献点打趣的笑料吗?

一直有人不解,卓语你跟宝钗有仇吗,干嘛每篇文章都黑她?呵呵,我干嘛要跟她有仇呢,她是虚拟的,我仇她什么?

只不过,世间永远有美丑善恶的对立。身上有疾病,忌医讳病那是傻瓜。宝钗这类人就是我们文化里的疾病。

她们善用道德包装自己,人前冠冕堂皇,人后龌龊不堪。说出话来头头是道,干起事来唯利是图。咋一看精明机巧,人缘通达,貌似人生赢家;细一品却事事败北,损人害己,蠢不可及。

曹雪芹不过是用了极高明的写法来骂他们而已。

#红楼梦# #薛宝钗# #奇葩亲戚# #婚姻与家庭# #杨贵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薛宝钗被贾宝玉比作杨贵妃,宝钗为什么会大怒?
温婉大度的薛宝钗炸毛了,秒变林黛玉,挖苦贾宝玉、诅咒元春、讽刺宝黛,够狠
薛蟠过生日,让薛宝钗露出真面目,贾母不同意金玉良姻确实有原因
贾宝玉夸宝钗像杨贵妃,宝钗为什么要发飙?
红楼梦:贾母明知宝玉和黛玉相爱,却不成全他们
宝玉、黛玉和宝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