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纪伯伦:我曾七次鄙视自己的灵魂
如果用一样物体来形容“人性”你会想到什么呢?

我们自小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到了“人性”的教育,从最开始的“人之初,性本善”,到“性恶论”、“无恶无善论”、“有善有恶论”,再到后来的“人性复杂论”、“人性善变论”......

每个人对“人性”都会有自己的看法,或好或坏,或善或恶,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之分,只有立场不同。无论此刻的你对人性有什么样的看法,都无关大局。看法总是会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改变。

现在请把你对人性的看法搁在一边,随我看看纪伯伦对于人性有什么样的看法吧!

《我曾七次鄙视自己的灵魂》

第一次,当它本可进取时,却故作谦卑;

第二次,当它在空虚时,用爱欲来填充;

第三次,在困难和容易之间,它选择了容易;

第四次,它犯了错,却借由别人也会犯错来宽慰自己;

第五次,它自由软弱,却把它认为是生命的坚韧;

第六次,当它鄙夷一张丑恶的嘴脸时,却不知那正是自己面具中的一副;

第七次,它侧身于生活的污泥中,虽不甘心,却又畏首畏尾。

这首诗是 纪伯伦以“自己的灵魂”为名,看穿人性所共有弱点的一首诗。诗句简单有力发人深省,督促人们拥有更高的精神境界,呼吁人们涤荡自己的灵魂,唾弃丑恶,追求高尚。

看到这里,如果你对纪伯伦本人想要有所了解,就随我走近纪伯伦进一步了解位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阿拉伯文学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的世界!

01

早年生活

纪伯伦出生于黎巴嫩北部省的一个小山村贝什里 ,父母在马龙教派教堂为他洗礼。他的父亲名叫哈利勒·纪伯伦,最初职业是药剂师,后来成为负责征收牲畜税的乡官,对工作恪尽职守,但因为无法面对生活的压力而以嗜酒作为逃避,以至于一家人生活日益窘迫。在纪伯伦的印象中,父亲经常喝醉回家,并且借着醉酒对家人十分粗暴。纪伯伦与父亲的关系也日益紧张。1891年哈利勒因为欺诈案被人诬陷而入狱,他们的房子和财产也被没收。纪伯伦的母亲卡米拉决定去跟随她的哥哥去美国。尽管1894年,哈利勒无罪获释,但是卡米拉依然下定决心要去美国

卡拉米携子女于1895年到达美国波士顿,随后定居在位于波士顿种族混杂的南端区边上的叙利亚移民聚居区奥利佛。他们一家生活艰难,靠着卡米拉沿街兜售物品维生,一年后他们开了一家小干货店维持生计。

02

涉足美术

1895年9月,12岁的纪伯伦进入奥利佛附近的一所移民学校奎西中学学习,在这里他接触了西方文化。在校期间,纪伯伦表现出了的极高的绘画天赋。

(纪伯伦绘画作品《母亲》)

(纪伯伦自画像)

03

文学生涯

(1898年的纪伯伦)

1898年9月至1902年4月,纪伯伦返回黎巴嫩的贝鲁特学习阿拉伯语言文化知识;1903年返回美国后,纪伯伦开始以每周2美元的报酬在纽约阿拉伯文报纸《侨民报》上陆续发表一系列短篇散文,这些文章不仅给生活困顿的纪伯伦带来了实际的物质帮助,而且使他开始在美国的阿拉伯移民读者中赢得声誉。

1904年5月,在波士顿画廊举行首次个人画展,其中《灵魂皈依上帝》与《痛苦的喷泉》等画吸引了马尔莱布鲁街女子小学校长玛丽·伊莉莎白·哈斯凯尔,两人自此结为挚友。

1905年,出版《音乐短章》;1906年,出版短篇小说集《草原新娘》。这两篇作品进一步扩大了纪伯伦在美国阿拉伯移民读者中的影响。

1907年,发表短篇小说集《叛逆的灵魂》,该书发表后,土耳其政府宣布其是“危险的,叛逆的,毒害青年的”,在贝鲁特中心广场当众焚烧此书,纪伯伦被定下叛逆分子罪名。

1908年7月1日,在挚友玛丽的资助下,纪伯伦前往巴黎学习绘画艺术,居住在巴黎先锋派艺术家聚居地蒙马特高地,感受了先锋艺术狂放自由的精神;期间,纪伯伦从威廉·布莱克、尼采、卢梭、伏尔泰的作品中汲取营养,为后期的文学创作作了思想储备。

1911年5月,出于事业发展的考虑,迁居当时美国的新兴文化中心纽约,并居住在纽约的艺术家聚居区格林威治村;同年冬天,其阿拉伯语小说代表作《折断的翅膀》出版,并被誉为“阿拉伯文学新运动的开端”。

1913年(一说1914年)4月16日,《艺术》杂志主编纳西布·阿里德汇集了《泪与笑》全集出版。

我不想用人们的欢乐将我心中的忧伤换掉;也不愿让我那发自肺腑怆然而下的泪水变成欢笑;我希望我的生活永远是泪与笑;泪会净化我的心灵,让我明白人生的隐秘和它的玄奥;笑使我接近我的人类同胞,它是我赞美主的标志、符号;泪使我借以表达我的痛心与悔恨;笑则流露出我对自己的存在感到幸福和欢欣。

我愿为追求理想而死,不愿百无聊赖而生。我希望在自己内心深处,有一种对爱与美如饥似渴的追求。因为在我看来,那些饱食终日,无所事事者是最不幸的人,不啻行尸走肉;在我听来,那些胸怀大志,有理想,有抱负者的仰天长叹是那样悦耳,胜过管弦演奏。

——《泪与笑》

1915年任叙利亚难民救济委员会会长 。1916年,纪伯伦与文学家米哈依勒·努埃曼结交。1920年4月,“笔会”正式成立,纪伯伦当选为笔会会长;5月20日前夕,在科学技术学会发表演讲。8月中旬,出版《先驱者》。

1921年后,纪伯伦开始主要用英语进行文学创作,同时也进入了他文学创作的高潮期。

04

巅峰时期

1923年5月8日,尤素福·托玛·布斯塔尼在埃及为纪伯伦出版《珍趣篇》。6月16日重印《珍趣篇》。9月3日及17日中国《文学周刊》杂志分别发表茅盾从《先驱者》中选译的五篇散文诗:《批评家》、《张雪白的纸说》《价值》《别的海》《圣的愚者》;同年,在纽约克诺夫出版社出版《先知》。1924年,穆罕默德·托基丁搜集其文章在埃及出版文论集《在文学世界》。其后,陆续为各界名流画像,包括威廉·萨默塞特·毛姆等人。其绘画作品相继在各地展出。

1926年,正式发表《沙与沫》 ;开始写《人之子耶稣》,18个月后完成,并参与印度人苏尤德·候赛因主持的《新东方学会》杂志,为其撰稿;同年,纪伯伦应邀出任纽约《新东方》(The New Orient)杂志的编委。

1928年,完成《先知园》,开始写《流浪者》《大地诸神》;同年夏天,《人之子耶稣》完稿。秋季在波士顿出版,被称为纪伯伦福音

05

人物逝世

1929年,纪伯伦健康状况恶化,并将大部分时间用于绘画、著述、校订等方面 ;同年,开始构思论威廉·莎士比亚、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巴鲁赫·斯宾诺莎和路德维希·凡·贝多芬的专著。

1931年4月10日,因肝硬化和肺结核而逝世于美国纽约格林威治村圣芳心医院,享年48岁;8月21日,灵柩运回黎巴嫩,首都贝鲁特举行迎灵仪式;8月22日,送葬行列把遗体送回故乡,葬于贝什里圣徒谢尔基斯修道院内。

(纪伯伦故居)

纪伯伦的墓志铭为:“我就站在你的身边,像你一样地活着。把眼睛闭上,目视你的内心,然后转过脸,我的身体与你同在。”

06

人物评价

纪伯伦是最早从东方吹来的风暴,横扫了西方,但它带给我们海岸的全是鲜花。——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评

纪伯伦是贫苦出身,他的作品更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在讲为人处世的哲理,于平静中流露出淡淡的悲凉。——中国文学家冰心评

纪伯伦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极度真诚......和他对人类的信念。——美国女诗人基卜丽亚评

07

写在文末



在了解了纪伯伦后,我们回到开头的问题:人性像什么?

其实,人性最像的应该是“天平”。终其一生,在善恶之间摇摆,永远没有绝对的平衡,就像佛说的:“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善恶只在一念间,也只在天平摇摆的一瞬间。

无论你在纪伯伦的《我曾七次鄙视自己的灵魂》中有没有找到自己的影子,大家既然生而为人,还是应该向往真善美,向往更高的人生追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纪伯伦 | 我曾七次鄙视自己的灵魂
纪伯伦的绘画
纪伯伦
图说:我曾七次鄙视自己的灵魂---纪伯伦
人物▎纪伯伦:我曾七次鄙视自己的灵魂
纪伯伦---罗丹的诗人弟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