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专访于一凡 :居家适老化改造与老年宜居空间
 看产业 见未来 

社区的老年宜居空间

近几年,一档关于居家改造的栏目《梦想改造家》非常火热,其中有多期栏目都涉及了小空间的居家适老化改造,中外设计师在节目中发挥了各种奇思妙想,巧夺天工,为老年人家庭提供了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

近几年,各地政府也都在这个居家适老化改造方面投入了不少的物力和精力,来推动居家适老化改造,甚至出台了不少标准。从我个人的理解来说,适老化改造的场景不仅仅停留在居家,结合“9073”的养老政策,社区公共空间的无障碍设计以及老年友好的宜居空间设计也很关键。

正因如此,本次AID 养老峰会上,我们邀请了两位嘉宾基于“家庭”与“社区”两个场景的适老化改造进行专场分享。今天先为大家带来一篇来自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于一凡教授的专访,一起来听听她对于无障碍改造、老年宜居空间的一些看法与心得。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于教授的心得与体会,记得阅读原文报名参加AID 养老峰会报名!

Q1.国内一直在倡导无障碍设计,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看到的无障碍设计其实都非常有限,那么从您的角度看,国内社区空间整体的老年宜居环境水平如何?

根据2015年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1/1000抽样调查数据,44.7%的老年人认为在社区活动存在不便,65.4%的老年人认为社区设施不齐全,60.6%的老年人认为社区服务不完善。其中,越早建成的住房,居住环境的不适老问题越显著,如缺乏无障碍设计、环境设施和生活设施不足等。建成时间较晚的住房在基础生活设施配套标准方面普遍优于早期住房,然而由于在适老化居住环境设计领域尚未形成基本共识与相应的法规基础,居住环境的老年宜居水平亦不尽人意。

究其原因,由于以往认识和准备不足,目前我国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的建设严重滞后于增长的需求和实践的探索,尚难以为老年宜居环境健康发展提供引导和支撑,我国老年宜居环境建设任重而道远。

Q2.这几年“城市更新”的话题比较热门,您觉得“城市更新”和“适老化改造”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上世纪50、60年代,全球性的婴儿潮和经济复苏带来城市建设的持续拓展式增长。至今半个多世纪已经过去,人口结构和建成环境的老化其实是相伴而生的,可以称之为人口和环境的“双老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更新”和“适老化改造”本质上是同一个问题。差别在于,前者的让内容和关注的对象更加广泛,后者更加侧重当前的社会焦点问题。

Q3.作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教授,您觉得国内在适老化建筑设计方面的专业教育方面的建设如何?

根据年龄差异满足使用者多样化的需求,是建筑和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然而我国的城市住房建设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进入大规模建设时期,住房数量的严重短缺使近30年来的住房建设难以针对人群的差异化需求进行精细化的设计和配套,迄今尚未形成基于生命周期的包容性设计共识。不过,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在硬件和软件方面的不足正在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建筑与规划设计领域的高等教育也正在不断加强相关的内容。

就同济大学的情况来看,以专业教师和科研人员为主的研究成果近年来不断推陈出新,在现状调研、技术创新、辅助决策等方面为推进城乡适老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事实上,全面推进“老年友好城市”的建设不仅意味着为老年人塑造友好、支持、尊重的物质空间环境和社会环境,也是为全体人民提供促进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机会,对于处于人口老龄化加速期和城镇化转型发展期的中国城市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也是本世纪我国建筑、规划高等专业教育的的核心目标。


Q4.今年以来,在过去往往被人吐槽“只不是字体放大”的互联APP都迎来了适老化设计潮,去真正实现在功能上的适老化。那么您觉得在公共空间、家庭环境中,适老化设计的核心理念应该是什么?

宜居的字面含义是适合居住。196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宜居的环境是指能够满足人的居住需要的,安全、健康、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对老年人而言,以安全性、健康性、便利性和舒适性四个原则为核心认识适老化设计的内涵,有助于明确行动的方向,把握实施的效果。

1.安全性:

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保证老年人在行动、感知能力逐步下降的情况下仍能够安全地从事各项生活活动。提高安全性的手段包括采用技术措施消除环境安全隐患,减少或避免事故的发生;也包括提供各种预防、应急系统支持以提升老年人的安全感。

2.健康性:

健康性指的是居住环境的建设和管理阶段为老年人保健、养生、精神愉悦所做的努力。提高健康性的手段包括营造良好的卫生条件、提高物理环境的舒适性,以及创造良好的出行环境和交往空间,促进老年人的健康行为。

3.便利性:

便利性主要体现为老年人各项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和水平。提高便利性的手段包括提高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和可达性,易于完成各项日常生活活动并获得需要的支持。

4.舒适性:

舒适性是有助于老年人感觉舒服、放松和愉悦的环境特征。提高舒适性的手段包括提高环境的美观、整洁程度,合理安排服务设施和休憩设施,提高居住环境对老年人不同阶段需求的适应能力等。

Q5.您认为我国居家适老化改造的现状和主要难点有哪些?

从上海市的适老化改造经验来看,目前具体实施的改造方案主要有三类:

①安全性改造,包括更换室内老化或裸露的电气线路,并配置安全插座;更换室内严重锈蚀或即将损坏的水管、煤气管和软管;更换损坏的门锁;更换破碎窗玻璃;更换严重老化的热水器、煤气灶等设备。

②无障碍改造,包括平整易绊脚的地面;在浴室、厕所里安装安全扶手;铺设防滑地砖;扩大居室门框;改建厨房间操作台。

③整洁性改造,包括更换旧式水龙头;更换老旧灯泡,安装节能灯;粉刷居室屋顶及室内墙面;油漆门窗;做简易且实用的储物柜。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尽管改造项目使部分老年人家庭受益,但在改造措施与需求之间的匹配性以及改造资源分配的公平性等方面也暴露了不少问题。首先,改造工作接近于简单装修,改造后的适老性能提升不显著。其次,各街道和居委会选择改造对象时缺少明确的标准,且“一户一本”的改造方式较难均衡受助家庭实际获得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也引起了居民间的矛盾。上海实践表明,基于匮乏的改造资金和普遍存在的改造需求,现阶段的适老化改造很难实现“一步到位”。较为可行的途径是在对既有居住环境共性需求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对涉及基本安全的事项予以分类实施、统筹改造。对于部分老年人家庭的个性化改造需求,可在评估的基础上申请政府补贴、无息贷款,或直接由老年人家庭出资,通过社会组织或市场途径予以解决。

我认为目前亟待克服的难点问题主要在于突破改造资金困境、提供友好的政策环境和完善相关技术体系三个方面

首先,需要突破改造资金的困境。

根据我们对老年人适老化改造意愿的抽样调查,上海市老年人认为自己的住房需要适老化改造的约占总数的80%。如果以每3万元改造成本计算,共有120万户待改造家庭,约需改造资金360亿元。如此庞大的改造需求显然无法通过单一公共财政的投入予以满足,而完全依靠市场解决又不符合我国老年人收入水平普遍偏低的实际情况。

我认为,政府一方面应适当提高公共财政的支出比例,直接用于促进适老化改造的实践;另一方面应加紧研究制订多元的投入计划和相应的监管措施,为适老化改造提供稳固的政策环境。譬如,结合我国国情开辟包括公共财政、福彩公益金、保险金和社会资金共同构建的资金渠道,通过积极宣传、政策优惠的方式,增强企业事业党委、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对老龄事业的投资或捐赠。此外,促进民间资本投入社区、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为民间资本的发展创造宽裕的政策环境也是推进适老化改造的重要内容。

其次,为适老化改造提高友好的政策环境。

既有居住环境的适老化改造是老龄化社会和政府为满足社会发展和民生需要而采取的公共行动。要完成这一公共行动,需要明确政策执行的主体、政策执行的对象、政策的资源和运行机制。公共政策指导下的适老化改造不是随意、随机的行动,而是在特定经济、社会制度框架下采取的制度化行动,需要对执行过程做出制度化的安排:包括按照适宜的方式调动所需资源,为特定的对象提供相应的服务,并通过技术标准规范服务的质量。

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发达国家大多已形成较完善的居住建筑适老化改造事业发展的法律和法规体系,包括落实改造实施和监管的责任主体,明确适老化改造的资金来源,形成从评估、设计、施工、部品研发到工业化生产等环节的服务链,以便为适老化改造的开展提供实施保障。

第三,建设适老化改造的技术体系。

根据我们对全国12个省、直辖市老年服务相关地方法规与技术政策的分析,目前老年宜居环境的关注要点多主要集中于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对居家和社区适老化内容普遍缺乏政策引导和技术规范。尽管2012年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提出“推动和扶持老年人家庭无障碍设施的改造,在规划、设计、施工、监理、验收、运行、维护、管理等环境加强相关标准的实施与监督”的要求,并提出将老龄事业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但从现有适老化改造工作推进的规模与效果来看,还远远不能满足规模巨大的居家、社区养老需求。较早开展适老化改造的城市则在工作推进过程中遇到了不同程度和不同形式的阻碍。

为此,近10年来同济大学团队先后配合国家老龄委、住建部和地方规划与建设部门,先后完成了《老年宜居社区评价体系》、《社区、居家适老化改造技术体系》等研究,提出了针对住房、外部环境、服务设施等开展适老化改造的技术体系,并参与了老年友好城市相关政策的顶层设计工作。

AID 养老峰会 :养老行业全链接峰会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一年。在过去的8年时间里,中国养老产业在摸索中前行,涌现出了多种创新的养老服务模式,尤其近几年,随着产业愈发成熟,政策进一步完善,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供给模式逐渐清晰。

为进一步厘清行业现状及发展瓶颈,探索未来产业发展路径,上海市民政局将携手多方合作伙伴于6月9-10日期间共同举办“2021上海国际养老服务产业高峰论”、“2021中国养老机构发展高峰论”。两场论坛将邀请业内三十多位具有实践经验的嘉宾从“国资养老”、“智慧养老”、“适老化改造”、“家庭照护床位”、“金融支撑”以及“运营提升”等话题,总结过往经验,探讨未来趋势,与所有与会嘉宾分享智慧,助力产业发展繁荣,把握“十四五”时期的养老产业新机遇,助力行业新发展!

在AID峰会举办期间,不仅有两场内容精彩纷呈的高峰论坛,还会举办多场配套活动以及一场国内养老产业具有深刻影响力的产业展会,在论坛上博采众长的同时,亦能看到行业内各类产品及服务,真正做到“看产业,见未来”!

阅读原文或识别上方二维码直接报名

议程看点

十四五养老新趋势、新机遇

适老化改造:家庭改造和公共空间优化

康养社区的投资逻辑与策略

国资养老的实践案例与思考

互联网 养老的数字化服务

医养与康养融合发展

家庭照护床位政策的实践经验

数字货币时代金融与养老的服务探索

认知症护理及运营

养老人才培养的路径

能落地有实效的数字化机构运营

新建机构的定位、规划与功能模块设计

养老机构去化的营销宝典

养老机构运营能力提升

青年养老人的思想汇

40000多平方养老行业全产业链展示

多领域的养老行业实践者发声

目前已经确定的演讲嘉宾及公司:

黄丽珍 国投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于一凡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教授

张婕 华康健康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兰波 保险康养产业联盟首席高级顾问

张洁 深圳市银幸现代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运管中心副总经理

封吟颖 全程玖玖健康服务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罗日军 交通银行上海分行创新发展办公室总经理

蒋斌 上海农商银行金融部副总经理

龚健 上海乐亲健康管理有限公司项目建设中心总监

吴隽雯 美瑞魅力花园市场营销总监

洪立 北京乐芭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姚慧 法国爱默智中国区总代表

郭琪 上海健康医学院康复学院院长

关延斌 上海暖心窝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创始人

张惠琴 上海人寿堂文锦护理院

乔毅皓 杨浦区社会福利院副院长

周国荣 上海地产养老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市场拓展部经理

中国电信上海分公司

海通恒信国际融资租赁股份有限公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老旧小区怎样改?范本来了
马上分享 | 小成本适老住宅改造
家庭适老化改造问题与对策分析
中国居家养老住宅适老化改造实操与案例
居家适老环境设计(序篇)I 连载
适老改造 || 适老空间—居家养老才是人间真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