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称句:让文笔更优美
再点右上角的“...”设为星标
不再错过你想看的内容

朝看晨鸟啼柳绿,夕看晚霞染山红;

晴看日丽天高远,雨看船行水迷蒙;

春看雏燕吻桃红,夏看荷风剪莲舟,

秋看风凉月如钩,冬看雪白洁如玉。

太美了!这就是对称句,美得不可方物。

对称句为何美?

什么是对称句?如何写好对称句?

为你一一道来,希望能帮你提升文笔。

 感兴趣的,可在文末自取练习题。

01  

对称句为什么那么美

哪里显文采,哪里就有对称句。

散文、小说、论说文中总有它靓丽的身影,对称句绝对是好句子的颜值担当

对称句至少藏着三重美:

(1)形貌美

前一句与后一句,字数相同,一一对应,形似双眉,精致玲珑。

在人们眼里,对称的东西具备一种特有的美。

人体、双开门、竹筷、耳环……对称与美,如影随形。

对称句,如同并驾齐驱的两匹马,成双成对。

(2)音韵美

读起来朗朗上口,音韵和谐,如同山涧的泉水叮咚,叶底的黄鹂鸣啭。

老少咸宜,男女皆爱。

演讲时,来几句对称句,即刻惊艳四座;闲暇时,读一读对称句,也能愉悦心情。

(3)情景美

那些描写景色抒发情感的对称句,藏着一股淡雅之美,好似梅兰菊的芬芳。

晴看日丽天高远,雨看船行水迷蒙;你不但能从中看见天高日丽和阴雨行船的美景,更能体会其从容舒缓的心情。

(4)情理美

对称句,不仅擅长表现美景与情感,说理也不在话下。

比如: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把良言和恶语并举,道出了良言使人温暖,恶语使人心寒的道理。

不仅说理透彻,而且好记易懂,富于美感。

(5)变化美

细心的你,一定发现了,对称句并非呆板固化的,在整齐的句式中又显露着种种变化,不得不令人赞叹。

朝看晨鸟啼绿柳,鸟儿啼叫,这是诉诸耳朵的听觉;夕看晚霞染山红,晚霞飘红,这是诉诸眼睛的视觉。

从声音到画面,从柳绿到山红,多么美妙的变化!

02 

什么是对称句

究竟什么样的句子可以称为对称句?

两两对举出现,而字数和结构不要求完全相等或对称,不要求完全工整的句子,就可以称为对称句。

或许你已经明白了,对偶句是一种特殊的对称句。

而如今,我们写语句可以灵活一些,不那么完全对称的句子也可算作对称句,这就有利于大家大显身手,发挥自己的才华。

因此,对称句可分为:

(1)严格对称

古诗句中的对偶,或者说对仗就是了。

比如: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晏几道《鹧鸪天》

舞,动词。歌,动词。前后一一对应,动词对动词。

低,形容词;尽,形容词,前后对应。

杨柳对桃花;楼心月对扇底风。

严丝合缝,对仗工整。漂亮!

组合起来,描述了歌舞宴会使人沉醉,以至于通宵达旦的情景。

这两句诗没有一个字提到那位舞女多么妖娆多姿,但是整幅画面却向我强烈暗示了舞女太美了,让作者着迷。

你说这样的对称句美不美?

(2)宽松对称

现代文,尤其是散文,行文潇洒自如。

语句也更加灵活自由。

对称句不再像古诗词中的对偶那么严格。

比如:

擎一支旌节,他怀抱汉匈和睦的夙愿,奔走于茫茫大漠;扶一阵驼铃,他阔别长安的歌舞升平,游荡于寒沙衰草。

其中,前一个分句的“怀抱汉匈和睦的夙愿“与下一分句的“阔别长安的歌舞升平”并不是严格的一一对应。

这样的对称,就是宽松对称。

但它同样具有美感。

写对称句,不仅能提高我们锤炼语言的能力,还可以锻炼写作所需的高度概括能力。

03 

如何写好对称句

要写好对称句,平时要多注意积累常用的词句,多咀嚼模仿经典对偶句写法。

技巧运用上,注意以下三点:

(1)运用联想拓宽思路

描写事物时,想一想与之相反、相对或相同的其他事物,这样就可以打开思路。

比如:

站着,他是一座山,挺起千年民族的脊梁; 坐着,他是一尊佛,念着万载风雨的沧桑。

先描写他站着的巍峨雄姿,接着可以想象一下,坐着呢?或者行走呢?这样一来,思路打开,对称句就呼之欲出了。

站着,他是一座山。

坐着,像什么才能与“一座山”相对应?

一尊佛,对了,这样前后的内容都能给人十分威严,令人尊敬的感觉。

如果是正反对比描写,那就想一想相反的形象,同样也能写出对称句。

(2)先选定相对事物,再选用恰当词语

也许你会说,我知道对称句要一一对应,可是怎么才能做到?

别急。

选定事物,选对词语。

八字口诀,先拿去收藏好。

解释一下,选定事物后,对应地去写其状态、特征等。

选用词语时,应尽量选用词性与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语。

例如:

上句如果是“同顶炎炎烈日”,那么构思下句时,便可由“日”想到“月”,以“月辉”对“烈日”;

这一步,你已经做到了选定事物。

然后再写其特征。

要想象一下你所描述事物的特征,用准确的词语概括出来。

既然“烈日”是“炎炎”,那么“月辉”呢?

也要用一叠词概括,常形容明月的“皎皎”即可入选;

再给“顶”这一动词,选一可与“月辉”相搭配的动词,即可完成这一对称句了:

月光柔和,我们可以用沐浴的“沐”。

共沐皎皎月辉。

组合起来就是:同顶炎炎烈日,共沐皎皎月辉。

怎么样,不难吧。

(3)既可句与句之间对称,又可句子内部成分对称

对称句的“对称”,可灵活处理。

你让句子与句子对称,可以;

你让句子内部成分互相对应,也行。

比如:

我仿佛置身于一幅多彩而圆润的油画之中。树,轻拂着;草,摇曳着。身旁是深邃的回廊,宁谧的曲径。近处,一边是夕阳中闪着金光的梧桐树,一边是蓝天下散发着清香的翠竹林。远处还有流光溢的喷泉和绚丽缤纷的花坛作为点缀,此情此景,谁能不醉?

其中,“树,轻拂着;草,摇曳着。”这个句子,就属于句子内部成分的对称:

树和草对称,轻拂和摇曳对称。

简单,且颇具美感。仿写也不难。

写在最后

对称句,可用来描写景物,抒发情感,也可用来描摹事物,论说道理。

活学活用,威力无比。

对称句写景:

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

瑞雪纷纷,长城内外白茫茫;援军匆匆,天地之间暖融融。

对称句抒情: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江山如画,要爱就爱他个轰轰烈烈;风月无边,要守就守他个海枯石烂。

对称句状物: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

院中竹椅顾影自怜,檐下风车空自哀鸣

对称句说理: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唐太宗选用魏征,开言路,纳直谏,得有贞观之治;朱无璋求教朱升,广积粮,缓称王,建立大明天下。

恰到好处,对称句能画龙点睛;生搬硬套,对称句会弄巧成拙。

愿你口吐莲花,文笔从容。

共勉。


练习题:

选择一项内容,用对称句写出来,欢迎在留言区晒出你的金句

(1)傍晚的美景

(2)热烈讨论的场面

(3)做人要踏实勤奋的道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诗词的修辞方法
九种常见修辞手法类型归纳
2010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二十四)
最新初高中语文衔接课程方案(38页)
“的地得”的用法和练习
“六把尺子”量对联(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