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禹锡:爱情最美的时候是令人心动的瞬间,即使没有言语也很动人

爱情真是一个久唱不衰的话题!关于爱情,古往今来,不知道有多少文人墨客或含蓄或直接地表达了对它的向往。作家沈从文曾这样描绘他与张兆和的爱情:“我一辈子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在最好的岁月里遇到心爱的人,然后相守一生,这真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然而很多时候,爱情是难以言说也难以持久的东西。当它正处在朦胧状态时,正处在令人心动的瞬间时,正是最美的时候!今天,笔者就和大家分享一首关于“爱情”的诗歌,刘禹锡的《竹枝词》

竹枝词 刘禹锡(唐)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亦有晴。

一场大雨过后,两岸杨柳低垂摇曳,清翠欲滴,江面水初长,平静如镜。少女拨弄着垂下来的发丝,走在江边。忽然,悠扬的歌声从江上随风飘来,听到情郎的歌声,她的忧伤便被深情的歌声冲淡了。

抬头望见,山的东边阳光灿烂,可是西边仍然是细雨绵绵。就像这阴晴不定的天气,姑娘摸不透对方的心思,爱到深处,不知他究竟是有情还是无情。姑娘的爱意与忧伤,就像这绕山流淌的蜀江水一样,无尽无止。

在这首诗中,作者以女性口吻描写刻画了一段朦胧暧昧的男女之情,展现了一位深陷爱恋中的少女忐忑期待的心情。诗歌以景开篇,首句和第二句是真实情景的再现,一“见”一“闻”描绘了一幅宁静唯美的画面,画面中有山有水,有人有声。

诗作三四两句是由景生情,描写了少女在听见心上人歌声后的心理活动。最后一句“道是无晴还有晴”更是巧妙地运用了谐音双关的手法,以“晴”喻“情",将暧昧的情感与多变的天气交融在一起,化无形为有形,化明确为含蓄,准确地传递出了爱情的朦胧与善变之状。

这种根据汉语语音的特点而形成的表现方式,是历代民间情歌中经常见到的,即双关语。如南朝《子夜歌》:“怜欢好情怀,移居作乡里。桐树生门前,出入见梧子。”其中,“欢”是女子对情人的爱称。“梧子”双关吾子,即我的人。

而男子呢,对这位少女总是若即若离。对于少女的心意,他没有会给出明确的回复;而当少女以为他无意于自己时,他却又适时地表现出热情;可是当少女认为她也心仪自己时,他又尽力的保持距离。

他的暧昧不清若即若离让少女内心忐忑不已:他对我究竟是怎样的感情呢?这个人怎么像黄梅时节的天气似的,东边出太阳,偏偏西边在下雨,让人难以捉摸。说他无情吧,又似乎满含深情;说他有情吧,又总是若即若离。

从古至今,人们总喜欢以歌传情。歌曲不像普通的语言有特定的含义,更无须夜夜揣摩。它需要渲染气氛,铺展情感。它就像微妙的水一样没有形状,它忽远忽近凭空而来,轻轻游动着,深入到你的心里。当爱情来临时,即使没有言语也很动人。它似心的琴弦,稍稍一拨便波及全身。

竹枝词》是巴渝一带的民间歌谣,刘禹锡在任夔州刺史时,依照这种歌谣的曲调写了十来首歌词,以这首最为著名。整首诗语言朴实,意蕴深厚,声调婉转,情深意长,读来倍感亲切。尤其是末句“道是无晴亦有晴”,令人读之,不觉莞尔。

(注: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在此,感谢图片的提供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必背古诗 -- 刘禹锡《竹枝词》
刘禹锡《竹枝词》解析
刘禹锡的一个千古名句,原本是爱情诗,却流传成为气候谚语
刘禹锡经典《竹枝词》,到底是“唱歌声”还是“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竹枝词》原文翻译及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