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玉米栽培高产新技术,一亩增产650斤,平均亩产1700斤

我国是玉米种植大国,每年种植面积高达6亿亩以上,为我国粮食安全和养殖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玉米获得高产是实现玉米增收的主要措施,高产栽培技术是实现高产稳产的主要保证。今天给大家介绍一项玉米高产新技术--“一增四改”,通过在我国玉米主产区多年生产实践证明,采用该项技术,平均亩产可增加650斤左右,值得大力推广。

品字形栽培模式

一、什么是“一增四改”技术

“一增四改”是我国农业部提出的玉米增产新技术,“一增”:指的是在原来种植密度的基础上,增加种植密度,每亩种植密度在现有密度偏稀的地区和地块将种植密度普遍增加500~1000株/亩,增加到5300株以上,提高单位面积内有效的株数、成穗数及千粒重。

“四改”:一是由种稀植品种改种耐密植的品种;二是由等行种植改为宽窄行种植:逐步将黄淮海夏玉米区的套种玉米改为贴茬直播,并适当延迟收获;三是由粗放施肥改为依据土壤肥力状况、玉米生育需肥规律以及施用肥料的利用率采用测土配方施肥;四是由以人工种植为主改为机械化种植为主,实行机耕、机种、机收等全程机械作业。

田间生长情况

二、“一增四改”主要意义

(1)加快新品种的选育:“一增四改”技术是由农业部提出的,各育种单位的育种目标更加清晰一致,以选育耐密植、抗倒伏、后期籽粒脱水快,适宜机械化机械粒收为主要育种目标,经过10多年的努力,一大批耐密植的高产抗倒,适宜机械粒收的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为全面实现玉米机械化种植奠定了基础。

(2)加快新肥料的研发:农业部在提出玉米“一增四改”栽培技术后,又提出了化肥减量增效的目标,在施肥量不增加的前提下,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一批新型肥料逐渐被开发出来,尤其是配方施肥、缓释肥、控释肥、多肽肥等新肥料的大面积推广,大大减少了肥料的利用率。

(3)栽培模式创新:玉米是我国东华北、西北和黄淮海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根据农业部的要求,各地农业技术推广部门都在探索适合本地的高产栽培技术,许多新的栽培模式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其中,推广面积最大,增产最显著的种植模式就是“大垄双行、单元四株、品字型不等距摆放”种植模式,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

三、新型栽培模式

目前在玉米生产中,推广面积最大,效果最明显的栽培模式是“大垄双行、单元四株、品字型、不等距摆放”种植模式,即改等行种植改为宽窄行种植:一般宽窄行(大小垄)宽行距80 厘米,窄行距40厘米,摆放每单元2穴,每穴2株,穴与穴之间的距离17厘米,单元与单元的距离68 cm,该种植模式下密度计算方式为:10000÷0.6÷0.425×2等于78431株,即每亩保苗5300株左右。

果穗大小均匀

四、品字形栽培优点

采用品字形栽培,能在原品种规定保苗数量的基础上再增加30%,科学、合理利用地块空间,既宽松又紧凑,紧凑是为了增加有效株数,宽松是为了增加透光通风,充分利用边际效应,提高作物的光照、通风效果,促进了作物光合作用,叶片更加浓绿厚实,根系更发达,气生根增多,大大提高了玉米的抗旱、抗涝、保水、保肥能力,充分合理地利用空间,科学协调玉米三要素,在亩株数、穗粒数和千粒重都有显著提高。据在东华北春玉米、西北春玉米、黄淮海夏玉米多年多点生产试验,平均每亩产量在1700斤左右,西北春玉米平均产量在2000斤,最高亩产大大2500斤。

总之,玉米要想获得稳产高产,不仅要采用先进的栽培模式,还必须要选择高产优质耐密植品种和合理施肥,以及科学的田间管理。

您的赞赏是对我最大的支持;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农业实用技术,或有任何疑问,欢迎加入“睢阳农科服务圈”进行讨论和咨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玉米采用‘一增四改’亩增产400公斤
提高带状复合种植产量效益的关键何在
《玉米间作套种栽培技术》
玉米越密植越高产,神逻辑!这个说法根本不靠谱
地膜春花生高产应注意五点
玉米高产种植新技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