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茶人 叶以发

叶以发

——武夷山老一代茶人,原武夷山茶叶科学研究所所长

(来源:百度)

1950年生人,武夷山老一代茶人,原武夷山茶叶科学研究所所长、武夷山市岩茶厂厂长。砥砺40余载,叶以发老先生一直从事武夷岩茶大红袍的种植与制作,不断摸索、不断创新,将武夷岩茶传统的制茶技艺与省时、省力、省心的现代技术完美结合。

 
立志学茶,一生都倾注在武夷岩茶上

1975年,师承叶延祥、洪启征、詹梓金、吉克温等教授及茶叶专家的叶老,从福建农学院(现福建农林大学)园艺系首届茶学专业毕业,掌握了扎实的茶学理论及种茶、制茶技艺。

1977年,叶老前往武夷山市小际茶果场担任技术员,实践武夷岩茶制作工艺。自1979年开始,叶老开始担任武夷山市五夫茶叶站的技术员兼茶评员。

这几年的武夷岩茶实操和审评经验,让叶老对武夷岩茶有了更深层次和跟独道的见解。

1983年,任武夷山市茶叶科学研究所所长,期间主持开展武夷山首批盒装商品大红袍的生产制作,是武夷山首泡商品大红袍的创始人之一。

万变不离其宗,在坚守与传承中创新

由于制法繁杂,武夷岩茶的生产一直是费时费力,劳动强度极大,一则难以保证品质统一,二来无法实现规模化量产。

拥有丰富制作岩茶经验的叶以发老先生认为,生产岩茶劳动量最大的环节在初制,而初制最繁重的部分是做青。尤其是武夷山茶叶以水仙、肉桂、大红袍品种为主,采摘时间较集中,初制做青工作量特别大,亟需研发更高效能的生产模式。

叶老艰辛探索多年,结合列车信号控制技术,于2012年在武夷山率先实现高精度、高稳定性的电脑控制岩茶做青自动化。通过精准控制来有效提高茶叶的品质,使武夷岩茶的制优率大幅提高。

“万变不离其宗。不管如何做茶,都要遵循‘看天做青、看青做青’的原理。”叶老如此说道,“无论现代科技如何发展,现代制茶机械还是要按照武夷岩茶传统手工制作技艺中的原理演变。”

叶老在坚守与传承中创新,让蕴含内在精髓的武夷岩茶传统技艺不再黯淡落寞,把传统带向未来。

  作品和企业:

名枞演义;夷发茶叶科学研究所;

 

  创新发明:

综合做青机——2010年,叶以发迎来了乌龙茶做青程序自动控制仪工艺改造的第三个阶段,叶以发邀请福州电务段信号控制专家林荣清,结合列车信号控制技术,研制出了高精度、高稳定性的岩茶综合做青计算机集中控制与监测系统(即武夷岩茶电脑做青机)。

万变不离其宗。不管如何做茶,都要遵循看天做青、看青做青的原理。叶以发说,无论现代科技如何发展,现代制茶机械还是要按照武夷岩茶传统手工制作技艺中的原理演变。一直以来,叶以发的研究都是按这个原理去做。如今,他研发的这套电脑做青机系统也是如此,没有固定程序,每台做青机都是一个独立的做青单位,对每台机的程序编排,还应根据青叶原料实际状况如品种、季节、质量等差异区别对待(即看青做青),这项工作通常也由制茶经验丰富的制茶师承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买得起不一定买得到!8位岩茶非遗大师代表茶品到底有多贵?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12位首批国非遗武夷岩茶制作技艺传承人|传承人|大红袍|武夷|武夷山|武夷岩茶|茶叶
大红袍的起源和分类
武夷岩茶十大传承人,武夷岩茶(大红袍)传承人名单
地表最强最全的岩茶大师都在这里了!没有之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