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湘教版新教材教学设计‖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第3课时)

3.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

(第三课时: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

课标要求

    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景观形成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选择性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的第三课时---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虽然课标中没有明确的要求,但作为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要有较好的认知。

    本节教材按照从理想分布模式过渡到现实分布的思路,将假设条件“太阳终年直射赤道”去掉,让学生归纳出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接着,再去掉最后一个假设条件“大气是在均匀的地球表面上运动的”,考虑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气压带、风带分布的影响,凸显海陆分布的存在,导致气压带被分割成多个高低压中心;由此,引出亚洲的季风环流,让学生对季风环流有较好的认知。为保证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系统性,通过“大气环流学习路径的整理”活动,辅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本节课的教学可以充分运用图像、flash动画演示、视频等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鼓励学生主动绘图、主动分析、主动讨论,充分关注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循序渐进,突破重难点。

学习目标

      1.观察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动态图,结合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示意图,归纳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综合思维)

      2.通过绘制夏(冬)至日气压带和风带在地球上的纬度分布情况,了解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控制纬度范围。(地理实践力)

      3.观察“海陆热力环流”模拟实验,并对比南北半球1月和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理解海陆分布因素(热力性质的差异)的作用下,全球气压中心的分布特点。(综合思维

      4.通过对冬、夏亚洲大陆和太平洋上气压分布特点的比较,掌握亚洲东部季风环流的成因,冬、夏季风的风向和性质。(区域认知)

      5.运用季风原理,分析“郑和七下西洋”事件,认识大气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地发展观。(人地协调观)

教学重点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  大气活动中心  季风环流

教学难点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中心  季风成因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合作探究法、模拟实验教学法

教学过程


【视频导入】

    播放《印度季风》新闻视频。

    印度每年雨季到来前的5月份都面临着高温天气的威胁,西南季风通常会在61日到达印度的西南部地区,开启印度的雨季。615日季风将会覆盖印度的全境,届时高温天气将会得到缓解。

【承转】

    视频中提到的季风是什么?为何会开启雨季?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回忆复习】

    假设地球不自转、太阳终年直射赤道、地球表面性质均一的情况下,形成单圈环流。

    假设太阳终年直射赤道、地球表面性质均一的情况下,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三圈环流。

一、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教师讲述、提问

   假设1:地球不自转,不考虑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假设2:太阳直射点始终位于赤道,不考虑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影响。

   假设3:全球海陆均一,不考虑海陆分布的影响。

   将假设1与假设2去掉后,各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

   观察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动态图,结合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示意图,归纳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

师生共同总结

    以春秋分日为基准

       1.冬至日气压带风带的变化:

    冬至日,气压带位置较春秋分日整体偏南;

    风带随气压带移动,较春秋分日整体偏南。

       2.夏至日气压带风带的变化:

    夏至日,气压带、风带位置较春秋分日整体偏北。

    归纳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性移动,气压带风带也随之南北移动。

    与春秋分日相比,全球的气压带风带夏季(北半球)整体偏北,冬季(北半球)整体偏南。

【教师讲述

    现实生活中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并非匀速进行,移动辐度并非完全等同,为便于学习我们一般认为每个气压带大致占据10°的空间,移动幅度大致5°~10°

学生合作探1)

    假定各气压带的宽度大致为10个纬度,绘制以北极为中心的半球投影图,并将夏至日气压带和风带在地球上的纬度分布情况,画在图中相应位置上。

【承转】

    随着地球公转,直射点每年都在有规律的移动,由此气压带、风带也产生了季节移动。这种移动也是一种理想状态,实际上由于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等下垫面因素的影响,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更加复杂,全球大气环流也更加复杂。

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

学生合作探究2

     材料一:《海陆热力环流》实验视频

     材料二:

      1.如图所示,冬季(图a)和夏季(图b)大陆上各有一个空气柱。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在空气柱上标注箭头表示空气垂直运动方向,然后完成下列要求。

  (1)冬季,大陆上会形成高压还是低压?简述理由。

  (2)夏季,大陆上会形成高压还是低压?简述理由。

参考答案:

  (1冬季大陆会形成高气压,因为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比海洋低,空气收缩下沉,空气冷而重,近地面形成高气压。

  (2夏季大陆会形成低气压。因为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比海洋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空气暖而轻,近地面形成低气压。

      2.如果图a和图b中,以空气柱为中心各绘几条闭合的等压线,该纬度范围的气压带还呈带状分布吗?由此你得出什么结论?

参考答案:

    冬季空气柱位于副极地低气压带上,夏季空气柱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上。如果分别以这两个空气柱为中心绘出几条闭合的等压线,不会再呈带状分布,图中的气压带会被高低压中心切断。这说明海陆热力差异对气压带有重大影响。地球上的气压带会被切成块状分布于大陆和海洋上。但是注意南半球以海洋为主,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北半球海陆相间分布,冬夏季分别形成不同的高低压中心。

教师提问式讲授

    观察《海陆分布与气压带、风带——1月气压中心》动态图。

    冬季,太阳直射点移,气压带、风带向移动。此时,横贯亚欧大陆的气压带主要是副极地低气压带。这时,由于大陆上的气温比同纬度的海上气温低得多。因此,大陆形成亚洲高压,海洋形成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

    观察《海陆分布与气压带、风带——7月气压中心》动态图。

    夏季,太阳直射点移,气压带、风带向移动此时,横贯亚欧大陆的气压带主要是副热带高气压带。这时,由于大陆上的气温比同纬度的海上气温高得多因此,大陆形成印度低压,海洋形成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

     这样就使得原来呈带状分布的气压带被切割成状。

师生共同总结

     北半球冬夏季节气压中心: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夏季,大陆升温比海洋快,大陆形成热低压

        ●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大陆形成冷高压

思考南北半球气压带分布有何差异?

    北半球——呈块状分布;南半球——呈带状分布

    北半球:陆地面积大,海陆热力差异大;南半球:海洋面积占优势,海陆热力差异较小。

【承转】

    由此可见东亚地区及南亚地区并不是简单的受气压带和风带理论模式的影响。那么这种大气活动中心对东亚和南亚的大气环流带来什么影响?

三、季风环流

概念: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向随季节作有规律变化的风。

学生合作探究3

    观察“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动态图,列表比较东亚和南亚冬夏季风的风向、性质、成因及主要分布地区。

【素养提升】

    材料一:600多年前,明朝航海家郑和历经28年,7次远航,出访30多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目前已知最远到达东非、红海和美洲,堪称史无前例的航海之旅。研究表明,在没有发动机的时代,郑和船队的航行动力主要来自季风活动。他七下西洋所经过的地区都是全球显著的季风区,风向的季节变化不仅驱动了帆船,还带动了海流变化,为航行提供动力。可以说,季风创造了最古老的海上商路。正如英国的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里所写的那样:15世纪上半叶,在地球的东方,从波涛万顷的中国海面,直到非洲东岸的辽阔海域。

     材料二:

       1.用季风的原理分析一下,要顺风顺水到达目的地,郑和船队出发和返航分别选在什么季节比较好?为什么?

       2.郑和的船队经过的亚洲东部季风环流区最为典型的原因?

       [解析] 第1题,郑和船队出发时要跨越我国的南海及印度洋海域,必须借助 冬季的东北季风,才能保证顺风顺水,而返航时要从北印度洋海域东来,因此必须选择在夏季西南季风盛行时。

       [答案] 在冬半年的东北季风期间出发,在夏半年的西南季风期间返航。

        [答案] 第2

    原因:亚洲东部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欧亚大陆东部,而且面向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南濒印度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巨大。因此,形成季风的气压梯度大,范围广,加上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冬季,亚洲东部盛行西北季风,南部盛行东北季风;夏季,亚洲东部盛行东南季风,南部盛行西南季风,在亚洲东部形成了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环流。

教师讲述

        201734月,印度持续高温,其南部地区遭遇150年来最严重旱灾,只能靠西南季风带来降水缓解旱情,而西南季风的形成与大气活动中心密切相关。

课堂小结

    大气活动中心及其季节变化受到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及冬、夏季风影响,冬季干燥少雨,夏季湿润多雨,气候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学以致用

    材料一 公元208年农历11月,曹操率83万大军攻打东吴,刘备和孙权的联盟准备以区区数万之众与曹军在赤壁决战。周瑜与诸葛亮定下火攻之计,准备大破曹军。施苦肉、献连环、借雕翎、杀蔡瑁,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材料二

           

   问题1(区域认知)材料一中为什么会出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说法?

   问题2(综合思维)材料二图示气压分布状况为北半球什么季节?依据是什么?

   问题3(综合思维)图中A气压中心是如何形成的?哪个气压带被该气压切断?

参考答案:

   第1题,赤壁位于长江流域,冬季应盛行西北季风。

   第2题,北半球冬季。亚洲大陆形成势力强盛的冷高压,同纬度海洋上为低压。

   第3题,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气流下沉,形成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冷高压切断。

课件展示

供稿、编辑:太原59中地理组

监制:薛光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中地理大气环流和气候考点汇总
【知识点拨】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2.1-2.2)知识讲解 例题分析
气压带和风带练习题
12-02-13高一地理《第三节大气环境8+复习和练习》(课件)
气压带和风带 (1)
高考考点丨考点12 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