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期货私募艰难阳光化

期货私募操盘手张勇称自己好像“潜水者”,随时都会被扯不清的亏损清盘与法律问题“溺死”。因为他所身处的期货私募,长期处于灰色地带。

“钱进来易,管理难,退出更难。”张勇告诉记者,前不久一家期货私募同行因投资亏损决定清盘,所有投资人为得到优先偿还权争论不休,搞得这位同行焦头烂额。究其原因,是期货私募始终处于灰色地带,无法做到完整的“权责分明”,赚钱时大家可以沟通解决所有问题,一旦亏钱就有各种扯不清的问题。

张勇也面临同样的问题。目前他管理的5亿期货私募基金,几乎类似处于灰色地带的“专户理财”——所有LP(出资人)资金还是留在他们自有账户,基金管理人(GP)只有投资交易权限,而LP可以根据自身风险偏好随时减仓或平仓。

尽管今年三季度,一家名叫凯丰基金的期货私募产品净值飙升195.2%至8.7462元,让期货私募终于有了扬眉吐气的时刻。但张勇深知,这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他将三季度期货私募的“好光景”归功“天时”,今夏美国大旱引发的全球农产品期货飙涨,还有美联储实施QE3让黄金期货重获大幅上涨动能,但这些事件说到底,都是偶发性事件。

然而,在高杠杆高风险高收益的驱动下,期货私募多数时间活得相当艰辛——谁都不知道,哪一天他们投资巨亏时,又会衍生多少剪不清,理还乱的资金赎回纠纷。

目前,仅有少数期货私募可以通过信托公司,发行期货投资信托产品,圈内称其为“上岸”,即阳光化。由于《信托法》和《证券投资基金法》都没有提到期货信托产品,为了“合规”需要,这些期货类信托产品主要以股指期货套利对冲与定向增发量化投资为主。

张勇一度离“上岸”也相当接近。

在期货资产管理业务正式开闸后,已有江苏弘业期货、华泰长城期货等10多家期货公司向证监会正式递交资产管理业务的申请材料,这让张勇等期货私募机构看到与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合作,推进阳光化生存的新路径。

“和几家期货公司都沟通过,起初谈得不错,但涉及到合作核心问题,彼此总感觉缺了什么。”张勇所说的核心问题,主要是双方的合作形式,是双方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发行期货类理财产品,还是期货公司负责募资、期货私募负责投资管理。

要解决合作模式问题,就必须先厘清双方的利益分配与风险共担界线,如阳光私募操盘手如何证明自身比期货公司操盘手业绩更出色,双方各自拥有多大权限“干涉”期货类理财产品投资决策,产品操作风险与市场风险如何共担,业绩提成如何划分等。

张勇担心,即使这些核心问题能谈妥,期货私募阳光化生存所换取的代价,仍是更苛刻的业绩压力。仅靠股指期现套利对冲与跨期套利,一年赚进8%-10%投资回报,未必能满足投资者的期望。

另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期货私募一旦阳光化生存,总会有机构要把期货类产品与证券类产品业绩横向比较,而基金管理人很多盲目投资,往往有来自不同金融品种业绩横向比较的压力。

“业绩压力不比股票型基金经理低。”张勇直言,在他和一家期货公司沟通合作发行期货理财产品时,对方曾提出基金净值达到0.7元必须止损清盘,这意味着处于高杠杆投资的期货理财产品净值在0.85元附近已接近清盘标准(要计算清仓过程的清算损失),反而制约期货产品投资管理人的投资决策。

“其实,期货私募阳光化生存这条路并不好走。”张勇长叹了一口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全阳光私募基金的购买渠道详解
这5种投资,收益高,但风险更高,不懂千万别买!
分享七种收益较高的理财方式
利率在6%以上的投资有哪些?
干货:白话文搞懂“底层资产”
信托公司是做什么的?信托与私募基金有何区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