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20826书边杂写
userphoto

2022.08.26 江苏

关注

谷林先生有一本书叫《书边杂写》,其中写道:“尽管长居城市莫不有公立图书馆,工作单位也总有资料室,却还是老爱自己买几本书,而且有时候是在借到读过之后再去买来的。揣在'自家怀里’有什么好处呢?好在可以于书前书后天头地脚随意涂抹——有时摘抄相干或不相干的资料,有时记录阅读中一闪而过的飘忽联想,那至少比另外备办笔记本、日记册来得省事,也管用——倘若雨窗雪夜,有闲无聊,突然心血来潮,想要翻阅一下记忆的夹袋那当儿。”

阅读谷林先生的这段文字,心中窃喜,大有遇知音之感。

真正会读书,喜欢读书的人,是不满足于勾勾画画的,勾勾画画亦不过是雨过地皮湿,难得有深刻的印象。要想对阅读的内容形成深刻的印象,就必得“有所思”,并且将“思”之结果,记录下来。因此,“随意涂抹”,就成为一种必要了。

我读书,一向有此习惯。“随意涂抹”的内容,无外乎三个方面:一是对阅读内容的简要概括,用三两个词,或者一两句话,力求言简意赅,归纳到位。如此做的最大好处是,如果下次浏览,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内容有一个总体了解;同时,也在阅读中,培养了自己的归纳、概括能力。

二是引类联想,针对自己阅读过程中喜欢的内容,或者观点,展开联想,瓜瓜蔓蔓,牵牵连连,牵连出众多相关的内容,以之丰富,或者佐证读到的内容。如此,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充分地调动自己的阅读储存,此种“引类联想”,实际上就是一种阅读的自觉拓展和丰富。

例如,读到写夏夜纳凉的文章,我就顺便记下一些相关的词语和风俗,甚至还直接把清朝项映薇《古禾杂识》中,记“夏夕纳凉”的一段文字,全文记于书之“天头”。

三是记下自己的阅读思考,或者乍现的一些想法。所谓思考,其实就是自己对阅读内容的看法或观点,不必刻意考虑正确与否,一得之见也好。阅读过程中,也会有灵感突现,虽然短促,但弥足珍贵,因此即时记下,是大有必要的。

阅读,读到“兴味”处,或者“兴味”时,常常还会“触景生情”,此种情况,不妨记录下来,“此情此景”,恰好印证了你当时的阅读情景,或者心情,为读书增加了一些情趣。如,记下当时的阅读心情、室内情景,甚至室外景象,或者自身一时的举动,及身边偶发的事情等。如,周作人读《扬州画舫录》“题记”曰:“秋冷多闲,摘录数则,庄诵一过,且喜且愧,自己无论如何用心,总写不出这样的好文字,若写时又须由会而至不会,则愈益难矣。”文字虽短,但这里面有时令,有心情,有感慨。读了,让人觉得情味倍加。

我的藏书,有不少“复本”。因为喜欢,同一本书出了不同版本,就再次购买。另外就是因为“随意涂抹”所致。我很喜欢英国作家莎拉·贝克韦尔的作品,目前,翻译到中国的作品只有两本,《存在主义咖啡馆》和《阅读蒙田,是为了生活》。两本书我均有“复本”,俱是因为前本阅读时“涂抹”过甚,于是只好再买一本备读了。

其实,这种“随意涂抹”,即是古人所谓的“题记”“题跋”文字,只是因为非刻意为之,有较大的随意性而已。但也正是因为有较大的随意性,也就更具性情。

此等文字,前人多会结而成集,出版为书,古代文人的种种“题跋”书,汗牛充栋,就不用说了,就是现当代文人,也多有践行此事者。如,孙犁的《书衣文录》,上文提到的谷林的《书边杂写》,等等。

我的“随意涂抹”也是受益多多,其中,最大的受益之一就是经常将“涂抹文字”进行联想、整理、加工成文,进而结出一枚枚小小的写作“果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书边杂写
网络空间,一本打开的书
悬挂书法作品很有讲究,墙上的风水,岂能儿戏!
孩子,你的作文只能得36分!
看书有道:有些心情,文字早已替你说出口。
人文情怀|李继业:观景读书联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