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九次斯大林攻势:布达佩斯战役

位于匈牙利国境中北部,坐落在多瑙河中游两岸的布达佩斯,是欧洲经典的古城以及重要的经济枢纽,素有“东欧巴黎”“多瑙河明珠”的美称。(图为布达佩斯国会大厦)



然而,在几十年前,多瑙河却未有今日的宁静,相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布达佩斯,这座匈牙利,乃至轴心国联盟的重要城市饱受战火摧残,而当时间进入1944年冬季之时,这颗东欧的璀璨明珠将再次迎来挑战。本文将详细介绍这场第二次世界大战东线战场中,苏联所发动的十次斯大林突击攻势中的第九次战役——布达佩斯围城战。

战役背景:

1944年8月30日,在乌克兰2、3方面军以及黑海舰队等配合下,苏军取得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的胜利,消灭德军22个师而迫使罗马尼亚倒戈,加上同年11月24日,以苏军占领波罗的海沿岸国家而结束的波罗的海沿岸战役,苏军已经进行了八次“斯大林攻势作战”,在八次的大纵深战斗当中,德军损失惨重:罗马尼亚被苏联占领,苏德战场南翼德军防御崩溃,并且使得为德军装甲部队提供燃料的普罗耶什蒂油田就此落入红军之手:波罗的海的占领区失守,便意味着德军的粮食及原材料供应更是雪上加霜,这使得德军处境愈发艰难,而在罗马尼亚被占领之后,苏军的下一个目标便是多瑙河两岸的另一个轴心国——匈牙利。

早在第二次维也纳仲裁裁决之后的1940年11月20日,匈牙利王国就已加入了《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德军入侵南斯拉夫后,接任总理的拉斯罗奉行亲德外交,使得在轴心国同盟的支持下,匈牙利获得了伏伊伏丁那东部等区域划归王国统治,并跟随轴心国于1941年对苏宣战和对美宣战。

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尤其是在百万大军激烈拼杀的苏德战场上,在东欧一众小国中稍显强盛的匈牙利王国很快就遭到了苏军的猛烈攻击。1942年,在惨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之中,德军便损失了近70万人,其中匈牙利的第2军团直接被苏军全歼。在战役之后,匈牙利摄政王霍尔蒂·米克洛什逐渐对轴心国同盟失去信心,到1944年,匈牙利在三年的对苏战争中已经损失了约二十万人,而当苏联取得巴格拉基昂行动胜利并逼近匈牙利国境时,霍尔蒂更加希望匈牙利尽早退出二战并试图与盟军媾和。(图为摄政王霍尔蒂)

为使匈牙利留在轴心国阵营之中,德国国防军随即发动“铁拳行动”,迫使摄政王霍尔蒂退位。在行动完成之后,德军便进驻布达佩斯与匈牙利箭十字党政府一同防卫匈牙利,其中德军第9武装党卫师山地军进驻布达佩斯,并在巴伦顿湖,多瑙河弯曲部甚至捷匈边境上建立了一系列坚固堡垒防御地区和市区的围郭,即所谓“马尔加里塔防线”,这使得匈牙利防备力量增强。正是在德国-匈牙利法西斯联合防卫的情况下,苏军旋即对布达佩斯进行围攻。(图为“铁拳”行动)

兵力对比:

参与本次围城战的苏军,是由罗季翁·雅科夫列维奇·马利诺夫斯基所指挥的乌克兰第2方面军。

在苏军的一众将领之中,马利诺夫斯基也可谓是身经百战,16岁时便参军入伍投入到一战的战场上;苏俄国内战争期间作为红军进攻白军;在伏龙芝进修多年后还作为国际纵队的一员参与西班牙内战。其乌克兰第2军作战部队包括第40、2753集团军,近卫第7集团军,第46集团师以及罗马尼亚第4、第1集团军,总兵力约为35-50万人左右,其中直接参与攻城的人数便超过15万人。此外,乌克兰第3方面军以及罗马尼亚师和保加利亚第1集团军两个空军集团军和多瑙河区舰队也会参与战场支援。

而布达佩斯的守军则相对少了许多,布达佩斯的军队繁杂,包括了德国国防军以及武装党卫队,另有匈牙利军队配合,其中德军南方集团军群由约翰内斯·弗里斯纳上将指挥其第8、第6集团军,坦克第2集团军以及匈牙利第3集团军,其中组成为9个坦克师、4个摩托化师、1个摩托化旅、1个骑兵旅以及1个航空队,守城总兵力约为15万人。(图为约翰内斯·弗里斯纳)

战役经过:

1:苏军包围布达佩斯

由于战役开始之前,德军主力并未设置在布达佩斯而是仍在尼赖吉哈佐方向作战,因此苏军大本营命令乌克兰第2方面军围攻并攻占匈牙利首都,并且命令第46集团军、近卫机械化第2军、近卫机械化第4军等军队突破德军在布达佩斯东南的防御;乌克兰第3方面军夺取匈牙利境内多瑙河右岸各登陆场;乌克兰第4方面军则以进攻捷克斯洛伐克用来策应布达佩斯围城战。

1944年10月29日,乌克兰第2方面军进攻布达佩斯,布达佩斯战役正式打响,苏军将进攻力量分成两个机动集团,计划将布达佩斯与剩余的德军、匈军部队分割,苏军初期进展顺利,至11月2日苏军距布达佩斯仅有约15公里。此时,德军也侦测到苏军的快速进攻,因此德军也快速调配兵力防守布达佩斯。虽然德军兵力有限,但这也使得苏军对布达佩斯的快速占领计划因此落空,致使苏军只得对德军展开长时间的围城作战。11月4日,大本营要求乌克兰第2、第3方面军中央和右翼军队撤至蒂萨河右岸,以便加宽苏军进攻地带。11月11日,第2方面军对布达佩斯周边区域发动了长达16天的强烈攻击,但由于德军顽强抵抗以及交通线的糟糕路况,致使苏军补给困难,加之苏军长期作战已显疲惫,至11月底,第2方面军暂停进攻。在休息近一周时间后,12月5日第2方面军重新发动进攻,然而由于兵力不足,第2方面军在渡过多瑙河后未能组织足够兵力进逼布达佩斯,但由于第2方面军已渡多瑙河,这也使得布达佩斯方面的德军向北撤退的线路已被苏军切断。

在乌克兰第2方面军难以单独占领布达佩斯之时,乌克兰第3方面军第57集团军也渡过多瑙河,并在西岸巴蒂纳和阿帕廷两地域夺取登陆场地。其编入的近卫第4集团军在多日战斗中与乌克兰第2方面军所属第46集团军会合,这使得苏军突击兵力增多,对德军后方实施突击作战的可能性增大。12月19日,苏军在经历又一次的修整之后再度发起进攻,至1944年12月26日,苏军切断了布达佩斯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公里连接,第3方面军在向比奇凯方向实施突击作战之后,在埃斯泰尔戈姆地域与第2方面军会师,完成了对布达佩斯德军的合围。

2:德军的企图解围

12月28日,在完成对布达佩斯合围之后,苏军派出特使前往布达佩斯城内与德军交涉投降事宜。布达佩斯守城将领,时任第9武装党卫军山地军指挥官的卡尔·匹非费尔·瓦登布里拒绝谈判并枪杀了苏军的两批特使,苏军眼见交涉无果遂决定由布达佩斯东部对守城部队展开攻击。

对于苏军的猛烈攻势,布达佩斯守军的失败只是时间问题,但由于德军在中欧、巴尔干地区已失去众多重要城市,这使得布达佩斯作为德军为数不多的大城市,对德军的重要性迅速提高。因此德军仍然对围城苏军展开攻击试图解除苏军对布达佩斯守军的合围局面。

由于兵力的捉襟见肘,苏军通过步兵部队与装甲部队在布达佩斯主干道上即可快速突进德军薄弱防线,而德军及匈牙利守军只得缩短战线,试图以空间换取时间的方式延滞苏军的继续进攻。

布达佩斯因其名而分为“布达”城与“佩斯”城两块区域,由于苏军已经突入佩斯城内,德军遂希望依托布达城的山地而进行防御工事搭建并阻击苏军进攻。与此同时,德军也组织军队试图解救布达佩斯守城部队,为此德军在1945年1月1日-17日发动3次“康拉德”行动。

1月1日,德军武装党卫队第4装甲军从陶陶市(匈牙利西北部小城)出发,希望到达布达城附近山区增援守城部队,苏军侦察后派出4个师对德军增援部队进行还击,并在比克斯克地区(布达佩斯北部地区,距主城区20千米)进行有效进攻;1月7日,第4装甲军从埃斯泰尔戈姆(距布达佩斯50千米)试图进攻布达佩斯机场,以便德军可通过空中力量支援布达佩斯守军,但同样被苏军击退;12日,比克斯克地区德军撤退后,第3、4装甲军发起第3次解围行动并试图包围苏军约10个师的攻城部队,但由于苏军的猛烈进攻,德军只得撤退,解围行动不得不宣告失败。至1月18日,苏军完全占领了东部的佩斯城,德军仅剩西部,占布达佩斯三分之一面积的布达城。

3:城区激战与德军再次解围

在城市外围的解围战进行之时,布达佩斯城内的城市巷战也愈发激烈,在苏军数月的进攻中,德军的物资供应逐渐紧张。由于布达佩斯机场在1944年12月底就已丢失,且德军在解围战中也未能成功夺回,所以德军仅可依靠零星的滑翔机与多瑙河的驳船进行物资输送,由于粮食紧缺,德军甚至只得击杀部队的马匹以获取食物。

而作为攻城部队的苏军在进攻布达佩斯时也面临着1942年德军进攻斯大林格勒时的问题:装甲部队被城区切割,机动能力削弱。尽管如此,苏军仍可借助狙击手与工兵部队扫除城区断壁残垣中的残余部队。在这场苏德的城市战中,双方的作战区域无处不在,苏军步兵甚至通过布达佩斯的下水道进攻城堡山。

1月20日,德军再次发起解围行动,在城区打开一处长约20公里的突破口直插苏军占领的德布勒森,这对于苏军来说是不可失去的地区:德布勒森是仅次于布达佩斯的匈牙利第二大城市,是苏军进攻布达佩斯的主要供应基地;同时亲苏的匈牙利临时政府也在德布勒森成立并对德宣战,此城的政治意义同样重大,因此苏军司令部命令苏军死守该城,所幸由于德军突击受挫,德布勒森很快解围,1月28日德军解围再次失败,布达佩斯守军再度被苏军封锁。

4:最后的布达战役

1945年1月22日,苏军开始进攻西部的布达城,布达城的山区地形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阻击了苏军的进攻,武装党卫队控制的布达城盖勒山丘更是击退了苏军的多次进攻,战斗格外激烈,乃至多瑙河上的玛格丽特岛(该小岛是苏军的简易机场)都是双方战斗的重要区域。

尽管山区堡垒为德军提供了防守阵地,但最终因兵力的不断损失,德军只得继续撤退,至2月10日,苏军控制了布达城南部的火车站,并成功占领了城堡山区域;2月11日,苏军在多个方向进攻并占领党卫队控制的盖勒山丘,德军直接被压缩至布达城最后的2平方千米区域。

在此之前的1月28日,布达佩斯守军曾请示撤军,但被希特勒所拒绝,而在布达佩斯所有重要区域皆已被占领之时,德军上将维尔登布鲁赫与匈牙利将领伊万·欣迪将军决定不顾一切率领守军一同突围,在最后的突围行动制定之时,维尔登布鲁赫甚至将饮尽的酒杯朝地上摔碎——这是德意志军队自15世纪条顿骑士团时期就一直流传的决战仪式。

2月11日晚,德匈军队约2.5万人向匈奴王大街、“血之领土”广场、泽尔·卡尔曼广场和干草广场方向发起突围,第13“统帅堂”装甲师大部和“统帅堂”装甲师装甲掷弹兵团第2营突击维也纳大街,但遭到苏军的预先伏击,损失惨重;党卫军第8、第22骑兵师亦是如此,“统帅堂”装甲师师长约阿希姆·赫尔姆斯·沃尔夫中校带领的600余人在激战后突围成功,在众多被苏军伏击的军队中已经足够幸运,而德,匈约2万余名士兵以及维尔登布鲁赫,欣迪将军均被苏军或击毙或俘获。

2月13日,布达佩斯最后的守军投降,包括德军自行炸毁的5座多瑙河桥梁在内,布达佩斯约80%的建筑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这座古城在战斗中已成一处废墟。

1945年2月16日,苏联红军完全控制了城堡山,持续了102天之久的布达佩斯包围战终于落下帷幕。

在此次庞大的城市作战中,苏德双方的损失颇为巨大,德、匈两军损失人数高达9.9万-15万人左右(包括阵亡、失踪与被俘),城内约有近4万平民伤亡;苏军同样损失惨重,仅直接攻城的部队就有约5万人阵亡,总损失人数达到惊人7万-15万人左右,另有24万人受伤,3万余人失踪,近两千辆坦克与四千余门火炮在战斗中损毁。

战后分析

布达佩斯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残酷的围城战之一,这场战事也成为了德军在南部战线的最后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这场残酷守城战的失败,包括数次解围战的失败与突围战的大规模伤亡,直接导致德国国防军与党卫队的实力大幅度下降,令1945年的德军再也无力有效防守东西两线的任何一座城市,在布达佩斯沦陷的两个月后,苏军即占领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仅半个月后,德意志第三帝国首都柏林便被苏军占领。

相对应的,在此战中,苏联红军获取了在大工业城市实施战斗行动的丰富经验,在德军仍存在火炮部队与装甲部队的情况下仍强势渡河进攻,并在重点合围布达佩斯之时依旧能够击退突击德布勒森的德军部队,并能对德军最后突围部队进行完美伏击,苏军在此战中的优秀表现证明了苏军的城市作战经验已非常充足,这为日后攻占维也纳与柏林积累了重要战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战各大战役——布达佩斯战役(1944年10月—1945年2月13日)
康拉德行动,纳粹德国为拯救布达佩斯而发起的一次军事行动
“康拉德1号”行动,一次草率的突袭——苏军的准备
纳粹的回光返照:德军在东线战场最后的攻势(4)
二战著名战役之-----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
布达佩斯战役:二战中最残酷的围城战之一,百万苏军攻城108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