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612动乱年代:沙俄内乱与罗曼诺夫王朝的崛起

一:沙俄内乱之源:孱弱多病的皇室和日渐强大的贵族

在17世纪前,俄国的军队由征召民兵和征召贵族骑兵组成,其中贵族骑兵是其核心。自罗斯时代以来,土地贵族波雅尔在莫斯科大公国中,对于战争和外交有着重要的作用,并拥有很大的影响力。莫斯科有很多波雅尔享受着尊贵的待遇,并拥有世袭领地和服役地产。世袭领地无需向沙皇缴纳赋税并可世代沿袭;服役贵族的土地则需要以服役为条件获得,并且农奴需向沙皇缴纳赋税并供养地产贵族。如果贵族未能履行服役义务,则可能会被没收地产。这套贵族军制降低了军队维持成本,使得依赖并忠于王室的军队得以大幅扩张。这套系统运行良好,很快成为俄国骑兵军队的经济基础。转化为服役贵族的土地来自战争、叛变者以及破产自由民。而且很多人认为东欧一些国家财政枯竭的根源在于贵族军制,认为贵族特权导致了国家收入不振。但实际上,如果没有贵族对于军事的支持,国力稍弱的东欧诸国不可能在十五、十六世纪左右抵挡住其他国家的侵入。


服役贵族因频繁的战争而遭受财务困境,失去了地产上的农民。在莫斯科地区,以服役地产为基础的经济体系完全崩溃,大量小贵族无法承担服役成本,俄国以贵族为主的军队士气和战力严重下降,整个贵族服役体系濒临崩溃。政府试图通过补救措施来帮助贵族,但都没有奏效。许多服役贵族的土地上没有农奴可用,因此他们也没有收入。一些贵族前往边境成为步兵。其中许多人无法承担骑兵全套装备而被迫成为装备火枪的步兵,他们仍然骑马行动,但必须下马使用武器。这也是夏皮利火铳兵的前身,并反映了俄国贵族军事的发展方向。16世纪末,这些小服役贵族成为了俄国军队十分重要的部分。另外,一些小贵族采取了更加极端的方式,将自己卖给富裕贵族。在16世纪后期,奴隶可以逃避税收。俄国劳动力流失加剧了服役贵族的困境,并进一步导致了国家税收枯竭。    

在攻城战中,火枪手的战斗力远胜于骑兵,因此莫斯科很快建立了常备火枪步兵。1550年,伊凡四世建立了射击军,他们一般定居在莫斯科郊外的单独社区,在那里建造房屋、经营地产,并通过免税的商业或手工业活动作为不稳定薪水的补充。射击军士兵终生服役,是享有特权的市民阶层,兵员通常由家人补充。和平时期射击军职责并不繁重。射击军通常以五百人为一个单位,后再细分为百人的小组,并由百夫长带领。射击军的军官出自世袭贵族。射击军具有强大的战斗力,在俄罗斯提供了强大的火力掩护。各城镇也逐渐设立了射击军。到1600年,俄国大约有20000到25000名射击军。在动乱时代,他们被认为是沙俄最有效的军事力量。但军事的改革阻挡不了市民阶层的流失,市民阶层大量流失成为动乱时代之源,只有解决了此类难题,俄国才能回到正确的发展道路上。

伊凡雷帝去世后,他的小儿子费奥多尔成为了继任者,即费奥多一世。他本没有资格继承皇位,但是他的哥哥伊万却在与伊凡雷帝的争吵中被打死。因此,费奥多一世成为了顺位继承人。他体弱多病,对政治不感兴趣,性格内向而虔诚,还喜欢到教堂里祷告来度过空闲时间。因此,国家大事基本上都由他的亲信鲍里斯·戈东诺夫处理。戈东诺夫的能力十分出色,1589年正是因为他的外交才能,俄国人得到了君士坦丁牧首伊列米亚的准许,将俄罗斯教会首领提升为牧首。教会的强化不仅提高了俄国的地位,还在动荡时期中为戈东诺夫的上位打下了基础。    


费奥多尔体弱多病在俄国众所周知,因此有的波雅尔贵族将目光投向了费奥多尔的弟弟—迪米特里。如果费奥多尔死而无后,继承大位就会是迪米特里。不过天有不测风云,1591年5月15日,迪米特里被人割喉死在了乌格里奇。迪米特里的死衍生了多种论断,第一种论断是鲍里斯·戈东诺夫雇人暗杀了迪米特里,因为在当时的贵族杜马中舒伊斯基和姆斯季斯拉夫斯基大公是支持迪米特里登上皇位的。戈东诺夫深知自己的权力来自于外戚的身份,如果迪米特里登上皇位,他就将失去这摄政的权力,所以很多人认为迪米特里的死是戈东诺夫雇人暗杀的。只有这样戈东诺夫才能保证自己在留里克王朝的末期维持住自己的地位。第二种论断是迪米特里是意外死亡的。迪米特里从小患有癫痫,插向颈部的匕首是迪米特里在玩游戏时癫痫发作,正好插进了喉咙。这种说法由于偶然性太强,在当时的国内就有很多人质疑迪米特里是出于意外死亡的。第三种是迪米特里存活说,戈东诺夫也派出了刺客刺杀迪米特里,但迪米特里逃过了一劫,杀死的是是他的扈从,并一路逃到了波兰。这个说法最为可笑,只是为了波兰能够插手俄国皇位选举而制造的假说。七年后,费奥多尔去世,俄国留里克王朝绝嗣。

二、外戚夺权:疑遭天遣的选举沙皇—戈东诺夫    

鲍里斯的叔叔迪米特里是伊凡四世的亲密侍从,这个人是戈东诺夫进入宫廷的引路人。在兄长去世后,鲍里斯被叔叔带入宫廷,并在沙皇的宫殿里长大。他的妹妹伊琳娜也和费奥多尔从小长大,鲍里斯与留里克家族的关系更加密切。随着特辖军首领马柳塔与迪米特里结盟,戈东诺夫便娶了马柳塔之女玛丽亚增加自身的政治影响力。戈东诺夫为了自身的政治需求把妹妹嫁给费奥多尔,并于1581年通过外戚身份将他提升为波雅尔。命运的齿轮不停转动,当那著名的雷帝杀子事件发生后,鲍里斯的权力之路大开。伊凡雷帝很清楚费奥多尔难以独自统治整个国家。在去世之前,他成立了摄政委员会,由四位贵族组成:费奥多尔的舅舅尼基塔·罗曼诺夫、伊凡·姆斯季斯拉夫斯基、伊凡·舒伊斯基,以及费奥多尔的内兄鲍里斯·戈东诺夫。在沙皇费奥多尔统治初期,摄政委员会主要对抗来自迪米特里的威胁。纳戈伊家族想让小迪米特里成为费奥多尔的继承人,结果玛丽亚、她的兄弟和小迪米特里被流放到远离莫斯科的乌格利奇。随着外部敌人被解决,内部问题开始显现。伊凡·姆斯季斯拉夫斯基争权失败,被强制出家。权力便掌握在其余三位手中。在这一事件中,戈东诺夫和尼基塔·罗曼诺夫有着密切的合作。尼基塔·罗曼诺夫不久后去世。余下的戈东诺夫和舒伊斯基很不对付,伊凡·舒伊斯基认为自己的世袭的下诺夫哥罗德的贵族身份高贵,不是戈东诺夫这种靠着妹妹的裙带关系得来的贵族身份所能相比的。    

所以伊凡·舒伊斯基与鲍里斯·戈东诺夫之间也发生了权力争斗,1586年舒伊斯基在莫斯科发动了一次反对鲍里斯的暴动。他组织一些反对派要求沙皇费奥多尔与伊琳娜离婚。但是舒伊斯基的计划失败了,并被鲍里斯所镇压。鲍里斯采取了猛烈的反击措施,反对派降职的降职,杀头的杀头。而舒伊斯基家族的财产被没收,并被流放出莫斯科,并被严密监视。伊凡·舒伊斯基不久后在狱中死亡。此外,瓦西里·舒伊斯基及其三个弟弟也被驱逐出首都。在这场政治博弈中,鲍里斯的戈东诺夫家族取得了全面胜利。
   

自此,鲍里斯·戈东诺夫成为了莫斯科城中的唯一摄政,而且对于那智商低下且对国家事务不敢兴趣的费奥多尔而言,鲍里斯就是实际的“沙皇”。90年代的宫廷中,没有人能够与鲍里斯抗衡。他高效地管理着政府,以至于连敌人都称赞他的出色行政能力。然而,由于税收基础的持续流失和重税政策无法解决财政问题和扶持衰落的贵族,鲍里斯不得不采取激进措施,这注定会让他更加不受欢迎。1592年,农民失去了在圣尤里耶夫节可以自由迁移的特权。这一政策激怒了数百万农民,他们被“暂时”束缚在土地上。这也让许多农民逃离已经荒芜无人烟的村庄。鲍里斯还强制商贩和手工业者缴纳税款。这一做法引起领主的不满,他们因此失去了利润和劳动力,贵族对摄政的支持也被削弱。至于城镇居民,则更加不满。这些并不够填补空缺,鲍里斯很快进一步扩大税收,命令城射击军和炮兵缴纳税款。由于突然失去特权,这些军人开始和市民站在一起。同样地,为了恢复经济,鲍里斯给予俄国富商大量权力。这一举措扩大了富商与市民之间的鸿沟,并引起各方持续不满。    

1598年,沙皇费奥多尔去世,留里克王朝绝嗣。牧首宣布沙皇费多奥尔打算让伊琳娜继位统治,俄国人民很快宣誓效忠。然而几天之后,伊琳娜进入修道院并放弃了王位,转而支持波雅尔杜马。波雅尔杜马决定尽快选举新沙皇,但鲍里斯阻止了选举,他无法控制选举结果。鲍里斯的主要王位竞争对手就是费奥多尔·罗曼诺夫。罗曼诺夫家族和他们的盟友通过谣言来诋毁鲍里斯,指责他得为乌格利奇迪米特里的死负责,并毒害了沙皇费奥多尔使其死亡。这让鲍里斯不得不通过集结军队来威胁对手,最后得到了沙皇之位。

1600年,罗曼诺夫家族趁鲍里斯戈东诺夫病倒谋反,结果以失败告终。罗曼诺夫家族被流放到偏远之地,财产没收,家臣驱散。罗曼诺夫家族被清除出权力中心后,鲍里斯·戈东诺夫的皇位似乎稳定了下来,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还有更要命的接连的天灾在等着他。1601年底,粮食短缺,政府采取紧急措施缓解饥荒。然而,冬季受秘鲁火山喷发导致出现非常寒冷的冬天,大部分作物在成熟前就被霜冻摧毁,农民缺乏足够的旧粮来再次耕种。到1602年,大饥荒降临,许多人因饥饿而死亡。很多人迁往南部边境,那里的饥荒没有北部和中部那么严重。然而,在1602年秋天跟1601年一样冷,也不适合农作物的生长。严重的饥荒一直持续到1603年,农民已经没有种子可以种植了,那年春夏气候适宜也无法挽救局面。瘟疫迅速传播。到1604年丰收结束时,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已经变成废墟。这场饥荒导致了200余万人死亡,占沙俄总人口接近30%。    

在这场灾难期间,沙皇鲍里斯·戈东诺夫想着法帮助人民,但灾难规模如此之大,实际上他都是螳臂当车之举。随着饥饿在全国蔓延,他采取了前所未有的措施来帮助民众并控制食品价格,但未能成功。他开仓赈灾,将面包分发给穷人,储备很快耗尽。由于没有办法为数百万俄国农民提供救济,鲍里斯只能将精力集中在城镇。然而,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沙皇的救济不足以维持民众生计。仅在首都莫斯科就有数万人涌进城镇寻求帮助,而四面八方的农村人口稀少。每天都有饥饿的人死在街头和通往首都的路上。虽然如此,在危机重重的情况下,鲍里斯还是继续扩张。在饥荒期间,他在东部取得了成功。西伯利亚人口同样受到饥荒的重创,无法抵抗俄国的扩张。然而,对高加索山脉的土耳其人和鞑靼人的远征却以惨重损失告终。    

人们现在怀疑沙皇鲍里斯已失去了上帝的青睐,朝野之间流传着各种谣言,沙皇的合法性受到了严重的损害。如果鲍里斯有留里克血脉,或许他不会在饥荒中遭受这些指责,但历史没有“如果”。随着神圣光环逐渐消散,鲍里斯越来越需要为人民的苦难负起责任。统治者合法性下降是伪迪米特里出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所有动乱因素已经悄然凑齐:国家面临财政危机、政府权力减弱、臣民承担繁重义务、贵族阶层日益衰落、权贵之间存在冲突以及名声扫地的政府被视为所有灾难根源等等。在混乱之中,戈东诺夫的反对者开始散布迪米特里并未被戈东诺夫暗杀,仍然活着的谣言。之后,在1605年4月23日,饱受疾病和工作压力的戈东诺夫晕倒在办公室内,并不久于人世。

戈东诺夫在去世前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费奥多二世,因为他预感到自己死后将没有人能够驾驭住整个国家。他提前为儿子做了了许多防范措施,但这些措施最终都没有作用。费奥多二世还是难以逃脱被历史车轮碾成齑粉的命运。他于1605年4月登基不久后,就遭遇了一场叛乱。一群贵族在莫斯科发起兵变,6月10日,在自己的宫殿内,16岁的沙皇被四个强壮的士兵按倒在地并经受殴打后被活活掐死。    

费奥多二世的死标志着俄国历史上大动荡时代正式开始了。
   

三:乱世之始:伪迪米特里一世的进军与统治

1603年,有一位自称为沙皇迪米特里·伊凡诺维奇的年轻人出现在波兰立陶宛地区,他成为了俄国动乱时期的开端。尽管过去的历史将他视为波兰政权干涉俄国的傀儡,但实际上他确实也是比较出色的。在迪米特里得以会见国王齐格蒙德后,他面临着非常苛刻的条件。国王要求他割让领土才能得到波兰有限的支持。为了夺回王位,迪米特里可能允诺并秘密“皈依”天主教。成为沙皇后,他没有允诺,并继续公开奉行东正教信仰。国王提供的支持非常有限。到1604年夏季时,波兰雇佣兵有2500人,此外还有2300名“哥萨克”。相比于等待他们任务的规模来说,这支军队实在微不足道。出发三天后,迪米特里的军队来到了第聂伯河边。凭借基辅市民的帮助,军队成功渡过大河。1604年10月,迪米特里越过边境进入境内打算夺回王位。在发动入侵之前,迪米特里向自由哥萨克和俄国边境城镇送了许多信件。而顿河哥萨克则将“真正的沙皇”归来的消息一直传播到南部边境,为迪米特里赢得更多支持并聚集了一支军队等待与他会合。

在边境地区,有许多对沙皇统治感到不满的人们,他们包括流民、农奴、哥萨克、鞑靼人和一些贵族。甚至一些因为不愿缴税而反叛的贵族也加入了伪迪米特里的军队。到了12月,伪迪米特里的军队数量已经达到了一万五千余人。戈东诺夫得知后没有怠慢,他集结了约4万名士兵前去抵抗,并由费奥多·姆斯季斯拉夫斯基指挥。根据历史记载,在多布雷希奇村附近,伪迪米特里率领着二万四千名士兵与费奥多·姆斯季斯拉夫斯基的军队相遇。后者的军队规模达到了近3万人,有些说法称其甚至高达6万人。战斗开始时,伪迪米特里的骑兵再次发动了强烈的攻势,成功击退了俄军左右两翼的骑兵。然而,当他的骑兵向俄军步兵发起冲锋时,对方采取了整齐划一的阵型,并以更加凶猛的火力进行射击,迫使波兰骑兵撤退。在此期间,俄罗斯主力部队开始反击,并包围了伪迪米特里的步兵主力,并展开围攻。虽然伪迪米特里和他的士兵们拼命反抗,但最终还是惨败,并损失约8,000人后逃往里尔斯克。值得一提的是,姆斯季斯拉夫斯基没有继续追击伪迪米特里及其部队,这直接导致了他后面的彻底失败。不久之后,伪迪米特里又组织了一支由拥护者和雇佣兵组成的新军,为即将到来的决战做好准备。    

尽管在多布雷希奇战役中受到了严重的挫败,但迪米特里很快就重新崛起了。他的新军队中,逃亡的农奴占据了大部分,这些人已经厌倦了戈东诺夫实施的新法令,他们期待着“真正的沙皇”能够改善他们的生活。约10,000名军队由顿河哥萨克首领安德烈·柯烈拉指挥,守卫着克罗梅城,而姆斯季斯拉夫斯基率领的军队则围攻了该城数次,但都失败了。战斗持续了三个月,双方多次爆发战斗,造成双方都遭受到严重的损失。但双方仍未有明显成果。4月13日,鲍里斯·戈东诺夫去世后局势发生逆转。俄军听说沙皇已经死亡,彻底丧失了士气,并直接加入伪迪米特里的军队中。6月10日,反对戈东诺夫家族的贵族杀死费奥多二世母子,并希望拥立伪迪米特里为沙皇。鲍里斯·戈东诺夫的去世扫清了伪迪米特里一世的最后障碍。伪迪米特里有着越来越多的军队向莫斯科进发。瓦西里·舒伊斯基也做了墙头草,声称当年被杀死的不是真正的王子,现在这位才是真正的王子。于是在众望所孚之下,6月20日伪迪米特里一世和平进入莫斯科。    

伪迪米特里一世上位后赦免了戈东诺夫时代被流放的舒伊斯基、罗曼诺夫和戈利岑家族,使得他们得以重新返回莫斯科。伪迪米特里一世的演技非常高超,他泰然自若地,并深信自己就是伊凡四世合法子嗣、俄国正统沙皇。他也很快颁布了一系列针对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改革政策。恢复了尤里节,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对农奴的束缚和压迫,他还经常参加波雅尔杜马,发表自己的意见。在他短暂的执政生涯中,他致力于让俄罗斯人去西欧留学,开启了俄罗斯西欧化的序幕。这种种措施拨正了戈东诺夫时期严苛的刑罚和沉重的赋税。俄罗斯也逐渐迈上了发展的正轨。

但是他赦免中的一位贵族,瓦西里·舒伊斯基却将他推进了无尽的深渊。他抓住了伪迪米特里一世的把柄:他的妻子玛琳娜是波兰大贵族之女,信奉天主教。但按照俄罗斯传统,沙皇与信仰不同的女性结婚时,后者必须皈依东正教。尽管如此,玛琳娜在结婚后仍坚持信奉天主教。所以沙皇宣布东正教与天主教享有平等地位以感谢天主教会的支持时,他就失去了俄罗斯宗教势力的支持。此外,玛琳娜还带来了许多波兰人,在莫斯科引起不少冲突,因他们依赖伪迪米特里一世亲波兰政策而变得越发狂妄跋扈。    

这些都慢慢激发了莫斯科人的不满,但伪迪米特里并没有发现反对他的行动暗流涌动。根据舒伊斯基的计划,他调派了200多名贵族骑兵前往莫斯科,但这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怀疑。在5月16日至17日的夜晚,这些人在黑夜中秘密进入莫斯科。由于守卫城门的射击军认识舒伊斯基,所以他们没有任何戒心,而这正是舒伊斯基需要的。成功把控住城门后,大约有200名全副武装的战士和商人冲入克里姆林宫,并按照计划前往迪米特里的宫殿。瓦西里·舒伊斯基在各个方向派遣传令官,说波兰人要刺杀沙皇。他假装担心沙皇的安危,迅速煽动人群攻击可恶的波兰人。很快,街道上挤满了愤怒的俄罗斯人,他们封锁了通往克里姆林宫的道路,并阻止外国卫队和射击军前去保护沙皇。莫斯科市民怀着愤怒之情冲向波兰人和其他外国人,在经历了长达6-7个小时的屠杀后,俄罗斯人杀死了约420名波兰人以及数百名其他外国人和俄罗斯市民。

5月17日,舒伊斯基的卫队攻入皇宫,迪米特里听到冲突的吵闹声如此之近后,忙不迭的从窗户上跳了下去,摔断了一条腿。他的慌乱注定了他的结局,随后被攻入皇宫的射击军射杀当场。

   


舒伊斯基将伪迪米特里的的尸体游街,并将其焚烧(在俄罗斯传统中,死者被火化意味着下地狱),然后将其骨灰装入大炮中,朝向波兰方向开炮。伪底米特里一世为他的过于仁慈和政治思想的不成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不得不说,舒伊斯基此举确实缺德到冒烟)    

四:烽烟四起:瓦西里四世的统治和伪迪米特里二世的出现

在伪迪米特里一世去世后仅两天,舒伊斯基就通过他的同党拥立登上了沙皇之位,自称瓦西里四世。他的首要任务是巩固自己的地位。在刚刚登基时,新沙皇承诺未经杜马表决不会处决任何人;罪犯的家人不会受到连坐;诬告者将会受到惩罚。很明显,他出身于波雅尔阶层,这些法令也自然地为波雅尔阶层提供了保护,并使他们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和权利。瓦西里四世登基后,并没有使国家变得更加稳定,反而使局势陷入了更深的混乱。鲍里斯·戈东诺夫虽然有着残忍的一面,但他也治国的能力毋庸置疑,只是命运不济。伪迪米特里一世,在短暂的统治期间,也尽力让俄罗斯保持稳定,只是有点挥霍无度罢了。但在瓦西里四世登基后,情况急剧恶化。过于频繁的皇位更迭让政府公信力和权威几乎彻底摧毁。政府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阴谋、内战、谋杀、天灾、兵祸和匪患彻底摧毁了政府的控制力。

自瓦西里四世开始统治后,叛乱此起彼伏。北方的格列高里·沙霍夫斯科伊公爵和东南部的阿斯特拉罕地区的伊万·赫沃罗斯公爵相继发动了叛乱。在南方,发生了伊凡·波洛特尼科夫起义。这个农民起义军一路攻打到莫斯科城下,幸好沙皇的侄子米哈伊尔·斯科平·舒伊斯基率领军队赶来,并与农民军展开激战最终将其击败。次年,这场农民起义和沙霍夫斯科伊的叛乱被彻底平息。    

但是不久,一个自称是被挫骨扬灰的伪迪米特里的人出现了。自从瓦西里四世登基后,有关伪造的迪米特里一世逃生的传言非常流行。只要有人声称自己是他,就能很快地组织起一支支持者军队。这个伪底米特里二世跟一世非常不像,而且演技没有伪迪米特里一世好,是个人都知道他是个冒牌货。但是人性的丑恶是不可估测的,伪底米特里一世的遗孀马琳娜和伊凡雷帝的遗孀玛利亚,都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承认他是迪米特里。伪迪米特里二世率领军队攻占了一些城镇,于1608年初向莫斯科逼近。他在距离莫斯科不远的图什诺村驻扎,吸引了更多人加入军队。他与前来的米哈伊尔·舒伊斯基展开激战,并最终将其击败。此时,他的声望达到了顶峰。但他16个月没打下圣谢尔盖耶夫修道院严重挫伤了他的威望。他的统治能力远不如戈东诺夫和伪底米特里一世。瓦西里四世得到了喘息之机。1609年2月,米哈伊尔·舒伊斯基奉命前往与瑞典王国进行谈判,割让部分卡累利阿土地以换取与瑞典结为反波立联邦同盟,并得到了瑞典支援的6,000名精锐士兵。随后,舒伊斯基率军消灭了各处叛军并成功击败了围攻要塞的伪迪米特里二世的军队。伪迪米特里二世和他的军队落荒而逃,于1610年死于彼得·乌鲁索夫的枪下。

五:趁乱摸鱼:西吉斯蒙德三世的波立俄联邦野望破灭

虽然先前联邦的贵族曾协助伪装的迪米特里发动战争,但波兰-立陶宛联邦王国并没有正式对俄罗斯宣战,因此严格来说,在1609年之前,波立联邦与俄罗斯之间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战争爆发。一些俄国贵族主动向西吉斯蒙德三世表示愿意支持他们,并承诺将支持其儿子瓦迪斯瓦夫登上沙皇宝座。然而,这个承诺的条件是波兰联邦必须大规模干涉俄国内战。原本,西吉斯蒙德三世不想冒险投入大量联邦军队和财力来干涉俄国内战。但现在看来倒是一看可行之法。西吉斯蒙德三世决定是先攻打斯摩棱斯克要塞。
   

1609年9月,波兰-立陶宛联邦国王西吉斯蒙德三世率领两万多士兵包围了斯摩棱斯克要塞。这座城堡自从被莫斯科大公国从立陶宛夺取后,历经多次加固,变得坚不可摧。而西吉斯蒙德三世缺乏足够的步兵和大炮进行强攻,几次试探性的进攻都以失败告终。波兰军队计划在夜色掩护下使用工兵爆破城墙,但由于俄国守军的警惕和壕沟的阻碍,几次爆破行动均未能为步兵有效铺路。1610年7月,波兰立陶宛联邦和俄罗斯之间的僵局迎来了转机。原因是,在7月4日,联邦军队在克鲁希诺村成功阻击并重创了前来增援的俄国军队。于是,西吉斯蒙德三世放弃了对孤城的进攻并开始围困该城。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饥饿和传染病的影响,守城军民大量死亡。最终只有200名守军仍能战斗。在波军准备充分后,于1611年7月2日发起总攻,并成功攻下这座坚固的要塞。
   

克鲁希诺战役在斯坦尼斯瓦夫·茹凯夫斯基的带领下以六千五百人打俄国三万人,并以惊人的1:10的战损比吓破了俄国守军的胆。随后,由七位权势最大的波雅尔主导共同组建的“七波雅尔政府”成立。他们强迫沙皇瓦西里四世退位,并将他剃度为僧侣并送给了和平进入莫斯科的茹凯夫斯基。随后,茹凯夫斯基将舒伊斯基解送至华沙囚禁。在1611年10月29日的瑟姆议会上,舒伊斯基向西吉斯蒙德三世下跪以示效忠。一年后,他在华沙附近的戈斯蒂宁城堡病逝。

七波雅尔政府举行会议,商议新沙皇的人选。共有三位候选人,分别是瓦西里·戈利岑公爵、米哈伊尔·罗曼诺夫以及瓦迪斯瓦夫公爵。最后七波雅尔政府选举了波立联邦国王的幼子瓦迪斯瓦夫公爵即位。波雅尔们在经过多年的黑暗生活后也已经厌烦了其他波雅尔上位。他们不知道是否让一位波兰人上位是否是更好的选择。

达成协议后,波立联邦的将领率领军队占领了莫斯科,七波雅尔政府也派出以戈利岑公爵为首的外交使团去华沙商讨新皇登基事宜。众所周知,西吉斯蒙德三世做出了一项令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决定,他拒绝让自己的儿子成为俄罗斯沙皇,并坚决拒绝让他信仰东正教以及解除对斯摩棱斯克的围攻。

波兰人在城中陷进了尴尬的位置,七波雅尔政府的合法性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丧失。随后格拉摩根牧首以东正教会的宗教感召号召俄国人反抗波兰人的统治激起了许多俄罗斯人的战斗意志。库兹马·苏珂尔奇和迪米特里·波扎尔斯基率领反抗的俄罗斯人在1612年8月兵围莫斯科。波兰的莫斯科守军和前来支援的切德凯维奇都消极应战,他非常反感对俄战争。随后,因为波兰议会又断了支援部队的补给,本就少的可怜的支援部队更加雪上加霜。12月8日,吃光城中补给的波兰莫斯科守军投降,莫斯科终于回到了俄国人手中。

六:乱世终结:罗曼诺夫王朝建立与动乱时期的影响

在赶走波兰人后,下一任沙皇的竞选被提上了议程。1613年,在缙绅会议上,数百名来自各个社会阶层的人士参与了下一位沙皇的投票,包括教士、波雅尔、贵族、市民以及农民代表。至少有六个人被提名,但最终16岁的米哈伊尔·罗曼诺夫被选为沙皇。他的即位标志着俄国“大动乱时代”的结束,并且罗曼诺夫王朝统治了俄国长达300年,成为历史舞台上的重要王朝。

随后波立联邦并不甘心,随后接连在1618年进攻莫扎伊斯克和和莫斯科,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双方均无力再战,于1618年12月11日签下了德乌利诺合约,宣布波立正式放弃对沙皇的宣称。并拿到了斯摩棱斯克和切尔尼戈夫省等地。
大动乱时期将国家的中央集权无疑强化了许多,伊凡雷帝时期出现的地方自治没能活过动荡时期。而正教会作为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最大推动者获得了无上的权威和声望。波雅尔的权力被大削弱,服役贵族的影响力逐渐上升起来。俄罗斯的国家、民族观念也逐渐强过家族、宗派观念。19世纪的斯拉夫派学者无疑是这种效果最经典的产物。俄罗斯民族从最严峻的考验和困难中生存下来,重建了国家和信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被炮弹发射回家的皇帝!真,炮灰了……
谭天宇:阿瓦库姆·彼得罗夫与东正教分裂派运动漫谈(二)——十七世纪上半叶的俄国:从“混乱时代”到罗曼诺夫王朝的建立
沙皇戈东诺夫
五分钟讲名著《鲍里斯•戈都诺夫》
莫斯科新圣女修道院的今昔
谈谈争议的沙皇鲍里斯·戈都诺夫确切的出生日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