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吃素手脚冰冷

谁说素食者一定体寒?体寒者注意:这个方法,让寒气一扫而光

搜狐网

2018-10-08 16:11

正在吃素或者想要吃素的你,是否经常看到有言论说素食者大多都体质偏寒,因为长期吃素,营养摄取容易失衡,气血不够,导致手脚冰冷,因此对吃素这一决定产生顾虑和担忧。其实关于体寒,很多人都还陷在误区里,认为吃素就是体寒的“元凶”。但事实不然。

素食:体寒这个锅我不背!

事实上大部分的女性,就算是非素食者,同样会常常出现诸如手脚冰冷、宫寒、体寒等症状,与其说是素食的错,倒不如说是自己的饮食、生活习惯才是罪魁祸首。

你为什么会体寒?

1、熬出内寒

在中医看来,子时觉至关重要,晚上十一点前要进入睡眠。因为子时这个时候阴气盛到极点,有一点阳气初生,所以这是阴阳交接班的时间,又是一点阳气发芽的时候,只有在睡眠中才能顺利进行。如果此时不睡觉,即把阳气之苗一棒子打死了,长此以往,阴盛则阳虚,阳虚则寒。而寒凉则是万病之源。

2、穿出内寒

短裙、露脐装、露背装……够性感吧,也够冻人。而且露的这几个部位,偏偏是最怕受寒的。肩关节、膝关节就不用说了,这都是人体薄弱之地,最受不得沾风寒受凉。更要命的是颈背和腰腹,小腹为元气的中心,身之重地,腰为肾之府,颈背属于一身阳经之总管——督脉的位置,这些地方露着,您不受寒才怪呢。

3、吃出内寒

一到夏天,雪糕、冰棍、冷饮,是多少人的最爱,更有甚者早上起来也是一大杯冰水,水果也是从冰箱里拿出来就吃,就这样,长期吃着吃着,内寒就吃出来了。

4、虚生内寒

现代人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对身体正能量变本加厉地消耗。如果你还不注意养生,最终耗的远远大于养的,就导致内脏功能虚弱,内脏运转慢就滋生出内寒了。

5、懒生内寒

动为阳,静为阴,生命在于运动,只有常运动,气血才能不淤不堵。而现代人最缺的就是这个,在家歇着,出门坐车,上班一坐坐一天,总不动,气血运行就弱,体力就会下降,内脏功能减弱,则寒从内生。

6、外寒伤身

这个外寒就是指外环境的寒,比方说秋冬气温下降,天气寒冷,一时穿衣不注意,就容易感受风寒,但有意思的是,现代人受的寒其实更多是在夏天。因为天热呀,人体的毛孔张得较大,这是本能,要向外散热,这毛孔张着,您呆在空调屋里猛吹冷风,这时身体连个把门的都没有,寒气就大摇大摆地进入体内了。

如何祛除体内寒气?

一、改掉上述不良习惯

朋友们都看到了吗?寒体就是这么被自己养出来的。寒邪淤在体内,降低内脏活力和新陈代谢,便不断堆积脂肪,并且无力排泄毒素,乱七杂八的东西都堆在一起形成肥胖,要想驱寒首先就要改掉上述不良习惯。

二、干姜驱寒

生姜绝对是个驱寒的好东西,能温通生发脾胃之气。但它有生、干之分,生姜辛散善于清理清理经络脏腑中的阴浊之气,而干姜则擅长温化脾胃去寒湿。生姜治疗的,是寒邪侵袭体表,而干姜调理的,是寒邪直中脾胃。古人说:生姜走而不守,干姜守而不走。就是这个道理。

干姜又以筠姜为佳,《本草纲目拾遗》记载“出川中,屈曲如枯枝,味最辣”指的就是川蜀地区的筠姜,姜味特别地道浓郁。筠姜药性可直通上中下三焦(通俗说就是肺、脾胃和肾)并且药性持久,守而不走,有化寒祛湿、温补调理、活血通经的功效。红糖也是一个驱寒补血的好手。

更多养生秘笈,微信搜索本气堂公众号(本气堂服务号:bqtgzy)查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为提升浏览体验,原网页已由百度进行服务升级,内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寒湿寒湿,究竟是寒还是湿?别再搞混了!
不要小瞧“手脚冰凉”,试一试“醋泡生姜”,简单有效!
夏不可无姜!想不上火,建议你这么吃…
“春夏养阳”夏季最适合喝姜酒
姜枣茶祛寒温脾胃效果好,这三类人却不适合!
身体内有寒气怎么办?生姜红枣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