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春节特刊:那些想回家,却回不了家的“青春养老人”……

看到你们,就看到希望。

AgeClub私享会员全面升级,免费课程+资源对接+考察学习等多项权益,文末扫码,了解更多新春限时福利!

撰文养老行者1988

编辑陈 苗

曾经有位从业30多年的院长给我讲:“你只有在养老机构过一次春节,和这些老人、员工们在一起,才能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家一样的养老机构’,才算真正做过'养老’”。

所以,我会一直固执地认为,“养老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养老机构经历过完整的除夕、春节;一种是没有。

虽然这种分类方式多少带有一些偏执,但似乎也并没有什么错,因为这个时代太缺少实干精神,扪心自问:我们有多久没跟老人,没跟一线员工说过话了……

图:武汉,成为抗疫第一线

2020年的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全国上万家养老机构瞬间进入封闭状态,无数“养老人”选择坚守一线,抗击疫情,默默陪伴、守护着这些高龄老人。

2021的这个春节,因部分地区新冠疫情的复发,全国养老机构启动新一轮的封闭管理,这也意味着,很多“养老人”将继续坚守在一线岗位,无法回家过年。

2020年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很遗憾,在表彰稿中没有出现“养老工作者”,或许,这些“养老人”没有冲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伟大,但作为一名养老行业从业者,我们却深知:

图:新冠疫情已造成美国养老机构超过13万名老人和工作人员死亡

如果没有他们的默默无闻和勇于奉献,这几百万老人的生命安全就无法保障,就有可能出现美国养老机构大面积疫情爆发所带来的悲剧:对于对于这些平均年龄80岁以上的老人来说,感染上新冠疫情可能就等于接近了死亡。

今天是2021年2月9日,农历腊月廿八,还有两天,就是除夕,我们采访到3位坚守在养老机构一线的“青春养老人”,他们来自不同城市、不同项目、不同岗位,但却有一个共同点:这个春节,他们都选择留在养老机构,选择和老人在一起。 

选择留下是一种责任,与老人、机构共患难」

人物:张丽媛,北京幸福颐养护理院,院长助理,从业8年

毕业于长沙民政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张丽媛,已经在养老行业摸爬滚打8年时间。

2012年毕业的她,赶上了中国养老产业的第一次爆发,有着号称全国养老专业No.1的长沙民政学院,吸引了上海亲和源、保利和熹会、乐成恭和苑、天津云杉镇、北京太阳城等当时国内知名养老企业,因家在北方,她最终选择了位于北京的一家养老企业。

图:北京幸福颐养护理院

与绝大多数年轻养老人不同,8年时间,她只换过一次工作,目前就职于北京最高端的老年康复护理医疗机构——北京幸福颐养护理院,担任院长助理。

2020年护理院疫情封闭期间,她和小伙伴们在一线奋战近6个月,确保所有老人和员工无一例感染,回忆起这段往事,她说:“真的很不容易,护理院解禁的那天,终于闻到了外面空气的味道”。

2021年的这个春节,根据政策要求,护理院将延续封闭状态,张丽媛也毅然选择了留下,她说:“这是一种责任,与老人、机构共患难”,此外,她还提起了去年封闭期间发生的两则往事:

往事1:疫情期间,有位奶奶突发疾病去世,在这个特殊时期,他们只能匆匆帮老人办理了后事和离院手续。没想到的是,过了很久,家属突然送来一面锦旗,言辞满是真诚地感谢,她突然意识到:其实,老人的离开并不意味着机构和家属关系的终止,机构为老人所做的一切,家属并没有忘记。

往事2:疫情期间,一位平日里身体很好的爷爷突发心梗,住进了医院,病床上的爷爷一直想念着每天在护理院必喝的“枸杞养生水”,这让家属很不解,后来才知道:爷爷想念的并不是那杯水,而是在护理院的生活和朋友。

由于采取完全封闭式管理,相对外界而言,养老机构往往成为“相对安全的场所”,据张丽媛介绍:“疫情期间,老人们其实并不太关心自己的健康,反而更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安全,关心武汉,对他们这一代人来说,家国意识似乎已经扎根于心。

谈及未来,张丽媛说自己会坚持在养老行业,因为发生过太多让她感动的瞬间:

瞬间1:北京幸福颐养在南京的项目中有一位认知症奶奶,在南京的那段时间,张丽媛为了锻炼奶奶的记忆力,创造了属于两人之间的独特沟通方式——拥抱,每天都会给奶奶一个大大的拥抱,奶奶从未记住过她的名字,却记住了这个充满温暖的拥抱。后来她调回北京,时隔很久再回到南京的时候,奶奶站在机构大厅,一眼就认出了她,嘴里说道:“咱们今天还没拥抱呢”,张丽媛说:“这件事让我改变了对认知症老人的看法,他们虽然会忘记你的名字,但一定会用更独特的方式记得你”。

瞬间2:去年,张丽媛突然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慈祥的问候:“丽媛,你现在过得好吗?我们都很想念你,你说真心话,工作还顺利吗?我只想知道你过得好不好,如果过得不好,你就回来吧,我们都很想你;如果你过得好,就当奶奶没给你打过这个电话……”,原来,是她曾工作过的养老机构老人打来的,电话那头的她,早已红了眼眶。

我想,我们与老人之间发生的故事,可能是当下这个社会最干净、最纯粹的感情。

这个春节,张丽媛和她的小伙伴们给老人准备了很多活动,但她却说:“活动再精彩,也替代不了家人的温暖,希望家属们能在除夕夜给老人打一个电话、发一个视频,这才是老人最开心、最自豪的事儿,有些情感是别人无法替代的”

在新的一年,她希望自己平安、健康就好,也希望爸爸妈妈可以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访谈快结束时,她说:“我不希望父母再逞强了,有事要告诉我和弟弟,父母是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堵墙,只要父母在,自己仍然是个孩子”,说到这里,她的声音有些颤抖……

「我会更努力工作,成为父母的骄傲 」

人物:林笑笑,青岛亲和源老年公寓,服务秘书/会员服务部主管,从业4年

2008年,亲和源上海康桥项目正式投入运营,从此拉开了中国中高端养老社区(CCRC)的大幕。十年后,2018年5月16日,亲和源青岛老年公寓正式开门纳客,成为青岛首家高端会员制养老住区。

1994年出生,青岛卫校毕业,主修护理专业的林笑笑,主动选择了养老行业,并成为亲和源的第一批员工,这一干,就将近4年。

在这4年时间里,她从一名“服务秘书”,成长为“会员服务部主管”,是老人最喜欢、最信赖的生活管家。

2018年,老年公寓住进来一对夫妻,奶奶患有阿尔兹海默症,除了爷爷谁也不认识,林笑笑每次去看望时,她都会问“你是谁”?从那以后,笑笑每天下班都会去奶奶房间坐一会儿,陪她聊聊天,顺便检查一下奶奶用药情况,后来有一天,奶奶突然拉着笑笑的手,高兴地说:“笑笑来了……”

回忆起这段经历,笑笑说:“那一刻我终于知道只要我们认真重复做一件事,就会有好的结果,时间是最好的答案”。

虽然家在青岛,但每年除夕和大年初一,林笑笑都主动选择留在老年公寓,陪老人们一起过春节,她说:“我很享受这个过程,除夕晚上和老人一起包饺子、吃年夜饭,初一早上挨家挨户给爷爷奶奶拜年,对我来说,这里是自己的另一个家”。

有一次,林笑笑生病在宿舍休息,有位入住老人知道后悄悄回到家里给她拿药,笑笑说,她很感动,因为老人已经把她当家人一样去照顾、一样去爱,像亲人一样。

我们总以为养老机构的场景是我们单向地服务这些高龄老人,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从老人身上得到的关心和爱,反而更多、更浓。

图:青岛亲和源老年公寓外景

2020年国庆节期间,青岛疫情复发,刚刚解禁的亲和源老年公寓又马上进入了封闭状态,有几位短期回家的老人被居家隔离,亲和源团队主动为这些居家合理老人提供上门照料,笑笑说:“我们觉得不管老人在不在老年公寓,只要是亲和源的老人,我们都会想尽办法照顾好他们”。

对于女儿选择养老行业,林笑笑的父母也给予了充分支持与认可,笑笑有时会把老年公寓的照片、视频给父母看,父母说,这也是他们向往的老年生活。

对于新的一年,笑笑说她的想法很朴素,只是希望自己可以会更多去感恩、更努力成长、更努力工作,成为父母的骄傲。

「看到老人开心,自己也会开心,很有成就感 」

人物:林彦红,银川中房·幸福里玺云台康养中心,介护主管,从业1年

1996年出生的林彦红,是我们这次采访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但她身上所透露出的那份对养老事业发自内心的热爱,却让我格外感动,原本计划20分钟的采访,持续了将近90分钟。

在中国西北部,有一座美丽的城市“银川”,这里是林彦红工作和生活的地方,毕业于宁夏职业技术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她,毕业后来到当地一家知名的养老企业“中房养老”,从一线介护员做起,一步步做到介护主管,是公司的“小明星”。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唯一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院校,不幸的是,2016级入学的林彦红发现,他们这一届只有9个人,但学校并没有动摇,依旧为这9个孩子投入了全部师资力量。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是林彦红自己的主动选择,从小被奶奶带大的她,对老人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她觉得自己天性里是适合做养老行业的。

图:中房·幸福里玺云台康养中心的年轻团队

中房·幸福里玺云台康养中心总体量2100㎡,共设有床位61张长照床位,定位社区嵌入式小机构,林彦红的养老生涯便从这里开始。

2020年疫情封闭期间,是林彦红最难忘的时光,她说:

“特别怀念疫情封闭期间的那段生活,虽然很辛苦,但感觉大家的心更齐了、团队更有凝聚力了、老人的状态也更好了,真正像家人一样一起生活”。

“封闭期间,公司领导会亲临机构看望我们和老人,隔着门给我们支持和鼓励,员工和老人都很感动。”

“由于封闭,我们也不分上班下班了,每天有更多的时间和老人在一起,带着老人做操,玩捉迷藏,玩老鹰捉小鸡,带着老人一起吃火锅,大家都很开心”。

“很多回家隔离的老人都很羡慕康养中心的老朋友,他们回家很孤独,状态也没以前好了,很多人都比在机构的时候瘦了,我们看着很难受”。

虽然现在是介护主管,但林彦红更怀念在一线做介护员的那段时光,她说:“在一线的幸福感和快乐感会更强一些,爷爷奶奶会很心疼我,把我当成自己的孙女,很多时候我会因为老人的一句表扬和肯定,感到很满足。看到老人开心,自己也会开心,很有成就感”。

与绝大多数年轻养老人不同,林彦红从不觉得在一些做护理是难以接受和坚持的,她说:“有时候,你觉得它高尚就高尚,你觉得它卑微就卑微”。

在林彦红的眼中,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照料老人,是高尚的,在她刚刚入职的阶段,她亲眼见到自己的一位学姐帮助长期卧床的老人站了起来,老人和家属对学姐的那份感恩和尊重,让她觉得记忆犹新,她说:“在那一刻,我下定决心要把所学到的知识用在工作上,那位学姐给了我榜样的力量”。

今年,林彦红初三就会返回机构值班,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她只希望大家可以平平安安过个年。面对新的一年,她希望自己可以更快成长,敞开自己,接纳更多,成为照护方面的小专家。

结语:

在整个采访的过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感受是:这些年轻养老人就像星星之火,定可以燎原,中国养老事业的未来也会充满希望,与其杞人忧天地担心“明天谁来给我们养老”,不如脚踏实地,给这些青春养老人更多的培养和成长空间。

当我们在除夕夜与家人团聚的时候,真的不要忘记那些坚守在养老机构一线的养老人,给他们发一条微信、打一个电话、发一个红包,都能传递出最温暖的鼓励。

春节,每一个人都想回家,他们也不例外。

最后,谨代表AgeClub全体员工,向奋战在全国养老一线的所有养老人致以最真挚的祝福:

祝大家新春快乐、健康平安、2021一切都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年人能力评估师:最希望老有所养
养老护理人才如何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
封院期长者出现情绪失调,养老护理员这么帮助长者安然度过!(真实案例)
我们的2021年||安心养老连锁砥砺德行!
央视报道:养老的事,谁在干?谁愿干?请谁干?
一款大小便护理机器人,窥见养老护理“刚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