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练拳不练“胯”,就是说空话

无论是哪门哪派的武术套路,外形基本上是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身体重心的移动;二是两个手臂的开合;三是步伐的移动。但这些动作都是建立在“松胯,胯根内收而旋转下沉”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每一个动作都是以“胯根内收、旋转下沉”作为始点,每一个定式又以“松胯下沉”作为终点。

武术的任何一个举动,都是“实腿一侧的胯根随转腰的方向,先微旋内收而下沉”。对健身者而言,练好了这一方法一辈子足矣,该有的感觉都会练出来;对练武者而言,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不断有所造诣。如果说太极拳有什么密诀,这肯定是其中的一个。

一、胯在哪里?

系指股骨上节,大腿的折叠下陷处。

换句话说,我们通常把腰和腿之间的部位叫作胯。有些明师以会阴穴为始线,把会阴穴至腹股沟的胯部称之前胯,会阴穴至臀部后面的胯部称之后胯,这是为了教学表述的细化,有助于学生理解认识就行了。

胯关节由骶髂关节、髋关节、髋骨与脊柱的韧带联合、耻骨联合、骨盆等部分组成。

松胯要放松哪些部位?从练习太极拳实践得知:与胯有关的腰、腹股沟、会阴穴、裆、臀等部位都要放松。


松胯有何目的?以松胯为手段,到达以下四个主要目的:

一是轻松灵活,通过胯关节的肌肉韧带合理收缩舒张,胯关节的各骨关节能灵活转动,不产生辅助肌肉韧带做负功的现象。胯在纵向运动相对较多,如落胯、塌胯;胯也有在横向运动的,如转胯;胯还有在纵向兼横向运动的,如扣胯。

二是松沉稳固,通过松胯有助于腰使身体协调完整,松沉能有效降低身体重心,使脚有根腿有力,有利于意气劲合一。

三是与腰部一起协助拳势转换虚实。

四是与腰脊一起带动四肢,胯根是轴心,带动各关节进行运动,裆劲转圈由外达内,由内达外,浑然一体。

对形体而言,坚持长期松胯的锻炼,可使胯范围诸如骶髂关节、髋关节等关节软骨增厚,肌腱、韧带增粗,在骨附着处直径变大,胶原纤维量增加,从而提高胯关节的抗拉能力及稳固性。通过放松伸展性练习,既可使参与关节运动的原动肌力量得到增强,又可使对抗肌的伸展性提高。与此同时,关节囊、韧带等软组织在力的作用下伸展,增大了关节的灵活性,提高了关节的运动幅度。

开胯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单腿之胯松开的动作和两腿之胯松开的动作都可以称为广义的“开胯”,而是狭义的“开胯”是指左右两腿之胯对拉松开;为了学得清楚,练得细化,于是就有了若干胯的说法和练法,各师各法,并无不当。正如锐角、直角、钝角、夹角、广角、俯角、仰角都有根据实际表示角度的意思,并无复杂化的解读。

所以说,有多种多样的松胯说法和练法不足为怪,是不同层次的习拳者进行正常的研练。我认为,对此不必过分较真文字,知道大体意思和内涵实质就行了,只要明白“松胯”的拳理拳法和能使自己的拳艺提高就好了。在此再以“左搂膝右拗步掌”没松胯或松胯不到位为例,如果老师说你是前腿的落胯或后腿的塌胯没松好或松得不到位,那么就缩小了指出范围,清楚部位所在,领会也较快了。

用胯问题也是增加若干胯说法和练法的原因之一,比如我以半马步的拳势开站,对方两手推按我胸膛,我可以意想后实腿髋关节骨尖恰到好处的挺前一点(挺胯的作用是生脚根增腿力,有助于接劲),腰胯边沉边转的化掉对方来力,这就是“挺胯”的说法和练法。再如我以弓步的拳势开站,对方两手猛力快速推按我胸膛,我以骶骨至后脚跟形成的腿弓接劲后,借助腰胯腿脚地产生的反座弹力边化边发对方,这就是“托胯”的说法和练法。“托胯”名称的来由是取自后弓腿实胯托住前弓腿虚胯的象形。


对于初学者而言,开胯应沉中开,转胯要沉中转,托胯要沉中托,扣胯要沉中扣,挺胯要沉中挺,坐胯要沉中坐;下沉不是往下硬压,稍有硬压,就有僵势。再有腰与胯在生理上是有关联的,如先松腰再松胯就有可能引起腰塌压死胯。当然,有人看看两句“诀窍”就能较快的把胯完全松到位又练出较高的松胯功夫,肯定是高人了;不过,现实中相比之下是所谓名师多见,却是高人少见啊。

松胯是态势动作也是感觉, 其实松胯是一种胯松了的态势动作,也是一种胯松了的感觉,如同松沉到脚底的感觉差不多。比如有些明师认为自然的坐凳姿势松胯较好,传授给徒弟也较易接受,于是就把这种坐凳姿势的松胯感觉移植到练功习拳,称之坐胯,还形成了功法练习。

对于松胯的感觉,各人的文字表述、语言表达不一样,说法也不一样,练法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人,练拳的阶段层次不同,说法和练法亦不尽相同。比如电脑有高端、中端、低端之分,如果说高端电脑是电脑,中端电脑、低端电脑不是电脑,这样能说得过去吗?个别人总爱摆显自己的说法和练法怎样正宗,如何科学,人家多出“松胯”、“开胯”之外的十个八个什么胯就以为是错误的说法和练法,得有正确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检验才能证明啊!

学练松胯重在言传身教,拳圈有“教拳不传胯”之说,有些拳师把胯的练法与用法视为珍贵的守功东西,给徒弟传授腰胯要领时,不愿多作细化分解。拳圈也有“宁传十手,不传半摸”之说,所以说徒弟在聆听了师父的指教讲解后,还得在师父的同意下,用手抚摸一下师父示范动作松胯时骨、肉、皮的变化,这样学法心中有数,比较明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雄:浅识松胯的实际问题
练拳不练“胯”,要出功夫是大空话!
太极拳的松胯理法与松胯动作
小架拳的出劲初探
内家拳如何进行调身(一)
[转载]庞明直腿松腰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