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会松脚,会轻灵,太极就成功了一半!

步步猫行足履冰,

虚实渐变脚双轻。

练习太极拳必须要谨记一个“松”字,这也是内家拳和外家拳的根本区别之一。从体上讲,松的结果是:松——轻灵——气血通畅——全体透空。从用上讲,松的结果是:松——柔——刚——刚柔并济。

因此,无论哪个练太极的人都知道要松着练。但许多人就是放松不了,这一方面是因为不知道如何放松,但大部分是因为选择的修习方式决定了无论如何努力也是进不了松的境界。

太极拳论说:“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对照这个要求,我们在练习套路时好好检查一下,每一动,你放松了吗,做到轻灵了吗?

我看目前社会上流行的太极套路都以比赛的要求(即姿势优美的体操舞蹈标准)来衡量,因此不顾自身条件,努力追求架子越大、姿势越低,认为这样就是太极功夫高的体现。但这样的结果就是无论你自己觉得上半身已如何的松,但双脚为了保持低造型,维持平衡,是无论如何放松不了的。

而要实现全身的放松和轻灵,关键的关键在于两脚放松(特别是小腿到足这一段)。脚不松,全身其实都不会松。


因此,前人和当代拳家对此是高度重视的,并形象地作出了双脚放松的要求和描述:如拳论讲的“迈步如猫行”、“如履薄冰”,杨澄甫的“如踩在水上葫芦”、汪永泉的“脚不要踩死”、“脚心吻地”、陈耀庭的“两脚犹如踩浮舟”,祝大彤的“踩草地、厚地毯的感觉”,石明的“飘”(即全身关节肌肉节节松开,僵力拙力完全除掉,脚下没有一点死力之处,且有一种升腾感)等等。

我在初中时曾花一段时间练过孙式太极拳,到现在除了仍旧牢记孙式别具一格的开合手、活步、卍字手外,得益最深的是通过孙式太极知道郝为真先生(孙禄堂大师的太极拳师傅)的一段话:


“初练时,如身在水中,两足踏地,动作如有水之阻力。第二层,则如身在水中,两足浮起,浮游水中,能自如运动。第三层,则身体轻灵,两足如在水面上行走,临渊履冰,神气内敛,不敢有丝毫散乱。此则拳成矣。”


不过以当时的认识,我只将它当是个传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幸运的是,还是坚持不断朝着这个方向努力,随着时间的积累,越觉得郝为真先生实实在在说出了太极的真谛。这正是双脚放松后,逐渐全身轻灵,出现一种升腾感,进而达到气通全身、神气内敛的效果啊!

总之,会松脚,会轻灵,从此太极就成功了一半。


不会松脚,就达不到文章前面讲到的体用效果,推手中也很容易让人摸到根(脚不松,你的根就断在与地面接触的点上,脚一松,你的根就是整个大地)。更要命的是,练太极如不注意松脚,达不到太极应有效用不说,好多老年人还练坏了脚,特别是膝盖,那些追求架子越大越低而且越下苦功夫练的人,越容易对膝盖造成损害。

站桩也一样,也要注意双脚放松。现在好多人开始站桩时还做到放松,时间一长就僵了,但还在那里死站,有的是因为自己还没发觉僵,有的是知道僵了还苦苦坚持一动不动,认为坚持才有效果。其实发觉僵了,就要轻轻挪动一下重新找放松感觉,让气血畅通,站死桩很不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极拳闲聊之二:双脚不轻太极难成
太极和合
[转载]谈谈杨式太极拳起势时双脚的沉轻变化?
演练太极十要点 - 太极拳群 - 武术人社区 精品武术文化社区 - Powered by ...
动步时重心定 定步后重心移
太极功夫在脚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