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练好太极拳,如何先把命门填?

太极拳运动一身备五弓,五弓的运转构成太极立体圆运动,而腰脊命门穴则起立体圆心的枢纽的作用。在推手时,意贯命门,注意命门后撑位移及虚实变换转动,通过命门穴调节上下肢十二个关节贯串,螺旋型缠绕绞转,把对方引上立体圆面切点,五把弓合一集中发劲,如箭直线发射,可见命门穴在练功和推手时都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这是外型动作难于觉察到,只能在练功和推手的过程中自我感知。

 1、命门穴为主弓的重要位置 

命门穴位于两肾之间,属督脉,有生命之门,先天之根本的含义。命门穴与任脉的神厥穴(肚脐)又前后对称,与腰的带脉又缠绕一周。带脉的循行路线较为简单,起于季脉肋下方,横绕腰腹周围,前平脐,后平十四椎。带脉的“带”字,含有腰带的意思,因其横行于腰腹之间,统束全身直行的经脉。足部的阴阳经脉都受带脉的约束,带脉与冲、任、督三脉的关系极为密切。

腰腹部是三脉脉气所发之处,又为下丹田真气之所在。下丹田在脐内一寸,一般位于脐和命门三七开,位于大椎和会阴穴也三七开,符合黄金分割线0.618的优选关键数字,顺应先天自然之规律。因此,只有气沉丹田,意守丹田,命门穴后撑等练功身法,就能通过神厥穴深部的经络网,使丹田生发之气遍走全身,起着整体功能的调节作用。

2、命门穴的调节机理 

“腰为第一主宰”,说明了太极拳主弓的重要性。主弓弓把“命门”是带动四肢弓的纲,通过主弓节节贯穿及上下肢的调节协调,也就是“命门”调节上行与大椎、肩、肘、腕贯穿,对拉拔长,相系相吸。同时,“命门”调节下行与胯、膝、足跟贯穿,对拉拔长,相系相吸,周身身法处处联系起来,方能做到“一动无有不动”的完整协调境界。

物境生活菩萨奇楠鹅梨帐中香小程序

具体操作上,用意把“命门”后撑,先取得前足蹬回的反作用力,与后足蹬力成为力偶,故“命门”向后撑实,即前足从地面反作用力而来。后坐时则反之,“命门”注后拉,是从后足前弓取得地面反作用力与前足反作用力成为力偶而来,后足蹬力主动催迫前足的反作用力而成为力偶,向前退后都成为左旋右转的力偶,立身中正不偏,四面转换,八方支撑,无不顺遂。

如果单纯只考虑抽胯,只能从股关节的力偶转动,不能与上体协调解决。周身一家。“命门”则能为上下统领的总关要,掌握主弓的整体调作活动,照应上下肢四弓的协调活动,发挥主弓为中心点的弹力作用,在推手时能化能发,能粘能走,变化无穷。

除了“命门”后撑之外,还必须注意“命门”向左右旋转或前后位移。拳论十三势歌中指明:“命意源头在腰际,变换虚实需留意。……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静气腾然”。这高度概括了腰腹部意气变换调节,以命门穴作为调节全身平衡的轴心。在推手时,从接触点感知对方来劲之后,根据对方的劲路首先进行命门的内换,然后调整身体的各部分和各关节,一动无有不动。

一动全动并不是单纯接触点的移动,如果不首先从命门变换虚实,而单纯上肢的移动,马上由手作出反应,这就会犯了“梢动”的毛病。命门穴里边变换,包括命门穴向左右及前后的位移,命门穴的转动,其位移及转动量的大小根据对方的劲路决定,命门的位移及转动带动身体四肢各关节作出调整反应,为化劲和发劲作好准备,使对方感觉不到我方内劲的变换,而实际我方已把对方的力引上球面的切点抛出。所谓“四两拨千斤”,也就是这个道理。

 3、想练内家拳先把命门填 

通常学拳第一天老师教你基本功,就是站桩。会用手去摸摸你的命门穴,那是老师看看你的命门的坑是什么情况,正常人命门那都有个坑,站桩就是一个填坑的过程,这样你的身弓才能练出来,才能形成上下的整劲。有坑的,一定不是高手。呼吸,从丹田呼吸转入命门呼吸,退阴符,绕阳符。右转36圈,从丹田到命门为一圈,左转24圈。这样才有鼓荡劲,站桩有的呼吸,呼气从丹田达涌泉学,吸气从涌泉穴达命门。



从关键部位入手,寻求节节放松。

比如把松肩与坠肘、塌腕结合起来,做到节节松沉,节节贯串。从蚕蛹、毛毛虫的蛹动状态中去悟节节松动的规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22期| 太极拳意守丹田和后撑命门
说说''命门'' 第一天老师教你基本功就是站桩,会用手去摸摸你的命门穴。看看你的命门的坑是什么情况?
太极拳所说的尾闾和命门
太极拳的锻炼方法
推手的体用价值和研讨
内家拳的秘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