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史铁生总结的人类三大困境,保健品市场都攻克了

那天中午出去办事,穿过镇上那条街,看到一些老人排队一个一个从一个小伙子手里领卡片,凭那张卡片他们可以进屋免费坐在一张张铺着“XX高电位理疗仪”垫子的椅子上半小时。因为上一批老人还在坐着,还没结束,这一批就先在外面等着。可以听到,里面还有一个小伙子正在给大家讲课,不时有掌声传出来。在镇上转一圈,发现不止一家做保健理疗或者保健品生意的。还看到有一张彩色广告,上面通知老年朋友早上五点整去镇上的一家舞厅参加活动,是某保健品公司回馈客户大会,只要来参加,还会送鸡蛋、补血胶囊等。

那一张张广告,友好而温馨,充满责任与关爱;那一个个老人,充满期望,人头攒动。我分明看见,一个无比和谐、充满正能量的社区,就在我眼前。它由这些小年轻和老人组成,希望与微笑,永远是这个社区的主旋律。这是一道新时代亮丽的风景线。

史铁生曾经总结人类具有三大困境:孤独、恐惧和痛苦,几乎无人能绕过,谁也无法克服,这是人类的固有困境。——可是,这帮保健品营销的年轻人,就能克服。

1 克服孤独

以前与朋友闲聊,说起养孩子的事情,大家都说,养小孩其实不是给自己养的,是为这个社会养的。辛辛苦苦把孩子从小学到大学培养大,转眼小孩就不归你了,归了单位了,归了国家了,归了社会了。以前在家里要陪孩子写作业嫌烦,现在倒是不嫌烦,嫌冷清了。孩子有了自己的世界了,有小家庭了。以前小孩有个头疼脑热,做父母的半夜都要抱着去急诊;现在自己有了种种慢性病,却已经无法要求孩子动辄过来照顾自己了。人家可能也在单位里拼呢,可能也有孩子教育等一堆烦心事儿呢。自己没什么事儿就别瞎添乱了。

农村里老人空心化,因为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城市里好一点,但本质是类似的。年轻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忙。老人的孤独,越来越大。比如说无人可聊。不再像以前那样,一家三口,天天一个桌子上吃饭说话,其乐融融;而现在,可能是一家老俩口,或者,一家一口了。那样的孤独,每天都在变多。世界越变越快,自己难以赶上去了,好像不知什么时候自己都已经被社会out了。身体,也不再如壮年时那么结实了。活动半径越缩越小。那样的孤独,如何排遣?

但现在有了那帮保健品营销小青年。他们朝气蓬勃,他们热情似火,而且他们还有高科技养生产品。他们提供免费体检,传播养生知识。他们和老年人有着共同的话题和价值认同:科学养生,不进医院或者少进医院。

回到家,是冷清四壁,孤苦伶仃;到了营销场所,是嘘寒问暖,笑脸相迎。他们一口一声“叔叔”、“阿姨”,更有直接叫“爸爸”、“妈妈”的……你说老年人不喜欢他们,那肯定不是事实。

孤独其实人人有,年轻子女还在打拼,还在过他们的小生活,还没多少时间来回味这些小资情感;可老年人的孤独,却实实在在,越来越深,无处可排,却不曾想,被这一帮小年轻们的热情熔化了

2 远离恐惧

很多老年人从岗位上退下来,一下子进入退休模式后,自身的社会作用和社会地位已经是昨日黄花,过去的光荣与成绩不再。生气不再,暮气已来。身上的多种慢性病,累积多年,不知何时爆发。万一自己身体不支,孩子能从繁忙的单位里抽出空来照顾自己吗?如果没空,那自己怎么办?有一个例子:有周围的一个老年朋友心脏病急发,老伴打电话给120,120赶到并把老人送到医院抢救,等医生抢救失败,出来向家属通知的时候,子女才刚从单位请假赶过来……老年人朋友谈起这件事,再想想以后若自己轮到这一步时,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想来不寒而栗。

老年人心态变化已经很明显了。这种恐惧,如影随形,随着年纪的逐年增加,愈加明显。就算口中不言,心中也时常悬着一把剑,不知这把剑何时落到自己头上。那份心头的彷徨与慌张,除了老年人自己,能有几人知?

——那帮保健品营销小青年知道。在这个领域里面,战胜恐惧极有效的因素有两个:共度时艰,抱团取暖;普及养生,升起希望。老人互相闲聊时,往往会聊:我的血糖今天没什么变化,但血压降下了一点点了哦;嗯,很好很好,看来这个产品还是有用啊;是啊,老祖宗的传统加上高科技,我们就有希望啊!对对,你没听那个小王告诉我们吗,人家医院里的退休医生也在用这个啊……

人的心里一旦希望升起,恐惧便会消退,明天就会变得更美好。而这样一种集体生活,往往会建立起一个温馨氛围,在老人心理上产生一种把老人们的希望同化、放大、加强的积极作用。而这使得这里的年轻营销团队和老人们组成了一个温馨关爱的社区大家庭。老人们每天吃完饭,到哪里去?就到这里,享受温暖,感受希望,恐惧不再。不仅不再恐惧,而且还有了些许有依靠的感觉。

这些小青年真的是比亲儿子、亲女儿热情的多了,开口闭口叔叔阿姨、爸爸妈妈。那一刻,膝前承欢,天伦之乐,不就在眼前吗?老人的人生似乎有了些许依靠,自己的晚年似乎有了些许寄托。说不定自己有什么事情(当然主要是养生方面的事情),这些年轻人还真能帮点忙呢。

什么?你说这些其实都是虚的,只有你按时听课、买东西、替他们产品现身说法,你才能享受到这些待遇?——那你能不能告诉我什么是实的?我养亲生儿子养了那么多年,养到最后都送去单位服务了,忙得家都难得回了,你告诉我,到底哪个是虚,哪个是实?

3 消除痛苦

老人身上的病痛,很多时候,与心理上的痛苦与不适是同步的。这一点不仅老人如此,大部分人也如此。身心两部分的痛苦往往会互为原因,互相促进,彼此加强。而对医院的不信任和现代医学手段的有限很多时候也让他们感觉医院没用。身心的伤痛难以去除。

而保健品营销团队有一种魔力,会使他们觉得,这里的产品很有用,而且不打针,不吃药,绿色治疗,药食同源,无副作用。而且,确实有人觉得真有疗效。过了一阵,自己也觉得身上病痛好一点了。这种心理止痛作用是具有扩散性、传染性。一时之间,好多老人都有了神奇疗效。

其实,这并不神奇。二战时候,,在攻占意大利南部海滩的战斗中,美国随军麻醉师毕阙(HenryK. Beecher)所在的部队伤亡惨重,伤兵们都惨叫着问医生要镇痛剂吗啡,吗啡很快用完了。这可怎么办?有一名护士只好用生理盐水代替吗啡,注入伤员体内,同时对伤兵说,我现在给你注射的就是强力镇痛剂。这本是一个善意的谎言,但接下来发生的事着实让毕阙和护士大为惊奇:注射完盐水后,伤兵居然纷纷停止了哀嚎,止痛明显。这叫安慰剂作用。

而在保健品营销团队热情真诚地课堂灌输、请托现身说法、种种心理暗示之后,不少老人就真得感到,身上的病痛减轻了。病痛减轻的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堆积起来的种种不快、不适、不满的心境,将会随之改善。谁要说卖保健品的是骗子、害人精,老人们绝不同意。甚至一些执法部门对此市场的整顿也常常会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老人们帮着保健品营销团队躲避相关部门执法。

痛苦被消除之后,老人们如鱼得水,更能享受生活。他们感到了老有所依,身心畅快。寂寞的脸上重现久违的笑容,对生活依然充满憧憬和希望。我们常说“人活一口气”,这口“气”,其实就是希望。有了希望,生活就会生机勃勃,充满幸福;没有了希望,生命如同没了气的气球,立马干瘪,再难丰盈。


老人们各地“免费”旅游,四处考察,指点江山,胸怀天下。这样的生活,难道不充实不健康吗?

有人说,那帮年轻人是在忽悠,在骗钱。其实,那帮年轻人是不是在骗,不是重点。

重点是,这些老年人能不能不被社会忽略,不被年轻人遗忘,不一个人走入黄昏的孤单,不一个人默默承受身心之痛,不在黑暗中一个人行走。

他们老了。他们害怕。他们想要抱团终老。

我想起了好多年前,我还小的时候,在农村,我们和祖父是住在一起的。在夏季雷雨天,往往一个闪电划过天空,接着雷电霹雳般爆响,震耳欲聋,房屋瑟瑟,动人心魄。这时,我祖父会从一个人的房间里出来,会默默地坐在我们身边。他害怕。其实我们也害怕。因为害怕,我们要坐在一起。

保健品是一个载体。老人们需要的是附载于保健品上的人间温情。而那些人间温情,有价格。他们可以用他们手里的退休金或省吃俭用的钱来买。他们需要温情与关爱,需要不害怕。如此而已。

有价值的东西,为什么不能买呢?

那什么是有价值的东西?——你心底里最想要的的东西,对你来说,就是最有价值的东西。

老人们如果没有获得这种有价值的东西,那么,他们会继续孜孜以求,不断求索,因为这是他们的权利。这种有价值的东西,子女给不了的话,那么,保健品市场的附加服务给。于是,这个市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哪里只是老人们的悲哀?你说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年人爱买保健品的背后,透露着人到老年的孤独与辛酸
《命若琴弦》——史铁生
老人怕死怎么办?
带你识破保健品销售陷阱
【转给爸妈看】揭露老年人保健品销售套路!都是假的,别信!
“疑病性神经症”老人发病率高 因对死亡恐惧诱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