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拙遒劲的用笔, 奇崛多变的体势, 聊一聊黄道周小楷风格

黄道周小楷成功打破了明末风靡朝野、千人一面、万手雷同的台阁小字习气,创造出了一种个性鲜明、风格特立的面目,写的遒媚而峻峭,很好地体现了小楷的内涵丰富、小中见大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古拙遒劲的用笔、奇绝多变的体势以及行距疏空、字据茂密的章法。

点击加载图片

古拙遒劲的用笔

笔法作为书法形式的一项重要因素,被历代书家所重视,如孙过庭曾言“一画之间,变起伏于峰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黄庭坚提倡“凡学书,欲先学用笔”,赵孟頫强调“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杨宾在谈论笔法时也说到:“学书在得笔法,而会故人之意,不在学其规模。”所以衡量一个书家艺术成就的高低,笔法成为重要的品评依据。与明代“台阁体”书风的用笔单一不同,黄道周小楷用笔变化丰富,主要表现为古拙和遒劲两个方面。

点击加载图片

黄道周小楷取法钟、王,虽然他没有像祝允明、王宠、董其昌等书家有大量的临作流于后世,这使我们研究其书法艺术风格的成因缺少了直观性,但对比黄道周与钟、王楷书,这种渊源还是不难察觉。钟繇、王羲之对楷书的形成及发展具有开创之功,陶宗仪《书史会要》云:“钟王变体,始有古隶、今隶之分,则楷隶别为二书,夫以古法为隶,今法为楷可也。”这一时期楷书刚从隶书演化出来,尚未稳定成型,楷书仍保留着浓厚的隶书色彩。黄道周小楷脱胎于钟王,如代表作品《定本孝经册》《孝经颂》《张浦墓志铭》《致祖台札》等,点画肯定厚实,行笔多方折顿挫,又融入了汉代隶书及章草的精华,故很好的沿袭了钟繇用笔古拙的风格特点。

点击加载图片

此外,妍丽精巧”和“质朴古拙”一直作为两种主要的风格存在于小楷的传承演变中。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历代重气节的书家多崇尚质朴古拙,不拘泥于“妍丽”、“精巧”的雕琢,立足大气氛的把握,是一种宏大的审美气度。质朴古拙,常给人一种历史感,有时表现为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点击加载图片

黄庭坚在《论书》中说到:“凡书要拙多于巧。近世少年作字,如新妇子妆梳,百种点缀,终无烈妇态也。”清人杨宾在评论山谷老人这段话时也附和到:“今人书往往相反,非一脸市井气,则搽脂抹粉,如倚门妓耳。”黄道周作为晚明大儒,与刘宗周齐名,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之深,也远非常人比拟,他一生标榜忠孝,重视风骨气节,不畏权贵,痛恨魏忠贤等阉党分子的祸国行为。直言敢谏、耿直倔强的性格也致使他常受奸人排挤,仕途坎坷,几至于死。但在国家危难之时,他毅然挺身而出,直到明亡被俘,他从容赴死,大义凛然。作为这样的“一代完人”,“质朴古拙”对他而言,必是一生所求。

点击加载图片

黄道周作书崇尚“遒媚”,他在《与倪鸿宝论书法》中提到书字应当以遒媚为宗,加之浑深,不坠佻靡,便可以为上流。“遒”与“媚”是黄道周一生推崇的艺术思想,“媚”是一种艳丽之姿,侧重表现的是书法作品的韵致;而“遒”是一种线条的弹性,侧重强调线条力感。黄道周用笔遒劲,主要表现在起笔方圆兼施,行笔中侧锋并用,且在横画的末端很少使用传统楷书的回锋收笔,而是多采取隶书及章草的笔意,形成用笔速度上的缓前急后,增强了线条的节奏感。此外,崇祯十四年,黄道周在拘押镇抚司狱期间,短短数月竟能书写《孝经》一百多部,其书写速度也可见一斑,也正是这种果敢爽利的书写习惯,进一步加强了其线质的遒劲之美。

点击加载图片

奇崛多变的体势

自楷书在唐代达到全盛以后,学书者多以唐人楷书为宗,使楷书用笔逐渐简化,再加上长期受儒家“中和”思想的影响,楷书结构也越发端庄、平正。元明之际,楷书的匀称、工稳达到了极致,气息也渐趋媚俗,到了明洪武年间中书舍人一职的设立,进而催生了台阁体书法的产生。受晚明个性解放思潮的影响,以张瑞图、倪元璐、黄道周、王铎等为代表的晚明书家表现出强烈的革新意识,平整均匀、四平八稳的唐楷体势不能满足他们情感的宣泄,他们把楷书的取法重点投向了魏晋。魏晋楷书属于楷书发展的早期,这一时期楷书追求质朴天然,不尚娇柔姿媚之态,正是这种远师魏晋的取法,使晚明书家笔下的小楷,一改千面一孔的台阁体面貌,呈现出体势多变、质朴天然的特点。

点击加载图片

黄道周一生耿直,为官二十余载,其“直言敢见”的个性被后人彪炳。从“三疏三焚”到第一次充任经筵展书官时的“平步直入”,从疏救钱龙锡到“平台抗辩”,在奸臣及皇帝的万般打压下,仍不改为国尽忠之初心。直到明王朝国事沦丧,也毅然决定犯难入险,以死尽忠。正是这种正义、耿直、倔强的性格,造就了其书法艺术体势奇崛的艺术风格。黄道周小楷不似传统四平八稳的体态,而是以险峻峭拔之势一反常态,结字上整体趋于上松下紧,但也出现了丰富的夸张与变形。拓宽横势,缩短纵势,强调点画之间的空间安排、长短搭配,注重穿插挪让和结构高低大小的处理。时而上紧下松,时而左松右紧,时而左紧右松。在体态的率意变化中,尽显奇崛之姿,成功的破除了台阁体书法的呆板和乏趣,给人一种全新的审美体验。

点击加载图片

行距疏空、字距茂密的章法

楷书产生之初,由于法度的不够完善,再加上笔法、结体、章法都深受隶书和章草的影响,给书家的创作带来了极大的自由空间,这一时期的楷书也呈现出极强的艺术魅力。后来经过钟繇、王羲之、王献之等人不断的发展和创新,楷书法则逐渐趋于完善。到了唐朝,这一时期国家强盛、经济繁荣,历代帝王尤其是唐太宗李世民对书法的高度重视,再加上“尚法”精神的推动,楷书法则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高度成熟。《九成宫醴泉铭》《多宝塔感应碑》《玄秘塔碑》等作品在章法布局上纵横基本成列,字字独立,布白匀称整饬。唐代以后,楷书作为一种工具,实用性得到加强,艺术性却大大减弱,逐步褪去了往日的光芒。到了明代,由于帝王的喜好,台阁体书风兴起,楷书呈现千面一孔的面貌,方正的字形、匀称的结体、整齐划一的章法布白使楷书趋于媚俗,严重影响了楷书艺术的发展。

点击加载图片

“台阁体”作为朝廷选官的书法评判标准,文人士子为了考取功名,也不得不迎合统治者的审美标准,台阁体书法也就成为他们通往仕途的必修课。虽然台阁体书法的影响力到万历时期已经大幅削弱,孙鑛在《书画跋跋》中也提到:“余童时尚闻人说沈,今云或有不识。”但为了科举入仕,黄道周在书法的学习中,也下了一番苦功,他在《书品论》中也提到自己“某庭试时,亦尝竭力字规,剜心墨规”。

点击加载图片

我们虽然查找不到黄道周入仕之前的楷书作品,但仔细观察他早期作品《壬申元日诗册》,我们不难察觉其中台阁体书法的影子。《壬申元日诗册》书于崇祯五年,黄道周时年 岁,此时距当年与倪元璐、王铎相约攻书已有十年,该诗册小楷与钟繇楷书体貌已有相近之处,但用笔相对单一,缺少古拙、遒劲之感;与黄道周后期的作品相比,结体仍趋于平整规矩,缺少《致郑牧仲札》《定本孝经册》中奇崛、多变的体势。不过该诗册在章法上采取纵有行而横无列的处理方式,缩紧字距,拉开行距,与台阁体书法程式化相比,多了几分自然优雅。

点击加载图片

明代中后期,为了摆脱台阁体书法程式化的笼罩,陈淳、王宠、董其昌、黄道周、倪元璐、王铎等书家先后在楷法上进行不懈的探索和创新,他们远师魏晋,追求自然、率意的章法布局。这些书家不仅擅长书法,在绘画方面也都有着很高的造诣,这种“书家”和“画家”的双重身份,使他们的书法因绘画创作的影响而特别重视对章法布局的安排。

点击加载图片

黄道周 38 岁入仕之后,便竭力摆脱台阁体书风的束缚,如果说他 48 岁书写的《壬申元日诗册》在章法布局上有所突破的话,那么他在之后书写的《致郑牧仲札》《定本孝经册》《至祖台札》《后死吟》等作品则与“台阁体”章法彻底拉开了距离。以《后死吟》为例,该作品与《壬申元日诗册》同样采取了纵有行而横无列的处理方式,在行距宽松的同时,字距进一步紧缩,加上古拙、遒劲的用笔,一气贯之,形成一种“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气势。此外,黄道周加大了字势的收放变化,字形上下忽大忽小、俯仰照应,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韵律美,也为整个章法注入了活泼的气氛,将欣赏者引入一个无限的想象空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道周《孝经定本》小楷欣赏
黄道周《孝经颂》楷书高清欣赏
钟繇的传承者黄道周和他的小楷卷《孝经颂》
黄道周小楷《诗翰册》赏析,得钟繇真传,更显清秀、飘逸
积学累功\读博摘要---小楷技法
黄道周《临王羲之誓墓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