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味觉、嗅觉下降,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中医帮你找回来

距离“一阳”已经过去一段时间,大家都轮流体验了发烧、咳嗽、乏力、嗓子疼……

除了这些症状外,还有一个不算特别痛苦,但却影响生活品质的表现困扰着很多人:味觉或嗅觉的下降😷。

嘴巴品尝不出食物的酸甜苦辣咸;鼻子闻不到味道,任香的臭的在眼前,宠辱不惊,云淡风轻。

今天我们就从中医角度,来分析一期“嗅觉、味觉下降”的医案,也许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01

味觉、嗅觉下降,是咋回事?


年轻的张女士就遇到了这种情况,自从“一阳”过后,就开始出现了味觉、嗅觉的下降。

吃饭吃不出味道来,不论是淡粥咸菜,还是山珍海味,吃得都是一个味;鼻子同时也不好使了,不辨香臭。

同时还伴随着汗出、心悸,医院检查心电图,也没用异样。自己尝试喝了一段时间的中药,效果寥寥。

网上说“新冠后遗症”一到三个月可自行恢复,但是困扰张女士已经半年多了,还没有好转,心里着实有点慌,遂来张教授门诊处就诊。

其实,对于这种常规检查找不到原因的疾病,中医自有一套收拾它的方法。

先把理论分析清楚了,或许你会惊呼,原来病根是它啊。

02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病根


如果这则医案给到你去分析?你会从何开始思考?

我们有一些学员看到“心悸”,首先就把疾病定位于“心”,辨证为心血亏虚、心阴亏虚。这是属于典型的望文生义,拿锅盖戴头上——乱扣帽子

虽然疾病千变万化,迥然有别,但中医经过了数千年的经验积累和传承,我们有一套可靠的方法去判断患者病在哪里、怎么治。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患者发病的背景,张小姐的主诉是味觉、嗅觉下降,这是她最难受的地方,也是我们诊断疾病的主要依据。

这些难受的症状,是从新冠阳后出现的。

“新冠病毒”属于瘟疫病毒的范畴🦠,它的致病特点,往往会出现高热,进而伤津耗气。

我们回忆一下在《零基础学中医》这门课中,提到过哪些精微物质会影响到我们的嗅觉、味觉呢?

没错,很多同学都直接点名——宗气。

它是后天之气的根本,是人一身之大气,宗气的产生是由水谷精微物质的产生,和吸入的清气,在肺当中气化而成的,它汇聚于胸中,所以把胸中又叫“气海”。和脾、肺二脏密切相关。

宗气最主要的作用,是贯心脉,行气血,循息道,司呼吸,影响着我们的“视听言动嗅”觉感。

由于新冠病毒来势凶猛,耗伤了人的一身之气,我们的宗气也随之耗伤了。

这不,造成张小姐嗅觉、味觉的罪魁祸首不是找到了吗?

当责之宗气亏虚。

03

患者心悸、汗出是怎么回事?


解决了主诉,我们再来分析二组症状:汗出、心悸

我们不猜,来,回顾一下,宗气的首要功能就是——贯心脉、行气血。

如果宗气亏虚了,它鼓动心脏无力,不能贯心脉,那就会出现心悸。

汗出多是什么引起的?这个不难回答,气虚了,固摄失职,汗液无人管辖,偷溜溜地从腠理跑出来了,形成了汗液。

我们提取这几个主要症状的背后原因,都跟气虚、宗气亏虚有关。

👅 细心的读者可能要问,那为什么患者的舌淡胖,苔是腻的?跟气虚有没有关系。

有关系的。

可以肯定的是,在阳了之后,由于正邪斗争激烈,消耗太过,伤津耗气,还来不及充养。

这个患者也同时伤及到了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职,精微物质的输布代谢障碍,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化生不足,营养跟不上。

一方面消耗太过,另一方面化生不足。久而久之,不就虚了嘛。

所以舌头表现出来是舌胖苔腻,我们可以大胆总结为:脾气亏虚。

还有一个肉眼可见,用手可摸到的证据。

患者脉沉细弱,还是跟气有关。

宗气鼓动心脉,贯心脉,如果你宗气不足了,它鼓动心脏搏动无力,所以张小姐的脉比较沉、比较弱、比较细。

妥妥的一个虚字。

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 气虚、宗气亏虚、脾气亏虚

气为阳,本身要往上走,上荣我们的头面部的清窍,现在它虚了,上不去了,不能荣养我们头面部的清窍,才出现了味觉、嗅觉的下降。

04

患者辨证为:宗气亏虚,上窍失养


分析至此,我们可以对该患者的整体症状,辨证为:宗气亏虚,上窍失养。

按照“虚则补之”的治疗原则,我们要补宗气,怎么补宗气呢?

课本上没有说,但是我们根据《零基础学中医》的理论,明确知道,宗气的核心物质是由脾所转化的水谷精微物质所构成,所以我们通过健脾胃的一些药物,就可以达到补宗气的效果。

物质基础补齐了,我们还要让宗气正常徇行,往上走,上荣头面部的清窍,所以同时还需要用一些升阳的、举陷的、提升的药物。

怎么治疗?

宗气亏虚补宗气,补脾胃之气

上窍失养升阳

同志们,看到这里,你脑海里有没有相应的方子浮现?

对,就是我们大名鼎鼎的补中益气汤。

除了补中益气汤,够不够呢?

别忘了,患者还有着心悸、汗出的问题,细心的大夫一定会面面俱到,顾全大局。所以张教授在此基础上,佐以宁心安神的药物,进行加减,以全面照顾到患者的兼症。

该患者整体的治疗方案:补益中气,佐以宁心安神

05

补中益气汤加减,一药多用


患者失嗅、失味,张教授派了补中益气汤出战。这个方出自中医“脾胃学说”创始人李杲的《内外伤辨惑论》,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是治疗脾气虚的代表方

张景明教授《讲透方剂》补中益气汤板书
张教授为它编写方歌如下:

根据我们上述的分析,张教授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方药的排兵布阵做了如下调整:

补中益气汤加减


党参12克     炒白术10克   陈皮10克

升麻6克       柴胡10克     当归12克   

苍术15克     苏叶10克      生枣仁10克    

煅龙骨30克  红景天15克   炙甘草6克

张教授把原方黄芪、人参换为党参,党参可充分发挥健脾益气的功效,避免了黄芪的滋腻之性,反而碍了脾胃,让舌苔更厚腻了。

然后,派白术健脾益气陈皮理气。脾不虚了,就能源源不断地生成宗气了,这是一劳永逸的解决方式。

血中圣药——当归

现在大量的气补进来了,你得让它们往上运动起来吧?脾宜升为健,你能帮它把清阳升起来,它就能步伐矫健地运转起来。

派谁?柴胡、升麻,这两个脾胃引经要药,能使清阳上行,气血上达,嗅觉、味觉之困完美解决。
原方中有当归,这里需要用当归吗?答案是需要的,因为“血为气之宅”,用当归
补血可以使气有所依附。如果担心当归的滋腻之性碍脾,剂量可以少用一点;或者用的同时加上燥湿的药物。

张教授此方派了苍术,增加健脾燥湿的力度,且反佐了当归了滋腻之性。

接下来,是一个重要的用药技巧——患者是6月30号来看病的,天气不仅热,而且在咸阳这个地方降雨也非多,外部环境也有些潮湿,张教授在此方加入了苏叶,可以芳香化湿,帮助患者更好地醒脾,体现了中医治疗因时因地的原则。

下面,我们来解决患者宁神安神的问题,派谁出战?

张教授特意派了生枣仁,既可以安神,又可以养血,而且生枣仁还有点味酸,酸味能收敛津液,可以帮助患者不动声色地敛汗,一药三用,非常高超的用药技巧来,是实现“养心安神敛汗”效果的最佳人选。

一味不够?

再加上煅龙骨助攻,本身具有着宁心安神的作用,也有收敛止汗的作用,一药二用。

由于患者病程半年之久,考虑到患者气虚血瘀的情况,为了迅速打赢这一仗,张教授又派了单味药就能迎战的红景天益气活血分担繁重的任务,又可以辅助党参、白术益气,一药二用。

最后加一个炙甘草,既可以健脾益气,还可以调和药性。

脾胃气虚的病根拔除了,汗出心悸方面,也照顾到了,这样用药取效当捷。
06

张教授每周《明师讲医案》


张教授在《明师讲医案》发布了第一期的作业,将近300余位同学都参与了讨论,教授也把每个人的作业都看了一遍,表扬了16位思路清楚的优秀同学,尤其表扬了平静港湾和卓英阳同学

同时也找了大家所犯错误之处:

第一个容易犯的错误:辨证的错误,撇去主诉,直接诊断兼症

第二个容易犯的错误:只看单一舌脉象,诊断师出无门

这个病案说简单也简单,因为所涉及的理论,中医理论也都有。说罕见也罕见,因为大多数见到嗅味觉下降也并没有当回事。

学习中医理论,不仅要知道出处,而且还要活越活用,才能算你基本功扎实。

相信我们的老读者,看了这么期张教授的医案分析就知道,很享受张景明教授抽丝剥茧的过程,中医不是玄学,也不是模棱两可的学科,它有自己严格的推演逻辑。

从症状到诊断,再到方药,每一环节,都必须拔了萝卜窟窿在——有根有据,绝不是凭空捏造,生搬硬套的。

别看大夫开方1分钟,台下可是花费10年功。

张景明教授的《明师讲医案》目前已经更新004期了,大家可以扫二维码加入。

每周一发布医案作业,每周五张教授公布他的临床见解,学习教授临床真枪实刀的经验,祝我们的同学早日出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实战:一小便就头晕,脾虚!一张老方子,健脾补气,妙治怪病
血压不降,因为气血不足!一张方子,补气血降血压,请你仔细品读
吃饭漏汗,一辈子白干!一张补气方,收住汗水,留住精气,请体会
脾虚,所以上火!用补脾的方子,治好流鼻血
脾虚的人,屁多!一张方子,补脾止屁,值得认真学习
河北名医任琢珊先生用健脾通气升阳法治多寐症医案研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