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会这几种胎底特征,你也可以鉴别瓷器

我们在鉴赏一件瓷器时,不外乎观器型,识胎釉,辨纹饰,知背景四个方面。但是随着藏品高价频出,仿品更是数不胜数,这些瓷器上辨别到代的明显特征,仿品几乎都能做到假可乱真。

可是仿品假作再完美也会有纰漏,而第一眼并不受到注意的胎底,恰恰可以透露出瓷器真伪的重要线索。

今天简单列出几种不同的底足特征,鉴别瓷器时不妨从胎底着手,寻找瓷器真伪的蛛丝马迹。

粗狂的“旋痕”与“跳刀痕”

唐宋元明清,名瓷数以千计,但只有元瓷足底一般是不上釉的,也只有元瓷在众多朝代瓷器中,因其底部的涩胎裸露在外的缘故,吐露的信息是最多的。

元瓷足底一般为平底或浅窝底,旋削成型,底足通常为裸态。有的瓷器上有护胎釉,有的就没有。即使上了护胎釉,也是很薄的一层,甚至连颜色也看不出来。可是宋清两代的瓷器足底多是有釉的,怎么到了元代反而还退步了呢?

原来元瓷重量大、器型大,这使得足底上釉极为不便,稍不留神就会损坏整体。窑工们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大刀阔斧,对足底也不讲究光洁好看,直接一刀削。

螺旋状切削痕和放射状跳刀痕的痕迹就是在工匠修胎底时留下的。从图可以看出,削底手法是从外向底心推进的,一气呵成,止于底心。但是由于力度收到转速的影响,持刀不够平稳,这才有了螺旋状切削痕迹和深浅不一的切痕轨道。

另一种放射状跳刀痕,是由于转台或削底刀的上下跳动造成的。当时的制瓷设备不完善,所以跳刀痕常常呈筋状凸起,工匠们修底追求效率并不讲究细致。

到了明清时,这种手法依然明显,明初时的底足外壁就往往有重刀斜削痕。

横跨元明清的“火石红”与“芝麻点”

“火石红”的出现要追溯到明代以前的制瓷工艺,由于胎土中含铁量高,加温时露胎处氧化成砖红色,甚至是羊肝色。明代时的火石红变得较淡了,但是明宣德时还常见火石红斑,直到清早期仍然可见到火石红。

有的瓷器底足不仅有一种色斑,甚至可以有两种、三种色斑共同存在。元瓷底足就常见火石红斑与芝麻斑点。

元起明止的“乳突”

“乳突”是底足中心有一圆点隆起,这一特征独具一格。

在元代时期,瓷器底足“乳突”非常明显。明早期“乳突”也较大,洪武中期渐渐变小,永乐宣德时期有细小“乳突”。到了成化弘治正德时,“乳突”较少见了,但到嘉靖万历时又出现,随后一直到崇祯才消失。

所以说“乳突”是明及明前瓷器鉴别的重要特征之一。

清朝独有的“敲底”

“敲底”见于道光时期的钧红釉瓷器。清代制瓷向来釉质肥厚,入窑后瓷釉流到底足处与所垫物烧粘连在一起,为了分开只能手动敲断,这就造成底足如狗啃咬一般。这种做法虽然有失美观,但由于年代久远的原因,敲断处一般胎色变深,而且手感平滑。

“沾窑砂”

“沾窑砂”是过去特定的烧窑工艺,往往是盘碗底足沾有较粗的窑砂,如米粒一般附在釉上。磁州窑碗底足就沾有较粗的窑砂,明清时不少盘碗等瓷器底足也沾有窑砂。

瓷器的底足中的“旋痕”、“跳刀痕”、“火石红”、“乳突”、“敲底”、“沾窑砂”等都是古瓷留下的时代痕迹。

了解以上的胎底特征并不能让我们一眼断真伪,但只有抓住这些特征,经过综合分析下得出结论,才不失为鉴定瓷器、认识瓷器另一种更好的途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新手如何分辨胎底?学会这几招,自己在家也能鉴定!
元代瓷器底足特征,瓷器新老鉴别,图解瓷器的底足特征
瓷器鉴定,让“底足”助您一臂之力!
瓷器鉴定 从胎釉鉴别瓷器真伪
瓷器鉴定技能—底足辨真伪
如何从瓷器底足上看出年代痕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