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会提问》8:证据的效力如何:直觉、个人经历、典型案例、当事人证言和专家意见

36582


艺术家:Henry Darger

进入《学会提问》的第8个章节,就开始接触批判性提问了。

生活中有些人其实并不喜欢被追问,这是因为当发现没有证据的时候,他们会比较尴尬。

为了支撑自己的结论,立论者会给出很多证据。

比如这个章节提到的:直觉、个人经历、典型案例、当事人证言和专家意见。

分析这些证据,对于批判性提问很有意义。

1.我们需要证据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的论证。

这些论证告诉我们:世界以前是什么样,现在是什么样,以后是什么样的。

这就引出了一个概念:事实断言。

对于事实断言,首先要做的是质疑:我为什么要相信它?

然后是寻找证据。

如果没有证据,这就是不很可靠的孤立断言”了。

想要知道事实断言的可靠程度,可以通过问一连串的问题来实现:

你的证明是什么?
你怎么知道它是真的?
证据在哪里?
你为什么相信它?
你确信它是真的吗?
你能证明吗?

养成问这些问题的习惯,很有必要。

2.找出事实断言和证据来源

一般来讲,事实断言有这几种:
描述性的结论;
用来证实描述性或规定性结论的理由;
描述性的假设。

想要知道事实断言是否可以接受,要做的是看是否为以下几种情况:
当这个断言表现为无可置疑的常识;
当这个断言是从无懈可击的论证中得出的结论;
当这个断言有坚实的证据合理加以支撑。
最后一点是作者讲解的要点。

证据的质量,一般取决于它的类型。

通过对各种类型的证据提出问题,更能确定它的质量如何。

作者给出了一些主要的证据类型:
直觉、个人经历、典型案例、当事人证言、权威或专家意见、个人观察、研究结果、类比。

3.将直觉作为证据

所谓直觉,其实就是第六感,是预感,也是常识判断力。

有时直觉其实也依赖一些其他类型的证据,比如大量的相关个人经历和阅读经验,它们会被不知不觉地从我们脑海的某个角落提取出来。
这里作者也提到了阅读的重要性。

我相信自己的感觉,但是无法提供理由。

这种无法解释的证据,是需要找找有没有其他类型证据的。

4.个人经历作为证据

有一种以偏概全谬误,就是以个人经历作为代表性样本容易犯下的。这种谬误的语言表现为:

我认识有个人......
以我的经验,我发现......
这是需要警惕的,不足以作为证据的。

5.将典型案例作为证据

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是用典型的案例来证明结论。

大家都爱听故事,所谓典型案例,一般就会用一段生动的故事,来引出结论,从而让人们更容易信服。

这,其实就是分散注意力的一种表现。

当然,典型案例也有好处,它能引起人们对于某个结论的兴趣。

6.将当事人证言作为证据

归根结底,当事人证言其实也是一种个人经历。

比如买书的时候,很多人会看名人的书籍推荐。

这种证据的用处,其实也不是很大的。

它们背后的专业知识、兴趣、价值观和偏见,才是最重要的。

有一些关于当事人证言的问题,需特别注意:
选择性、个人利益、省略信息、人为因素等。

一般当事人证言的可信度都很大,比如我一般就会看比较喜欢的名人推荐的书籍,在生活中,被影响是处处可见的。

7.将专家意见作为证据

固然,专家在某个领域是比较擅长的,很容易令人相信。

不过,专家也是会常常犯错误的,同一领域的专家,也常常会意见不统一。

所以,作者给出了需要追问专家的问题:
对于谈论的这个主题该专家拥有的专长、训练或特别知识到底有多少?
这个专家所处的地位是否使其有特别好的渠道来获取相关事实?
没有较好的理由让人相信,相对而言,专家更难遭受各种歪曲的影响?

无论是个人需求、一般看法,还是态度和价值观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证据的呈现方式。

这一章节介绍的证据,都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很多时候,我们其实并没有仔细推敲。

如果进行批判性提问,或许会发现更多问题。

Next,第9章:“证据的效力如何:个人观察、研究报告和类比。



《学会提问》1:世界嘈杂混乱,批判性思维让人活得精彩
《学会提问》2:了解干扰批判性思维的障碍,找到问题的根源
《学会提问》3:论题和结论是什么?发现之旅的开始
《学会提问》4:理由是什么?找到好奇心的答案
《学会提问》5: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确:注意语言的细枝末节
《学会提问》6:价值观假设与描述性假设,在意没说出的想法
《学会提问》7:论证中有没有谬误,拨开迷雾看本质
参差幸福
贺拉斯:抓住那似水流年
《一个悲观主义者的积极思考》:人生是一场长久的战事
MEET SPRING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证据有三类,你怎样评估效力是高是低?
王宝强结婚背后的爆料你都信了么?!
《学会提问》的解读
读书 | 《学会提问》第7、8章
《学会提问》:证据效力和论证
行为证人、职务证据及专家证人辨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