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安源作协会员风采 | 李建华:痴迷于研究宣传抗战历史的青年专家

 

在中国电信萍乡分公司供职,现为安源作家协会理事的李建华,从2013年起,利用业余时间,潜心致力于研究宣传抗战历史,颇有成果,倍受全国各地统战部门和抗战历史研究团体的青睐和好评,被誉为抗战历史研究学者、专家。

为外祖父编书圆梦,是李建华涉足于研究宣传抗战历史领域的起因。

李建华的外祖父陆承裕,是黄埔军校毕业生,原国民革命军陆军19师少将参谋长,民国时期的湖南军事将领,八年抗战报效国家功绩卓著。解放前夕,率部参加湖南和平起义。

解放后,曾任过湖南省政协委员,醴陵市政协副主席,民革醴陵市委第一任主委等职务。陆承裕年近古稀时,仍笔耕不辍,生前写下近百万字抗战回忆史料,发表在全国各种报刊上。

外祖父传奇般的人­生经历,唤起李建华的敬仰与好奇,他经常沉迷于外祖父走过的戎马岁月,去追踪其外袓父烽火硝烟中的足迹。

后来,他凭借着外祖父生前留下的发表文章目录记载和部分手稿等资料,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四方联系和到处奔波,想方设法去收集外祖父散落在全国各地报刊的抗战纪实文章,并整理汇集外祖父的手稿,大量搜集各种抗战文献史料,撰写抗战历史研究文章。

历经三个酷暑寒冬,终于编辑出版了《戎马倥偬家国情/陆承裕文集》,为外祖父圆了一个出书梦,更重要的是为研究我国东南各省抗战重要人物和历史提供了一份珍贵的纪实资料,被国内10余家图书馆和档案馆收藏。

如果说为外祖父编书圆梦,是尽外孙的一份义务,那么为研究宣传抗战历史文化不遗余力,则是李建华主动肩起的一份责任。

为研究萍乡当地抗战历史,他收集中日大量战史资料,并现场踏勘战场旧址,采访核实情况。耗时四年,他撰写了近10万字的《从中日史料揭秘长衡会战的萍乡战场》书稿,详细考证1944年长衡会战中,中国军队在萍乡战场与日军鏖战的真实历史。发表在抗日战争纪念网和新浪博客等网络平台,为国内抗战史研究者了解这段历史填补了一项空白。

李建华还广泛结识全国各地抗战史研究专家和学者,与他们开展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和支持各地抗战研究组织开展抗战研究活动,并积极为他们提供史料、撰写文章。近几年,他发表《长空碧血:他们在天上阵亡,却魂归大地》等各类战史文章上百篇,不仅讴歌了不朽的抗战精神,而且还挖掘抢救出许多鲜为人知的抗战史料。

2016年9月,为配合央视《百战经典》栏目组在洞口县拍摄电视纪录片《雪峰山会战·洞口主战场》,李建华及时提供了先辈们在雪峰山会战中的作战经历等珍贵的史料。

2015年,当安源灯盏窝发现抗战将士墓群后,李建华积极收集史料,认真考证历史,追本溯源,并主动协助联络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为墓园修复提供了翔实的史料支持。

昔日墓群现己修葺整理为抗日英烈墓园,成为抗战历史人文公园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今年4月6日,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忠魂公益基金主办、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基金、萍乡学院、关爱抗战老兵江西萍乡志愿者团队共同承办的“春祭·2018——请抗战忠魂检阅青春”纪念活动,在抗日英烈墓园隆重举行。

据李建华介绍说,抗战爆发后,因萍乡境内交通便利,并拥有萍乡县立医院和安源煤矿医院等医疗救护条件,军政部在此设立第六十二后方医院,收治从淞沪会战、南京会战、南昌会战中受伤的士兵。但因战时医疗条件限制,仍有近千名重伤员无法得到及时救治而壮烈牺牲,被就近安葬在安源镇张家湾的灯盏窝山头。从目前残留的30多块墓碑上的记载,这些士兵的籍贯来自于广东、广西、河南、河北、云南、甘肃、安徽、四川、贵州、湖南、江苏和江西等12个省,牺牲时间在1937年-1938年之间


祭拜忠魂,缅怀致敬,归还英烈的尊严与荣耀。以史为鉴,警示后人,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2015年,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重温抗日战争那段血与火的光荣历史,弘扬团结一心,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精神,腾讯大渝网组织志愿者开展“重走川军出川抗战路”大型活动,历时45天,跨越11个省市,全面回顾川军出川浴血抗战历史,李建华为活动组织者联络各地抗战研究会和志愿者,并提供大量史料支持,为活动的成功举办推波助澜,尽心竭力。

为救助关爱抗战老兵乐此不疲。近几年来,李建华积极参与关爱抗战老兵工作,支持全国各地关爱老兵公益组织开展老兵关爱工作,帮助寻找本地抗战老兵,核实资料,并协助关爱老兵志愿者申请基金会补助和探望关怀抗战老兵。

仅萍乡市,就新发现抗战老兵30余人,使这些老兵都得到及时救助和关爱。

2015年,在萍乡发现祖藉四川南充的95岁抗战老兵王朝汉,他几十年没有回家。在李建华的联络组织下,得到了四川南充民革,以及川赣两省志愿者组织的帮助,由全国道德模范段华胜、全国劳模曹罗生亲自护送王朝汉老人回家乡探亲,并在坟前祭拜父母,两地志愿者圆了抗战老兵的回家梦,在川赣两省传为美谈。

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中期的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取得近百年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使中华民族重新找回了民族的自尊与自信。(图为李建华(右四)与陈明仁将军孙辈在岳麓山相聚)。

然而,这段抗战历史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并不太了解,甚至存在一些误解或曲解。告诉人民真实历史,激励后代为国家强盛而奋发有为,这就是李建华痴迷于研究宣传抗战历史的初衷,他不图名利,乐此不疲。(图李建华陪同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基金秘书长罗亚君在修水县考察)。

(部分图片由李建华提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九月三,忆外祖父,一位抗战老兵
在萍乡 在安源 千载难逢068
萍乡安源随拍
萍乡安源煤矿
活动 | 不忘历史功臣——关爱抗战老兵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赵明伟:永远的回忆(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