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北京的冬天,就是这个味儿

“天下最好吃的,冰糖葫芦儿数第一。我要是成了角儿,天天得拿冰糖葫芦当饭吃。”


这是电影《霸王别姬》里“小癞子”的一句话,在小戏子的眼里,糖葫芦是人间至味。


对老北京人而言,冬天最熟悉的味道,正是那酸中带甜,甜里裹着酸的味儿。


老北京的冰糖葫芦儿,天津人叫糖墩儿,东北人叫糖梨膏,还有的地儿叫糖球。它是北方苍凉冬日的一抹亮色,也是最应景儿的美味。



过去一入冬,老北京的胡同口就响起“葫芦儿哎~新蘸的”吆喝声。馋嘴的小孩儿们管不住脚,闻声飞奔而去。


只见扛着草把子卖糖葫芦的小贩,草把子上插满了冰糖葫芦儿,有红果的、山药的、山豆子的、桔子的,还有红果夹馅儿的,红彤彤、亮晶晶实在馋人。


正如《故都食物百咏》记载:


葫芦穿得蘸冰糖,果子新鲜滋味长。燕市有名传巧制,签筒摇动与飞扬。


1959年东安市场的糖葫芦摊


早些年,一提起冰糖葫芦,老北京人脱口而出的是“九龙斋”和“信远斋”。


民俗学家唐鲁孙在《中国吃》里说:“摆摊子的糖葫芦大家都说‘九龙斋’的葫芦最好,其实您要是问我九龙斋在什么地方,真正老北平也说不上来。我只知道大栅栏东口外马路……上头漆着‘九龙斋’三个大字那就是九龙斋啦。”


老北京有句歇后语,九龙斋的糖葫芦——别装山药啦,可见九龙斋的糖葫芦已经深入人心。


但在吃货梁实秋眼里,最精致、硕大无比、而且干净的糖葫芦儿要数“信远斋”的。只可惜,如今的信远斋,除了酸梅汤,已经不做糖葫芦了。


1992年信远斋正在生产酸梅汤 北晚新视觉供图


《前门情思大碗茶》唱到:“吃一串儿冰糖葫芦就算过节”。物美价廉的冰糖葫芦儿,是大多数北京人都消费得起的吃食,尤其在春节,大糖葫芦儿是逛庙会的标志。


旧时,只要到厂甸、地坛、龙潭湖的庙会上随便走走,就可以看到小孩儿央求着大人买个长把的大糖葫芦。


1963年厂甸庙会上人们举着长串的糖葫芦


“哎,大糖葫芦儿呵;哎,扛串儿!”的吆喝声,成了北京人童年在庙会上最温暖的记忆。


著名文学家梁实秋先生,晚年在台湾时回忆说:“离开北平就没有吃过糖葫芦,实在想念。”


今年冬天,您吃糖葫芦了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奔跑的老北京冰糖葫芦
北京吃-糖葫芦儿-炒麻豆腐-灌肠儿
怎么做冰糖葫芦能够酥脆又不会化糖?
酸甜苦辣咸臭,咂摸这一口北京的味儿!
老北京风景:冰糖葫芦
老北京的象征-冰糖葫芦儿,你知多少?赫舍里嘉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