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世界,可能只有北京大爷最会玩了!

在京生活这些年,芝麻君发现一个秘密:


北京大爷最会玩了!!


没事收点玩意儿、手把件,一手执个紫砂壶,一手盘两文玩核桃。



在十里河天娇文化城买手把件 张宁/摄


春天赏个金鱼,夏天养个花草,秋天斗个蛐蛐,冬天怀里揣个蝈蝈。


一年四季,拉二胡听京剧,喝着香片,赏玩字画,养鸽子遛狗。


遛弯、买菜、会老友,随时提溜个鸟笼子……



寒冬的遛鸟人


不明白的人,都以为北京大爷的名下,可能都有五套房吧?


上去聊两句才知道……


有钱没钱不打紧,只要“有棒子面儿就行”。


但在玩这件事上,起码都懂几样、会几样、爱几样、精几样。要得就是那股子劲儿!





比如“空竹”这种小玩意儿,原本只是儿童玩具,却让北京大爷们玩出了境界。


您要是清早起来遛公园,松林的空地里,随处可见抖空竹的人。



抖空竹 张宁/摄


他们一手提一手送,一会绕一会抖,花样翻新,各个都身怀绝技。


仿佛自己是那七十二变的孙悟空,能瞬间变出很多戏法来。



天坛公园里抖空竹的大爷


北岛在《城门开》里描述:“那玩意儿看似简单,道数可深了,若按围棋分段,那么九段肯定是杂技演员。


两个棍一根绳,在空竹细脖处绕三圈,轻提一边,空竹松套时旋转,徐徐抖动继而加力,空竹发出嗡嗡响声,如疾风过竹林。”





空竹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玩具,据说从三国时代就有了。


北京人从什么时候开始玩,并无确切记载。至少从明代开始,《帝京景物略》中就有了“杨柳儿青,放空钟”的说法。



笑逐颜开 张宁/摄


《燕京岁时记》曰:“空钟者,形如车轮,中有短轴,儿童以双仗系棉线弄之,俨如天外晨钟。”


北京人说话吞音,“空钟”听起来便成了“空竹”,并广为流传。



像打网球一样抖空竹 张宁/摄


“空竹”也不是北京特有的玩意儿,只不过各地叫法不一。


台湾人叫“扯铃”、天津人叫“风葫芦”、四川人叫“响簧”、长沙人称其为“天雷公”。





空竹起初是用竹木制作的,它的轴儿是用木头在旋床上旋成的。


但大爷们说:“那不经摔,摔了还得用胶粘”。


所以在公园看到的空竹,大多都是塑料制成的。



塑料制成的空竹 张宁/摄


空竹的形状有双盘、单盘,俗称双头儿、单头儿。它的盘儿有几个孔,就是几个“响儿”。


空竹抖起来,盘儿转得飞快,空气灌进去后发出嗡嗡的声音。



绝活儿 张宁/摄


好的空竹,抖起来不仅声音好听,还得平衡度高,不摇不摆,不偏不跳,不甩头儿。






对北京大爷来说,抖空竹不仅是一种娱乐,一种锻炼,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一年四季,除了刮风下雨,他们都会每天定时定点的出现在公园里。



娱乐后的小憩 张宁/摄


三五成群,你抖一个“猴儿爬杆”,我抖一个“张飞蹁马”,相互切磋,不亦乐乎。


末了,休息的时候,一起聊几句家国大事、家长里短。然后,再收拾“家伙”,踱着方步回家去。


这种骨子里的沉稳和自信,就是北京大爷的精气神儿、从不造作的范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80后儿时的洋玩意儿,你拥有过几样?
抖空竹--彦子
空竹探源(二)
北京的春天里 这几种声音越来越少了……
漂亮的时空钟
时空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