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乡 | 遇见一座桥(八字桥),认识一座城

   

作者:沈光宇  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兴化城是一座水乡城市,位于江苏省中部,里下河地区腹部。境内陆势低平,有着纵横交错的市河,自然有着不同类型的桥。



    明代的兴化县太爷欧阳东风,曾经主编过《兴化县志》,在第三卷中,就对兴化城内桥的名称和桥址作了详细的记载。那时兴化城里有桥88座。仅是金东门,从东门外的龙舌津到城中的市河,就有桥20多座。它们是:菜桥、上真庙桥、丰乐桥、磨子桥、吉家桥、中桥、浮桥、古板桥、东岳庙桥、长安桥、八字桥、和合桥、方兴桥、龙珠桥、徐家桥、万寿宫桥、麒麟桥、兴隆桥、小尖桥等。

    从八字桥依水向西又有虹桥、县桥、文林桥、响水桥、城隍庙桥、淌水桥等。这些众多的木桥、砖桥、石桥都横跨在市河之上,把兴化城的大街小巷串联起来。

人们情有独钟的是这座八字桥。据《兴化县志》记载,八字桥,原名登瀛桥、中和桥,是横跨南北的拱式石桥,为明代万历三十九年所建。这里曾经是南关之水与东关之水的交汇处。因为靠近跨过东西流向的市河向南北落坡的长安桥(原名叫永福桥、便民桥)形成参差的八字形,所以俗称为八字桥。还有人认为因这桥的西桥堍接北大街向北微斜,东桥堍又接近市河边向北微斜,使得整个桥身形成了八字形,所以才叫八字桥。八字桥是兴化城桥梁中唯一的石桥。石头桥在水乡实属罕见,因此成为了大家颇感新奇的景观。

    八字桥为单孔,由132块大小石板铺成,沿桥两边,建有宽大、结实的过河楼。明代知县陈宇曾在桥上建造过“凌霄亭”。又因临近李春芳故里,并题额为“宰相里”。邑人李思诚、黄建中、魏应嘉都曾在这里写有碑记。后来为了旌表李相国(李春芳)之女,又加建过一座节孝坊。这里虽然桥、楼、亭、坊各异,却又浑为一体。几家大商铺的楼房紧紧地排列在两边,把桥两头的街市连接成一片。因与凝重的四牌楼遥遥相对,这就使得这里成为兴化城的主要商业通道,显得十分富丽繁华。



    被城乡百姓津津乐道的还因为八字桥有一个神奇的独特之处,那就是桥腹中有一小庙,庙内有砖刻佛像和桥形图,所以兴化城乡都传说,八字桥是“桥里有座庙,庙里有座桥。”


    值得一提的是,日伪统治时期,八字桥也未能幸免国难的侵扰。伪县长李恭简为了方便他坐的黄包车走过拱形的八字桥,就让人在132块石板上开凿了约20公分大小、深10公分的车道口,致使八字桥伤痕累累。然而李恭简的黄包车没能坐上多久,就很快被历史淘汰了,只落得一副精彩的挽联总结了他的一生:恭恭敬敬,五体投地;简简单单,一弹归天。



   经历过近400年风风雨雨,满目疮痍的八字桥迎来新时代的洗礼,在旧城改造之时退出了人们的视野,但是人们为了强留住美好记忆,就选用了几块伤痕累累的石板,铺放在八字桥原址东边的长安街上,供后人评说。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在再次进行改造的时候这些石板又被扒去了。


    浓浓的乡愁,总是不能够让八字桥从人们的记忆中彻底地抹去。几经踌躇,有关部门不得不在原先八字桥的南边,造出了一座微型的八字桥。这也许只是一个符号,为的是让缠绕的思念,有一个实实在在的载体。



    今天的八字桥依然与长安桥参差相依,在它们的下面依然是清水充盈。充盈的清水中有一只小蓬船,好像是在描绘当年诗人所说的那句话:桥,是陆地上凝固的船;船,就是水中流动的桥。


来源:兴化旅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乡愁!兴化八字桥!
董万盛
米市河,兴化现实版的“清明上河图”(
人间章回:难忘八十年代水乡骑行 (作者 陈桂祥)
姑苏城里的桥(五)
桥河印象(文字版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